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1215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15133.6

申请日:

1994.09.08

公开号:

CN1105186A

公开日:

1995.07.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K83/00; B21F45/12

主分类号:

A01K83/00; B21F45/12

申请人:

汕头伽玛卡兹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藤井繁克; 麻田尚弘; 久保富雄

地址:

日本兵库县

优先权:

1993.09.08 JP 248704/93; 1994.06.10 JP 152850/94; 1994.07.11 JP 182988/94; 1994.08.29 JP 228850/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彦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鱼钩及其制作方法。这种鱼钩包括鱼钩体和含有钩尖、倒钩并从上述钩尖延长到倒钩的钩尖部分,钩尖部分在其横向上下侧有横向上刺穿(切)面和横向下刺穿(切)面,锐缘(刃)沿横向上刺穿(切)面和横向下刺穿,下刺穿面接合处凸脊从上述钩尖延长到倒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鱼钩,包括鱼钩体以及含有钩尖和倒钩并从上述钩尖延长到上述倒钩的钩尖部分, 上述钩尖部分在其横向上、下侧面上具有横向上刺穿(切)面和横向下刺穿(切)面,锐缘(刃)沿着上述横向上刺穿面和上述横向下刺穿(切)面的接合处的凸脊从上述钩尖延长到上述倒钩。
2: 一种鱼钩,包括鱼钩体以及含有钩尖和倒钩并从上述钩尖延长到上述倒钩的钩尖部分, 上述钩尖部分在其横向上侧面具有横向上刺穿(切)面;在倒钩侧面构成的锐缘(刃)沿着上述横向上刺穿(切)面接合处的凸脊延长;在剖面上构成拱形以及由钩尖部分横向下面和底面确定的部分。
3: 一种鱼钩,包括鱼钩体以及含有钩尖和倒钩并从上述钩尖延长到上述倒钩的钩尖部分, 上述钩尖部分在其横向上侧面具有横向下刺穿(切)面;一锋利的底缘沿着上述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的凸脊延长;以及在剖面上构成弓形并由钩尖部分的顶和上横向表面确定的部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倒钩的背面基端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2)与沿着相对于钩尖方向 邻近基端的上述鱼钩钩体部分的平面组成一个90°或大于90°的角度(d)。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倒钩的背面基端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2)与沿着相对于钩尖方向邻近基端的上述鱼钩体部分的平面组成一个90°或大于90°的角度(d)。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倒钩的背面基端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2)与沿着相对于钩尖方向邻近基端的上述鱼钩体部分的平面组成一个90°或大于90°的角度(d)。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由上述钩尖侧面的倒钩的起始基点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1)与倒钩背面基端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2)组成一个45°至90°的角度(θ),并且直线(L2)与沿着相对于钩尖的方向邻近基端的上述鱼钩体部分的平面构成一个90°或大于90°的角度(d)。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在钩尖侧面的上述倒钩的起始基点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1)与倒钩背面的基端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2)组成一个45°至90°的角度(θ),并且直线(L2)与沿着相对于钩尖的方向邻近基端的上述鱼钩体部分的平面构成一个90°或大于90°的角度(d)。
9: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由钩尖侧面的上述 倒钩的起始基点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1)与倒钩背面基端和倒钩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2)构成一个45°至90°的角度(θ),并且直线(L2)与沿着相对于钩尖的方向邻近基端的上述鱼钩体部分的平面构成一个90°或大于90°的角度(d)。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所说的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以外的圆所决定的。
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上述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以外的一个圆所确定的。
12: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方向剖面的曲线轮廓,上述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以外的一个圆所决定的。
13: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该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以外的一个圆所决定的。
14: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方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该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外面的一个圆决定的。
15: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一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方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该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曲线轮廓外面的一个圆决定的。
16: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的纵向方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该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以外面的一个圆决定的。
17: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的纵向方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该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外面的一个圆决定的。
18: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每个上述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垂直于上述钩尖部分纵向方向的剖面的曲线轮廓,该曲线轮廓是由圆心定位于该曲线轮廓外面的一个圆决定的。
19: 一种生产鱼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压制鱼钩体的钩尖部分上部,构成倒钩结构的薄凸起部,它成拱形(弓形)凸出于钩尖部分的上部; 切削相对于钩尖一侧的该薄凸起部的一部分,构成倒钩的背面; 以及弄弯鱼钩体使倒钩面对一个J型柄部。
20: 一种生产鱼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压制鱼钩体钩尖部分一侧,以构成倒钩结构的薄凸起部,呈拱形凸出于钩尖部分的一侧; 切削相对于钩尖一侧的该薄凸起部的一部分,通过压力加工以构成倒钩的背面; 切削从钩尖到倒钩的钩尖部分的横向上侧或横向下侧的至少一侧,以构成平的或凹的纵向刺穿(切)面,构成沿上述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凸脊的锐缘(刃);以及 弯曲鱼钩体,使倒钩面对一个J型柄部。
21: 一种生产鱼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压制鱼钩体的钩尖部分,构成一个薄平部; 切削钩尖部分的横向上侧或横向下侧的至少一侧,以构成锋利的钩尖和钩尖部分上表面的倒钩并构成沿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凸脊带有锐缘(刃)的平的或凹的横向刺穿(切)面; 切削相对于钩尖一侧的部分倒钩,以构成倒钩的背面;以及 弯曲鱼钩体,使倒钩面对一个J型柄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具有改进的倒钩、钩尖构造的鱼钩以及制作上述这种鱼钩的新方法。

