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113097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35750.0

申请日:

2017.04.12

公开号:

CN106806397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258申请日:2017041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258; A61K9/20; A61K47/10; A61P9/10; A61P7/02

主分类号:

A61K36/258

申请人:

朗天药业(湖北)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翔; 黎翩

地址:

435003 湖北省黄石市经济开发区大泉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代理人:

康秀敏;郭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其组分包括三七总皂苷和聚乙二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三七皂苷滴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质聚乙二醇2000加热熔融;(2)三七总皂苷与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在高温下高速剪切;(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加热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液体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7)滴制成滴丸;(8)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其组分包括三七总皂苷3-15份,聚乙二醇15-27份,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七皂苷滴丸,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4:0.5:4.5。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七皂苷滴丸的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质聚乙二醇2000加热熔融;(2)三七总皂苷与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
(2)获得的混合液在高温下高速剪切;(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聚乙二醇4000、聚
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加热熔融;(6)将熔融后的药物和基质加入到滴丸
机贮液罐中;(7)滴制成滴丸;(8)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
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温为70℃-90℃;所
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1500r/min,持续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熔融温度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
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液体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所述低速搅拌为30-
60r/min的速度下搅拌5-10min,所述液体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至少
有两个开口,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出
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3-2/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滴丸机贮液罐的温度为70
℃-90℃;滴头距冷却液的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的内径为2.5mm,外径为3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冷凝剂为梯度冷却,冷凝
剂上部的温度为60℃;中部温度为30℃;下部温度为10℃;所述冷凝剂上部为冷凝柱上端到
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为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下部为冷凝
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滴头喷涂疏水树脂涂层,
所述涂层为氟硅树脂、经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调节超声波频率为
120kHz,持续40s。

说明书

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七皂苷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味甘、微苦、性温,具有止血、止痛、散瘀等功效。三
七总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均具有良好的药理
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新药开发价值。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
苷Rb1是公认的代表性成分。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以三七总皂苷为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
包括血塞通片、血塞通滴丸等。其中血塞通滴丸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携带、口服方便等优点,
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然而,在三七总皂苷滴丸剂的实际使用中,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低、起效慢、含量不
均匀等问题,影响了其药效的充分发挥。

CN1623555A公开了一种三七皂苷滴丸,由三七皂苷及聚乙二醇制成。但该文献没
有对聚乙二醇的型号进行选择,也没有对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CN101234120A公开了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由三七皂苷及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6000制成。该文献采用先将三七皂苷与聚乙二醇6000溶解,再加入聚乙二醇
4000的技术方案,但是三者在混合之后又经过搅拌,增加了混合液中产生气泡的可能性,从
而会对滴丸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该文献也没有公开或者探究该种制备方法所能带来的技术
效果。

CN1733036A公开了一种血栓通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由三七总皂苷及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6000制成,并对辅料与冷凝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但是并没有对其他影
响滴丸成型的因素进行探究。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其组分包括三七总皂苷3-15份(按重量计),基质
15-27份(按重量计)。

本发明中所述的三七总皂苷可以从中药三七中提取,也可以为商业途径购买的产
品。

优选的,三七总皂苷5-12份,基质16-20份。更优选的,三七总皂苷10份,基质18份。

所述基质优选为聚乙二醇,更优选的,所述基质选自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基质中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的含量,按重量份计,分
别为聚乙二醇2000 6-12份、聚乙二醇4000 0-4份、聚乙二醇6000 6-12份。优选的比例为,
聚乙二醇2000 7-9份、聚乙二醇4000 0.8-2.4份、聚乙二醇6000 8-10份。更优选的比例为,
聚乙二醇2000 8份、聚乙二醇4000 1份、聚乙二醇6000 9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三七皂苷滴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
骤:(1)将基质聚乙二醇2000加热熔融;(2)三七总皂苷与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
骤(2)获得的熔融液在高温下高速剪切;(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聚乙二醇4000、
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加热熔融;(6)将熔融后的药物和基质移入到滴
丸机贮液罐中;(7)滴制成滴丸;(8)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除去滴丸上附着的
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所述步骤(1)中,基质的熔融温度为70℃-90℃,优选为80℃。

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为70℃-90℃,优选为80℃;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
机,并调节转速为200-5000r/min,优选为1500r/min,持续5-20min,优选为10min。优选的,
剪切时乳化罐内抽真空以避免气泡的产生。

所述步骤(5)中,熔融温度为100-130℃,优选为120℃。

所述步骤(6)中,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液体泵将熔
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优选的,在30-60r/min的速度下进行低速搅拌,搅拌5-10min。
所述液体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至少有两个开口,所述每个开口间的
距离不小于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
优选的,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3-2/3。

