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润肠通便的中成药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肠通便的中成药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
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
有无便秘的判断。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1.器质性
(1)肠管器质性病变 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
(2)直肠、肛门病变 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
病等;
(3)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
(4)系统性疾病 硬皮病、红斑狼疮等;
(5)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
等;
(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
(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 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
(8)神经心理障碍;
(9)药物性因素 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
抗组胺药等。
2.功能性
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
习惯;
(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
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病人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
(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6)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润肠通便是指用于治疗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便秘的一
种方法。在中医治疗上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辨证论治进行治疗。具体的润肠通便疗法除了
中药汤剂之外还包括饮食生活调理、物理灌肠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润肠通便的中成药及其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根据中医理论,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组成有效方药。
其处方如下:
细生地100~170份,生甘草20~30份,玄参80~150份,生大黄150~200份,芒硝50~70
份,麦冬50~70份,当归100~170份,生姜50~7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处方与目前治疗同类疾病的处方相比,组方合理,药味少而精,各药物产生
协同作用,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润肠通便功效。
2、本发明的制剂工艺研究设计缜密合理,将药效学与活性成分相结合制定了提取
工艺,在良好的润肠通便,治疗润肠通便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除去杂质,保证了处方的药效,
又缩小了药物体积,为制剂的成型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3、本发明为治疗润肠通便中成药也可以做成系列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
剂、软胶囊剂或其他剂型等。这些剂型都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质量可控性好、患者适应
性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润肠通便中成药,由以下质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细生地100份,生甘草30份,玄
参130份,生大黄150份,芒硝50份,麦冬70份,当归100份,生姜70份。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润肠通便中成药,由以下质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细生地120份,生甘草30份,玄
参120份,生大黄160份,芒硝60份,麦冬70份,当归110份,生姜60份。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润肠通便中成药,由以下质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细生地100份,生甘草30份,玄
参130份,生大黄150份,芒硝50份,麦冬70份,当归100份,生姜70份。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润肠通便中成药,由以下质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细生地130份,生甘草20份,玄
参140份,生大黄150份,芒硝70份,麦冬70份,当归130份,生姜70份。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润肠通便胶囊的制备
可通过以下工艺,将实施例1~4的中成药制成一种润肠通便胶囊,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各药物;
(2)所有药材加水煎煮2次,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
(3)加入乳糖、微晶纤维素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
备用;
(4)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1%二氧化硅混匀,灌装胶囊,制成用于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使用方法:口服。
实施例6一种润肠通便片的制备
可通过以下工艺,将实施例1~4的中成药制成一种润肠通便片,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各药物;
(2)所有药材加水煎煮2次,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
(3)加入乳糖、微晶纤维素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
备用;
(4)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1%二氧化硅混匀,压片,制成用于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使用方法:口服。
实施例7一种润肠通便散的制备
可通过以下工艺,将实施例1~4的中成药制成一种润肠通便散,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各药物;
(2)所有药材加水煎煮2次,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
(3)加入乳糖、微晶纤维素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粉碎,
备用;
(4)细粉加1%二氧化硅混匀,装袋,制成用于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使用方法:温水冲服。
实施例8一种润肠通便颗粒的制备
可通过以下工艺,将实施例1~4的中成药制成一种润肠通便颗粒,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各药物;
(2)所有药材加水煎煮2次,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
(3)加入乳糖、微晶纤维素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
备用;
(4)颗粒加入1%硬脂酸镁、1%二氧化硅混匀,装袋,制成用于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使用方法:温水冲服。
实施例9一种润肠通便软胶囊的制备
可通过以下工艺,将实施例1~4的中成药制成一种润肠通便软胶囊,具体步骤如下:
(1)按比例称取各药物;
(2)所有药材加水煎煮2次,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
(3)干燥,制成细粉后备用;
(4)加入适量大豆油,混匀,作为内容物,制备合适的胶皮,在软胶囊机上制成软胶囊,
制成润肠通便的中成药;
使用方法:温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