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12054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93397.9

申请日:

2015.11.18

公开号:

CN106729336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7/00; A61P29/00; A61K35/618(2015.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周丽

发明人:

周丽

地址:

210005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198号龙台国际大厦181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8-12份,蝉蜕8-12份,山豆根8-12份,胡黄连8-12份,巴戟天8-12份,玉竹8-12份,白花蛇舌草24-36份,旋覆花8-12份,金钱草24-36份,陈皮18-25份,郁金18-25份,石决明24-36份,鱼腥草24-36份,阿魏2-4份,苦参24-36份,白鲜皮24-36份,秦艽24-36份,羌活18-25份,辛夷18-25份,蛇床子18-25份,地肤子18-25份。本发明以祛湿除风,抑制免疫为治则,诸药协同作用,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抑制免疫、透疹止痒之功效,对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效果显著,并且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8-12份,蝉蜕8-12份,山豆根8-12份,胡黄连8-12份,巴戟天8-12份,玉竹8-12份,白花蛇舌草 24-36份,旋覆花8-12份,金钱草24-36份,陈皮18-25份,郁金 18-25份,石决明 24-36份,鱼腥草24-36份,阿魏2-4份,苦参24-36份,白鲜皮24-36份,秦艽24-36份,羌活18-25份,辛夷18-25份,蛇床子18-25份,地肤子18-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0份,蝉蜕10份,山豆根10份,胡黄连10份,巴戟天10份,玉竹10份,白花蛇舌草 30份,旋覆花10份,金钱草30份,陈皮20份,郁金 20份,石决明 30份,鱼腥草30份,阿魏3份,苦参30份,白鲜皮30份,秦艽30份,羌活20份,辛夷20份,蛇床子20份,地肤子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8份,蝉蜕8份,山豆根8份,胡黄连8份,巴戟天8份,玉竹8份,白花蛇舌草 24份,旋覆花8份,金钱草24份,陈皮18份,郁金 18份,石决明 24份,鱼腥草24份,阿魏2份,苦参24份,白鲜皮24份,秦艽24份,羌活18份,辛夷18份,蛇床子18份,地肤子1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2份,蝉蜕12份,山豆根12份,胡黄连12份,巴戟天12份,玉竹12份,白花蛇舌草 36份,旋覆花12份,金钱草36份,陈皮25份,郁金 25份,石决明 36份,鱼腥草36份,阿魏4份,苦参36份,白鲜皮36份,秦艽36份,羌活25份,辛夷25份,蛇床子25份,地肤子25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变应性接触性湿疹、泛发性湿疹、龟裂性湿疹、钱币状湿疹、湿疹样皮炎、脂溢性湿疹、疱疹性湿疹等。湿疹的特征为皮疹具有多样性、易渗出、皮肤起水疱、脓疱,自觉瘙痒,因搔抓或摩擦后,破溃而渗出脂液,形成皮肤溃烂。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较大困苦。目前主要采用内用疗法和外用疗法相结合来治疗,其中内用疗法主要是选用抗组胺药止痒,必要时采用两种配合或交替使用,泛发性湿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使用。外用疗法主要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如生理盐水、硼酸或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霜剂、焦油类制剂或免疫调节剂等。这些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治标不治本,疗效不稳定,易反复,并且副作用较大。

中医学认为湿疹是由于素体内湿太盛,肺脾肾功能较弱,因而机体排湿功能减弱,致使湿气内存,与外界物质接触时,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皮肤时人体最表层,肺主皮毛,凡是呼吸道及皮肤接触病毒、尘螨、霉菌等,人体的防御免疫系统就会错误地认为是有害物质而进行攻击,在皮肤部位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出现湿疹样病变。根据患者呈现的具体症状,中医学将湿疹分为各种证型,包括风湿浸肤型、风寒湿凝滞型、湿热蕴结型、水湿浸肤型、血热郁肤型、毒湿浸润型等,治疗中以祛湿除风、抑制免疫等为重点,找准病因,做到治标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其具有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8-12份,蝉蜕8-12份,山豆根8-12份,胡黄连8-12份,巴戟天8-12份,玉竹8-12份,白花蛇舌草 24-36份,旋覆花8-12份,金钱草24-36份,陈皮18-25份,郁金 18-25份,石决明 24-36份,鱼腥草24-36份,阿魏2-4份,苦参24-36份,白鲜皮24-36份,秦艽24-36份,羌活18-25份,辛夷18-25份,蛇床子18-25份,地肤子18-25份。