所述步骤(7)中,冷凝剂选自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7)中,滴丸机贮液罐的温度为70℃-90℃,优选为80℃;滴头距冷却液的
距离为4cm-8cm,优选为6cm;滴速为50-80滴/分钟,优选为60滴/分钟,滴头的内径为2-5mm,
优选为2.5mm,外径为2.5-5.5mm,优选为3mm。

所述步骤(7)中,所述冷凝剂为梯度冷却,冷凝剂上部的温度为50℃-70℃,优选为
60℃;中部温度为20-40℃,优选为30℃;下部温度为0-20℃,优选为10℃。所述冷凝剂上部
为冷凝柱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为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
凝剂下部为冷凝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控制冷凝柱温度的方法可以为,在冷凝柱内部
相应位置设置温度控制盘管,并通入相应温度的液体介质。

所述步骤(7)中,所述滴头采用喷涂疏水树脂涂层,优选为氟硅树脂、环氧树脂、丙
烯酸树脂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的采用经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所述步骤(8)中,调节超声波频率60kHz-170kHz,持续20s-100s。优选的,调节超声
波频率120kHz,持续40s。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由于三七总皂苷对酸十分敏感,如果口服滴丸,则造成活性成分在胃中的大量
降解,降低生物利用度。按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滴丸,崩解迅速,可以在舌下或口腔含服,避免
了有效成分的损失。

2.本发明通过对基质的选择,有效的降低了崩解时间,提高了滴丸的产品质量。

3.本发明通过将聚乙二醇2000与三七总皂苷的混合,并高速剪切,促进了三七总
皂苷的吸收,提高了药效。

4.本发明通过大幅减小原料与基质搅拌的转速,降低了气泡的产生量,同时通过
对移液过程的改进,保证了滴丸的产品质量。

5.本发明通过对滴丸滴制工艺的改进,获得了重量差异更小,性状更为一致的滴
丸产品。说明书附图

图1实验例2中组别1-9制备的滴丸成品时间-血药浓度曲线

图2实验例2中组别11-19制备的滴丸成品时间-血药浓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
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
法的例子。实验例1

为了使制备的滴丸获得更好的重量均匀度,以及更快的崩解时间,本发明对滴丸
基质聚乙二醇的用量及配比进行了研究。

在滴丸制备过程中,熔融的基质和药物在冷凝液中冷却、成型,随着滴丸的制备,
冷凝液上层的温度会逐渐升高,使得后期制备的滴丸冷却成型的时间变长,导致滴丸重量
差异的增大。因此,在熔融液冷却的过程中,所述熔融液比热容越小,在冷凝成滴丸的过程
中,释放到冷凝液中的热量越少,冷凝液上层温度的变化也越小,对丸重差异的影响也就越
小。已知同一单体的聚合物中,分子量越大,其比热容越小。那么聚乙二醇6000的比热容应
低于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2000。

同时,由于聚乙二醇分子量越大,其粘度越高,崩解时间也越长,为了满足舌下或
口腔含服的需要,有必要选择崩解时间较短的聚乙二醇或其组合。

据此,发明人对聚乙二醇的配比与含量进行了实验。

为了保证滴丸的药效,滴丸中三七总皂苷与基质,也就是聚乙二醇的重量比应不
小于1:9。

取不同型号的聚乙二醇,与三七总皂苷混合,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常规方法
制备三七总皂苷滴丸。并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制剂通则,丸剂项下溶散时限方法
进行检查。

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常规方法为:(1)分别取不同型号的聚乙二醇采用常
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熔融,将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80℃下熔融;(2)将上述混合物混
匀,并置于80℃状态下保温。(3)将上述混合物置入专用的滴丸机,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
入到冷凝剂中,滴丸成型后,取出,去除冷凝剂,干燥,即得成品。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
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为
3.5mm。

表1聚乙二醇与三七总皂苷的投料量试验


由表1数据可知,当聚乙二醇含量低于50%时,滴丸的溶散时间会大幅提高。因此,
无论使用何种型号的聚乙二醇,为了保证其溶散时间及药效,应把聚乙二醇的含量控制在
50%-90%之间。

为了获得具有更好质量的滴丸,对不同型号的聚乙二醇进行配比,与三七总皂苷
混合,并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常规方法制备滴丸。其中,三七总皂苷与聚乙二醇的重量
比为10:18。

检测滴丸成品的重量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计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准差
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重量差异。

并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制剂通则,丸剂项下溶散时限方法进行检测成品
的溶散时限。

同时按照如下方法来测定滴丸的圆整度:取滴丸一粒,测定其在三个不同方向的
径向长度,取平均值。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占平均径向长度的比例(当
该数据小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或平均径向长度占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
数据的比

