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度可调的上颌骨截骨定位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颌外科整形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厚度可调的上颌骨截
骨定位器。
背景技术
牙颌面畸形是因颌骨生长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骨之间
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位置关系失调,表现为颜面外形异常,咬合关系错乱与口颌系统
功能障碍。上颌骨颌骨畸形通常表现为三维方向发育不足或过度,上颌咬合平面偏斜等,临
床上主要通过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配合其他术式来矫正上颌骨的发育畸形。
目前矫正上颌咬合平面偏斜常采用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术,术前通过计算机辅
助设计,计算上颌两侧的偏斜量,手术过程中描绘截骨线,动力系统沿着截骨线切开上颌
骨,由于左右两侧截除骨质厚度不同,可以通过上抬截除骨质较厚的一侧来矫正咬合平面
偏斜的情况。然而,这种操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在动力系统截除骨质过程中,截除骨质的
上下两个平面不能完全平行,上抬一侧上颌骨时常常会出现骨干扰点,不能达到上抬高度,
术中需要磨除干扰点,无形中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出血量,增大了手术风险。
由于上颌骨形状不规则,周围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走行,手术过程中对截骨位置
以及深度要求非常精确,在临床实际中,由于截骨锯片的意外移动造成大血管破裂或重要
神经损伤造成的不良后果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厚度可调的上颌骨截骨定位器,实
现对截骨厚度精确控制的同时保证两个截骨平面的完全平行,避免上抬上颌骨时骨干扰的
形成,本发明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本发明可以限制截骨
锯片的位置及深度,有效保护上颌骨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避免手术意外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一种厚度可调的上颌骨截骨定位器,其包括鼻腔挡板、颊侧挡板、颊侧黏
膜拉压板、手柄及引导板,所述鼻腔挡板与颊侧挡板末端汇合并形成所述手柄,所述颊侧黏
膜拉压板连接于颊侧挡板的前端,并与所述鼻腔挡板、颊侧挡板形成“N”状结构,所述颊侧
黏膜拉压板为弹性板,所述颊侧挡板设有用于安装引导板的凹槽,所述凹槽两端分别设有
贯穿引导板的引导板限位柱和引导板调节螺丝,所述引导板设有至少三个,并沿所述凹槽
宽度方向依次平行布置,当松开所述引导板调节螺丝,引导板能够在凹槽宽度方向自由移
动,当调紧所述引导板调节螺丝,引导板固定在凹槽内。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颊侧挡板前端呈圆弧形。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引导板限位柱和引导板调节螺丝沿长度方向
设有多处卡接引导板的环槽,所述引导板两端通孔侧壁设有对应所述环槽的突起。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鼻腔侧挡板、颊侧挡板及颊侧黏膜拉压板高
度均为14mm,厚度均为1mm;所述鼻腔侧挡板长度为50mm,所述颊侧挡板长度为60mm,所述颊
侧黏膜拉压板长度为80mm,所述颊侧挡板的凹槽上边缘及下边缘高度均为2mm,所述引导板
高度及厚度均为1mm。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手柄高度为14mm,长度为30mm,厚度为2mm。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颊侧挡板沿手柄向颊侧挡板前端方向分为三
段,其中,第一段为直径为35mm,圆心角呈35度的圆弧,第二段为直径为30mm,圆心角呈35度
的圆弧,第三段为直径为20mm,圆心角为60度的圆弧。
本发明中的厚度可调的上颌骨截骨定位器,利用鼻腔挡板与颊侧挡板贴合鼻腔与
颌骨处,暴露出需要截除的骨面,利用沿颊侧挡板的凹槽宽度方向依次平行布置的多个引
导板之间的间隙,实现截除骨质的上下平面平行,避免了现有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骨干
扰点的问题,同时因为本发明中引导板可以在凹槽内沿宽度方向调节位置,因此可以适用
上颌骨截骨术过程中需要截除骨质厚度不同的情形。同时本发明可以限制截骨锯片的位置
及深度,有效保护上颌骨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避免手术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截骨定位器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截骨定位器的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截骨定位器的颊侧挡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针对上颌骨上抬5mm的手术过程的引导板调节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截骨定位器使用状态下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截骨定位器使用状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1—鼻腔挡板,2—颊侧挡板,3—颊侧黏膜拉压板,4—手柄,5—引导板,6—
凹槽,7—引导板限位柱,8—引导板调节螺丝,9—环槽,10—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厚度可调的上颌骨截骨定位器,包括鼻腔挡板1、颊侧挡板2、颊
侧黏膜拉压板3、手柄4及引导板5,所述鼻腔挡板1与颊侧挡板2末端汇合并形成所述手柄4,
所述颊侧黏膜拉压板3连接于颊侧挡板2的前端,并与所述颊侧挡板2、鼻腔挡板1形成“N”状
结构,所述颊侧黏膜拉压板3为弹性板,所述颊侧挡板2设有用于安装引导板5的凹槽6,所述
凹槽6两端分别设有贯穿引导板5的引导板限位柱7和引导板调节螺丝8,所述引导板5设有
三个,分别为引导板A、引导板B和引导板C,并沿所述凹槽6宽度方向依次平行布置,当松开
所述引导板调节螺丝8,引导板5能够在凹槽6宽度方向自由移动,当调紧所述引导板调节螺
丝8,引导板5固定在凹槽6内,在本实例中,
鼻腔挡板1,高度为14mm,长度为50mm,厚度为1mm;
颊侧挡板2,高度为14mm,长度为60mm,厚度为1mm,颊侧挡板前端呈圆弧形,凹槽的
上、下边缘高度为2mm,上、下边缘之间凹槽宽度为10mm;所述颊侧挡板沿手柄向颊侧挡板前
端方向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为直径为35mm,圆心角呈35度的圆弧,第二段为直径为30mm,
圆心角呈35度的圆弧,第三段为直径为20mm,圆心角为60度的圆弧;
颊侧黏膜拉压板3,高度为14mm,长度为80mm,厚度为1mm;
手柄4,高度14mm,厚度2mm,长度30mm;
引导板限位柱7及引导板调节螺丝8,沿长度方向每隔0.5mm设有宽度为0.1mm的环
槽9;
引导板5,高度及厚度均为1mm,两边各有一个直径为0.7mm的圆孔,圆孔侧壁设有
一突起10,突起10高度为0.1mm。
利用本实例中的上颌骨截骨定位器完成上颌骨截骨术中上颌骨上抬5mm的手术过
程,主要操作为:如图5及图6所示位置,将唇侧黏膜切开后剥离粘骨膜瓣,近中显露梨状孔
边缘,远中显露上颌结节与翼突连接处,钝性剥离鼻腔黏膜,骨面暴露充分后放置本实例中
截骨定位器,过程如下:
将颊侧挡板2尖端紧贴骨面放置于上颌结节后缘,鼻腔挡板1将鼻侧黏膜与梨状孔
内侧分离,牵拉颊侧黏膜拉压板3将唇颊侧黏膜向后牵拉充分暴露上颌颊侧骨面,将截骨定
位器固定。
截骨定位器的调节过程为:拧松引导板调节螺丝8调节引导板5使最下方的引导板
A与凹槽6下边缘之间距离为1mm,中部的引导板B和引导板A之间距离为5mm,最上方的引导
板C与引导板B之间的距离为1mm,将锯片放置于引导板A下面间隙和引导板C与引导板B之间
的间隙内,沿着引导板将骨质切开即可实现上颌骨上抬5mm的截骨需要,手术过程中拧紧引
导调节螺丝8以固定全部引导板5。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
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