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11493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14345.6

申请日:

2017.01.09

公开号:

CN106677010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13/08申请日:20170109|||公开

IPC分类号:

E01C13/08; A01G1/00

主分类号:

E01C13/08

申请人:

钟高明

发明人:

钟高明

地址:

427100 湖南省张家界市芙蓉桥白族乡兴旺村古方峪村民小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代理人:

程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该混植草地上依次平铺有人造草皮、管网系统层、河沙层、营养土层和天然草层;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施工工序简易,易于实施,大大缩短工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所制得的混植草地能有的解决“皮肤热灼伤”的问题,天然草能充分的分散和吸收太阳光的热量,避免太阳直射时,皮肤在休闲与运动中过多的接触纤维而被热灼伤;同时避免使用大量的化合物作为填充料的问题,而且混植草的使用能增加绿地的面积,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净化空气,使场地更接近自然,更加的环保,能够较好地美化环境,安全舒适,适宜运动休闲。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人造草铺装:将草皮搬入场地并推开平铺,然后进行切割、修剪和拼接形成整体连
接结构;
(2)天然草混植:预备管网系统,将其铺设在人造草上,并与引灌系统相连接,确认引灌
系统引灌到位后开始注入河沙,使河沙均匀铺撒在人造草上形成河沙层;接在河沙层上面
铺撒有机营养土形成有机营养土层;
对人造草进行梳直,在梳直的同时进行草籽撒播,使草籽与有机营养土融合在一起;其
中草籽分两次撒播,第一次生长至高于人造草后进行一次修剪,再视天然草生长情况补撒
一次;
(3)混植草后期养护:定期对天然草进行修剪、灌水、补种草籽和适时追施肥料,并清除
杂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
括以下步骤:
(1.1)放线测量,找出场地的中心点及中轴线和两个半圆圆心点并根据此三个定位点
及中轴线进行定位放线,定出球场的中线和边线交点,然后以勾股定理定出场地上各角、
点、线的准确位置,进而定出各功能点、线的位置;
(1.2)将草皮搬入场地沿横边方向摊开,并依次由纵边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摊开时,
尽量使编织在草皮上的白划线处于各功能线位置上,减少切割的数量。
(1.3)将编织在草皮外沿且未能放置到功能线位置上的白色草线切下,放置一边待用,
如果白划线是另外编织的,则裁剪成10~15厘米宽的白划线条;
(1.4)将绿色草皮各接缝处搭接2~3厘米,用裁草推刀从搭接处中央切开,使两边的草
皮尽可能搭接紧凑,然后以裁纸刀进行修剪;
(1.5)将20~30厘米宽的连接带沿草皮接缝处铺开,放入草皮下面,尽量使草皮的接缝
位于连接带的中央,然后将胶水用橡皮刮板均匀地涂刮在连接带上,再把两边的草皮拼合,
胶粘于连接带上;
(1.6)在草皮基本拼接完毕后,再次拉线定出各功能线、点的准确位置,以裁纸刀切开,
抽出切下的草条,将连接带放入,刮涂胶水,把原先预备好的白色草线放回,胶结压紧;
(1.7)当草皮摊铺拼接完毕后,草皮上摺折的部分需要以裁纸刀开口,拉直对接,切除
重叠的部分,然后胶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管
网系统包括主管和分管,其中主管采用管径为18~22㎜的PVC管,分布在场地四周的排水沟
内;分管采用内径为3~5㎜、外径为6~8㎜的毛管,分管纵横交错连接分布在场地上,并与
主管相连接;相邻两分管之间的间隙为3~5m,分管上沿其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个分管
孔,相邻两分管孔之间的间隙为45~55㎜,该孔径为0.7~0.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设有压力
表和泄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灌系统包括蓄
水池和加压泵,加压泵的入水端伸入蓄水池,出水端与主管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沙的目数为40
~70目,河沙的用量为15~25千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营养土的用
量为12~18千克/㎡。
8.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制得的混植草
地,其特征在于,该混植草地上依次平铺有人造草皮、管网系统层、河沙层、营养土层和天然
草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植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沙层中的河沙用量为15~25千
克/㎡,有机营养土层中的有机营养土用量为12~18千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混植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系统层包括主管和分
管,其中主管采用管径为18~22㎜的PVC管,分布在场地四周的排水沟内;分管采用内径为3
~5㎜、外径为6~8㎜的毛管,分管纵横交错连接分布在场地上,并与主管相连接;相邻两分
管之间的间隙为3~5m,分管上沿其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个分管孔,相邻两分管孔之间的
间隙为45~55㎜,该孔径为0.7~0.9㎜。