例(当该数据大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

检测制备10000粒滴丸后,冷凝液的温度,观察其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型号聚乙二醇及其混合物对成品重量差异,溶散时限的影响。



如表2的结果所示,编号7-13组的实验结果较优,同时发明人意外的发现,在编号

7组聚乙二醇配比下,也就是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8:1:9
时,滴

丸成品的圆整度以及重量差异均为最佳,且比其他配比的技术方案有显著的优
势,同时其冷

却液温度变化也较小,且溶散时限较短。

因此,在后续实验中,发明人采用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
8:1:9的配比。

实验例2

由于聚乙二醇2000在口中崩解较快,并有一定促进生物膜渗透的作用,在本发明
中,为了增加三七总皂苷在口腔中的吸收率,先将聚乙二醇2000与三七总皂苷混合,并进行
高速剪切,使聚乙二醇2000将三七总皂苷包裹。随后再加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
再进行高温熔融,滴制滴丸。

本实验例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
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10份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80℃下高速剪
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200-5000r/min,持续5-20min;(3)将步骤
(2)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混匀,80
℃下熔融;(4)将上述熔融液混匀,并置于80℃状态下保温;(5)将上述混合物置入专用的滴
丸机,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滴丸成型后,取出,去除冷凝剂,干燥,即得成
品。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
℃,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为3.5mm。

将按表3组别制备的滴丸给健康人含服,并作出时间-血药浓度曲线,如图1所示。

表3按本实验例方法制备的滴丸

组别
搅拌机转速r/min
搅拌时间min
1
200
5
2
200
10
3
200
20
4
1500
5
5
1500
10
6
1500
20
7
5000
5
8
5000
10
9
5000
20

将按下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滴丸定义为组别10:(1)分别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
2000、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在油浴中加热至熔融,将三七
总皂苷加入,混匀,80℃下熔融;(2)将上述混合物混匀,并置于80℃状态下保温。(3)将上述
混合物置入专用的滴丸机,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滴丸成型后,取出,去除
冷凝剂,干燥,即得成品。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
距5cm,冷凝液温度15℃,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为3.5mm。

如图1所示,相比组别10的制备方法,也就是不将聚乙二醇2000与三七总皂苷相混
合的技术方案,组别1-9方法所制备的滴丸,均具有更高的血药浓度,并且主药也能以更快
的速度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组别5(也就是搅拌机转速1500r/min,搅拌时间10min的技术方
案)的血药浓度最高,且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也最短。

随后,发明人在搅拌机转速1500r/min,搅拌时间10min这个优选条件下,按照实验
例1的聚乙二醇配比,对不同聚乙二醇配比下,三七总皂苷在体内的吸收情况做了研究,分
组情况如表4所示,结果如图2所示。

表4不同聚乙二醇配比的分组情况



由图2结果可知,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8:1:9时,血药浓
度及达到血药最高浓度的时间均为最优。此实验结果意外的与实验例1的优选方案相同。

此外,在实验中发明人发现,在滴丸长时间滴制的过程中,滴头上不免会有熔融液
的残留,随着滴制的持续进行,滴头外壁被润湿,滴丸的丸重也会逐渐减小。而残留的熔融
液甚至可能会凝固在滴头上,从而进一步对滴丸的重量差异带来不良影响。发明人在实验
中对滴头上残留熔融液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按表2中聚乙二醇的配比取聚乙二醇2000,采用常规方
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80℃下高速剪切,所述高速剪切
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1500r/min,持续10min;(3)将步骤(2)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
表2中聚乙二醇配比的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混匀,80℃下熔融;(4)将上述混合物
混匀,并置于80℃状态下保温;(5)将上述混合物置入专用的滴丸机,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
滴入到冷凝剂中,滴丸成型后,取出,去除冷凝剂,干燥,即得成品。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
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
为3.5mm。

分别在滴制滴丸的过程中,取1h、2h、3h的时间点,观察滴头处残留熔融液的情况。
滤纸吸取残留熔融液,测定滤纸的增重,滤纸增重1mg以内定义为A级,滤纸增重1-5mg以内
定义为B级,滤纸增重5-10mg以内定义为C级,滤纸增重10-30mg以内定义为D级,滤纸增重
30mg以上定义为E级。

在滴制3h后,收集滴丸。

检测滴丸成品的重量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计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准差
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重量差异。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制剂通则,丸剂项下溶散时限方法进行检测成品的
溶散时限。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滴制时间与滴头残留熔融液的关系





根据表5的数据可知,相比于其他聚乙二醇配比,聚乙二醇2000:聚乙二醇4000:聚
乙二醇6000=8:1:9时,按照本实验例中的制备方法,同时具有滴头残留熔融液少、重量差
异小、溶散时限短等技术效果。

