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1150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6039.X

申请日:

1996.11.04

公开号:

CN1153212A

公开日:

1997.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7.7.2||||||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12; A01H4/00; A01G33/02

主分类号:

C12N1/12; A01H4/00; A01G33/02

申请人:

青岛海洋大学;

发明人:

戴继勋; 刘万顺; 唐延林

地址:

266003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卢兴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属水产养殖技术,用于培育紫菜幼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用食藻海螺加水和葡萄糖制紫菜细胞解离酶液、把紫菜叶状体置于解离酶液中解离单细胞、在光温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固定培养、3~4天后放入海区养殖四个步骤。具有省去果孢子采集和贝壳丝状体培养等工序培养周期短,避免病害,不受季节限制,成本低,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种质特性,能形成规模生产多荐养殖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1 、一种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把食 藻海螺类动物经破碎加水匀浆过滤后再加葡萄糖配制成紫菜细胞解离酶液, (2)把紫菜叶状体置于上述的(1)制得的解离酶液中制得紫菜单细胞 和原生质体,其特征在于:(3)在光温生物反应器中控制水温在18~23℃ 条件下对上述(2)制得的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附着性固定培养, (4)经3~4天上述(3)的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被培养成幼苗放入海 上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 于上述的(1)中的葡萄糖可用蔗糖代替。

说明书


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培育紫菜幼苗供海上养殖。

    在已有技术中常规的紫菜育苗方法即丝状体育苗法。它是在春天采集果孢子,先在室内培养贝壳丝状体,到秋天再采集壳孢子。整个育苗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这种育苗法不但培养周期长、病害多,而且采苗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成本高。50年代以后日本人和我国有些养殖专家如1980年李世英等曾设想用紫菜叶状体的单孢子作为苗源、1981年赵焕登等用研磨法游离紫菜细胞作为苗源、1983年卢澄清等设想用微生物发酵分解紫菜细胞作为苗源,本发明人曾利用酶法解离紫菜细胞首次获得再生幼苗,并于1985年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86104059,随后上海水产大学、厦门水产学院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都相继开展过酶法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亦都获得了再生苗,但是都没能形成生产规模进入生产性应用,因而我们的85104069号专利申请亦放弃了。因为微生物发酵,存在各种细菌混生,使紫菜腐烂变质,游离细胞少,死亡率高;用机械研磨使绝大多数紫菜细胞损伤死亡;酶法分离紫菜细胞和原生质体虽能获得再生幼苗,但制酶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紫菜酶解细胞在载体上附着率低,附着时间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酶法育苗中上述两大障碍,提供一种新的制酶工艺和利用光温生物反应器,使酶解细胞固定于载体上,附着率超过生产要求,育苗成本低于常规育苗,能够形成生产规模的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

    根据紫菜生态特点,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在85104059号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即利用光温生物反应器对用酶法解离的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细胞固定化培养从而实现发明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把食藻海螺类动物经破碎加水匀浆过滤后再加葡萄糖或者蔗糖配制成紫菜细胞解离酶液,(2)把紫菜叶状体置于上述的(1)制得的解离酶液中制得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其特征在于:(3)在光温生物反应器中控制水温在18~23℃条件下对上述(2)制得的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进行附着性固定培养,(4)经3~4天上述(3)的紫菜单细胞和原生质体被培养成幼苗放入海上养殖。

    本发明的优点是:变先将有性生殖产生二倍体果孢子,再进行丝状体培养的常规育苗为单倍体叶状体细胞无性繁殖育苗,从而省去了果孢子采集、贝壳丝状体培养等一系列繁琐工序,避免了许多丝状体病害,育苗周期由半年左右缩短为3~4天,不受季节限制并可利用海水养殖综合育苗场的废弃能源进行常年工厂化育苗,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形成规模化生产,还可避免丝状体育苗的基因重组分离,有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种质特性,能有效地利用海区,根据海水温度开展多茬养殖,解决了坛紫菜和条斑紫菜的养殖受地区限制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取食藻海螺1千克砸碎,加2升蒸馏水匀浆浸出酶液滤去壳和肉,低温离心收集酶液后加1.5mol葡萄糖即制得酶解液;将紫菜切碎后放入上述酶解液中,在20℃温度下解离2小时左右,用400目筛绢过滤解离细胞并用离心机沉淀收集解离细胞;把上述收集到的解离细胞放入光温生物反应器中坛紫菜控制水温在20~23℃条斑紫菜在18~20℃,在强光下充气培养1天后将载体(紫菜养殖网)放入光温生物反应器中让细胞在其上附着固定,再放入另一培养池中培养2天即可放入海区养殖。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

    1、食藻海螺和水的比例可适当调整;

    2、解离细胞在光温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时间长短可随控制水温的高低而变;

    3、在冬季和初春可用海水综合育苗场排出地废弃海水热能或用太阳能给海水加温,而夏天则可用海带育苗的废弃低温海水加天然海水调温并加常量营养盐,作为紫菜育苗用水。

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酶法解离紫菜叶状体细胞育苗方法,属水产养殖技术,用于培育紫菜幼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用食藻海螺加水和葡萄糖制紫菜细胞解离酶液、把紫菜叶状体置于解离酶液中解离单细胞、在光温生物反应器内进行固定培养、34天后放入海区养殖四个步骤。具有省去果孢子采集和贝壳丝状体培养等工序培养周期短,避免病害,不受季节限制,成本低,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种质特性,能形成规模生产多荐养殖等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