说明书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植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及其混植草
地。

背景技术

据了解,目前人造草坪的铺栽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在自然地面上作基础开挖平整后,铺上10厘米左右的水泥面,在适当位置
涂抹粘合剂,后将人造草坪地毯铺开与水泥面粘合。最后在人造草坪地毯上铺撒一层石英
砂,以砂自重使人造草坪地毯更好地附着于水泥面上。另一种方法是在自然地面上作基础
开挖平整后,铺上沥青而后铺上胶垫,并将其粘附于沥青面上,再铺设人造草坪地毯并将其
固定后,在人造草坪地毯铺撒一层石英砂。

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足:

1、由于水泥和沥青的人造草坪坪床地面非常坚硬,在其上运动的人员容易受伤。

2、有些体育项目,如标枪、铁饼、铅球等,由于会破坏水泥、沥青的地面和人造草坪
地毯,因此不能在人造草坪上进行。

3、于地面人造草坪使用前期,草丝尚能直立,但使用1-2年后,草丝会紧贴柔软性、
弹性便大大降低,并且无法采取任何手段恢复其初始状态。

4、由于人造草坪的坪床是由橡胶、混凝土或沥青构成,基本不能起到涵养水源的
作用,不能降低地表温度,而且因其热容量小,导致其表面温度大大高于空气温度。有关实
验数据表明,3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天然草坪的表面平均温度低于气温20C-30C,而人造
草坪的表面平均温度则高于气温60C-110C,且随气温的升高,人造草坪的表面温度上升幅
度要明显高于天然草坪。在夏季当运动者与其发生比较激烈的摩擦时,接触部位的皮肤将
受到严重的伤害,即“皮肤热灼伤”。

5、人造草坪完全丧失天然草坪释氧、吸收二氧化碳等有毒害气体,净化空气的功
能。并且还使用大量的化合物作为填充料,由于化合物的填充料品质不一,部分商家由于追
求成本不惜使用回收的工业材料,至使场地不但污染环境,更直接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6、水泥、沥青和胶垫的成本高,导致工程造价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易,易于实现,有效提高
了施工效率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制得的混植草
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人造草铺装:将草皮搬入场地并推开平铺,然后进行切割、修剪和拼接形成整
体连接结构;

(2)天然草混植:预备管网系统,将其铺设在人造草上,并与引灌系统相连接,确认
引灌系统引灌到位后开始注入河沙,使河沙均匀铺撒在人造草上形成河沙层;接在河沙层
上面铺撒有机营养土形成有机营养土层;

对人造草进行梳直,在梳直的同时进行草籽撒播,使草籽与有机营养土融合在一
起;其中草籽分两次撒播,第一次生长至高于人造草后进行一次修剪,再视天然草生长情况
补撒一次;

(3)混植草后期养护:定期对天然草进行修剪、灌水、补种草籽和适时追施肥料,并
清除杂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1)放线测量,找出场地的中心点及中轴线和两个半圆圆心点并根据此三个定
位点及中轴线进行定位放线,定出球场的中线和边线交点,然后以勾股定理定出场地上各
角、点、线的准确位置,进而定出各功能点、线的位置;

(1.2)将草皮搬入场地沿横边方向摊开,并依次由纵边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摊开
时,尽量使编织在草皮上的白划线处于各功能线位置上,减少切割的数量。

(1.3)将编织在草皮外沿且未能放置到功能线位置上的白色草线切下,放置一边
待用,如果白划线是另外编织的,则裁剪成10~15厘米宽的白划线条;

(1.4)将绿色草皮各接缝处搭接2~3厘米,用裁草推刀从搭接处中央切开,使两边
的草皮尽可能搭接紧凑,然后以裁纸刀进行修剪;

(1.5)将20~30厘米宽的连接带沿草皮接缝处铺开,放入草皮下面,尽量使草皮的
接缝位于连接带的中央,然后将胶水用橡皮刮板均匀地涂刮在连接带上,再把两边的草皮
拼合,胶粘于连接带上;