熔融液的比热容越高,其冷却凝固所要散发的热量越多,越不易凝固,这是在进行
此实验前发明人对该技术问题的认识。然而在实验中,发明人意外的发现,聚乙二醇2000:
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8:1:9时,虽然其比热容并非最大,却有着最小的凝固速率。

发明人推测,在滴丸滴制的过程中,穿过滴头口的熔融液会将热量带给滴头口残
留的药液,而如果药液的比热容很大,那么维持其温度的热量就需要的越多。而当其比热容
较小时,需要聚乙二醇6000的比例就要更大,而当聚乙二醇6000比例变大时,其基质粘度变
大,在滴头上残留的液量也会越多。同时,聚乙二醇2000与三七总皂苷高速剪切的步骤,可
能使三七总皂苷被包覆,从而减少其在滴头口的附着。最后,熔融液的表面张力可能也对其
在滴头口的残留产生影响。因此,本发明中聚乙二醇的组成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应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所意想不到的。

实验例3

发明人在实验中尝试用更高的温度来熔融三七总皂苷与聚乙二醇的混合物,并移
至滴丸机中。

实验中,发明人意外发现,将熔融温度提高20℃左右后,熔融液粘度降低,在制备
过程中只需要极低的搅拌速度,并通过经过改造的移液管进行移液,也可以将三七总皂苷
与聚乙二醇充分混合,从而减少了熔融液中出现气泡的可能性,其所制备的滴丸也符合《中
国药典》2015年版中含量均匀度的规定。此外,经过进一步实验发现,更高的熔融温度也未
对滴丸的药效产生影响。

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滴丸制备方法中,将基质与活性成分熔融后,采用搅拌
的方法将二者混合均匀为保证滴丸含量均匀度的必备步骤。然而在搅拌时,不可避免的会
给熔融液中带入气泡,进而对滴丸的形态产生影响,制备出不规则的滴丸产品。

本发明中,通过提高熔融温度,低速搅拌,并通过液体泵移液的方法,成功得到了
含量均匀度合格的滴丸产品,并保证了滴丸的形态一致性,提高了滴丸的成品率。

在本实验例中,发明人在熔融温度80-130℃下熔融聚乙二醇与三七总皂苷混合
物,并分别采取高速搅拌、低速搅拌、液体泵移液以及低速搅拌后液体泵移液的四种方式进
行混合,并检测最终制备出成品滴丸的含量,含量差异,以及成品率。所述液体泵的移液速
度为1ml/s-100ml/s,优选为5ml/s-20ml/s,最优选为12ml/s。

所述高速搅拌为1000r/min,搅拌15min,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
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的横截面面积均为10cm2,开口间的距离为2cm。虹吸管
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
的1/2。所述液体泵的移液速度为12ml/s。

本实验例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
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10份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3)80℃下高速
剪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1500r/min,持续10min;(4)将步骤(3)
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5)80-130℃
下熔融;(6)将上述混合物通过上述四种方式混合,并移入滴丸机贮液罐中;(7)以每分钟50
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8)滴丸成型后,取出,去除冷凝剂,干燥,即得成品。所述的冷凝
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滴头口内径
为3mm,外径为3.5mm。

由于在我国现有的国家标准中,含有三七的处方大多数标准含量测定选用的指标
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中含量较多的人参皂苷Rg1,故本发明中选用人参皂苷Rg1作为测定指
标。

人参皂苷Rg1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色谱柱,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
乙腈-水(20:80);紫外检测波长,203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

本实验中将实际含量与理论含量的比值定义为含量(%),取20粒成品滴丸,检测
含量。已知人参皂苷Rg1在高温下失活会导致成品含量降低。

检测滴丸成品的含量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计算出含量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
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含量差异。

将成品中滴丸中含有气泡的定义为不合格品,并根据合格品的数量计算成品率。

实验数据如表6所示。

表6不同混合方案对成品滴丸质量指标的影响


根据表6所示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进行高速搅拌的情况下,由于产生大量气泡,导
致成品率相对较低,而在单独采用低速搅拌或液体泵移液时,又会由于基质与主药混合不
均匀,导致含量差异的增大。随着熔融温度的提高,达到100℃-130℃时,低速搅拌或液体泵
移液的技术方案的含量差异都有所下降,而低速搅拌后采用液体泵移液的技术方案其含量
差异有显著的降低,在熔融温度达到120℃后,低速搅拌后采用液体泵移液的技术方案含量
差异已接近高速搅拌的效果。但是在熔融温度高于130℃后,主药含量明显降低,这可能与
温度过高导致有效成分失活有关。

