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及
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残体,是指植物采收子实体后或凋谢后或被遗弃的部分(例如,秸秆、树叶、杂
草、藤蔓等),或者被焚烧、或者被丢弃当垃圾处理。而这些垃圾处理时,由于处理方法不当,
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有有少量被用作秸秆压块或普通有机肥料,而
没有进行进一步深加工,导致工艺较短,技术含量较低,不能完成行业积累,难以抗拒经营
风险实现行业较快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是摆在我
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机肥料,指以各种动物废弃物 ( 包括动物粪便、动物加工废弃物 ) 和植物残
体 (作物秸秆、落叶、枯枝、草炭等 ),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或三者兼有的处理技术,经过一
定的加工工艺 ( 包括但不限于堆制、高温、厌氧等 ),消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 病原菌、病
虫卵害、杂草种籽等 ) 达到无害化标准而形成的一类肥料。
目前少数的加工工艺是将植物残体简单生化腐熟后,直接利用,而没有将之进一
步加工和配合以解决应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物残体活化方法及其应用,克服现有技术
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废为宝、工艺简单的利用植物残体活化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制作的植物
残体活化物料,能够应用到动物饲料中,配合其他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
降低动物死亡率。还可以配合其他肥料,用作底施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剔除植物残体中杂质,经过破碎后,制得植物残体块体;
(2)向植物残体块体中加入水,然后加入双氧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无气泡产生;
(3)向以上物料中加入菌种、氮源和甘蔗糖蜜或甜菜糖蜜;
(4)常温下搁置发酵,发酵周期25天以上,期间每隔2-3天进行翻堆搅拌一次,腐熟后即
得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
腐熟后的物料呈棕色或者棕黑色,无臭味或酸味,具有与泥土相近似的味道。
翻堆搅拌不采用传统的翻堆机,因为传统的翻堆机会使得料层的高度受到限制。
而是采用铲车直接碾压、后捯、堆置、搬倒。这样做会使得料层的高度不受限制,从而降低专
用设备投资。而传统的翻堆机方法会使得料层受到高度和场地的限制,而且会有搅拌死角。
所需场地可以是平面水泥地或者废弃的土坑(例:砖厂取土后的土坑),如选用后
者,则将地面整平水泥或石块硬化,四周墙壁用水泥和砖砌好。
所述菌种为EM菌种或酵素菌或其它有益菌种,所述氮源为尿素或硫酸铵。
所述步骤(1)中植物残体为农作物秸秆、藤蔓、树叶、杂草、木屑、糠麸,其中一种或
几种;破碎后的植物残体为一寸以内的大小长度;所述步骤(2)加水的质量为所述植物残体
粉质量的0.5-1.5倍;所述步骤(3)加入菌种的比例为0.5%-2%,加入氮源的比例为0.5%-2%,
加入糖蜜或甘蔗为1%-5%;所述步骤(4)中翻堆搅拌采用铲车直接碾压、后捯、堆置、搬倒,发
酵的料堆长度、高度和宽度不小于1米。
应用于有机水溶配合肥料、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应用于有机水溶配合肥料,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超细粉碎,配合甲壳素、海藻
酸、腐植酸、氨基酸、沼液、低糖糖蜜(或酵母糖蜜)液体,即得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
所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包括以下组分和质量比:
超细粉物料 1-20份,
甲壳素 1-10份,
海藻酸 1-10份,
腐植酸 1-10份,
氨基酸 0.2-10份,
沼液 0-5份,
低糖糖蜜或酵母糖蜜液体 35-95.8份;
所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超细粉物料粉碎至90%以上物料细度达到400目。
所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与螯合态中微量元素配合得到有机无机水溶配合肥料;其
中有机水溶配合肥料为80-95份,螯合态中微量元素为5-20份。
螯合态中微量元素为硝酸钙45~55份、硫酸镁25~35份、硫酸亚铁4~8份、硫酸铜
4~6份、硫酸锌4~6份、硫酸锰2~4份、十硼酸钠0.5~1份、钼酸铵0.01~0.25份、氨基酸螯
合硒0.01~0.25份与螯合剂水溶液(将聚天门冬氨酸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乙二胺二邻苯
