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12246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59612.9

申请日:

2017.03.17

公开号:

CN106797805A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发明人:

吴尚军; 胡晓艳; 贺国强; 赵海康; 魏金康; 邓德江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惠新里甲十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通过配制专用的栽培料,在菌袋中进行无土栽培,后续在出菇后对菇房的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均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对栗蘑的免覆土出菇栽培。本发明的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得到栗蘑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覆土栽培提高了1倍以上,且免除了土壤污染,省工、节水、高效,是一种优化的栗蘑栽培技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栽培料按照配方比例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55-65%;
B、采用专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将栽培料装在塑料袋中制成菌袋;
C、将菌袋放入专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
D、将灭菌后的菌袋放入专用冷却室自然冷却到室温;
E、菌袋冷却至室温30℃以下时,进入无菌环境接种;
F、将接好种的菌袋放到25℃的环境下培养25-35天,菌丝长满菌袋,然后继续培养一周
使菌丝后熟;
G、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
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以上的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墙或上架出菇;
H、整个出菇过程中,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
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R.H.;出菇房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所以要经常通
风,注入新鲜空气;
I、当子实体长到叶片展开后,叶片的背面有少量菌孔,即表示菇已经接近成熟,此时要
及时采收,采收时,轻轻将菇整朵连根从培养料中拔出,清理菌袋料面的菇根,采下的菇及
时包装上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蘑品种为庆灰
151或者泰灰1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
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木屑45-55%,棉籽皮30-38%,麸皮12-18%,石
膏0.5-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
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木屑50%,棉籽皮34%,麸皮15%,石膏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菌袋采
用170mm×330mm×5丝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好的菌袋规格直径与高为120×15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常压
下,气温达到100℃时,维持10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高压
0.113兆帕条件下,气温达到121℃时,维持4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
温度控制在15-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
温度控制在20-2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H中,在菌
丝扭结形成原基时,适当的给以散射光照,光照强度在500-800LAX之间。

说明书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栗蘑因其自然发生于栗树根部而得名。其子实体形似盛开的莲花,扇形菌盖重重
叠叠,因而又名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日本人认为栗蘑形同舞女穿的舞裙,故名“舞
茸”;栗蘑属于担子菌亚门的多孔菌科,正式名叫贝叶多孔菌(《真菌的名词和名称》)。别名
还称千佛菌(四川)、重菇(福建)、莲花菌等。栗蘑有独特香气和口感,营养丰富,不但是宴席
上的山珍,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是珍贵的食药两用菌。

野生栗蘑发生于夏秋间的栗树根部周围以及栎、栲等阔叶树的树干及木桩周围,
导致木材腐朽,是白腐菌。野生栗蘑在我国分布于河北、北京、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广
西、福建等省,另外在日本、欧洲、北美等地有分布。栗蘑食味清香,肉质脆嫩,味如鸡丝,脆
似玉兰,鲜美可口。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炒、烧、涮、炖;可做汤、做馅、冷拼;凉拌质地脆嫩,
炒食清香可口;烧、炖具有″一泡即用,长煮仍脆″的特点,做汤风味尤佳,是宴席上不可多得
的佳肴。日本盛行以栗蘑鲜品涮火锅。干品发泡后,仍具有独特风味,因此栗蘑在日本是送
礼佳品,销量仅次于香菇和金针菇,居第三位。

栗蘑栽培目前主要是林下仿野生覆土栽培,而少量的工厂化栽培,也是采用筐内
覆土出菇技术,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技术问题。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栽培料按照配方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55-65%;

B、采用专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将栽培料装在塑料袋中制成菌袋;

C、将菌袋放入专用的将菌袋放入专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

D、将灭菌后的菌袋放入专用冷却室自然冷却到室温;

E、菌袋冷却至室温30℃时,进入无菌环境接种;

F、将接好种的菌袋放到25℃的环境下培养25-35天,菌丝长满菌袋,然后继续培养
一周使菌丝后熟;

G、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
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以上的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墙或上架出
菇;

H、整个出菇过程中,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以保证子实体
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R.H.;出菇房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所以要经常
通风,注入新鲜空气;

I、当子实体长到叶片展开后,叶片的背面有少量菌孔,即表示菇已经接近成熟,此
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轻轻将菇整朵连根从培养料中拔出,清理菌袋料面的菇根,采下的
菇及时包装上市。

本发明选择菌龄短,发菌快,抗病的栗蘑品种,优选为庆灰152或者泰灰1号。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木屑
45-55%,棉籽皮30-38%,麸皮12-18%,石膏0.5-2%。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
木屑50%,棉籽皮34%,麸皮15%,石膏1%。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菌袋采用170mm×330mm×5丝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好
的菌袋规格直径和高度为120×150mm。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常压下,气温达到100℃时,维持10小时。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高压0.113兆帕条件下,气温达到121℃时,维持4小时。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5-3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温度控制在20-23℃。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H中,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时,适当的给以散射光照,光照强度
在500-800LAX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通过配制专用的
栽培料,在菌袋中进行无土栽培,后续在出菇后对菇房的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均进行优
化管理,从而达到对栗蘑的免覆土出菇栽培。本发明的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得到的栗蘑单
位面积产量比覆土栽培提高了1倍以上,且免除了土壤污染,省工、节水、高效,是一种优化
的栗蘑栽培技术。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
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栽培料按照配方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60%;