    普通的鱼钩A′如图24所示有个刺穿的尖倒钩2′并从鱼钩体1″的尖部11′的内侧凸出,或者如图25所示有个在鱼钩体1″内侧形成的隆起(凸出)的倒钩2″。

    前一种鱼钩能有效地防止钩上的鱼饵掉下来,但当鱼钩钓上鱼时,倒钩2′的尖端4′刺入鱼的肉体,在试图从鱼钩上把鱼取下时,倒钩的尖端将会钩伤鱼的肉体,加重鱼的损坏。尤其是,如已钓上来的鱼要放回河里时,在从鱼钩A′上把鱼取下时,特别要注意把对鱼的损坏减低到最低限度。虽然对于有经验的钓鱼者比较容易做到,但对没有经验的钓鱼者可就不同了,会严重地损坏捕到(钓上)的鱼,即使他们格外小心。

    如上所述,图24中的倒钩2′由鱼钩尖部的刺穿凸起部构成,在所谈的鱼钩的基部5′倒钩形成尖沟13′,有时在尖沟13′的底部可以看到微小的裂纹。当钓上来地鱼从鱼钩A或鱼钩上捕到的鱼挣扎时由于倒钩2′的基部5′过载这将会导致倒钩2′的断裂。

    此外,刺穿且凸出的倒钩2′在鱼钩体1′的基部5′即在倒钩2′和鱼钩体1′之间有个小接合面,因此,由鱼钩钓上的大鱼施到倒钩2′的基部5′的大负荷,因在尖沟13′产生强烈应力,倒钩2′很容易断裂。

    后面这种鱼钩是打算解决与前面那种鱼钩有关的问题。与图24示出的鱼钩A′不同,鱼钩A″有个凸起倒钩2″,极少损坏鱼,凸起倒钩2″很难弄断。可是制作带有凸起(膨胀)倒钩2″的鱼钩A″极为困难。再一个困难就是将鱼饵装在鱼钩上,因为凸起倒钩阻碍鱼饵的通过。

    每一种普通类型的钓鱼钩A′和A″都有个从上面所谈的尖部向柄部逐渐增大的圆形截面。当鱼钩A′或A″捕到了咬鱼饵的鱼时,鱼钩A′或A″的尖部11′或11″钩住鱼嘴,然后挤入鱼的腭内,同时有力地扩大了鱼受伤的腭和鱼的肉体。

