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122753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76407.8

申请日:

2016.11.30

公开号:

CN106699442A

公开日:

2017.05.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4申请日:20161130|||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4; C05G3/02; A01B79/02

主分类号:

C05G3/04

申请人:

枞阳县横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左志华

地址:

246700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横埠镇横山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代理人:

李显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B。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包含中药发酵料的改良剂A和改良剂B,分两次对种植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中营养分布均匀,使土壤质地疏松,其中的中药发酵料还能起到有效驱虫、防虫的作用,对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根癌病的防治率达到99%以上,能够大大减少后期专门针对根癌病的管理,减少相应损失,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
时,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
100kg/亩混入改良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2-4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6-18份、凹凸棒土6-10份、磷矿粉2-3份、有机肥6-8份、中药发酵料6-10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将石龙芮8-10份、翻白草3-5份、臭椿
树叶3-5份、烟叶5-7份、花椒叶6-10份、朝天委陵菜3-5份、天南星3-7份混合后,保持其水分
为42-46%,加入生物菌,堆积发酵,发酵后烘干研粉,即得;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6-8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0-14份、凹凸棒土3-6份、磷矿粉4-5份、有机肥3-5份、中药发酵料12-1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发酵料的粒径为60-80μm,含水量为12-1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发酵料的发酵温度为43-50℃,发酵时间为4-6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
剂A的含水量为35-40%;所述改良剂B的含水量为14-18%。

说明书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
法。

背景技术

根癌病是核果类果树最常见的根部恶性病害之一,成年桃园和杏园发病率一般在
30%以上,严重园区可达70%以上,发病后,可导致树体生长发育迟缓,产量遍地,甚至树体死
亡现象,近年来,在核果类果树苗木中带有根癌病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的苗圃出圃苗木的根
癌病发病率达到40%以上,果园栽植这种苗木后,就会将根癌病迅速扩展,继而影响正常发
育结果,甚至死亡,研究发现,根癌病的发生首先必须有根部线虫为害,线虫将根部皮层咬
伤后,根癌病的病菌才能从伤口浸入根部组织,最后导致发病,因此,目前的防治方法主要
采用K84药剂对根癌病进行治疗,成本较高,对土壤有一定的污染,而且治疗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
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
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2-4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6-18份、凹凸棒土6-10份、磷矿粉2-3份、有机肥6-8份、中药发酵料6-10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将石龙芮8-10份、翻白草3-5份、臭椿
树叶3-5份、烟叶5-7份、花椒叶6-10份、朝天委陵菜3-5份、天南星3-7份混合后,保持其水分
为42-46%,加入生物菌,堆积发酵,发酵后烘干研粉,即得;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6-8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0-14份、凹凸棒土3-6份、磷矿粉4-5份、有机肥3-5份、中药发酵料12-14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发酵料的粒径为60-80μm,含水量为12-
18%。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发酵温度为43-50℃,发酵时间
为4-6天。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改良剂A的含水量为35-40%;所述改良剂B的
含水量为14-18%。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包含中药发酵料的改良剂A和改良
剂B,分两次对种植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中营养分布均匀,使土壤质地疏松,其中的中药发
酵料还能起到有效驱虫、防虫的作用,对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发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根癌病的防治率达到99%以上,能够大大减少后期专门针对根癌病的管理,减少相应损
失,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安徽某园区内进行试验,选择春季山杏种子分别采用原有田间土壤和本发明中
改良后的土壤进行育苗,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当山杏苗木充分木质化,粗度达到5mm
以上时,对其根癌病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对照组中的根癌病患病率为29.6%。

实施例1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
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
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2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8份、凹凸棒土6份、磷矿粉3份、有机肥8份、中药发酵料6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将石龙芮8份、翻白草5份、臭椿树叶3
份、烟叶7份、花椒叶6份、朝天委陵菜5份、天南星7份混合后,保持其水分为42%,加入生物
菌,堆积发酵,发酵后烘干研粉,即得;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8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0份、凹凸棒土6份、磷矿粉4份、有机肥5份、中药发酵料12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粒径为60-80μm,含水量为16%。;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发酵
温度为50℃,发酵时间为6天。

其中,所述改良剂A的含水量为40%;所述改良剂B的含水量为18%。

本实施例中山杏苗木根癌病患病率为1.3%。

实施例2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
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
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2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8份、凹凸棒土10份、磷矿粉2份、有机肥8份、中药发酵料8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将石龙芮10份、翻白草5份、臭椿树叶5
份、烟叶5份、花椒叶10份、朝天委陵菜5份、天南星5份混合后,保持其水分为44%,加入生物
菌,堆积发酵,发酵后烘干研粉,即得;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7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2份、凹凸棒土5份、磷矿粉4份、有机肥3份、中药发酵料12份。

本实施例中山杏苗木根癌病患病率为0.9%。

实施例3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
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
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4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7份、凹凸棒土6份、磷矿粉3份、有机肥7份、中药发酵料9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将石龙芮9份、翻白草4份、臭椿树叶4
份、烟叶6份、花椒叶7份、朝天委陵菜4份、天南星7份混合后,保持其水分为46%,加入生物
菌,堆积发酵,发酵后烘干研粉,即得;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6-8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0-14份、凹凸棒土3-6份、磷矿粉4-5份、有机肥3-5份、中药发酵料12-14份。

本实施例中山杏苗木根癌病患病率为1.6%。

实施例4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
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
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2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8份、凹凸棒土6份、磷矿粉3份、有机肥8份;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8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0份、凹凸棒土6份、磷矿粉4份、有机肥5份。

本实施例中山杏苗木根癌病患病率为20.4%,说明中药发酵料在改良土壤中对根
癌病的防治起到主要作用。

实施例5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
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
料B;

其中,改良料A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2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8份、凹凸棒土6份、有机肥8份、中药发酵料6份;

其中,所述中药发酵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计,将石龙芮8份、翻白草5份、臭椿树叶3
份、烟叶7份、花椒叶6份、朝天委陵菜5份、天南星7份混合后,保持其水分为42%,加入生物
菌,堆积发酵,发酵后烘干研粉,即得;

其中,改良料B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粒径为80-100μm的细砂土8份、粒径为600-
800μm的细砂土10份、凹凸棒土6份、有机肥5份、中药发酵料12份。

本实施例中山杏苗木根癌病患病率为12.6%,说明磷矿粉在改良土壤中对根癌病
的防治起到辅助作用。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果类果树苗木用栽培土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翻耕土壤时,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A,然后用水将土壤浇透,浇透3?4天后,在土壤中按100kg/亩混入改良料B。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包含中药发酵料的改良剂A和改良剂B,分两次对种植土壤进行改良,使土壤中营养分布均匀,使土壤质地疏松,其中的中药发酵料还能起到有效驱虫、防虫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