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11372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30031.4

申请日:

2016.12.09

公开号:

CN106797773A

公开日:

201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G 1/00登记生效日:2018061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魏小甜变更后权利人:河南省李芳生态循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4634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十字路乡李芳庄变更后权利人:4634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十字路乡张铁村李芳庄|||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61209|||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9/14; C05F15/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魏小甜

发明人:

魏小甜; 李新民

地址:

463400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十字路乡李芳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依次包括土壤改良、旋耕起垄、栽插灌溉、建棚、盖膜及收获步骤,其中,土壤改良是铺设由堆肥和泥炭混匀得到的有机基质层,然后旋耕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再耕出多条地垄,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然后从外向内依次搭建第一大棚、第二大棚及小拱棚,根据环境选择盖膜,从而实现在8、9月份种植,第二年3月份收获。本发明节省了培育种苗的人力和物力,及时将秸秆可以就近变废为宝,使红薯以适当的速度生长,保证了红薯的质量及产率;3月份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做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红薯可以做种薯上市销售,又避免了种薯越冬储藏烂窖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良:于8、9月份,在田地表面铺设2~3厘米的有机基质层,所述有机基质层由
堆肥和泥炭按照重量比2~9:1混匀而成;
(2)旋耕起垄:旋耕将土壤打碎,并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旋耕深度为20~40厘
米;起垄将田地耕出多条20~30厘米高的地垄,垄底宽为100~120厘米,垄顶宽为50~60厘米,
垄沟上口宽为30~60厘米;
(3)栽插灌溉: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4500~5000株/亩,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
(4)建棚:先搭建第一大棚骨架,第一大棚骨架内搭建有第二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
内搭建有若干小拱棚骨架;所述第一大棚及第二大棚均呈拱形,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2.3~2.6米,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为8~12米,第二大棚骨架的跨度与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
一致,第二大棚骨架的棚顶与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之间的间距为30~40厘米,小拱棚骨架的
棚顶高度为40~70厘米;
(5)盖膜:气温≥18℃时,不需要盖膜;6℃≤气温<18℃时,只在第一大棚骨架上覆盖
透光塑料膜;-6℃≤气温<6℃时,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膜;气
温<-6℃时,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期间,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
塑料膜,一天中其他时间,第一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
膜;此外,当每小时降水量大于15毫米或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毫米时,第一大棚骨架上需
要覆盖透光塑料膜,以保证红薯的生长环境为温度18~32℃、湿度80~88%;
(6)收获:3月份收获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作为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红
薯可作为种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秋收春收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堆肥
由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经堆制腐解而成,其中,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的重量
比为10:2~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秋收春收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交叉
双行栽插的行距为35~45厘米,株距为25~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薯秋收春收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第一大棚
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为乙烯-醋酸乙烯膜,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均
为聚乙烯膜。

说明书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薯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
素,具有减肥、抗癌的功效。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
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红薯的多种烹饪方法使得红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餐桌美食,属于
畅销蔬菜之一。红薯的种植方法多种多样,通常红薯喜阳、喜肥、怕寒、怕涝,并且红薯在成
长的不同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红薯喜暖怕冷,低温对其生长有害,当气温降到15℃,
就停止生长,低于9℃,薯块将逐渐受冷害而腐烂;在18~32℃范围内,温度越高,红薯生长速
度越快,超过35℃则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膨大的适宜温度是20~30℃,以22~24℃最适
宜。红薯一般4月进行育苗,5月上旬开始种植,秋季节收获,反季节种植的也可在夏季收获,
秋季收获的大批红薯通常采用窖藏方式储藏,以便于其他月份食用,但这种方式会导致红
薯营养价值下降,并且溃烂、变质,不仅不利于人们的健康饮食,还会造成经济损失,种薯越
冬窖藏一直以来就是红薯界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红薯适时晚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良: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地,于8、9月份,在田地表面铺设2~
3厘米的有机基质层,所述有机基质层由堆肥和泥炭按照重量比2~9:1混匀而成;

(2)旋耕起垄:旋耕将土壤打碎,并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旋耕深度为20~40厘
米;起垄将田地耕出多条20~30厘米高的地垄,垄底宽为100~120厘米,垄顶宽为50~60厘米,
垄沟上口宽为30~60厘米;

(3)栽插灌溉: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4500~5000株/亩,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