基乙酸钠溶于其本身质量3~5倍的水中,搅拌均匀即得)以1:1-5:1的比例混合均匀的配合
液。
所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配合喷干酵母粉或喷干低糖糖蜜粉,得到“高浓有机水溶
配合肥料”。
所述高浓有机水溶配合肥料,其包括以下组分和质量比:
有机水溶配合肥料 60-90份,
喷干酵母粉或喷干低糖糖蜜粉 10-40份。
所述有机水溶配合肥料、有机无机水溶配合肥料、高浓有机水溶配合肥料用于农
作物有机肥追施(冲施、滴灌、微灌、喷灌、灌根、叶喷等),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5%-20%,改
善农产品的内外质量。
应用于动物饲料,干燥(风干或烘干)后粉碎至95%通过80目,按照0.1%-0.3%的质
量比添加到常规动物饲料中。可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降低动物死亡率10%左右。
由于纤维素类物质其本身的较高碳氮比的特性(碳氮比大于30:1),在生化反应过
程中碳氮比平衡化的趋向作用下,可以固定生化反应中的过多的氮元素,进而为动物所利
用,减少氮无效排放,作为降低畜禽粪便氨臭味的饲料添加剂应用。
所述饲料添加剂,按照与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
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B2、烟酸、胆碱、叶酸、生物素、三聚磷酸酯、
肌醇等传统的市售多种维生素复合体或单体以1:4-1:1的比例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所述饲料添加剂, 按照与多种有机酸包括柠檬酸、富马酸、酒石酸、L-乳酸、正磷
酸、甲酸、乙酸、丙酸、丁酸、苹果酸、山梨酸、苯甲酸或其中两种成分以上的复合体等以1:4-
1:1的比例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所述饲料添加剂, 按照与多种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分解酶、脂肪酶、果
胶酶、植酸酶或其两种以上成分的复合酶以1:4-1:1的比例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所述饲料添加剂, 按照与甜菜碱以1:4-1:1的比例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所述饲料添加剂, 按照与多种中草药包括当归、黄芪、甘草、丁香、茴香、白芷、草
果其中一种以上的中草药以1:4-1:1的比例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对植物残体废物进行了利用,
变废为宝;另一方面,通过对植物残体活化制备的物料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
机体免疫力,降低动物死亡率。还可以进一步加工,作为底施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剔除植物残体中方杂质,经过破碎后,制得植物残体块体99千克;
(2)向植物残体粉中加入49.5千克水,然后加入双氧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无气泡产生;
(3)向以上物料中加入EM菌种0.5千克、氮源尿素0.5千克、甘蔗糖蜜1千克;
(4)常温下搁置发酵,发酵周期25天以上,期间每隔2天进行翻堆搅拌一次,腐熟后即得
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
实施例2
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剔除植物残体中方杂质,经过破碎后,制得植物残体块体98千克;
(2)向植物残体粉中加入98千克水配成溶液,然后加入双氧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无气
泡产生;
(3)向以上物料中加入EM菌种1千克、氮源尿素1千克、甜菜糖蜜3千克;
(4)常温下搁置发酵,发酵周期25天以上,期间每隔2天进行翻堆搅拌一次,腐熟后即得
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
实施例3
一种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剔除植物残体中方杂质,经过破碎后,制得植物残体块体96千克;
(2)向植物残体粉中加入144千克水,然后加入双氧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无气泡产生;
(3)向以上物料中加入酵素菌菌种2千克、氮源硫酸铵2千克、甘蔗甜蜜5千克;
(4)常温下搁置发酵,发酵周期25天以上,期间每隔2天进行翻堆搅拌一次,腐熟后即得
到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
实施例4
植物残体粉末状活化物料超细粉碎后取50千克,配合甲壳素25千克、海藻酸25千克、腐
植酸25千克、氨基酸25千克、沼液12.5千克、低糖糖蜜液体87.5千克,即得到有机水溶配合
肥料。可以用于农作物有机肥追施(冲施、滴灌、微灌、喷灌、灌根、叶喷等),可以提高农作物
的产量5%-20%,改善农产品的内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