    不过具有这种圆形截面的普通钓鱼钩A′或A″的尖部11′或11″对挤入鱼的硬腭会造成相当大的阻力并有力地扩大鱼受伤的腭和鱼的肉体。因此,由于钝尖难以挤入鱼硬腭,钓鱼者用鱼钩A′或鱼钩A″的钝尖12′或钝尖12″钩住鱼是很困难的。

    鉴于上面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鱼钩。这种鱼钩有个能减少挤入阻力容易钩住鱼的尖部,该尖部有个由鱼钩尖部的上侧和下侧中的任一侧或两侧通过切割其两侧部形成的平刺穿面或凹刺穿面,还有个沿该刺穿面接合处凸脊组成的锐缘(刃)。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鱼钩。这种鱼钩有个高强度的倒钩,其设计成从钩上取下鱼时将鱼的损坏减至最低限度。

    本发明还有个目的就是提供能大量生产具有上述特征的鱼钩的方法。

    按照本发明第一种鱼钩的构造,鱼钩包括鱼钩体以及含钩尖和倒钩的尖部,并且从上述的钩尖延伸到倒钩。

    上述鱼钩的尖部在所谈的上下横侧面有上横刺穿面和下横刺穿面,而且有沿着上横穿刺面和下横刺穿面的接合凸脊由上述钩尖延长到上述倒钩的锐边(刃,缘)。

    按照本发明第二个鱼钩构造,鱼钩包括鱼钩体和含有钩尖、倒钩并从钩尖延至倒钩的鱼钩尖部。

    上述鱼钩尖部在上横侧面有上横刺穿面,锐边在倒钩侧形成并在上横刺穿面的接合处沿凸脊延伸,并在截面上形成弓形部分,这是由鱼钩尖部的下底横面决定的。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个鱼钩构造,鱼钩包括鱼钩体和含有钩尖、倒钩并从钩尖延长到倒钩的尖部。

    上述钩尖部分在下横侧有下横刺穿面,有个沿上述横刺穿面接合处凸脊延长的尖锐底缘和在截面上组成弓形的部分,由钩尖部分顶上横侧面所决定。

    在第一种鱼钩构造中,沿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凸脊组成四个锐缘(刃)。在第二个鱼钩构造中,沿着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上凸脊组成上锐缘(刃)。在第三个鱼钩构造中,沿着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底凸脊组成底锐缘(刃)。

    这些鱼钩构造准许锐缘(刃)沿着鱼钩的钩尖部分组成接触并刺入鱼的硬腭和肉体,因而减低了鱼钩挤入的阻力。于是当鱼钩钩住鱼时,鱼钩的钩尖能很容易地挤入鱼的硬腭和肉体。

    由这些鱼钩构造产生的挤入阻力一般只是普通鱼钩构造产生的挤入阻力的一半。挤入阻力的差别取决于钩尖和钩缘(边、刃)的锐度,(即锋利性)。这点将在下面实验一节详细叙述。

    根据本发明第四个鱼钩构造,鱼钩包括鱼钩体和含有钩尖和倒钩并从钩尖延伸到倒钩的钩尖部分。

    其中,在上述倒钩后面的基端和倒钩尖端之间确定的直线(L2)与邻近基端的鱼钩体部分的平面沿着同钩尖相对的方向形成一个90°或更大的角度(α)。

    按照这种构造,在倒钩的后面和上述平面间形成的角度大到足以能防止倒钩尖深入鱼的肉体。因此,当鱼钩捕获到鱼时,包括倒钩的鱼钩的尖部挤入鱼的肉体,该鱼钩可比较容易地从鱼的身上取出而不会严重地损坏鱼。