B、采用专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将栽培料装在塑料袋中制成菌袋;

C、将菌袋放入专用的将菌袋放入专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

D、将灭菌后的菌袋放入专用冷却室自然冷却到室温;

E、菌袋冷却至室温30℃时,进入无菌环境接种;

F、将接好种的菌袋放到25℃的环境下培养28-30天,菌丝长满菌袋,然后继续培养
一周使菌丝后熟;

G、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
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以上的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墙或上架出
菇;

H、整个出菇过程中,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以保证子实体
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R.H.;出菇房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所以要经常
通风,注入新鲜空气;

I、当子实体长到叶片展开后,叶片的背面有少量菌孔,即表示菇已经接近成熟,此
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轻轻将菇整朵连根从培养料中拔出,清理菌袋料面的菇根,采下的
菇及时包装上市。

所述的栗蘑品种为庆灰152。

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木屑50%,棉籽
皮34%,麸皮15%,石膏1%。

所述的步骤B中,菌袋采用170mm×330mm×5丝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好的菌袋
规格直径与高为120×150mm。

所述的步骤C中,常压下,气温达到100℃时,维持10小时。

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温度控制在20-23℃。

所述的步骤H中,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时,适当的给以散射光照,光照强度在600-
700LAX之间。

实施例2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栽培料按照配方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65%;

B、采用专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将栽培料装在菌袋中;

C、将菌袋放入专用的将菌袋放入专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

D、将灭菌后的菌袋放入专用冷却室自然冷却到室温;

E、菌袋冷却至室温30℃时,进入无菌环境接种;

F、将接好种的菌袋放到25℃的环境下培养25-27天,菌丝长满菌袋,然后继续培养
一周使菌丝后熟;

G、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
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以上的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墙或上架出
菇;

H、整个出菇过程中,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以保证子实体
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R.H.;出菇房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所以要经常
通风,注入新鲜空气;

I、当子实体长到叶片展开后,叶片的背面有少量菌孔,即表示菇已经接近成熟,此
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轻轻将菇整朵连根从培养料中拔出,清理菌袋料面的菇根,采下的
菇及时包装上市。

所述的栗蘑品种为泰灰1号。

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木屑55%,棉籽
皮30%,麸皮13%,石膏2%。

所述的步骤B中,菌袋采用170mm×330mm×5丝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好的菌袋
规格直径与高为120×150mm。

所述的步骤C中,高压0.113兆帕条件下,气温达到121℃时,维持4小时。

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8-28℃。

所述的步骤H中,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时,适当的给以散射光照,光照强度在700-
800LAX之间。

实施例3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栽培料按照配方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含水量控制在55%;

B、采用专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将栽培料装在菌袋中;

C、将菌袋放入专用的将菌袋放入专用的灭菌设备进行灭菌;

D、将灭菌后的菌袋放入专用冷却室自然冷却到室温;

E、菌袋冷却至室温30℃时,进入无菌环境接种;

F、将接好种的菌袋放到25℃的环境下培养32-35天,菌丝长满菌袋,然后继续培养
一周使菌丝后熟;

G、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
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以上的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墙或上架出
菇;

H、整个出菇过程中,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以保证子实体
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R.H.;出菇房要保证足够的氧气,所以要经常
通风,注入新鲜空气;

I、当子实体长到叶片展开后,叶片的背面有少量菌孔,即表示菇已经接近成熟,此
时要及时采收,采收时,轻轻将菇整朵连根从培养料中拔出,清理菌袋料面的菇根,采下的
菇及时包装上市。

所述的栗蘑品种为庆灰152。

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栗木木屑45%,棉籽
皮38%,麸皮16.5%,石膏0.5%。

所述的步骤B中,菌袋采用170mm×330mm×5丝规格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好的菌袋
规格直径与高为120×150mm。

所述的步骤C中,常压下,气温达到100℃时,维持10小时。

所述的步骤H中,出菇房温度控制在15-25℃。

所述的步骤H中,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时,适当的给以散射光照,光照强度在500-
600LAX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栗蘑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通过配制专用的栽培料,在菌袋中进行无土栽培,后续在出菇后对菇房的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照均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对栗蘑的免覆土出菇栽培。本发明的免覆土出菇栽培技术得到栗蘑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覆土栽培提高了1倍以上,且免除了土壤污染,省工、节水、高效,是一种优化的栗蘑栽培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