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5111816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6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84955.X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831963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K 14/08申请日:20160831|||公开

IPC分类号:

C07K14/08; C12N15/40; C12N15/70; C12P21/02; A61K48/00; A61K39/42; A61P31/14; C12R1/19(2006.01)N

主分类号:

C07K14/08

申请人: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林克冰; 葛辉; 黄种持; 朱志煌

地址:

361012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东渡海山路7号

优先权:

2016.06.29 CN 201610494451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代理人:

陈永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的获得,填补了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研究的空缺。同时根据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序列可以人工合成或转基因生物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有助于我们了解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制备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使用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养殖生产中药物的使用量,从根本上消除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隐患,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绿色水产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ID NO:1。
2.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ID NO:2,由权利要求1述的石
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得到。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Coat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的方法,包括重组载体的构
建、重组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菌种保存、诱导表达与鉴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at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
达载体为pET30a,所述感受态细胞为BL21(DE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at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
导表达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1:取阳性克隆按1:100比例接种到含50u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于摇床
中37℃*200rpm生长过夜;
步骤2:第二天将上述菌液按1:100比例接种到含50ug/mL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的2LTB培
养基中,放入摇床中37℃*200rpm生长至OD600=0.6-0.8时,将摇床温度降至15-25℃,1-3h
后加入终浓度0.10-0.30mM IPTG诱导生长16h;
步骤3:将诱导后的菌液于4℃*8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收集菌体,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重悬并重复离心过程以清洗菌体;放置于-20℃保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oat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
定采用SDS-PAGE和电镜观察法。
7.一种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疫苗,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石斑鱼神
经坏死病毒Coat蛋白或其任意混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中
的应用。

说明书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
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iral nervous necrosis,VNN),是世界范围的一种鱼类
流行性传染病,对仔鱼和幼鱼危害极大,严重者在一周内死亡率可达100%。由于其极高的
传染性和危害性,被国际兽医组织(OIE)列为重要的鱼类病害(OIE,2001)。目前,该病在除
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迅速蔓延,受感染的鱼类已达40余种,给各国海水养殖业造成了巨
大的危害。导致该传染病的致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它属
于诺达病毒科(Nodaviridae)中的β-诺达病毒属,是一种小RNA病毒。

石斑鱼是目前海水养殖鱼类中的高档优质鱼类。随着我国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的
成熟和斜带石斑鱼苗种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成为重要的海水鱼类养殖品种。但这几年石斑
鱼苗种期频繁发生神经坏死病毒病,引发苗种大量死亡,育苗成活率只有3~5%,有时不到
1%,甚至全军覆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常常导致苗种供不应求,影响养成生产。国内
外学者从化学药物、生物疫苗、RNA干扰(RNAi)及养殖模式等方面对该病的防治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

对于鱼类的病毒病,最有效、安全且无环境副作用的首选免疫保护方法即疫苗的
使用。经过疫苗的保护,养殖鱼类抵抗了各种病毒的侵染,使得集约化和工厂化的高密度水
产养殖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可能。目前进口水产疫苗产品多来源于真核表达系统生产亚单
位疫苗,价格昂贵,生产能力和销售价格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不适合于我国海水养
殖生产中推广,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可用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疫苗产品。

传统疫苗(减毒疫苗、灭活疫苗)存在安全性和保护效果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疫苗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研发的重组蛋白和重组
DNA技术的新一代疫苗克服了传统疫苗的种种缺陷,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
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其序列全长为1433bp,核苷酸序列如SIDNO:
1。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蛋白,其氨基酸序
列如SID NO:2,全长为338aa,由上述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
统表达得到。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全长1433bp,包括26bp的5’非翻译区(1-26bp)、
1017bp的开放阅读框(27-1043bp)和390bp的3’非翻译区(1044-1433bp),编码338个氨基
酸;,序列中双下划线标示的atg为起始密码子,单下划线标示的taa为终止密码子。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在于上述的Coat蛋白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表达的方法,包括重组
载体的构建、重组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菌种保存、诱导表达与鉴定。

优选的,所述表达载体为pET30a,所述感受态细胞为BL21(DE3)。

优选的,所述诱导表达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1:取阳性克隆按1:100比例接种到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于
摇床中37℃*200rpm生长过夜;

步骤2:第二天将上述菌液按1:100比例接种到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抗性的2L
TB培养基中,放入摇床中37℃*200rpm生长至OD600=0.6-0.8时,将摇床温度降至15-25℃,
1-3h后加入终浓度0.10-0.30mM IPTG诱导生长16h;

步骤3:将诱导后的菌液于4℃*8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收集菌体,用磷酸盐缓
冲液PBS重悬并重复离心过程以清洗菌体;放置于-20℃保存。

优选的,所的重组载体转化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1:从-80℃冰箱中取出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将其迅速置于冰水中,在冰
上融化2-5min;

步骤2:融解后轻弹管壁1-2次以重悬细胞;将约100ng的表达载体质粒DNA直接加
入感受态细胞中,轻微摇动混和随后置于冰水浴上30min;