    另外,倒钩的基部到鱼钩体有个大连接面与鱼钩体组成一个整体,在倒钩的后面很难发生精细的裂纹或裂口。因此,倒钩不会在基部断裂,即使在试图将鱼钩从鱼身上取出或捕到的鱼在挣扎时对倒钩基部施以过大的力也不会使倒钩折断。

    即使垂钩时鱼钩钩住了钓鱼者的衣服,衣服的纤维也不会缠住鱼钩倒钩,因此,鱼钩能很容易地从衣服上取出来。这是因为倒钩的背面如上所述以大角度凸出。

    按照第5个鱼钩构造,它是第4种鱼钩构造的变种。这种鱼钩包括鱼钩体和含有钩尖倒钩并从钩尖延长到倒钩的钩尖部分。

    其中,由钩尖侧面的倒钩的起始基点和倒钩尖之间确定的直线(L1)与倒钩背面基端和倒钩尖之间确定的直线(L2)成45°至90°角(θ),其特征在于倒钩背面的基端和倒钩尖之间所确定的直线与邻近基端的鱼钩体部分的平面沿着相对于钩尖的方向成90°或更大的角度(d)。

    根据这种鱼钩构造,直线(L1)和(L2)之间构成的角度(θ)为45°至90°,即鱼钩的倒钩与图23示出的普通鱼钩的倒钩不同,它没有锋利的尖。因此,第4种鱼钩构造除了上述特征而外,它的另一个优点是鱼钩比较容易从鱼身上取出,因为倒钩类能平滑地在受伤鱼肉体表面滑动。

    根据上述鱼钩构造,该鱼钩的特征是在与鱼钩钩尖部分纵向垂直的剖面上每个横向刺穿(切)面都有个弯形,各个弯形是由弯形外面定圆心的圆来确定的。

    由于这种特点,在图12示出的钩尖部分的上侧和下侧组成所谓的“释放侧翼”的横向刺穿(切)面比横向平刺穿面对鱼的硬腭和肉体有个较小的接触面。因此,在钩尖部分组成的锐缘(刃)提高了刺穿(切)鱼腭和肉体的效果,并减少了挤入阻力。

    根据本发明,第一次提供了制造这种发明的鱼钩的方法,该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鱼钩体钩尖部分上部压制成倒钩结构薄凸起部,它在钩尖部分的上部呈拱形凸出;在相对于钩尖的侧面切削部分薄凸起部分组成倒钩的背面;将鱼钩体弯曲使倒钩面相对于J型柄部。

    利用这种生产方法,可以实现大量生产具有高强度倒钩的鱼钩,并可采用高速钢以及难以加工的新材料例如钛,因为倒钩是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新材料的利用能赋予鱼钩以新的特性。

    生产本发明的鱼钩的第二种方法则是第一种生产方法的变异方法。该法包括切削钩尖部分的额外步骤。第二种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压制鱼钩体钩尖部分的一侧构成呈拱形从钩尖部分一侧凸出的倒钩结构的薄凸起部;在相对于钩尖的一侧通过压力加工切削薄凸起部分的一部分以构成倒钩的背面;至少切削从钩尖到倒钩的钩尖部分或者上横侧或者下横侧以构成横向扁平刺穿(切)面或横向凹刺穿(切)面,并且沿着上述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凸脊构成锐缘(刃);将鱼钩体弯曲使倒钩面相对于J型柄部。

    除了第一种生产方法而外,提供钩尖部分以锐缘(刃)允许更有效地将鱼钩住。

    生产鱼钩的第三种方法是第一种生产方法的又一个变异法,包括以下步骤:压制鱼钩体钩尖部分构成一个扁薄部分;至少切削钩尖部分或者横向上侧或者横向下侧以构成锋利的钩尖和钩尖部分上面的倒钩,并构成沿横向刺穿(切)面接合处凸脊带有锐缘(刃)的扁平或凹横向刺穿(切)面;切削部分相对于钩尖一侧的倒钩以构成倒钩的背面;弯曲鱼钩体使倒钩面对J型柄部。