(1.6)在草皮基本拼接完毕后,再次拉线定出各功能线、点的准确位置,以裁纸刀
切开,抽出切下的草条,将连接带放入,刮涂胶水,把原先预备好的白色草线放回,胶结压
紧;

(1.7)当草皮摊铺拼接完毕后,草皮上摺折的部分需要以裁纸刀开口,拉直对接,
切除重叠的部分,然后胶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的管网系统包括主管和分管,其中主管采
用管径为18~22㎜的PVC管,分布在场地四周的排水沟内;分管采用内径为3~5㎜、外径为6
~8㎜的毛管,分管纵横交错连接分布在场地上,并与主管相连接;相邻两分管之间的间隙
为3~5m,分管上沿其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个分管孔,相邻两分管孔之间的间隙为45~55
㎜,该孔径为0.7~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主管上设有压力表和泄压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引灌系统包括蓄水池和加压泵,加压泵的入水端伸
入蓄水池,出水端与主管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河沙的目数为40~70目,河沙的用量为15~25千克/
㎡。所述有机营养土的用量为12~18千克/㎡。

一种实施上述的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制得的混植草地,该混植草地上依次平
铺有人造草皮、管网系统层、河沙层、营养土层和天然草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施工工序简易,易于实施,大大缩
短工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所制得的混植草地能有的解决“皮肤热灼伤”的问题,天然草能
充分的分散和吸收太阳光的热量,避免太阳直射时,皮肤在休闲与运动中过多的接触纤维
而被热灼伤;同时避免使用大量的化合物作为填充料的问题,而且混植草的使用能增加绿
地的面积,加大植被的覆盖率,净化空气,使场地更接近自然,更加的环保,能够较好地美化
环境,安全舒适,适宜运动休闲。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施工方法及其混植草地。

较佳的,在施工前准备以下工作:1、按照施工环境设置围档或防护安全装置,标示
临时交通路线。2、组织全体铺装人员认真熟悉图,了解设计意图,解决运动场中技术难点,
掌握要点,明确责任。3、提前收录天气预报资料,掌握整个施工期间当地中短期气象信息,
及时调整施工安排,确保施工质量,减少进度受气候温度空气湿度的影响。4、将所需材料及
机具全部有序摆放于施工地点。5、检查电路的安全性和度量衡工具的准确性。6、对地基的
平整度、坡度进行检测,其达到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方可进场施工。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人造草铺装:

(1.1)放线测量,找出场地的中心点及中轴线和两个半圆圆心点并根据此三个定
位点及中轴线进行定位放线,定出球场的中线和边线交点,然后以勾股定理定出场地上各
角、点、线的准确位置,进而定出各功能点、线的位置;

(1.2)将草皮搬入场地沿横边方向摊开,并依次由纵边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摊开
时,尽量使编织在草皮上的白划线处于各功能线位置上,减少切割的数量。

(1.3)将编织在草皮外沿且未能放置到功能线位置上的白色草线切下,放置一边
待用,如果白划线是另外编织的,则裁剪成10~15厘米宽的白划线条;

(1.4)将绿色草皮各接缝处搭接2~3厘米,用裁草推刀从搭接处中央切开,使两边
的草皮尽可能搭接紧凑,然后以裁纸刀进行修剪;

(1.5)将20~30厘米宽的连接带沿草皮接缝处铺开,放入草皮下面,尽量使草皮的
接缝位于连接带的中央(如果雨水打湿,需晾晒半天使之干燥),然后将胶水用橡皮刮板均
匀地涂刮在连接带上,再把两边的草皮拼合,胶粘于连接带上;如果拉直后拼合处缝隙较
大,可在此处隔2~5厘米割开一道,向接口处拉伸,以确保外形美观。

(1.6)在草皮基本拼接完毕后,再次拉线定出各功能线、点的准确位置,以裁纸刀
切开,抽出切下的草条,将连接带放入,刮涂胶水,把原先预备好的白色草线放回,胶结压
紧;角球线等狭窄区域画弧的难度较大,可将整个角球区切除,切割成小块后逐块放回拼接
起来;