步骤3:取出后放入水浴锅中:42℃,热激90s,热激完迅速放回冰水浴中3min;拿出
后取200μL无抗性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到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胞中;

步骤4:放入摇床中37℃*195rpm生长1h,吸取50μL-80μL悬液均匀涂布含有50μg/
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上,倒置、37℃培养过夜。

优选的,所述的菌株的保存及诱导表达的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1:从转化平板中挑取单克隆,加入4mL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
中;

步骤2:37℃*200rpm培养至OD600为0.5-0.8,2-3小时;无菌条件下取出生长过程中
样品测定OD600值;

步骤3:取管中0.9mL的菌液与0.1mL80%无菌甘油混合,存于-80℃冰箱中;

步骤4:向试管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0.375mM IPTG,放置37℃诱导4h。

优选的,所述鉴定采用SDS-PAGE和电镜观察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的疫苗,含有上述石斑
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蛋白或其任意混合物。

本发明的最好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上述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抗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的获得,填补了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
Coat基因研究的空缺。同时根据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序列可以人工合成或转基因
生物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有助于我们了解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制备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使用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养殖生产中药物的使用量,从根本上消除水产品的药
物残留隐患,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优质的绿色水产品。

本发明蛋白的诱导表达过程中对温度、转速、IPTG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了优化,诱导
时温度为15-25℃、IPTG浓度为0.10-0.30mM、诱导时间为16h,可增加重组蛋白的溶解性,有
利于蛋白折叠形成正确的构型,从而具有生物学活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SDS-PAGE分析Coat蛋白于BL21(DE3)表达情况;

Lane M:SDS-PAGEProtein marker;Lane 0:对照;Lane 1:15℃诱导过夜;Lane 2:
37℃诱导4h;

附图2为电镜观察比较VLP与NNV病毒结构,(A)为NNV病毒结构,(B)为VLP蛋白结
构;

附图3为SDS-PAGE分析Coat蛋白上清纯化结果;

Lane M:SDS-PAGEProtein marker;Lane 1:全菌破菌离心后上清;Lane 2:上清同
Ni-IDA孵育后流出液;Lane 3-4:50mM咪唑的BufferA(不含TritonX-100)洗脱液;Lane 5-
6:100mM咪唑的BufferA(不含TritonX-100)洗脱液;Lane 7-10:300mM咪唑的BufferA(不含
TritonX-100)洗脱液;Lane 11-12:500mM咪唑的BufferA(不含TritonX-100)洗脱液;

附图4为Coat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

附图5为抗体检测效果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实施例1: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设计与优化采用德泰生物最新开发的密码
子优化软件Max Codon TMO ptimization Program(V13),目标蛋白Coat最终优化的结果,
其序列全长为1433bp,其核苷酸序列如SIDNO:1。

实施例2: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蛋白表达与纯化

1、Coat蛋白表达与鉴定

1.1表达载体的转化

步骤1:从-80℃冰箱中取出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将其迅速置于冰水中,在冰
上融化2-5min。

步骤2:融解后轻弹管壁1-2次以重悬细胞。将约100ng的表达载体质粒DNA直接加
入感受态细胞中,轻微摇动混和随后置于冰水浴上30min(此时可以准备42℃水浴锅)。

步骤3:取出后放入水浴锅中(42℃),热激90s;热激完迅速放回冰水浴中3min;拿
出后取200μL无抗性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到已转化的感受态细胞中。

步骤4:放入摇床(37℃*195rpm)中生长1h,吸取50μL-80μL悬液均匀涂布含有50μ
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中,倒置、37℃培养过夜。

1.2菌株的保存及诱导表达

步骤1:从转化平板中挑取3个单克隆,加入4mL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培养
基中,编号为标记为“0”“1”“2”。

步骤2:37℃*200rpm培养至OD600约为0.5-0.8(通常需要2-3小时)。生长过程中无
菌条件下取出样品测定OD600值。

步骤3:取“1”“2”号管中各0.9mL的菌液与0.1mL80%无菌甘油混合,存于-80℃冰
箱中。

步骤4:向试管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0.375mM IPTG(“0”对照组不加IPTG),通常“0”
“1”放置15℃诱导过夜,“2”放置37℃诱导4h。

1.3SDS-PAGE鉴定诱导表达结果

步骤1.分别取“0”“1”“2”试管中各400-600μL培养液12000rpm*10min*4℃离心,去
除上清液,加入500μL ddH2O重悬菌体,并再次12000rpm*10min*4℃离心,去除上清液。

步骤2.加入50μL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混合以重悬沉淀。

步骤3.加入50μL的2×SDS上样缓冲液迅速在100℃加热样品15min使蛋白变性,然
后12000rpm*5min*4℃离心取上清电泳。电泳前10min100V稳压电泳,待溴酚蓝指示剂进入
分离胶后,200V稳压电泳至溴酚蓝带迁移至离凝胶底部1cm,取出凝胶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液
染色,随后转入脱色液中,脱色至背景清晰。如图1所述。

