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包油型喹羟酮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包油型喹羟酮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65年第一个喹噁呤类化合物被合成以来,迄今已有喹乙醇、乙酰甲喹、喹烯
酮、喹羟酮等多种此类化合物被应用于畜牧养殖业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喹噁呤类化合物自身的水溶性很差,一般应用于预混剂剂型,严重影响了其在动
物养殖业的应用。为了解决其水溶性的问题,满足临床用药要求,目前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有
机溶剂或者添加水杨酸钠等增溶剂,如2%乙酰甲喹注射液中需添加10%的水杨酸钠助溶。然
而,不幸的是有机溶剂和增溶剂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引起毒副作用,降低了药物的安全
性,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残留,影响和限制了喹噁呤化合物的临床应用。因此,将喹噁呤类化
合物改造成为水溶性前体化合物,使用会更加安全、方便,更易被临床所接受。
喹羟酮是新一代喹噁呤类化合物,抑菌活性高于喹烯酮,对肉鸡饲喂增重效果也
优于喹烯酮,而且其分子结构内有一个基团,可以用于引入提高水溶性的活性基团。
喹羟酮的使用,口服后能从胃肠道吸收,但吸收不完全,另外药物的溶出速率慢,
生物利用度差,使得喹羟酮的药效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水包油型喹羟酮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包油型喹羟酮纳米乳,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成份组成:
喹羟酮0.1~20%、表面活性剂5~35%、助表面活性剂1~15%、油0.1~20%,余量为水;其
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无水乙醇,所述油为
牛至油。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称取喹羟酮、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水,备用;
(2)、先将喹羟酮完全溶于助表面活性剂中,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
油,搅拌混匀;最后滴加水,滴加的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即得水包油型
喹羟酮纳米乳。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喹羟酮纳米乳的药物粒径在10~60.0nm之间,平均粒径为33.8nm;
2.喹羟酮纳米乳分布均匀,体系透明、稳定性好,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具有良好的流动
性,服用方便;
3.喹羟酮纳米乳给药后迅速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使药物迅速起效,并维持恒定的血
药浓度及药理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减少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次数;
4.喹羟酮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药效稳定,耗能低;
5.喹羟酮纳米乳可制成口服液直接服用、也可经胶囊包封或经冻干粉技术等处理。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喹羟酮纳米乳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2:实施例1喹羟酮纳米乳的粒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以100g纳米乳计,组方为:喹羟酮7.1g、表面活性剂23g、助表面活性剂3g、油13g,余量
为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EL4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无水乙醇,所述油为牛至油。
制备方法:
(1)、按质量百分含量组成,称取喹羟酮、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水,备用;
(2)、先将喹羟酮完全溶于助表面活性剂中,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
油,搅拌混匀;最后滴加水,滴加的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即得水包油型
喹羟酮纳米乳。
对照例1
以100g纳米乳计,组方为:喹羟酮5.9g、表面活性剂 38g、助表面活性剂6g、油17g,余量
为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EL4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1,2-丙二醇,所述油为丁酸乙酯。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2
以100g纳米乳计,组方为:喹羟酮6.1g、表面活性剂23g、助表面活性剂13g、油14g,余量
为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RH4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丙三醇,所述油为乙酸乙酯。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3
以100g纳米乳计,喹羟酮7.9g、表面活性剂29g、助表面活性剂6.7g、油15g,余量为水;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RH4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无水乙醇,所述油为油酸乙酯。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4
以100g纳米乳计,组方为:喹羟酮5.8g、表面活性剂21g、助表面活性剂13g、油12g,余量
为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丙三醇,所述油为亚油酸。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照例5
以100g纳米乳计,组方为:喹羟酮4.4g、表面活性剂25g、助表面活性剂11g、油16g,余量
为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所述助表面活性剂为PEG400,所述油为油酸乙酯。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稳定性试验
1. 高速离心试验
取制备好的喹羟酮纳米乳于离心管中,以15000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再观察其性
状,结果见表1。
2. 光稳定性试验
将制备好的喹羟酮纳米乳装入透明的无色玻璃瓶中,密封,放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
10d,分别于1d、2d、4d、6d、8d、10d取样观察其性状,结果见表2。
3. 温度稳定性试验
将制备好的喹羟酮纳米乳装入透明的无色玻璃瓶中,密封,放置于-4℃、室温(25℃)和
40℃三种温度条件下留样考察各30d,每隔5d取样观察其性状,结果见表3-5。
4. 长期稳定性试验
将制备好的喹羟酮纳米乳密封于棕色玻璃瓶内,置于(25±2)℃、相对湿度(60±5)%条
件下12个月,分别于 0、3、6、9和12个月时取样,考察纳米乳的性状,结果见表6。
由上可知:采用本发明组方的纳米乳无论经过高速离心试验还是光稳定试验、温
度稳定性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均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浑浊或晶体析出等不稳定的
破乳现象,可见是一种稳定的药物剂型。反而,采用对照例的组方所得纳米乳会出现不稳定
的破乳现象,溶液浑浊或分层,体系不稳定。
微观形态观察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电子公司生产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实施例1
所得纳米乳进行观察,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该纳米乳液滴为球形,大小均一且分布均
匀,分散性良好,无粘连。
粒径分析
利用英国马尔文公司Zetasizer Nano ZS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实施例1所得纳米乳进
行测定,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纳米乳其直径分布在10~60.0nm之间,平均粒径为
33.8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