(1.7)当草皮摊铺拼接完毕后,草皮上摺折的部分需要以裁纸刀开口,拉直对接,
切除重叠的部分,然后胶结形成整体连接结构。

(2)天然草混植:预备管网系统,将其铺设在人造草上,并与引灌系统相连接,确认
引灌系统引灌到位后开始注入河沙,使河沙均匀铺撒在人造草上形成河沙层,铺撒时注意
除去小石杂物;接在河沙层上面铺撒有机营养土形成有机营养土层;河沙与有机营养土注
入的结合能将草皮层积水快速排走,并能保持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达到排水与保
水、养分储存与利用、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能很好地满足草的生长要求和运动比赛对场
地表面质量的要求。其中所述河沙的目数优选为40~70目,河沙的用量优选为15~25千克/
㎡。所述有机营养土的用量优选为12~18千克/㎡。所述管网系统包括主管和分管,其中主
管采用管径为18~22㎜的PVC管,分布在场地四周的排水沟内;分管采用内径为3~5㎜、外
径为6~8㎜的毛管,分管纵横交错连接分布在场地上,并与主管相连接;相邻两分管之间的
间隙为3~5m,分管上沿其轴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个分管孔,相邻两分管孔之间的间隙为45
~55㎜,该孔径优选为0.7~0.9㎜。在所述主管上设有压力表和泄压阀。所述引灌系统包括
蓄水池和加压泵,加压泵的入水端伸入蓄水池,出水端与主管相连接。利用加压泵对主管注
水并加压,引灌。注入水源可方便调节营养成分,更有利于种植草的调理养护。渗水将从排
水沟流回蓄水池循环加以利用。

对人造草进行梳直,具体的,采用纵队方式携专用梳草工具,平行推进。与梳草同
步进行草籽撒播,使草籽与有机营养土融合在一起;纵横各一遍,使营养土层均匀平整,草
丝直立。其中草籽分两次撒播,第一次生长至高于人造草后进行一次修剪,再视天然草生长
情况补撒一次;具体的,对于草籽选择:作为足球场场地的草坪,应该具备良好的耐践踏和
较快的生长恢复能力,以达到频繁的体育比赛及其他活动的要求;而良好的抗性,优异的生
理形状以及较长的绿色期则是保持球场草坪良好的观赏性的。南方选用暖季型结缕草,该
品种具有发达的匍匐茎,扩展性强,颜色深绿,质地中等,密度大、弹性好,耐践踏,耐高温,
受损伤后恢复能力强。北方选用紫羊茅和耐阴早熟禾品种,该品种覆盖力极强、成坪快、植
株纤细、直立、草色美观、绿色期长、易繁殖、耐干旱、抗寒耐热。

播种后应及时浇灌,水点宜细密均匀,不及时浇灌是混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干旱对
种子的萌是十分有害的,特别是幼苗期对水分特别敏感,缺水会导致窒息而死。每次灌水深
度以浸透河沙层为宜,避免地表有积水。随着草坪的发育,灌水次数相应减少,每次灌水量
相应加大。

发现幼苗颜色变浅、泛黄、生长发育缓慢,则表明缺肥,应施以复合肥和尿素,施用
1~2kg/亩,宜少量多次,切忌一次施用量太大而造成幼苗被烧死,同时每次施肥后应立即
喷灌一次水。

(3)混植草后期养护:定期对天然草进行修剪、灌水、补种草籽和适时追施肥料,并
清除杂草。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3.1)定期对天然草进行修剪。

(3.2)对修剪的草丝进行回收处理,保持球场的整洁。

(3.3)定期查视球场的湿度,保持足够的水份。

(3.4)视天然草生长情况,补种草籽。

(3.5)适时追施肥料。

(3.6)清除杂草:幼苗期是杂草危害较严重的时期,此时杂苗容易被发现,容易清
除,应集中人力及时拔除,否则会严重影响幼苗的发育生长,造成场地不整齐美观。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
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
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
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发明
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方法及场地,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草与天然草混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该混植草地上依次平铺有人造草皮、管网系统层、河沙层、营养土层和天然草层;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施工工序简易,易于实施,大大缩短工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所制得的混植草地能有的解决“皮肤热灼伤”的问题,天然草能充分的分散和吸收太阳光的热量,避免太阳直射时,皮肤在休闲与运动中过多的接触纤维而被热灼伤;同时避免使用大量的化合物作为填充料的问题,而且混植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