所述的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药物,其优选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0份,蝉蜕10份,山豆根10份,胡黄连10份,巴戟天10份,玉竹10份,白花蛇舌草 30份,旋覆花10份,金钱草30份,陈皮20份,郁金 20份,石决明 30份,鱼腥草30份,阿魏3份,苦参30份,白鲜皮30份,秦艽30份,羌活20份,辛夷20份,蛇床子20份,地肤子20份。

所述的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本发明的中药中,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防风、蝉蜕疏风达皮祛湿,风能胜湿,抗过敏;山豆根、胡黄连清热解毒,抑制免疫而抗过敏;巴戟天、玉竹、白花蛇舌草有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而抗过敏,巴戟天补肾阳,祛风湿,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抗病毒,可清除风邪,消除过敏原;旋覆花、金钱草祛湿抗过敏;陈皮、郁金理气解郁,可宣畅气机,更有利于祛痰湿,抗过敏;石决明清热镇静,有利于止痒,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抗过敏;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阿魏消食导滞,可消除饮食停滞所致的痰湿之邪,还能抗菌抗炎,抑制免疫。苦参清热利尿,杀虫止痒;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止痒;秦艽祛风湿,退虚热,清湿热;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蛇床子杀虫止痒,温肾壮阳;地肤子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本发明以祛湿除风,抑制免疫为治则,诸药协同作用,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抑制免疫、透疹止痒之功效,标本兼治,对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中药临床观察风湿浸肤型湿疹4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年龄 30-60 岁,病程在 1 个月到 3 年。风湿浸肤型湿疹症状:春夏秋季发作,皮肤出现紫红色栗疹,扁平或多角形,瘙痒明显,日久不愈,皮肤呈苔藓化;或搔抓后起水疱、丘疹、流水或皮肤变为湿烂,水疱的颜色微红,破后渗液较少,好发于出汗多的部位,脉滑数,苔腻。2、治疗方法:将本发明的中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7天为1个疗程。3、疗效标准:痊愈 :症状全部消失,皮肤光滑。显效 :主要症状消除,丘疹、小水疱明显减少。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除,有效控制瘙痒。无效 :主要症状无明显改变。4、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治愈的患者随访两年,未见复发。本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对治疗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0份,蝉蜕10份,山豆根10份,胡黄连10份,巴戟天10份,玉竹10份,白花蛇舌草 30份,旋覆花10份,金钱草30份,陈皮20份,郁金 20份,石决明 30份,鱼腥草30份,阿魏3份,苦参30份,白鲜皮30份,秦艽30份,羌活20份,辛夷20份,蛇床子20份,地肤子20份。

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例2: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8份,蝉蜕8份,山豆根8份,胡黄连8份,巴戟天8份,玉竹8份,白花蛇舌草 24份,旋覆花8份,金钱草24份,陈皮18份,郁金 18份,石决明 24份,鱼腥草24份,阿魏2份,苦参24份,白鲜皮24份,秦艽24份,羌活18份,辛夷18份,蛇床子18份,地肤子18份。

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12份,蝉蜕12份,山豆根12份,胡黄连12份,巴戟天12份,玉竹12份,白花蛇舌草 36份,旋覆花12份,金钱草36份,陈皮25份,郁金 25份,石决明 36份,鱼腥草36份,阿魏4份,苦参36份,白鲜皮36份,秦艽36份,羌活25份,辛夷25份,蛇床子25份,地肤子25份。

制备方法: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备方法制成汤剂。

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浸肤型湿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防风8-12份,蝉蜕8-12份,山豆根8-12份,胡黄连8-12份,巴戟天8-12份,玉竹8-12份,白花蛇舌草24-36份,旋覆花8-12份,金钱草24-36份,陈皮18-25份,郁金18-25份,石决明24-36份,鱼腥草24-36份,阿魏2-4份,苦参24-36份,白鲜皮24-36份,秦艽24-36份,羌活18-25份,辛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