实验例4

在滴丸在冷凝剂中冷却成型后,滴丸表面会附着有冷凝剂,因此还会有去除冷凝
剂的步骤,常规去除冷凝剂的方法有滤纸擦拭、离心去除等。

本发明中,发明人为了提高冷凝剂的去除率,降低去除冷凝剂的时间,采用超声法
清除滴丸表面附着的冷凝剂。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调节超声波频率及时间,
并检查超声清洗后滴丸的冷凝剂残留。

本实验例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
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10份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3)80℃下高速
剪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1500r/min,持续10min;(4)将步骤(3)
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5)120℃下
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液体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
的贮液罐中。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液体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
入口端有两个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
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
凝剂中;(8)滴丸成型后,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频率50kHz-
180kHz,持续20s-10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
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为3.5mm。

检查成品滴丸的外观及冷凝剂残留的情况,结果如表7所示。

表7超声法去除冷凝剂与常规去除方法的效果对比


滴丸外观
冷凝剂残留
滤纸擦拭
圆整度较好
部分残留
离心去除
圆整度较好
没有残留
超声50kHz,持续20s
圆整度较好
部分残留
超声60kHz,持续10s
圆整度较好
部分残留
超声60kHz,持续20s
圆整度较好
没有残留
超声120kHz,持续40s
圆整度较好
没有残留
超声170kHz,持续100s
圆整度较好
没有残留
超声170kHz,持续120s
滴丸表面不平整
没有残留
超声180kHz,持续100s
滴丸表面不平整
没有残留

如表7结果所示,离心去除冷凝液,以及超声频率60kHz-170kHz,持续20s-100s去
除冷凝液,均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然而超声过程的能耗较高,故本领域技术人员常采用离
心去除的方式。

后续实验中,发明人意外的发现,超声去除冷凝剂会提高滴丸在口腔中的崩解速
度。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制剂通则,丸剂项下溶散时限方法进行检测成品的溶散
时限。实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超声法去除冷凝剂后成品滴丸与常规方法溶散时限的对比


溶散时限(min)
滤纸擦拭
14
离心去除
14
超声60kHz,持续20s
11
超声120kHz,持续40s
9
超声170kHz,持续100s
9

由表8数据可知,超声过程大幅缩短了成品滴丸的溶散时限,这使滴丸在口腔内含
服成为可能。由于能耗相对较小,优选超声120kHz,持续40s的技术方案。

实验例5

本申请发明人还对滴丸剂的滴头进行了改进,具体来说,就是将滴头涂覆一层疏
水树脂材料,以进一步减少滴头处熔融液的残留。

本实验例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
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10份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3)80℃下高速
剪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200-5000r/min,持续5-20min;(4)将步
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5)120
℃下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液体泵将熔融液移至滴
丸机的贮液罐中。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虹吸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口,开口
间的距离为2cm。虹吸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
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8)滴丸成型后,
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频率120kHz,持续4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
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
15℃,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为3.5mm。滴头内层外层喷涂疏水树脂涂层。疏水树脂选自氟
硅树脂、丙烯酸树脂、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每隔2h观察滴头上残留熔融液的量,滤纸吸取残留熔融液,测定滤纸的增重,滤纸
增重1mg以内定义为A级,滤纸增重1-5mg以内定义为B级,滤纸增重5-10mg以内定义为C级,
滤纸增重10-30mg以内定义为D级,滤纸增重30mg以上定义为E级。在滴制6h后,收集滴丸。

检测滴丸成品的重量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计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准差
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重量差异。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制剂通则,丸剂项下溶散时限方法进行检测成品的
溶散时限。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9滴制时间与滴头残留熔融液的关系


由表9可知,具有树脂涂层的滴头,其残留的熔融液更少,这也对滴丸成品的重量
差异及溶散时限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又以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涂层效果最佳。

实验例6

滴丸在滴制的过程中,刚滴出的滴丸到达冷凝面时常常因受到冲击变成扁平状,
如果冷凝液上部的温度过低,液滴的冷凝过快,会导致滴丸形状不圆整,甚至在滴丸表面形
成孔洞。因此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对冷凝液的温度进行了研究。

本实验例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
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10份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3)80℃下高速
剪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200-5000r/min,持续5-20min;(4)将步
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5)120
℃下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
丸机的贮液罐中。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
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
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
到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为梯度冷却,冷凝剂上部的温度为50℃-70℃,中部温度为20-40
℃,下部温度为0-20℃,所述冷凝剂上部为冷凝柱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
为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下部为冷凝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控制冷
凝柱温度的方法为,在冷凝柱内部相应位置设置温度控制盘管,并通入相应温度的液体介
质;(8)滴丸成型后,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频率120kHz,

