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11373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72301.8

申请日:

2016.12.17

公开号:

CN106797778A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61217|||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17/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贵州玉清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莫书亮; 吴垒; 侯锋

地址:

5562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城关镇舞阳河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代理人:

李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种蜂糖李林下套种的太子参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蜂糖李的种植按照行距5m,株距3m进行种植;选择疏松肥沃、倾斜的向北旱地作为太子参的套种区,再进行深耕20??25cm,使厢面呈龟背型;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的太子参块根作为种根;在种植太子参前15天先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施厢面,每亩用量500g;播种气温为10??16CO,种植时按行距15??20cm在厢面上开浅沟3??5cm,后将太子参苗头尾相接平放入沟内;齐苗后轻度疏松表土,结合清沟进行培土,培土厚度1??1.5cm。一方面充分的利用空余土资源,另一方面太子参在种植生长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土壤肥力均衡,达到以短养长,林药双收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种蜂糖李林下套种的太子参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蜂糖李的种植模式按照行距5m,株距3m的密度进行种植;
(2)在种植蜂糖李的林下区域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旱地作为太子参的套种
区;
(3)采用人工或翻耕机对套种区进行深耕20-25cm,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进行平地
后,按照厢宽85cm,厢高15cm,沟宽40cm的宽度,顺山地走向进行开厢,使厢面呈龟背型,利
于排水;
(4)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太子参块根作为种根,或采用种子播
种繁育方法生产的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
(5)在种植太子参前15天先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施厢面,每亩用量500g,然
后将厢面表土翻入土层,以预防地下害虫,种植太子参前3-5天,预先施足基肥,亩用生物有
机肥100kg、过磷酸钙25kg、钾肥10kg的混合基肥撒施于厢面并与土壤混匀;
(6)播种气温为10-16CO,喀斯特山区选择在霜降前后10天内种植较佳,种植时按行距
15-20cm在厢面上开浅沟3-5cm,后将太子参苗头尾相接平放入沟内,大苗放1株,中苗放2
株,小苗放3-4株,亩用种根45-50kg,然后覆平厢面;
(7)待太子参出苗后见草就拔,齐苗后轻度疏松表土,结合清沟进行培土,培土厚度1-
1.5cm;
(8)太子参在种植后的第二年8月,当田间有半数以上叶片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

说明书

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又名童参、孩儿参,属石竹科植物,以干燥的块根入药,有补气、健脾胃、生
津液等功效。其生长习性喜温和、湿润、凉爽的气候,忌高温和强光曝晒,怕干旱、怕积水,较
耐寒冷,气温15℃以下仍能发芽生根、气温超过30℃,生长停滞。适宜于疏松、富含腐质砂质
土壤生长。

蜂糖李是贵州喀斯特地区多年种植选育而成的蜂糖李品种,需经三年的培育后才
进入结果期。

目前在贵州,太子参的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其主要采用无性繁殖的种植方法,种
植收益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多年来一直是施秉、黔东南州乃至贵州中药材种植的主导产
品,带动了一批药农种植户脱贫致富。

然而随着太子参的多年复种,导致太子参品种退化,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价格
下降,尤其是大田单一的太子参种植生产,其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受到了冲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的太子参种植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为保证太子参和蜂糖李有协调、合理、足够的种植生长空间,蜂糖李的种植模式需
按照行距5m,株距3m的密度进行种植;

(2)在种植蜂糖李的林下区域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旱地作为太子参的套种
区;

(3)采用人工或翻耕机对套种区进行深耕20-25cm,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进行平地
后,按照厢宽85cm,厢高15cm,沟宽40cm的宽度,顺山地走向进行开厢,使厢面呈龟背型,利
于排水;

(4)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太子参块根作为种根,或采用种子播
种繁育方法生产的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

(5)在种植太子参前15天先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施厢面,每亩用量500g,然
后将厢面表土翻入土层,以预防地下害虫,种植太子参前3-5天,预先施足基肥,亩用生物有
机肥100kg、过磷酸钙25kg、钾肥10kg的混合基肥撒施于厢面并与土壤混匀;

(6)播种气温为10-16CO,喀斯特山区选择在霜降前后10天内种植较佳,种植时按行距
15-20cm在厢面上开浅沟3-5cm,后将太子参苗头尾相接平放入沟内,大苗放1株,中苗放2
株,小苗放3-4株,亩用种根45-50kg,然后覆平厢面;

(7)待太子参出苗后见草就拔,齐苗后轻度疏松表土,结合清沟进行培土,培土厚度1-
1.5cm;

(8)太子参在种植后的第二年8月,当田间有半数以上叶片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糖李是贵州喀斯特地区多年种植选育而成的蜂糖李品种,
需经三年的培育后才进入结果期,期间其行间距有空闲的土地可供利用,结合太子参的生
物学特性,比较适合在蜂糖李林下种植,蜂糖李在生长阶段可以为太子参遮阴;同时太子参
的种植生长可以一方面充分的利用空余土资源,另一方面太子参在种植生长的过程中可以
促进土壤肥力均衡,达到以短养长,林药双收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蜂糖李的种植模式按照行距5m,株距3m的密度进行种植;

(2)选择疏松肥沃、略带倾斜的向北旱地作为太子参的套种区;

(3)采用人工或翻耕机对套种区进行深耕20-25cm,精耕细作,使土层疏松,进行平地
后,按照厢宽85cm,厢高15cm,沟宽40cm的宽度,顺山地走向进行开厢,使厢面呈龟背型;

(4)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无损伤、无病害的太子参块根作为种根,或采用种子播
种繁育方法生产的不带病源的种根作生产用种,以利培育无病壮苗;

(5)在种植太子参前15天先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施厢面,每亩用量500g,然
后将厢面表土翻入土层,种植太子参前3-5天,预先施足基肥,亩用生物有机肥100kg、过磷
酸钙25kg、钾肥10kg的混合基肥撒施于厢面并与土壤混匀;

(6)太子参种植要掌握好播种时间,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合理选择,气温在10-16CO
为宜,喀斯特山区选择在霜降前后10天内种植较佳,种植时按行距15-20cm在厢面上开浅沟
3-5cm,后将太子参苗头尾相接平放入沟内,大苗放1株,中苗放2株,小苗放3-4株,亩用种根
45-50kg,然后覆平厢面;

(7)太子参的植株矮小,以块根为经济目标,为避免伤根或肥料与种参接触霉烂,后期
不宜中耕追肥,待太子参出苗后见草就拔,齐苗后轻度疏松表土,结合清沟进行培土,培土
厚度1-1.5cm为宜,苗期过后不宜松土,封行时拔草,封行后停止田间管理活动,太子参怕高
温,此时种植的蜂糖李可以起到为其遮阴的作用;

(8)太子参在种植后的第二年8月,当田间有半数以上叶片枯黄时,即可进行采收,此时
的参根成品率最高,采收时注意选择太子参长势良好的区域作为留种田,留种田此时不刨,
等栽种时随刨随种,效果较好,商品鲜参收刨后应及时晾晒,晒至半干时搓去毛根,继续晾
晒到全干待售。

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蜂糖李林下套种太子参种植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种蜂糖李林下套种的太子参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蜂糖李的种植按照行距5m,株距3m进行种植;选择疏松肥沃、倾斜的向北旱地作为太子参的套种区,再进行深耕20?25cm,使厢面呈龟背型;选择肥大、健壮、芽头完整的太子参块根作为种根;在种植太子参前15天先用50%辛硫磷乳油稀释800倍液喷施厢面,每亩用量500g;播种气温为10?16CO,种植时按行距15?20cm在厢面上开浅沟3?5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