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山药生长粗放,药、菜兼用,人们大都喜食,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的
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
肠炎,其往往供应不求,因为在山药的生长过程中,播种和管理不当,极易受到地下虫害和
炭疽病的危害,使得其产量和品质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发明一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
山药的种植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
3月上旬,对沙质种植地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100~3200kg,深耕40~42cm,作畦;所述
的腐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1700~1800份、腐熟鸭粪550~570份、腐
熟茶粕粉160~180份、腐熟豆粕粉490~510份、熟地黄粉末23~25份、狗脊粉末14~15份、香加
皮粉末20~22份;
(2)种薯的处理及播种
3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口、无霉烂的山药种切块,得种薯块,每块种薯块重量为
220~230g;将种薯块用温度为45~47℃的温水清洗干净,在功率为180~190W的条件下超声处
理17~19min,取出,浸没于浸泡液中浸泡43~45min,取出,晾晒6~7h,进行播种,行距为37~
39cm、穴距为23~24cm、穴深为4.3~4.5cm;
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蒺藜提取物3.4~3.8份、土荆皮提取物5.3
~5.7份、螺旋藻多糖1.2~1.4份、维生素B61.7~1.9份;
(3)播种后的管理
山药苗生长至高度为4.4~4.8cm进行搭架处理,进行第一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2个壮
芽,13~14天后进行第二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一个壮芽;4月下旬,开始进行根施追肥,之后
每隔16~18天根施一次;5月中旬,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3~15天叶面喷施一次;
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铵15~17份、过磷酸钙8~9份、氯化锰3.4~
3.8份、黄花蒿提取物0.32~0.34份、甘草次酸0.21~0.23份;
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提取物0.79~0.83份、徐长卿提取物
0.66~0.7份、火龙果多糖0.45~0.47份、磷酸二氢钾7.8~8.4份、氨基酸螯合铜1.1~1.2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泡液的质量分数为540~560ppm。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追肥,第一次的根施量为9.6~9.8kg/亩、之后根施
量每次增加0.34~0.38kg/亩。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093%~0.097%,每次的喷施
量为45~47mL/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播种前对种植
地土壤施入本发明的腐熟有机肥,不但有效培肥土壤,透气性好,为山药的生长提供丰富的
养分,提高其抗病能力,促进其根茎的健壮生长,而且能有效抑制土壤虫害的发生;播种前
对种薯进行处理,有效杀灭其携带的病菌,促进其快速发芽出壮苗;播种后定期施追肥和喷
营养液,为其根茎叶的生长补充额外的营养,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养分的吸收转化率,
防治炭疽病的发生,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
3月上旬,对沙质种植地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100kg,深耕40~42cm,作畦;所述的腐
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1700份、腐熟鸭粪550份、腐熟茶粕粉160份、
腐熟豆粕粉490份、熟地黄粉末23份、狗脊粉末14份、香加皮粉末20份;
(2)种薯的处理及播种
3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口、无霉烂的山药种切块,得种薯块,每块种薯块重量为
220~230g;将种薯块用温度为45℃的温水清洗干净,在功率为18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
17min,取出,浸没于浸泡液中浸泡43min,取出,晾晒6h,进行播种,行距为37~39cm、穴距为
23~24cm、穴深为4.3~4.5cm;
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蒺藜提取物3.4份、土荆皮提取物5.3份、
螺旋藻多糖1.2份、维生素B61.7份;
(3)播种后的管理
山药苗生长至高度为4.4~4.8cm进行搭架处理,进行第一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2个壮
芽,13~14天后进行第二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一个壮芽;4月下旬,开始进行根施追肥,之后
每隔18天根施一次;5月中旬,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5天叶面喷施一次;
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铵15份、过磷酸钙8份、氯化锰3.4份、黄花
蒿提取物0.32份、甘草次酸0.21份;
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提取物0.79份、徐长卿提取物0.66份、
火龙果多糖0.45份、磷酸二氢钾7.8份、氨基酸螯合铜1.1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泡液的质量分数为540ppm。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追肥,第一次的根施量为9.6kg/亩、之后根施量每
次增加0.34kg/亩。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093%,每次的喷施量为
45mL/株。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
3月上旬,对沙质种植地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150kg,深耕40~42cm,作畦;所述的腐
