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115328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99115.3

申请日:

2016.12.22

公开号:

CN106819730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2/38申请日:20161222|||公开

IPC分类号:

A23L2/38; A23L33/105(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2/38

申请人:

佛山泓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志华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康乐一街五座首层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代理人:

冯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栀子5??10份,金银花30??35份,生地6??8份,桑叶15??20份,连翘10??15份,薄荷3??5份,竹叶10??18份,玉米须5??9份,夏枯草20??25份,水3000??3500份。本茶饮料具有良好的清热,预防上火保健功效,而且口感清凉,味甘爽口,且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生产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还包括红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糖份量为250-3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还包括甘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草分量为10-20份。
8.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茶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栀子,金银花,生地,桑叶,连翘,薄荷,竹叶,玉米须以及夏枯草洗净,放置在冷水中
浸泡20-30分钟;
取出,放入容器中,加入冷水,至完全浸没,进行加热,加温速度6-8℃/min,直至容器中
的水沸腾,将加热设置为保温,使水保持微微沸腾,煎煮2-3h,趁热用300-400目筛进行过
滤,得到滤液,进行紫外杀菌,装盒包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所述过滤后,再将滤液加
热至沸腾,趁热加入红糖,以300r/min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用200-300目筛进行过滤,取
滤液,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还包括:所述冷却后,加入甘草,
以500r/min进行搅拌,搅拌30min,用150-200筛进行过滤,取滤液。

说明书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清热是指清除实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邪在气
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
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

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经常因生活作息或饮食不正常引起各种实热或者虚热;
短时间内的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时,也会出现实热或者虚热大的现象;而目前市场上的饮
料虽然种类繁多,但具有清热的饮料却不多,且口感不是特别理想,无法满足广大人群的特
殊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本饮料具有
良好的清热,预防上火保健功效,而且口感清凉,味甘爽口,且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生产
方便。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优选地,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优选地,所述组分还包括红糖。

优选地,所述白砂糖份量为250-300份。

优选地,所述组分还包括甘草。

优选地,所述蜂蜜分量为10-20份。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的制作方法,方法包括:

将栀子,金银花,生地,桑叶,连翘,薄荷,竹叶,玉米须以及夏枯草洗净,放置在冷
水中浸泡20-30分钟;

取出,放入容器中,加入冷水,至完全浸没,进行加热,加温速度6-8℃/min,直至容
器中的水沸腾,将加热设置为保温,使水保持微微沸腾,煎煮2-3h,趁热用300-400目筛进行
过滤,得到滤液,进行紫外杀菌,装盒包装。

优选地,所述过滤后,再将滤液加热至沸腾,趁热加入红糖,以300r/min进行搅拌,
至完全溶解,用200-300目筛进行过滤,取滤液,冷却。

优选地,所述冷却后,加入甘草,以500r/min进行搅拌,搅拌30min,用150-200筛进
行过滤,取滤液。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本饮料具有良好的清
热,预防上火保健功效,而且口感清凉,味甘爽口,且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生产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
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
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
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实施例5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将栀子,金银花,生地,桑叶,连翘,
薄荷,竹叶,玉米须以及夏枯草洗净,放置在冷水中浸泡20-30分钟;取出,放入容器中,加入
冷水,至完全浸没,进行加热,加温速度6-8℃/min,直至容器中的水沸腾,将加热设置为保
温,使水保持微微沸腾,煎煮2-3h,趁热用300-400目筛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再加热至沸腾,
趁热加入红糖,以300r/min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用200-300目筛进行过滤,取滤液,冷却;
加入甘草,以500r/min进行搅拌,搅拌30min,用150-200筛进行过滤,取滤液。进行紫外杀
菌,装盒包装。

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以上是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饮料具有良好的清热,预防上
火保健功效,而且口感清凉,味甘爽口,且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生产方便。

本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
述,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
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
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
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热作用的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其原料组分为:栀子5?10份,金银花30?35份,生地6?8份,桑叶15?20份,连翘10?15份,薄荷3?5份,竹叶10?18份,玉米须5?9份,夏枯草20?25份,水3000?3500份。本茶饮料具有良好的清热,预防上火保健功效,而且口感清凉,味甘爽口,且原料取材方便、成本低,生产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