持续4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
液罐温度为90℃,滴距5cm,滴头口内径为3mm,外径为3.5mm。滴头内层外层喷涂疏水树脂涂
层。疏水树脂选自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按照如下方法来测定滴丸的圆整度:取滴丸一粒,测定其在三个不同方向的径向
长度,取平均值。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占平均径向长度的比例(当该数
据小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或平均径向长度占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
的比例(当该数据大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

表10冷凝剂温度对滴丸圆整度的影响



由表10的数据可知,采取梯度冷凝的方式,更利于滴丸的成型,其成品的圆整度会
更好,其中,又以冷凝剂上部的温度为60℃,冷凝剂中部的温度为30℃,冷凝剂下部的温度
为10℃的实验方案效果最佳。

实验例7

发明人通过大量实验,对滴丸滴制过程进行了探索,并确定了最优的滴制参数。

本实验例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质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
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热至80℃熔融;(2)将10份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3)80℃下高速
剪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200-5000r/min,持续5-20min;(4)将步
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质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质量份9份的聚乙二醇6000;(5)120
℃下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
丸机的贮液罐中。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
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
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50-80滴的速度滴
入到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为梯度冷却,冷凝剂上部的温度为60℃,中部温度为30℃,下部
温度为10℃,所述冷凝剂上部为冷凝柱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为冷凝柱
30%-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下部为冷凝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8)滴丸成型后,
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频率120kHz,持续4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
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70℃-90℃,

滴头距冷却液的距离4cm-8cm,滴头口内径为2-5mm,外径为2.5-5.5mm。滴头内层
外层喷涂疏水树脂涂层。疏水树脂选自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检测滴丸成品的重量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计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准差
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重量差异,平均值即为滴丸大小。

同时按照如下方法来测定滴丸的圆整度:取滴丸一粒,测定其在三个不同方向的
径向长度,去平均值。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占平均径向长度的比例(当
该数据小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或平均径向长度占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
数据的比例(当该数据大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

表11滴丸滴制参数对滴丸质量的影响



由表11的结果可知,以下滴制参数为最优选择:滴丸机贮液罐的温度为80℃,滴头
距冷却液的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的内径为2.5mm,外径为3mm。

对比例1

按公开号CN1623555A所述的制备原料及方法,制备含有三七总皂苷的滴丸。具体
的,是以5g三七皂苷,35g聚乙二醇按制备滴丸的工艺制成1000粒滴丸。

对比例2

按公开号CN1623555A所述的制备原料,依照本发明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含有三七总
皂苷的滴丸。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15.5g的聚乙二醇2000采用常规方法在油浴中加
热至80℃熔融;(2)将5g三七总皂苷加入,混匀;(3)80℃下高速剪切,所述高速剪切采用剪
切乳化机,并调节转速为1500r/min,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2g的聚
乙二醇4000、17.5g的聚乙二醇6000;(5)120℃下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
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
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
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
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为梯度冷却,冷凝
剂上部的温度为60℃,中部温度为30℃,下部温度为10℃,所述冷凝剂上部为冷凝柱上端到
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为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下部为冷凝
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8)滴丸成型后,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
频率120kHz,持续4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基硅油。其中,滴丸
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的距离6cm,滴头口内径为2.5mm,外径为3mm。滴头内层
外层喷涂疏水树脂涂层。疏水树脂选自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对比例3

按公开号CN1623555A所述的制备方法,按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制备含有三七总皂
苷的滴丸。具体的,是以10g三七皂苷,8g聚乙二醇2000,1g聚乙二醇4000,9g聚乙二醇6000,
按制备滴丸的工艺制成700粒滴丸。

对比例4

按公开号CN101234120A所述的制备原料及方法,制备含有三七总皂苷的滴丸。具
体的,先对40kg的聚乙二醇6000进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待温度升至80℃时停止加热并保
持该温度。所述的加热是使用油浴加热,即加热管加热导热油,通过导热油加热聚乙二醇。

向熔解后的聚乙二醇6000内加入30kg三七皂苷,三七皂苷为三七叶提取皂苷或三
七根提取皂苷或三七果提取皂苷,搅拌均匀,使其全部溶解于聚乙二醇6000内,为了保证物
料的均匀性,可分为二次加入三七皂苷,每次加入1/2。

再加入30kg的聚乙二醇4000,由于加入物料,需继续加热保持在上述温度下。

搅拌20分钟,使三七皂苷和聚乙二醇完全均匀,形成液态产品。

上述步骤结束后,滴制三七滴丸,利用全自动滴丸机将上述液态产品滴入二甲基
硅油(冷凝剂)中形成滴丸,再用离心分离方式分离出三七滴丸,即用离心机除油。

对比例5

按公开号CN101234120A所述的制备原料,依照本发明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含有三七
总皂苷的滴丸。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30kg三七总皂苷80℃下熔融;(2)将步骤(1)获
得的熔融液中加入30kg的聚乙二醇4000、40kg的聚乙二醇6000;(5)120℃下熔融;(6)将步
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低
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
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
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所述冷凝
剂为梯度冷却,冷凝剂上部的温度为60℃,中部温度为30℃,下部温度为10℃,所述冷凝剂
上部为冷凝柱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为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所
述冷凝剂下部为冷凝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8)滴丸成型后,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
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频率120kHz,持续4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
甲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滴头距冷却液的距离6cm,滴头口内径为2.5mm,
外径为3mm。滴头内层外层喷涂疏水树脂涂层。疏水树脂选自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对比例6

