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12350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45791.3

申请日:

2017.01.19

公开号:

CN106819809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7/10申请日:20170119|||公开

IPC分类号:

A23L7/10(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7/10

申请人:

孙杨; 易文盛; 吴琪

发明人:

孙杨; 易文盛; 吴琪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街道长江紫都二期一栋二单元11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面类制品及加工制造方法。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50%??95%、辅料5%??50%,选取小麦粉和辅料;2)搅拌:将小麦粉和辅料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得到混合料;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设定温度为40℃??95℃,送料辊送料速度15r/min??25r/min,料层厚度0.5cm??1cm,微波功率为10kw??100kw;得到杀菌后的混合料;5)粉碎、包装,得到面类预拌粉。该方法制造的面类预拌粉含菌量少,食用健康、安全,解决新鲜面条和高含量杂粮新鲜面条在加工过程中保存困难,改善生产、物流、贮存等困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小麦粉与辅料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50%-95%、辅料5%-50%,选取小
麦粉和辅料;
2)搅拌:将小麦粉和辅料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得到混合料;
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0min-60min,
得到预干燥后的混合料;
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设定温度为40℃-95℃,送料辊送料速度
15r/min-25r/min,料层厚度0.5cm-1cm,微波功率为10kw-100kw,混合料在微波箱中的时间
为1-5min;得到杀菌后的混合料;
5)粉碎、包装:将杀菌后的混合料粉碎至60-80目,经风冷却后进行称量包装,得到面类
预拌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小麦粉与
辅料所占质量百分数最佳为:小麦粉50%-70%、辅料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荞
麦粉、玉米粉、小米粉、大豆粉、绿豆粉、红薯粉、土豆粉、淀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
上按任意配比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辅料为荞麦
粉、玉米粉、小米粉、大豆粉、绿豆粉、红薯粉、土豆粉、淀粉中的任意一种,辅料所占质量百
分数为:荞麦粉30%-50%,玉米粉30%-50%,小米粉30%-50%,大豆粉10%-20%,绿豆粉
10%-30%,红薯粉10%-30%,土豆粉10%-50%,淀粉5%-2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为马铃薯淀
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按任意配比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速度
100-300r/min,时间1-3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合料干
燥前水份质量含量为12.5%-16%,混合料干燥后的水份质量含量为8%-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微波箱为
隧道式微波炉。

说明书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类制品及加工制造方法,具体是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新鲜面条,主要是以重庆新鲜面条为主,其所用原料面粉含菌较多,
是面条不能保鲜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原辅料含微生物较多,往往上午生产下午便出现酸
味,产品出现变质现象,在夏天尤为严重。在食品安全、品质第一的前提下,在自然界生活的
人们希望最好的食品是天然食品,低菌甚至无菌食品,经干燥杀菌后的预拌粉有益于面类
制品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食用健康,注重面类制品安全,来源于处理后的预拌粉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制造的面类预拌粉含
菌量少,食用健康、安全,解决新鲜面条和高含量杂粮新鲜面条在加工过程中保存困难,改
善生产、物流、贮存的困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小麦粉与辅料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50%-95%、辅料5%-50%,选
取小麦粉和辅料;

2)搅拌:将小麦粉和辅料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搅拌速度100-300r/min,时间1-
3min),得到混合料;

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100℃-120℃,时间
为10min-60min(由混合料中原水份质量含量为12.5%-16%,干燥至水份质量含量为8%-
10%),得到预干燥后的混合料;

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或称微波炉,微波箱可为隧道输送式箱
体(隧道式微波炉),工业微波设备,工业微波设备为隧道传送带式},设定温度为40℃-95
℃,送料辊送料速度15r/min-25r/min(转/每分钟),料层厚度0.5cm-1cm,微波功率为10kw-
100kw,混合料在微波箱中的时间(即微波时间)为1-5min;得到杀菌后的混合料;

5)粉碎、包装:将杀菌后的混合料粉碎至60-80目,经风冷却后进行称量包装,得到
面类预拌粉(成为成品)。

步骤1)中,小麦粉与辅料所占质量百分数最佳为:小麦粉50%-70%、辅料30%-
50%。

所述的辅料为荞麦粉、玉米粉、小米粉、大豆粉、绿豆粉、红薯粉、土豆粉、淀粉等中
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含二种)按任意配比的混合(任意配比是指其中一种最小取值
大于0%,最大取值小于100%)。

