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12360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0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19431.3

申请日:

2017.03.02

公开号:

CN106818803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7/18申请日:20170302|||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7/18; A01N37/44; 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47/18

申请人:

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国利

地址:

550016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南路1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该复合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氰烯菌酯为基料,按照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1∶5~1∶15配制而成的复合杀菌剂,所述丙硫咪唑为质量分数97%的原药,所述氰烯菌酯是95%的原药。优选的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为1∶10。本发明的复合杀菌剂,两种基料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明显的相加效果,使用安全,对于目前田间不同类型的小麦赤霉病菌有很好的毒杀活性,效果明显高于丙硫咪唑或氰烯菌酯单剂。该复配剂还可以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水稻恶苗病,西红柿、黄瓜等作物的茎基腐病、根腐和髓部坏死等病害。适用于广大农村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氰烯菌
酯为基料,按照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1∶5~1∶15配制而成的复合杀菌剂,所述丙
硫咪唑为质量分数97%的原药,所述氰烯菌酯是95%的原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杀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氰烯菌
酯为基料,按照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1∶10的质量配比配制而成的复合杀菌剂,
所述丙硫咪唑为质量分数97%的原药,所述氰烯菌酯是95%的原药。

说明书

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杀菌剂有关,具体而言,属于含有机化合物的杀菌剂,进一步来说,属于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

技术背景

小麦赤霉病学名禾谷镰孢(FusaHumgraminearum Sehw),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
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
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
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小麦赤霉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这些病菌合称
为小麦赤霉病菌[Gibbrelia zeae(Schw.)Petch]。

丙硫咪唑即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是一种高效、安全、广谱性咪唑类杀菌剂,
对多种植物病害有显著的防效,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对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有一定效果;
氰烯菌酯(phenamacril),化学名称为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属2-氰基丙烯酸
酯类杀菌剂。原药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可以有效防治西红柿、黄瓜等作物的茎基腐、根腐
和髓部坏死等病害,其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还需要验证。

近年来,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了一些相关的杀菌剂,例如
中国专利申请件200810022910.4号《一种植物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配制方法》、
201010202322.6号《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和201110332967.6号《一种用于抗小麦
赤霉病的壳寡糖组合物及其用途和方法》等。目前尚无用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防治小麦
赤霉病菌的杀菌剂的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用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它对小麦
赤霉病菌具备毒杀能力,能够应用于广大农村防治小麦赤霉病,使占农产品重要地位的小
麦增产增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发明人对有可能杀灭小麦赤霉病菌活性的农药进行筛选,并对混配药剂的原料药
质量配比进行反复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找到一种复合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菌具备
较强的毒杀能力。

发明人提供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氰烯菌酯为基料,按照
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1∶5~1∶15配制而成的复合杀菌剂。

经过进一步优选,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10。

上述丙硫咪唑为质量分数97%的原药,上述氰烯菌酯为质量分数95%的原药。

上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的筛选试验如下:

1试验目的

以小麦赤霉病菌为靶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丙硫咪唑·氰烯菌酯复配的
最佳比例。

2试验条件

2.1供试靶标

小麦赤霉病菌[Gibbrella zeae(Schw.)Petch],从浙江采集、分离鉴定;4℃冰箱
保存。

2.2培养条件

于鉴定前在PDA培养基平板上转接1次后,于25℃下培养。

2,3供试药剂

97%丙硫咪唑原药由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95%氰烯菌酯原药由江苏
南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

3试验剂量设计

3.1试验设计:

3.1.1单剂毒力测定

3.1.2广泛筛选:根据单剂的EC50值,设计了13个配比,每个配比2个剂量,配比及
剂量设计如表1。

表1广泛筛选试验剂量设计


3.1.3毒力基线筛选:

根据广泛筛选的结果,设计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的复配配比,共1∶5、1∶7.5、1∶10、
1∶12.5、1∶15等5组配比。

试验剂量设计见表2

表2试验剂量设计



3.2含药培养基制备

处理药剂用丙酮溶解,配制成母液。将测试药剂及对照药剂按照一定的浓度梯度,
分别加入经灭菌并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中混匀,倒入平皿,制成含药平板。

