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制备聚酰亚胺液晶取向膜的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液晶器件取向膜制备技术领域,涉及常温制备聚酰亚胺取向膜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膜材料,由于分子两端能够发生[2+2]环加成反应,经链状聚合生成聚酰亚胺取向膜。与传统的聚酰亚胺取向膜相比,省去了200℃下的高温亚胺化过程,避免了高温对液晶器件中薄膜晶体管(TFT)造成的伤害。这是一种常温制备高稳定性聚酰亚胺取向膜的理想方法。
背景技术:液晶分子排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器件的质量,而液晶产业均采用摩擦处理的聚酰亚胺作为取向膜,因为聚酰亚胺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聚酰亚胺膜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高于200℃的亚胺化过程,二是采用摩擦技术会引进灰尘和静电荷,对液晶器件中的TFT阵列造成伤害,甚至击穿,导致成品率降低。可以说高温处理和接触性的摩擦技术是与TFT液晶器件生产工艺不相匹配的。
光控取向的思想最早提出于1991年,到1996年M.Schadt用线偏振紫外光照射高分子膜,使其发生定向光交联反应,表面产生各向异性,诱导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光控取向不直接接触取向膜,摈弃了摩擦取向的不足,是最有希望替代摩擦取向的方法,而且能够制作多畴像元,从而解决液晶显示器视角狭窄的问题,为开阔液晶光电器件提供了途径。
目前各国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光控取向材料的探索研究,对肉桂酸、香豆素、偶氮类分子、光敏聚酰胺酸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这些材料都是大分子预聚物,普遍存在着位阻高、光交联效率低、取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今年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双端具有碳碳双键单体地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CN 1367404A,公开日1002年9月4日)和“一种双端光敏单体的光控取向膜制备方法”(CN 1367403A,公开日1002年9月4日)两项专利申请。这两项专利申请,所用的小分子单体预聚物材料,单体两端带有光敏性基团,为解决光交联效率问题提供了途径。但这些小分子聚合生成的产物均没有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好。
发明内容:为了避免传统制备聚酰亚胺取向膜所需的亚胺化高温过程,本发明选择单体两端带有光敏基的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光控取向,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常温下制备聚酰亚胺取向膜的方法。
本发明选用的单体两端带有光敏基的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分子结构式为:
本发明在常温下将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溶解在2-甲基-甲酰胺溶剂中,配成预聚物胶体溶液。将预聚物胶体溶液旋涂于基板上成膜,立即用线性偏振紫外光照射基板上的薄膜,使单体分子双端发生[2+2]环加成反应,无须高温过程直接生成聚酰亚胺取向膜。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下面详述常温聚酰亚胺取向膜的制备方法:
(1)取向材料的合成过程
将0.1mol、即9.8g马来酸酐加到装有搅拌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00mL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待马来酸酐全部溶解后,缓慢滴加0.05mol对苯二胺的乙酸乙酯溶液,滴加过程约用15min。继续搅拌熟化1hr。抽滤、干燥得到黄色对苯二胺双马来酰胺酸。
在装有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0mL醋酐,15mmol无水醋酸钠,0.05mol对苯二胺双马来酰胺酸,加热至60℃,搅拌60min,冷却至室温,倒入50mL蒸馏水,静止12hr,抽滤、水洗、干燥即得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产品为黄色针状晶体。
(2)预聚物胶体溶液的配制
把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单体溶解在2-甲基-甲酰胺中,配成浓度为5~10wt%的溶液。为了使单体实现较好的光聚合反应,选用二苯甲酮作光敏剂,其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5wt%。
单体预聚物粘度较低,成膜能力相对较弱,可加入1wt%JSR公司生产的ACT609进行粘度调节。
(3)涂膜
将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光敏剂二苯甲酮、粘度剂ACT609混合均匀后,形成预聚物胶体溶液,旋涂在玻璃基板上。常温下,溶剂自然挥发。
(4)光照
直接用偏振紫外光垂直照射预聚物膜15~30分钟,预聚物膜发生光交联反应而固化。紫外光源采用汞氙灯,297nm处偏振光功率密度为1.2~10mw/cm2。
本发明采用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在线偏振紫外光作用下链状聚合,即光控取向技术,在常温下即可形成聚酰亚胺取向膜。这是非常有希望的高热稳定性光控取向膜,在TFT液晶器件或在不耐高温的塑料基板液晶器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交偏振片下偏光显微镜观察的暗态
图2是本发明取向膜诱导液晶取向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配制10wt%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单体的2-甲基-甲酰胺溶液,N-苯基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光敏剂二苯甲酮、粘度调节剂ACT609三种组分重量浓度比为,单体∶光敏剂∶粘度调节剂=10∶0.5∶0.5。溶液混合均匀后,旋涂在玻璃基板上,旋涂两遍。旋涂速度和时间设为:V1=300rpm,t1=5秒;V2=2000rps,t2=10秒。光源采用300W汞氙灯,297nm波长处偏光功率密度为1.2mw/cm2。将涂膜基板垂直光照15分钟,固化后的取向膜不溶于溶剂,说明已形成聚酰亚胺膜。
为检测常温制备的聚酰亚胺膜的取向效果,将光照后的两块基板以光偏振方向为基准作成平行盒。液晶(TEB30A,石家庄实力克公司制)在清亮点62℃注入液晶盒。自然降至室温,获得液晶分子的平行排列。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液晶盒每旋转45°视场中交替出现鲜明的明场和暗场。图1为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暗态,表明所制备的聚酰亚胺取向膜能够诱导液晶均匀地平行排列。再将液晶盒逐点加热至130℃,分别在每个温度点平衡半小时,再自然冷却至室温,观测液晶取向度的变化,以判断取向膜的热稳定性。如图2所示,加热直至130℃,液晶取向度未有明显降低,说明本发明在常温制备的聚酰亚胺取向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