步骤1)中辅料为荞麦粉、玉米粉、小米粉、大豆粉、绿豆粉、红薯粉、土豆粉、淀粉中
的任意一种,辅料所占质量百分数为:荞麦粉30%-50%,玉米粉30%-50%,小米粉30%-
50%,大豆粉10%-20%,绿豆粉10%-30%,红薯粉10%-30%,土豆粉10%-50%,淀粉5%-
20%。

所述淀粉为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二种以上按任
意配比的混合。

步骤1)中粉碎,杀菌后的混合料因有温度会使粉体间结成小块状,所以将其在粉
碎机中粉碎为60-80目细度。

预干燥后的混合料进入微波箱内杀菌,常用的巴氏杀菌并不能将食品中一些耐热
的芽孢杆菌全部杀灭,同时加热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食品的天然特
性。微波杀菌加热时间短、升温快、杀菌均匀,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份的生理活性,又有
利于保持原料色、香、味和营养成分。微波杀菌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预干燥后的混合
料接受微波后,微波能量会转换成热,产生热效应,另一方面,预干燥后的混合料与微波作
用产生生物效应即非热效应,微波作用于预干燥后的混合料使其表里同时加热,通过热传
导共同作用于微生物使其快速升温导致菌体蛋白质变性,活体死亡或受到干扰无法繁殖,
还可导致微生物细胞膜破裂,使生理活性物质变性而失去生理功能,从而杀灭细菌繁殖体、
雷菌及其胞子,并能降低预拌粉水份、活度,破坏微生物生存环境。

微波杀菌应用于预拌粉,不仅使得食品具备保健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较
好的杀虫、灭菌效果,而且无外来物污染,能够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保持原有原料的色、
香、味,确保预拌粉用于面类制品品质和质量。

本发明的面类预拌粉可用于制造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
特别适合小作坊、食品企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干燥杀菌后的预拌粉有益于面类制品安全,让消费者放
心,食用健康。采用本发明特定的干燥温度和时间,以及微波处理,解决了新鲜面条和高含
量杂粮(即辅料)新鲜面条在加工过程中保存困难,改善生产、物流、贮存等困难,生产的预
拌粉面用于生产面类制品,经配料干燥杀菌后的预拌粉在提高味感,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同
时,还可以生产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新鲜面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
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小麦粉与荞麦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70%、荞麦粉30%,选取小
麦粉和荞麦粉;

2)搅拌:将小麦粉和荞麦粉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搅拌速度100r/min,时间1min,得
到混合料;

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100℃,时间为10min
(由混合料中原水份质量含量为12.5%,干燥至水份质量含量为8%),得到预干燥后的混合
料;

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隧道式微波炉),设定温度为40℃,送料
辊送料速度15r/min(转/每分钟),料层厚度0.5cm,微波功率为10kw,混合料在微波箱中的
时间为5min;得到杀菌后的混合料;

5)粉碎、包装:将杀菌后的混合料粉碎至60目,经风冷却后进行称量包装,得到面
类预拌粉(成为成品)。

杀菌效果:采用GB4789.2-2016(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面类预拌粉(成
为成品)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含菌量菌落总数含量<500。

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以下方
法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预拌粉和未处理粉制面后特征:

1.淀粉漂离

将下表中1-6面条分别放入10倍的开水中煮3分钟,然后除去面汤,使之蒸发干固,
烘干测定重量,将此重量与烧煮前面制品比较,结果如表1。

表1



2.试食试验

煮面条件同上,以对照粉分别比较外观和食感,试食者20人,结果如表2。

表2



说明:表1和表2中,预拌粉面条为由本实施例的面类预拌粉制成的面条。预拌粉荞
麦面条是由本实施例的面类预拌粉70%、荞麦粉30%制成的面条(质量%)。预拌粉玉米面
条是由本实施例的面类预拌粉70%、玉米粉30%制成的面条(质量%)。

3.微生物培养

1)预拌粉制成的鲜面条在室温20℃-30℃下可放置4-5天未处理面粉制成的鲜面
条在20℃-30℃就产生酸败味道。

2)用本发明的预拌粉制成的半生面条放置3个月后也无任何变化。因此可见本发
明灭菌效果和食感改善效果是理想的。

实施例2: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小麦粉与荞麦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60%、荞麦粉40%,选取小
麦粉和荞麦粉;