    像第2种方法一样,该种生产方法提供了同样的特性。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以下附图谨供参考: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鱼钩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鱼钩的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鱼钩钩尖部分的另一个实例的分段局部放大正剖视图;

    图4是图3中钩尖部分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鱼钩的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鱼钩的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方法所生产的第四个实施例鱼钩的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方法所生产的第五个实施例鱼钩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或第三个方法所生产的第6个实施例鱼钩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实施例改进的鱼钩钩尖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鱼钩钩尖部分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具有释放侧翼的鱼钩钩尖部分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方法具有锋利的鱼钩钩尖部分和另一端压制成扁平基部的鱼钩坯件正视图;

    图14是将图13示出的钩尖部分一端进行压制并进一步将鱼钩坯件加工成倒钩结构的拱形凸起部分的正视图;

    图15是通过压制图14示出的拱形凸起部分的后侧,并在其后侧切边的倒钩的鱼钩坯件;

    图16是通过磨削图15示出的钩尖部分进一步加工鱼钩坯件的正视图;

    图17是弯曲图16示出的鱼钩体来进一步加工的鱼钩坯件的正视图;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生产方法鱼钩钩尖部分的生产过程流程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生产方法鱼钩钩尖部分的另一种生产过程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生产方法鱼钩钩尖部分的一种生产过程流程图;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生产方法鱼钩钩尖部分的另一种生产过程流程图;

    图22也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生产方法鱼钩钩尖部份的另一种生产过程流程图;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生产方法鱼钩钩尖部份的一种生产过程流程图;

    图24是普通鱼钩正视图;

    图25是另一种普通鱼钩正视图;

    图26是个按照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和普通鱼钩的挤压性能表示的鱼钩实验结果的图解表示法;

    图27是个说明图,示出了均匀载荷3千克力的鱼钩A1和A′间挤压深度的差别。

    根据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将在下文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说明重点是第一个实施例。将省略其他优先实施例的一般描述以避免复杂化,描述也仅限于描述其特点。附图中,相同零部件标以相同参考号。

    根据本发明鱼钩的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鱼钩A1沿鱼钩体1的钩尖部分11组成一个鲨鱼翅式三角倒钩2。钩尖部分11的边缘由4个横向刺穿(切)面21和22沿钩尖部分11从钩尖12到倒钩2通过切削钩尖部分11的上横侧14和下横侧15构成。沿着横刺穿(切)面21和22的接合处的凸脊组成锐缘(刃)18、19和20,钩尖12也是锋利的。如图2和12所示,倒钩侧的锐缘18和底侧的锐缘20有个尖(锐)角,而横向侧的锐缘19则有个钝角。与钩尖部分11纵向垂直的剖面有个类似于菱形的矩形,但是不限于向那里。剖面可以是方形,其特征在于锐缘18、19和20的所有顶角都是角90°。

    鱼钩A1材料举例包括通常使用的高速钢、高碳钢、钛及类似材料,但是不限于这些。使用磨削、切削和类似的加工方法加工上横向侧14和下横向侧15。

    按照本实施例,倒钩2有个基本构型,其特征在于由钩尖侧面的倒钩2的起点和倒钩2的钩尖4之间所确定的直线L1与倒钩2背面的基端5和倒钩2的钩尖4之间确定的直线L2组成45°至90°的角(θ)。此外,直线L2与邻近基端的鱼钩体部分的平面沿着相对于钩尖12的方向组成90°或大于90°的角(d)。

    因而,在钩尖侧面倒钩2的起点3和倒钩2的钩尖4之间构成的倒钩缘8与鱼钩体成小倾角,而在倒钩2的钩尖4和倒钩2的背面6的基端5之间组成的倒钩2的背面6与鱼钩体1成大倾角。