按公开号CN101234120A所述的制备方法,依照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制备含有三七
总皂苷的滴丸。具体的,先对9kg的聚乙二醇6000进行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待温度升至80℃
时停止加热并保持该温度。所述的加热是使用油浴加热,即加热管加热导热油,通过导热油
加热聚乙二醇。

向熔解后的聚乙二醇6000内加入10kg三七皂苷,三七皂苷为三七叶提取皂苷或三
七根提取皂苷或三七果提取皂苷,搅拌均匀,使其全部溶解于聚乙二醇6000内,为了保证物
料的均匀性,可分为二次加入三七皂苷,每次加入1/2。

再加入8千克的聚乙二醇2000,1千克的聚乙二醇4000,由于加入物料,需继续加热
保持在上述温度下。

搅拌20分钟,使三七皂苷和聚乙二醇完全均匀,形成液态产品。

上述步骤结束后,滴制三七滴丸,利用全自动滴丸机将上述液态产品滴入二甲基
硅油(冷凝剂)中形成滴丸,再用离心分离方式分离出三七滴丸,即用离心机除油。

对比例7

按公开号CN1733036A所述的制备原料及方法,制备含有三七总皂苷的滴丸。具体
的,将三七总皂苷(以干物质计)60g,与聚乙二醇4000 15g,聚乙二醇6000 35g,加热溶化均
匀后,于80℃状态下,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二甲基硅油冷凝剂中,成形后,取出,去除冷
凝剂,干燥,得本发明产品(每丸重25mg)。

对比例8

按公开号CN1733036A所述的制备原料,依照本发明中所述的方法制备含有三七总
皂苷的滴丸。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取60g三七总皂苷80℃下熔融;(2)将步骤(1)获得
的熔融液中加入15g的聚乙二醇4000、35g的聚乙二醇6000;(5)120℃下熔融;(6)将步骤(5)
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低速搅
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开口,
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截面
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滴入到冷凝剂中,所述冷凝剂
为梯度冷却,冷凝剂上部的温度为60℃,中部温度为30℃,下部温度为10℃,所述冷凝剂上
部为冷凝柱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所述冷凝剂中部为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所述
冷凝剂下部为冷凝柱下端到30%高度的位置;(8)滴丸成型后,取出,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
声波清洗机中,超声频率120kHz,持续40s,除去滴丸上附着的冷凝剂。所述的冷凝剂是二甲
基硅油。其中,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的距离6cm,滴头口内径为2.5mm,外
径为3mm。滴头内层外层喷涂疏水树脂涂层。疏水树脂选自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

对比例9

按公开号CN1733036A所述的制备方法,依照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制备含有三七总
皂苷的滴丸。具体的,将三七总皂苷(以干物质计)10g,与聚乙二醇2000 8g,聚乙二醇4000
1g,聚乙二醇6000 9g,加热溶化均匀后,于80℃状态下,以每分钟50滴的速度滴入二甲基硅
油冷凝剂中,成形后,取出,去除冷凝剂,干燥,得本发明产品(每丸重25mg)。

实施例1

称取重量份3份的聚乙二醇2000、重量份6份的聚乙二醇6000、重量份1份的三七总
皂苷,并混合均匀。于80℃下熔融上述混合物,待全部熔融后,于60℃下保温,并高速搅拌
10min至熔融液均匀。

将熔融液转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
液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
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

称取重量份6份的聚乙二醇2000、重量份2份的聚乙二醇4000、重量份3份的聚乙二
醇6000、重量份11份的三七总皂苷,并混合均匀。于80℃下熔融上述混合物,待全部熔融后,
于60℃下保温,并高速搅拌10min至熔融液均匀。

将熔融液转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
液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
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3

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重量份1份的聚乙二醇4000、重量份9份的聚乙二
醇6000、重量份10份的三七总皂苷,并混合均匀。于80℃下熔融上述混合物,待全部熔融后,
于60℃下保温,并高速搅拌10min至熔融液均匀。