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1750份、腐熟鸭粪560份、腐熟茶粕粉170份、
腐熟豆粕粉500份、熟地黄粉末24份、狗脊粉末14.5份、香加皮粉末21份;
(2)种薯的处理及播种
3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口、无霉烂的山药种切块,得种薯块,每块种薯块重量为
220~230g;将种薯块用温度为46℃的温水清洗干净,在功率为185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
18min,取出,浸没于浸泡液中浸泡44min,取出,晾晒6.5h,进行播种,行距为37~39cm、穴距
为23~24cm、穴深为4.3~4.5cm;
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蒺藜提取物3.6份、土荆皮提取物5.5份、
螺旋藻多糖1.3份、维生素B61.8份;
(3)播种后的管理
山药苗生长至高度为4.4~4.8cm进行搭架处理,进行第一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2个壮
芽,13~14天后进行第二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一个壮芽;4月下旬,开始进行根施追肥,之后
每隔17天根施一次;5月中旬,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4天叶面喷施一次;
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铵16份、过磷酸钙8.5份、氯化锰3.6份、黄
花蒿提取物0.33份、甘草次酸0.22份;
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提取物0.81份、徐长卿提取物0.68份、
火龙果多糖0.46份、磷酸二氢钾8.1份、氨基酸螯合铜1.15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泡液的质量分数为550ppm。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追肥,第一次的根施量为9.7kg/亩、之后根施量每
次增加0.36kg/亩。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095%,每次的喷施量为
46mL/株。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产高质山药的种植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种植地土壤的处理
3月上旬,对沙质种植地土壤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200kg,深耕40~42cm,作畦;所述的腐
熟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牛粪1800份、腐熟鸭粪570份、腐熟茶粕粉180份、
腐熟豆粕粉510份、熟地黄粉末25份、狗脊粉末15份、香加皮粉末22份;
(2)种薯的处理及播种
3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害、无伤口、无霉烂的山药种切块,得种薯块,每块种薯块重量为
220~230g;将种薯块用温度为47℃的温水清洗干净,在功率为190W的条件下超声处理
19min,取出,浸没于浸泡液中浸泡45min,取出,晾晒7h,进行播种,行距为37~39cm、穴距为
23~24cm、穴深为4.3~4.5cm;
所述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蒺藜提取物3.8份、土荆皮提取物5.7份、
螺旋藻多糖1.4份、维生素B61.9份;
(3)播种后的管理
山药苗生长至高度为4.4~4.8cm进行搭架处理,进行第一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2个壮
芽,13~14天后进行第二次抹芽处理、每株保留一个壮芽;4月下旬,开始进行根施追肥,之后
每隔16天根施一次;5月中旬,开始叶面喷施营养液,之后每隔13天叶面喷施一次;
所述的追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硝酸铵17份、过磷酸钙9份、氯化锰3.8份、黄花
蒿提取物0.34份、甘草次酸0.23份;
所述的营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提取物0.83份、徐长卿提取物0.7份、火
龙果多糖0.47份、磷酸二氢钾8.4份、氨基酸螯合铜1.2份。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浸泡液的质量分数为560ppm。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追肥,第一次的根施量为9.8kg/亩、之后根施量每
次增加0.38kg/亩。
作为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营养液的质量分数为0.097%,每次的喷施量为
47mL/株。
使用本实施例种植方法与对比例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种植“大和长芋” 山药40
亩,分为4组,平均每组10亩,统计其地下虫害率、炭疽病病害率、平均蛋白质含量、平均维生
素A含量和平均亩产量,实验对比结果如下表:
表1 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
|
地下虫害率(%)
0.8
0.8
0.7
9.5
炭疽病病害率(%)
0.9
0.8
0.8
8.9
平均蛋白质含量(g/100g)
4.25
4.29
4.32
2.13
平均维生素A含量(μg/100g)
33.17
33.29
33.42
4.21
平均亩产量(kg)
4317.1
4327.5
4335.8
3245.7
相对增产率(%)
33.01
33.33
33.59
——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使得山药地下虫害率降低至0.7%~0.8%、相对对比
例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降低8.7%~8.8%,使得炭疽病病害率降低至0.8%~0.9%、相对对比例
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降低8%~8.1%,使得平均蛋白质含量达到4.25~4.32g/100g、相对对比
例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提高2.12~2.19g/100g,使得平均维生素A含量达到33.17~33.42μg/
100g、相对对比例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提高28.96~29.21μg/100g,使得平均亩产量达到
4317.1~4335.8 kg、相对对比例山药的传统种植方法增产33.01%~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