    其次,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生产鱼钩A1的方法将在下文描述。

    虽然还有生产本发明鱼钩A的其他一些方法,但是基本上是描述第一种生产方法。对其他生产方法一般的描述将省略以避免复杂化,而且只是描述辨别的特点。

    生产鱼钩的钢丝切成预定长度,通过磨削将钩尖部分弄锋利。此时钩尖的剖面是圆形的。然后,鱼钩体1的后端部分用图13中的虚线示出的压机进行压制以组成平基部7。机加工操作哪个先进行设什么关系,将钩尖部分7弄锋利或压制平基部7。

    将线性在钩体1固定住,除了钩尖部分11而外,将钩尖部分11部分上表面压制构成鱼钩构造的薄凸起部2a,呈拱形从上表面凸出,如图14所示。

    因此,用压机P2切削倒钩构造凸起部2a的后(背)部以构成倒钩2的弯曲背面6,如图15所示。如果压机P2使用直角切边,便可获得倒钩2的平背面6。

    其次,沿鱼钩体1的钩尖部分11构成横向刺穿(切)面21和22。从倒钩2向钩尖12斜着移动圆盘式刀具23或磨削器以便切削钩尖部分11的上横侧14,如图16所示。因此,用同样的方式切削钩尖11的下横侧15,图中未示出。

    可在上横侧14和下横侧15任一侧或两侧进行切削作业(操作)。沿横刺穿(切)面21和22接合处凸脊构成锐缘(刃)18、19和20。

    虽然用切削刀具或磨削刀具可以实现切削操作,可是切削刀具能比磨削刀具提供更加锋利的钩尖12。

    最后,通过槽轧辊24和槽导25使线性鱼钩体1成型。槽轧辊24沿着槽导25在鱼钩体1上运转将钩尖部分11弯曲分别使钩尖12和倒钩2面对平基部7和J型柄部10,如图17所示。

    加工鱼钩A1之后,根据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要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例如电镀以获得完善的鱼钩A1。

    其次,将叙述本发明鱼钩A1的用法。当鱼在钩上刚一咬鱼饵时,钓鱼人快速操作他的钓鱼杆使鱼钩钩住鱼的嘴。钩住鱼嘴的鱼钩A1的钩尖12扎住鱼的硬腭,然后钩尖部分11挤压入鱼的肉体。此时,鱼的硬腭和肉体基本上和倒钩锐缘18、横向锐缘19和底锐缘20相接触,而不是同钩尖部分11整个周缘相接触。即沿着钩尖部分11组成锐缘18、19和20接触并扯掉了鱼的硬腭和肉。因此,本发明的鱼钩A1的挤压阻力比普通鱼钩的挤压阻力小得多。普通鱼钩的设计是其钩尖部分的整个周边(缘)接触并强迫地扩张鱼的受伤的硬腭和肉体。因此,本发明的鱼钩A1实现了容易刺穿(扎住)和容易钩住鱼。

    在本实验中,图1示出的本发明的鱼钩A1的挤压阻力可同图24示出的普通鱼钩的挤压阻力所作的比较。在图26(a)、26(b)和26(c)中说明了比较的结果。

    为了便于实验,该实验使用的鱼钩A1和A′都是放大的尺寸。鱼钩A1类似于图3示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鱼钩,A′鱼钩类似于图24示出的普通鱼钩。在鱼钩A1中从鱼钩尖到倒钩尖的直线长度是40mm(毫米),而钩尖部分在与释放侧翼的剖面上成菱形。普通鱼钩A′包括一个剖面呈圆形的杆,其直径6.5mm(毫米),其钩端是锋利圆锥形。该实验中,厚度1.85mm(毫米)的乙烯树脂板用作粘合材料,其特点类似于鱼体。

    在图26(a)和26(b)中横座标和纵座标示出了施加到鱼钩A1和A′上的荷载(千克力),以及鱼钩的挤压入深度。

    如图26(b)所示,普通鱼钩需要3.12千克力的荷载以便在钩尖接触乙烯树脂板后能够挤压入10mm的深度。4.95千克力和6.30千克力的荷载可分别进一步挤压入20mm和30mm的深度。