将熔融液转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
液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
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4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70℃下以2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5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聚
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80℃下加热熔融;(6)待全部
熔融后,于60℃下保温,并高速搅拌10min至熔融液均匀,将熔融液转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
中;(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液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
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
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5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90℃下以50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2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80℃下加热熔融;(6)待全
部熔融后,于60℃下保温,并高速搅拌10min至熔融液均匀,将熔融液转移至滴丸机的贮液
罐中;(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液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
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
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6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80℃下加热熔融;(6)待全
部熔融后,于60℃下保温,并高速搅拌10min至熔融液均匀,将熔融液转移至滴丸机的贮液
罐中;(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液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
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
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7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0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30r/min,搅拌5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2/3;(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
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8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3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6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四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4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3;(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
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9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6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5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3mm,外径为3.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
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0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
个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
横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70℃,滴头距冷却
液距离为4cm,滴速为50滴/分钟,滴头内径2mm,外径为2.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
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1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9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8cm,滴速为80滴/分钟,滴头内径5mm,外径为5.5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
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2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
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3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氟
硅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离
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4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丙
烯酸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将形成的滴丸
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5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温度为20℃的二甲基硅油中;(8)
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6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所述冷凝柱
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的温度为50℃,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为20℃,冷凝柱下端到
30%高度的位置温度为0℃;(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7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所述冷凝柱
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的温度为70℃,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为40℃,冷凝柱下端到
30%高度的位置温度为20℃;(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8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所述冷凝柱
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的温度为60℃,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为30℃,冷凝柱下端到
30%高度的位置温度为10℃;(8)将形成的滴丸离心除去冷凝剂。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19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所述冷凝柱
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的温度为60℃,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为30℃,冷凝柱下端到
30%高度的位置温度为10℃;(8)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调节超声波频率
60kHz,持续20s。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0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所述冷凝柱
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的温度为60℃,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为30℃,冷凝柱下端到
30%高度的位置温度为10℃;(8)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调节超声波频率
170kHz,持续100s。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1

(1)称取重量份8份的聚乙二醇2000,于80℃下加热熔融;(2)将重量份为10份的三
七总皂苷与熔融后的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移至剪切乳化
机,在80℃下以1500r/min的速度剪切,持续10min;(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1份
聚乙二醇4000、9份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于120℃下加热熔融;(6)将
步骤(5)中获得的熔融液在低速下进行搅拌,并用移液泵将熔融液移至滴丸机的贮液罐中。
低速搅拌为50r/min,搅拌10min。所述移液泵通过移液管进行移液,移液管的入口端有两个
开口,开口间的距离为2cm。移液管的出口端的出口面积为小于入口处的入口面积及管体横
截面面积,且出口面积为入口面积的1/2;(7)所述滴丸机贮液罐温度为80℃,滴头距冷却液
距离为6cm,滴速为60滴/分钟,滴头内径2.5mm,外径为3mm,所述滴丸机滴头内外侧涂有经
过TiO2改性的环氧树脂。调节滴液阀门,使熔融液滴入到冷凝剂二甲基硅油中。所述冷凝柱
上端到70%高度的位置的温度为60℃,冷凝柱30%-70%高度的位置为30℃,冷凝柱下端到
30%高度的位置温度为10℃;(8)将形成的滴丸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调节超声波频率
120kHz,持续40s。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2

将按对比例1-9、实施例1-21技术方案制备的成品滴丸,进行各项成品指标的检
测。具体的,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制剂通则,丸剂项下溶散时限方法检查溶散时
限;

按照如下方法来测定滴丸的圆整度:取滴丸一粒,测定其在三个不同方向的径向
长度,去平均值。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占平均径向长度的比例(当该数
据小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或平均径向长度占这三个径向长度中偏离平均值最远的数据
的比例(当该数据大于平均值时)为圆整度;检测滴丸成品的重量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
计算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重量差异;检测滴丸成品的含量
差异,称取20粒成品滴丸,计算出含量平均值及标准差,将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定义为含
量差异;

将成品中滴丸中含有气泡的定义为不合格品,并根据合格品的数量计算成品率。

实验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对比例1-9、实施例1-21滴丸成品的检测指标



由表12的结果可知,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方案(也就是对比例1、4、7),其制备
的滴丸效果均不如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滴丸成品。进一步地,在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或制
备原料对对比例1、4、7的方案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滴丸其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这就进一
步说明,本发明中,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制备方法,及原料组成,均比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要更
有利于药物药效的发挥。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
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皂苷滴丸,其组分包括三七总皂苷和聚乙二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三七皂苷滴丸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质聚乙二醇2000加热熔融;(2)三七总皂苷与聚乙二醇2000基质混合;(3)将步骤(2)获得的混合液在高温下高速剪切;(4)将步骤(3)获得的熔融液中加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5)将步骤(4)获得的混合物加热熔融;(6)将步骤(5)中获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