3.3毒力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含药平板中央接一菌碟,菌丝朝下。25°C培养至空白对照
菌落布满培养皿2/3以上时,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每个菌落按十字交叉法测量2次,以其
平均数代表菌落的大小。计算药剂对菌体生长率的抑制。



3.4评价方法

3.4.1增效效果(Me-Mt)法

Me-Mt=Me-[P1+P2(l-P1)]

Me-Mt值大于0为增效作用,小于0为拮抗作用。(P1和P2为每个单剂实际防效,Me为
实际防效,Mt为理论防效。)

3.4.2共毒系数法



理论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A在混剂中的含量(%)+B

的毒力指数×B在混剂中的含量(%)


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小于80表明有拮抗作用;80~120之间表明有
相加作用。

4试验结果

4.1单剂的毒力测定

表3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


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杀具有优良活性,EC50值分别为0.3646μ
g/ml和0.2304μg/ml,EC90值分别为2.4232μg/ml和1.9014μg/ml。氰烯菌酯的活性优于丙硫
咪唑。

4.2广泛筛选结果

表4广泛筛选结果



从表4可见,剂量1和剂量2的增效效果趋势是一致的。大于0的配比为1∶15、1∶10、
和1∶8,在增效效果大于0的配比中,1∶10是个最高点,在测试毒力基线的试验中设计1∶5、1∶
7.5、1∶10、1∶12.5、1∶15等5组配比。

4.3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5个配比对小麦赤霉病的毒力测定

表5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的5个复配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测定


由表5可见,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5个质量配比的EC50值为0.2125~0.2434μg/ml,
EC90值为1.7528~2.3284μg/ml。质量配比为1∶7.5和1∶10的抑菌活性高于丙硫咪唑和氰烯
菌酯两个单剂,其他3组配比抑菌活性介于两个单剂之间。

4.4联合作用评价

表6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的5个复配配比对小麦赤霉病的联合作用评价



由表6可见,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5个质量配比的共毒系数为97.31~108.28,均表
现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的结果与广泛筛选一致,其中1∶10的共毒系数最大。

5结论

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优良抑菌活性。

两者复配后杀灭小麦赤霉病菌具有相加作用,结合EC50、EC90、共毒系数等3个指
标,丙硫咪唑与氰烯菌酯的最佳质量配比为1∶10,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复合杀菌剂,两种基料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明显的相加效果,使用安
全,对于目前田间不同类型的小麦赤霉病菌有很好的毒杀活性,效果明显高于丙硫咪唑或
氰烯菌酯单剂。该复配剂还可以有效防治小麦全蚀病、水稻恶苗病,西红柿、黄瓜等作物的
茎基腐病、根腐和髓部坏死等病害。适用于广大农村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97%丙硫咪唑原药2.5kg和江苏南
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的95%氰烯菌酯原药12.5kg为基料,复配成15kg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
合杀菌剂。

实施例2: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97%丙硫咪唑原药2.0kg和江苏南
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的95%氰烯菌酯原药15.0kg为基料,复配成17kg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
合杀菌剂。

实施例3: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97%丙硫咪唑原药1.0kg和江苏南
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的95%氰烯菌酯原药10.0kg为基料,复配成11kg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
合杀菌剂。

实施例4: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97%丙硫咪唑原药1.0kg和江苏南
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的95%氰烯菌酯原药12.5kg为基料,复配成13.5kg防治小麦赤霉病的
复合杀菌剂。

实施例5:取贵州道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97%丙硫咪唑原药1.0kg和江苏南
方农药研究中心提供的95%氰烯菌酯原药15.0kg为基料,复配成16kg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
合杀菌剂。

该复合杀菌剂在贵州某地使用,取得治疗小麦赤霉病显著效果。

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硫唑与氰烯菌酯复配的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复合杀菌剂,该复合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氰烯菌酯为基料,按照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15115配制而成的复合杀菌剂,所述丙硫咪唑为质量分数97的原药,所述氰烯菌酯是95的原药。优选的丙硫咪唑和氰烯菌酯的质量配比为110。本发明的复合杀菌剂,两种基料不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明显的相加效果,使用安全,对于目前田间不同类型的小麦赤霉病菌有很好的毒杀活性,效果明显高于丙硫咪唑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