    另一方面,如图26(a)所示,本发明的鱼钩需要1.88千克力的荷载以便在钩尖12接触乙烯树脂板以后挤压入的深度为10mm,2.18千克力和3.39千克力的荷载进一步挤压入的深度分别为20mm和30mm。

    上述数据表明本发明鱼钩比普通鱼钩挤压入10mm、20mm和30mm的深度仅需要它们所需荷载的60%、44%和53%。

    图27表明了鱼钩A1和A′均匀荷载3千克力的情况下两者挤压入深度的差别。从图27可以看到,本发明的鱼钩A1挤压入26.5mm的深度,而普通鱼钩A′只达到9.5mm的深度。

    从这项实验人们可以看到本发明的鱼钩A1表示了由锐缘18、19和20提供的极佳扯去效果,在钩尖12轻轻插入(刺入)之后能够快速地使钩尖12挤压入。

    如果横向刺穿(切)面21和22组成沿着钩尖部分11的纵向方向的凹面做为释放侧翼,即在同钩尖部分11的纵向垂直的剖面上每个横向刺穿(切)凹面的曲线轮廓(外形)是由圆心定位于曲线轮廓外面的一个圆来确定的,如图12所示剖面通常是菱形的,可以提高锐缘18、19和20的锐度。这提高了摘取鱼的硬腭和鱼体的效力,同时减少了横向刺穿(切)凹面21和22与鱼硬腭和鱼体的接触面积。因此,具有横向刺穿(切)凹面的鱼钩与图11示出的有横向刺穿(切)平面的鱼钩相比则是减少了挤压入阻力。

    图3和图4示出了第一种优先实施例A1的变异鱼钩,其特征在于其钩尖部分11通过切削使其锋利,并使之弯向倒钩成镰形。在这种情况下,钩尖部分11沿着构成的拱形很容易挤压入并摘取鱼体。

    根据第一种生产方法来生产第二种优先实施例的鱼钩A2。如图5所示,鱼钩A2有上横向刺穿面21,通过切削由钩尖12至倒钩2的钩尖部分11的横向上侧和切削横向上刺穿面21接合处反V型凸脊来构成横向刺穿上面21。因此,由底16确定的下部和从钩尖12延长到倒钩2的横向下侧15在剖面上还是拱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倒钩缘(刃)18也是锋利的。这种鱼钩比第一种实施例A1提供出更大的挤压阻力,图3示出了其变异鱼钩,因为钩尖部分的下侧在剖面上是拱形的。然而,倒钩2的上述倒钩锐缘(刃)18用做摘取鱼的硬腭和鱼的肉体,从而与普通鱼钩A′和A″相比减少了挤压入的阻力。当然,上述横向刺穿(切)面21还可以是凹面。

    如图6所示,第三种优先实施例鱼钩A3有个沿钩尖部分11通过切削钩尖部分11的横向下侧15和在横向下刺穿(切)面22的接合处的反V型凸脊构成的横向下刺穿(切)面22。在这种情况下,由横向上侧14和从钩定12延长到倒钩2的顶部17确定的上部剖面上保持拱形。像第二种实施例A2一样,虽然鱼钩A3的挤压入阻力由于拱(弓)形部分的原故比较大,底侧的底锐缘20用来摘取硬腭和鱼体,因而同普通鱼钩比较减少了挤压下阻力。当然上述横向刺穿面22也可以是凹面的。