(4)建棚:先搭建第一大棚骨架,第一大棚骨架内搭建有第二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
内搭建有若干小拱棚骨架;所述第一大棚及第二大棚均呈拱形,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2.3~2.6米,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为8~12米,第二大棚骨架的跨度与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
一致,第二大棚骨架的棚顶与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之间的间距为30~40厘米,小拱棚骨架的
棚顶高度为40~70厘米;

(5)盖膜:气温≥18℃时,不需要盖膜;6℃≤气温<18℃时,只在第一大棚骨架上覆盖
透光塑料膜;-6℃≤气温<6℃时,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膜;气
温<-6℃时,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期间,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
塑料膜,一天中其他时间,第一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
膜;此外,当每小时降水量大于15毫米或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毫米时,第一大棚骨架上需
要覆盖透光塑料膜,以保证红薯的生长环境为温度18~32℃、湿度80~88%;

(6)收获:3月份收获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作为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红
薯可作为种薯。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堆肥由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经堆制腐解而成,其
中,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的重量比为10:2~4:1~3;所述堆肥采用55~60℃发酵5~6天,
然后60℃保持10天,即可。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交叉双行栽插的行距为35~45厘米,株距为25~35厘米。

优选地,步骤(5)中第一大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为乙烯-醋酸乙烯膜,第二大棚
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均为聚乙烯膜;所述乙烯-醋酸乙烯膜及聚乙烯膜均为
普通市售产品。

本发明延期至8、9月份开始种植红薯,这时期春红薯刚好是收获季节,遗留的藤可
以直接作为种苗,节省了培育种苗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此之前,收获的小麦和玉米秸秆堆
积着,利用废弃秸秆配合一定比例的粪便制成的堆肥,里面含有机质及钾盐较多,有利于红
薯的生长,这样秸秆可以就近变废为宝,也减少了秸秆、树叶及杂草的处理费用;采用合适
的栽插方法配合滴灌方式,再搭建大棚,保证了红薯的质量及产率,第一大棚与第二大棚之
间的空气层,有效保证了棚内的温度,能减少棚内增温所需的能耗。本发明选择秋种春收,
避开了高温恶劣环境,较多的日照和适宜的温度,使红薯以适当的速度生长,长出的红薯饱
满,且淀粉量、糖量均含量较高。3月份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做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
红薯可以做种薯上市销售,地下地上双丰收,经济价值相当高,又避免了种薯越冬储藏烂窖
的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所述实施例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
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实施例1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良:选择河南驻马店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地,于9月上旬,在田地
表面铺设2.5厘米的有机基质层,所述有机基质层由堆肥和泥炭按照重量比5:1混匀而成;

(2)旋耕起垄:旋耕将土壤打碎,并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旋耕深度为30厘米;
起垄将田地耕出多条25厘米高的地垄,垄底宽为110厘米,垄顶宽为55厘米,垄沟上口宽为
45厘米;

(3)栽插灌溉: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4800株/亩,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

(4)建棚:先搭建第一大棚骨架,第一大棚骨架内搭建有第二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
内搭建有若干小拱棚骨架;所述第一大棚及第二大棚均呈拱形,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2.5米,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为10米,第二大棚骨架的跨度与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一致,
第二大棚骨架的棚顶与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之间的间距为35厘米,小拱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55厘米;

(5)盖膜:气温≥18℃时,不需要盖膜;6℃≤气温<18℃时,只在第一大棚骨架上覆盖
透光塑料膜;-6℃≤气温<6℃时,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膜;气
温<-6℃时,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期间,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
塑料膜,一天中其他时间,第一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
膜;此外,当每小时降水量大于15毫米或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毫米时,第一大棚骨架上需
要覆盖透光塑料膜,以保证红薯的生长环境为温度18~32℃、湿度80~88%;

(6)收获:3月份收获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作为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红
薯可作为种薯。

其中,步骤(1)中所述堆肥由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经堆制腐解而成,其中,
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的重量比为10:3:2,秸秆来自于小麦秸秆及玉米秸秆。步骤(3)
中红薯苗选用上季度豫薯王种植后遗留的藤作为种苗,所述交叉双行栽插的行距为40厘
米,株距为30厘米。步骤(5)中第一大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为乙烯-醋酸乙烯膜,第二大棚
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均为聚乙烯膜。

红薯产量是每亩约5610公斤,淀粉含量约30%。

实施例2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良:选择河南洛阳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地,于8月上旬,在田地表
面铺设3厘米的有机基质层,所述有机基质层由堆肥和泥炭按照重量比9:1混匀而成;