2)搅拌:将小麦粉和荞麦粉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搅拌速度200r/min,时间2min,得
到混合料;

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110℃,时间为30min
(由混合料中原水份质量含量为14%,干燥至水份质量含量为9%),得到预干燥后的混合
料;

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隧道式微波炉),设定温度为65℃,送料
辊送料速度20r/min,料层厚度0.8cm,微波功率为60kw,混合料在微波箱中的时间为3min;
得到杀菌后的混合料;

5)粉碎、包装:将杀菌后的混合料粉碎至70目,经风冷却后进行称量包装,得到面
类预拌粉(成为成品)。

杀菌效果:采用GB4789.2-2016(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面类预拌粉(成
为成品)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含量<500。

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
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3: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按小麦粉与荞麦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70%、荞麦粉30%,选取小
麦粉和荞麦粉;

2)搅拌:将小麦粉和荞麦粉放入搅拌机内搅拌,搅拌速度300r/min,时间3min,得
到混合料;

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热风干燥),干燥温度为120℃,时间为60min
(由混合料中原水份质量含量为16%,干燥至水份质量含量为10%),得到预干燥后的混合
料;

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隧道式微波炉),设定温度为95℃,送料
辊送料速度25r/min,料层厚度1cm,微波功率为100kw,混合料在微波箱中的时间为1min;得
到杀菌后的混合料;

5)粉碎、包装:将杀菌后的混合料粉碎至80目,经风冷却后进行称量包装,得到面
类预拌粉(成为成品)。

杀菌效果:采用GB4789.2-2016(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面类预拌粉(成
为成品)含菌量,检测结果显示含菌量菌落总数含量<500。

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
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荞麦粉由玉米粉替代。杀菌效
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
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荞麦粉由绿豆粉替代。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
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
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荞麦粉由红薯粉替代。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
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
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荞麦粉由土豆粉替代。杀菌效
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
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大豆粉所占质量百
分数为:小麦粉90%、大豆粉10%,选取小麦粉和大豆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
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
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大豆粉所占质量百
分数为:小麦粉80%、大豆粉20%,选取小麦粉和大豆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
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
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绿豆粉所占质量百
分数为:小麦粉90%、绿豆粉10%,选取小麦粉和绿豆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
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
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红薯粉所占质量百
分数为:小麦粉90%、红薯粉10%,选取小麦粉和红薯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
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
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土豆粉所占质量百
分数为:小麦粉90%、土豆粉10%,选取小麦粉和土豆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
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
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马铃薯淀粉所占质
量百分数为:小麦粉95%、马铃薯淀粉5%,选取小麦粉和马铃薯淀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
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
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马铃薯淀粉所占质
量百分数为:小麦粉80%、马铃薯淀粉20%,选取小麦粉和马铃薯淀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
1。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
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荞麦粉、玉米粉所占
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50%、荞麦粉30%、玉米粉20%,选取小麦粉、荞麦粉和玉米粉。杀菌
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
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荞麦粉、小米粉、大
豆粉、绿豆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60%、荞麦粉10%、小米粉10%、大豆粉10%、绿豆
粉10%,选取小麦粉、荞麦粉、小米粉、大豆粉和绿豆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粉
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
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好。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2、3中的一种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按小麦粉与红薯粉、土豆粉、玉
米淀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70%、红薯粉15%、土豆粉10%、玉米淀粉5%,选取小麦
粉、红薯粉、土豆粉、玉米淀粉。杀菌效果同实施例1。将面类预拌粉制造成新鲜面制品、新鲜
杂粮面制品、快熟面、半干面,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试验方式检测味感,检测结果显示味感
好。

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原料,以及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区间取值,以及工艺参数
(如温度、时间等)的上下限、区间取值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面类制品及加工制造方法。一种面类预拌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按所占质量百分数为:小麦粉50?95、辅料5?50,选取小麦粉和辅料;2)搅拌:将小麦粉和辅料放入搅拌机内搅拌,得到混合料;3)预干燥:混合料进入干燥箱内干燥;4)杀菌:预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微波箱中,设定温度为40?95,送料辊送料速度15r/min?25r/min,料层厚度0.5cm?1cm,微波功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