    图7至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种和第三种生产方法生产的其他实施例的鱼钩。根据第二种生产方法,如图18所示,圆杆坯件S的一端部已经切削成一空的长度要压制成一个薄尖部11a(像平刮刀)薄尖部分11a横向上侧14和横向下侧15的任一侧或两侧斜对地切削成锋利的钩尖12和在钩尖部11的上侧的倒钩2。如前所述,横向刺穿(切)面21和22可以是平的,也可以是凹面的,并沿着横向刺穿(切)面21和22的接合处可以组成锐缘18、19和20。然后,在相对于钩尖12的这侧的倒钩2的背部切削成倒钩2的背面6,最后鱼钩体1弯曲成倒钩2面对鱼钩A的J型柄部10。按照第一种生产方法以同样的方式构成平基部7。

    图19(a)至图19(e)示出了第二种生产方法的变异鱼钩。钩尖部分11a用压模支撑的底部16压制而成,这样压制金属便在顶面17凸出。从顶面17到钩尖底部斜对切削薄钩尖部分11a以组成锋利的钩尖12和倒钩2。最后倒钩2的后部(背部)切削成倒钩2的背面6。

    图20(a)和20(b)示出第三种生产方法。切成一定长度并有磨成锥尖部的圆杆坯件1在其锥体和圆柱体部之间边缘面上进行压制以构成从圆杆坯杆1(或在压模上压制以构成在顶面17凸出的倒钩结构的拱形(弓形)凸起部)的两侧横向凸出的倒钩结构的弓形凸起部2a,然后,横侧上部14和横向下侧15沿钩尖部11进行切削。在本生产方法的第一种变异鱼钩中,整个钩尖部分11的圆锥体部分进行压制,如图21(a)至21(e)所示。在第二种变异鱼钩中,钩尖部分11的整个圆锥体部分用压模支撑的其底部16进行压制,如图22(a)至22(e)所示。因此,图7至10用图说明了生产的鱼钩A4至A6。这些鱼钩在倒钩2的基部5和压力加工产生的鱼钩体1之间不一致,不同于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种、第二种和第三种实施例生产的鱼钩。

    图23(a)至23(e)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种生产方法。切削成一定长度并在尖端锥形磨削的圆杆坯件1用切削刀具切成凸起(未示出)组成倒钩结构的凸出部分(2a)。倒钩结构凸出部分(2a)从其钩尖到基部的部分用刀具切削以组成倒钩2的曲线背面6,而在构成凸出部分时在凸出部分2a的基部产生的细小裂纹去掉。因此,钩尖部分11的横向侧面切削成锋利的钩尖12和锐缘(刃)18、19和20。该法赋予倒钩的形状类似于使用压机加工所获得的倒钩形状。

    根据本发明生产的各种鱼钩,沿钩尖部分切削的锐缘(刃)减少了鱼钩对鱼的硬腭的挤压入阻力,因此即使没有经验的钓鱼人也很容易地把重钓在鱼钩上。

    此外,沿钩尖部分和释放侧翼构成的横向刺穿(切)凹面减少了鱼钩对鱼体的接触阻力,因此就有利于钓鱼和挤压入鱼。

    另外,由于鱼钩具有独一无二的形状的倒钩,而且该倒钩很难折断,基本无经验的钓鱼人也能毫不费力地把钩住的鱼从鱼钩上取出并且也不损坏鱼体。即使鱼钩钩住了钓鱼人的衣服,鱼钩的倒钩也不会缠住衣服的纤维,很容易把鱼钩取出。

    按照本发明鱼钩的生产方法,通过压力加工构成倒钩,因此实际上可使用任何材料生产这种鱼钩。

    虽然联系其优先实施例对本发明已作了描述,但是人们将理解这种描述旨在用图说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这由以下权利要求书来决定。

鱼钩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鱼钩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鱼钩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钩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钩及其制作方法.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鱼钩及其制作方法。这种鱼钩包括鱼钩体和含有钩尖、倒钩并从上述钩尖延长到倒钩的钩尖部分,钩尖部分在其横向上下侧有横向上刺穿(切)面和横向下刺穿(切)面,锐缘(刃)沿横向上刺穿(切)面和横向下刺穿,下刺穿面接合处凸脊从上述钩尖延长到倒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