(2)旋耕起垄:旋耕将土壤打碎,并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旋耕深度为40厘米;
起垄将田地耕出多条20厘米高的地垄,垄底宽为100厘米,垄顶宽为50厘米,垄沟上口宽为
30厘米;

(3)栽插灌溉: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5000株/亩,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

(4)建棚:先搭建第一大棚骨架,第一大棚骨架内搭建有第二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
内搭建有若干小拱棚骨架;所述第一大棚及第二大棚均呈拱形,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2.6米,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为12米,第二大棚骨架的跨度与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一致,
第二大棚骨架的棚顶与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之间的间距为40厘米,小拱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70厘米;

(5)盖膜:气温≥18℃时,不需要盖膜;6℃≤气温<18℃时,只在第一大棚骨架上覆盖
透光塑料膜;-6℃≤气温<6℃时,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膜;气
温<-6℃时,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期间,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
塑料膜,一天中其他时间,第一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
膜;此外,当每小时降水量大于15毫米或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毫米时,第一大棚骨架上需
要覆盖透光塑料膜,以保证红薯的生长环境为温度18~32℃、湿度80~88%;

(6)收获:3月份收获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作为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红
薯可作为种薯。

其中,步骤(1)中所述堆肥由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经堆制腐解而成,其中,
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的重量比为10:4:3。步骤(3)中红薯苗选用上季度豫薯王种植
后遗留的藤作为种苗,所述交叉双行栽插的行距为35厘米,株距为25厘米。步骤(5)中第一
大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为乙烯-醋酸乙烯膜,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
膜均为聚乙烯膜。

红薯产量是每亩约5750公斤,淀粉含量约30%。

实施例3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改良:选择河南郑州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田地,于9月份下旬,在田地
表面铺设2厘米的有机基质层,所述有机基质层由堆肥和泥炭按照重量比2:1混匀而成;

(2)旋耕起垄:旋耕将土壤打碎,并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旋耕深度为20厘米;
起垄将田地耕出多条30厘米高的地垄,垄底宽为120厘米,垄顶宽为60厘米,垄沟上口宽为
60厘米;

(3)栽插灌溉: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4500株/亩,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

(4)建棚:先搭建第一大棚骨架,第一大棚骨架内搭建有第二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
内搭建有若干小拱棚骨架;所述第一大棚及第二大棚均呈拱形,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高度
为2.3米,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为8米,第二大棚骨架的跨度与第一大棚骨架的跨度一致,第
二大棚骨架的棚顶与第一大棚骨架的棚顶之间的间距为30厘米,小拱棚骨架的棚顶高度为
40厘米;

(5)盖膜:气温≥18℃时,不需要盖膜;6℃≤气温<18℃时,只在第一大棚骨架上覆盖
透光塑料膜;-6℃≤气温<6℃时,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膜;气
温<-6℃时,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期间,第一大棚骨架及第二大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
塑料膜,一天中其他时间,第一大棚骨架、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均覆盖透光塑料
膜;此外,当每小时降水量大于15毫米或12小时内降水量大于25毫米时,第一大棚骨架上需
要覆盖透光塑料膜,以保证红薯的生长环境为温度18~32℃、湿度80~88%;

(6)收获:3月份收获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可以剪段作为种苗,直接扦插育苗,地下的红
薯可作为种薯。

其中,步骤(1)中所述堆肥由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经堆制腐解而成,其中,
秸秆:禽畜粪便:杂草和树叶的重量比为10:2:1。步骤(3)中红薯苗选用上季度豫薯王种植
后遗留的藤作为种苗,所述交叉双行栽插的行距为45厘米,株距为35厘米。步骤(5)中第一
大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膜为乙烯-醋酸乙烯膜,第二大棚骨架及小拱棚骨架上的透光塑料
膜均为聚乙烯膜。

红薯产量是每亩约5230公斤,淀粉含量约30%。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秋种春收的栽培方法,依次包括土壤改良、旋耕起垄、栽插灌溉、建棚、盖膜及收获步骤,其中,土壤改良是铺设由堆肥和泥炭混匀得到的有机基质层,然后旋耕将有机基质层和土壤混合均匀,再耕出多条地垄,将红薯苗采用交叉双行栽插,并铺设地上滴灌管道;然后从外向内依次搭建第一大棚、第二大棚及小拱棚,根据环境选择盖膜,从而实现在8、9月份种植,第二年3月份收获。本发明节省了培育种苗的人力和物力,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