1.4电镜观察蛋白形态

取神经坏死病毒NNV与表达出的蛋白VLP制片,并于电镜下观察两者形态如图2,结
果发现两者大小和形态极为相似。

1.5Coat蛋白放大培养

步骤1:取“1”和“2”保种的菌种按1:100比例接种到含50μg/mL硫酸卡那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于摇床中(37℃*200rpm)生长过夜

步骤2:第二天将上述菌液按1:100比例接种到含50μg/mL卡那霉素抗性的2L TB培
养基中,放入摇床中(37℃*200rpm)生长至OD600=0.6~0.8时,将摇床温度降至15-25℃,约
1-3h后加入终浓度0.10-0.30mM IPTG诱导生长16h

步骤3:将诱导后的菌液于4℃*8000rpm离心15min弃上清,收集菌体,用磷酸盐缓
冲液PBS重悬并重复离心过程以清洗菌体;放置于-20℃保存。(如果收菌当天不纯化的话,
放置于-20℃)

2、Coat蛋白纯化

2.1Coat蛋白上清纯化(整个纯化过程在低温下操作)

步骤1:用BufferA:50mMTris,150mM NaC,1mM DTT,1%TritonX-100,1μg/mL
Pepstatin A,1μg/mL Leupeptin,20mM咪唑,pH8.0重悬菌泥(通常裂解液用量为10-15mL/g
菌泥)

步骤2:超声裂解,用500W功率,在冰浴中进行超声,每超声3s,间歇6s,总计15min,
结束在显微镜下观察破碎结果。(根据破碎结果可适当调节破碎时间)

步骤3:13000rpm*30min*4℃离心保留上清,并用0.45um滤膜过滤

步骤4:用BufferB:50mM Tris,150mM NaCl,20mM咪唑,pH8.0平衡3mL Ni-IDA柱,
平衡约5-10CV直至紫外示数达到基线

步骤5:将3步过滤的上清同平衡后的Ni-IDA柱混合后置于旋转混合仪上于4℃孵
育60-80min

步骤6:用一空的层析柱截留含有Coat蛋白的Ni-IDA柱,并用Buffer B冲洗10-
20CV,流速控制在1.0mL/min,直至紫外示数达到基线

步骤7:用分别含有50mM、100Mm、300mM咪唑以及500mM咪唑的Buffer B洗脱目标蛋
白,流速控制在1.5mL/min,并收集每个咪唑梯度的洗脱液组分

步骤8:取每个组分20μL加入20μL的2×SDS上样缓冲液迅速在100℃加热样品
10min使蛋白变性,然后12000rpm*5min*4℃离心取上清电泳。电泳前10min100V稳压电泳,
之后溴酚蓝指示剂进入分离胶200V稳压电泳至溴酚蓝带迁移至离凝胶底部1cm,取出凝胶
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液染色,随后转入脱色液中,脱色至背景清晰。(在平衡Coat蛋白得率和
纯度的时,可通过适当地减少Ni-IDA柱体积以获得高纯度的目标蛋白)如图3所述。

3Coat蛋白透析分装

3.1将上述收集的目标蛋白用3.5kDa透析袋透析到500mL Buffer C:1×PBS,10%
Glycerol,pH 7.4中,用磁力搅拌器4℃旋转,每隔2h换液一次,总计换液4次。

3.2透析结束后用0.22um膜过滤,并分装冻于-80℃。

4.Coat蛋白质检

4.1Coat蛋白稳定性测试(冻融实验)

取一支分装后冻于-80℃的Coat蛋白,放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待其缓慢融化,融化后
无明显悬浮物并且13000rpm*30min*4℃离心亦无沉淀,说明Coat蛋白冻融实验是正常的。

4.2Coat蛋白浓度测定

测定蛋白浓度采用Bradford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其标准曲线如图4所示。测得其
OD=0.275,最终换算浓度为0.380mg/mL。

实施例3:

将实施例2获得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蛋白制成疫苗VLP直接注射鱼体,选择大
小为4-6cm的鱼体。

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VLP注射量为0.2-8.5μg/g鱼;

VLP7D代表VLP注射后鱼体7天取血检测抗体水平,VLP14D代表14天后取血检测抗
体水平,NNV7D代表鱼体注射神经坏死病毒(NNV)7天后取血检测抗体水平,NNV14D代表鱼体
注射神经坏死病毒(NNV)14天后取血检测抗体水平(NNV相当于阳性对照),对照7d代表注射
生理盐水7天取血,对照14d代表注射生理盐水14天取血检测抗体水体。

抗体检测效如图5所示:注射VLP跟NNV病毒液抗体效价都达到几万,对照组抗体效
价为90左右,说明本发明制备的VLP疫苗能够和病毒原液产生几乎相同的效价。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及应用。本发明通过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的获得,填补了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研究的空缺。同时根据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Coat基因序列可以人工合成或转基因生物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有助于我们了解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制备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使用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养殖生产中药物的使用量,从根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