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
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急速攀升,根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进行的《社区居
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甲亢的患病率为1.3%,甲减的患病率是6.5%,甲状
腺结节的患病率是18.6%,甲状腺结节中有5%~15%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目前对于甲
状腺瘤、甲状腺癌以及一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等疾病,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
几率很高。临床用药主要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药物或碘-131降低甲状腺功能治疗甲
亢。而对甲亢伴随的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甲状腺结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无特效药。中成药
中也缺乏对甲亢伴随的甲状腺肿大、内分泌突眼、甲状腺结节、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均有效的
成品药物。
五岳抗甲方是由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赵家军教授发明的临床验
方、作为院内制剂在临床应用十几年,并于200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
ZL99112193.7)。该处方为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有黄芪、人参等十味中药组成,益气养阴、活
血化瘀、软坚散结,调节免疫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及单纯性甲状腺
肿大、内分泌性突眼等。该组方弃用了传统的海藻、昆布等富碘中药,达到正邪兼顾,标本兼
治的目的。该药组方独特,符合现代对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不仅对内分泌有双向调
节作用,还对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作用,可升高白细胞,消除甲状腺激素分泌过高及
使用抗甲状腺肌肤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
原五岳抗甲方采用传统的中药丸剂的剂型在临床应用。而丸剂作为中药的一种传
统剂型,每次口服约5~10g,存在单次服用量过大的问题。且丸剂作为一种传统剂型,水分、
微生物限度值较高,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容易霉变。而胶囊剂、片剂等作为一种现代药物剂
型,其药物成分与外界隔离,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对具有不良嗅味、不稳定的药
物有一定程度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药物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
分散、溶出和吸收,一般情况下其起效将高于丸剂。
因此,将五岳抗甲方开发成一种现代新型药物剂型,以降低其单次服用量,并提高
其质量稳定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
剂及其制备工艺。该中药制剂服用方便,质量稳定,可有效保留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其原料由制何首乌、女贞子、薏苡仁、黄芪、莪术、醋
三棱、人参、甘草、白花蛇舌草、穿山龙组成;
其中,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制何首乌10~20份、女贞子10~20份、薏苡仁10~15份、黄
芪20~30份、莪术10~20份、醋三棱10~15份、人参15~30份、甘草3~6份、白花蛇舌草10~
20份、穿山龙10~20份;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中,原料重量配比为制何首乌10~15
份、女贞子10~17份、薏苡仁12~15份、黄芪20~25份、莪术10~17份、醋三棱12~15份、人
参15~25份、甘草3~5份、白花蛇舌草10~17份、穿山龙10~18份;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中,所述原料重量配比为制何首乌12
~15份、女贞子12~17份、薏苡仁13~15份、黄芪20~23份、莪术10~15份、醋三棱13~15
份、人参20~25份、甘草3~4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穿山龙12~18份;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料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如下: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
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
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
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
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白花蛇舌草:苦、甘,寒;归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咽喉肿痛,
肺热喘咳,热淋涩痛,湿热黄疸及多种恶性肿瘤;外用可治疗毒蛇咬伤,疮肿热痛等症;
穿山龙:甘、苦,温;归肝、肾、肺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
喘;用于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跌扑损伤,闪腰岔气,咳嗽气喘;
制何首乌: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
化浊降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
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
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
痹心痛,食积胀痛;
醋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
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制备,其过程为:按比例称取适量
的制何首乌、女贞子、薏苡仁、黄芪、莪术、醋三棱、人参、甘草、白花蛇舌草、穿山龙中的1-10
种,放入挥发油提取设备中,提取挥发油;药渣及剩余提取的原料用提取溶剂浸润;润透后,
进行煎煮;合并煎液,进行浓缩;将所得浸膏进行干燥并粉碎;将剩余原料进行粉碎;然后将
浸膏粉和原料粉混合,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加入适宜辅料制成制剂。
上述的一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按比例优选称取制何首乌、
女贞子、薏苡仁、黄芪、莪术、醋三棱、人参、甘草、白花蛇舌草、穿山龙中的4~9种,放入挥发
油提取设备中,提取挥发油;
所述的提取溶剂为水、10%~90%乙醇溶液;浸润时间为1~24小时;
所述的煎煮温度控制为60~100℃,煎煮次数1~3次,每次煎煮时间1~4小时;
所述的浓缩方式为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浓缩后的浸膏相对密度为1.25~1.35;
所述的干燥方式为常压干燥、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中的一种;干燥温度为-40
~200℃;粉碎后的粒度为10~300目;
所述的剩余原料的粉碎粒度为10~300目;
所述的制剂为片剂、胶囊剂、缓释制剂、颗粒剂、口服液、混悬剂中的一种。
上述口服给药的药物制剂,在制备过程中使用可药用的稀释剂,例如填料(乳糖、
蔗糖、甘露醇、糊精等)、粘合剂(如预胶化淀粉、聚乙烯比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
(硬脂酸、聚乙二醇、硬脂酸镁、滑石粉、二氧化硅)、崩解剂(例如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润
滑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组方独特,符合现代对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
理研究。并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将原料中的有效组分提取出来,在浓缩、干燥过程中最大
程度的减少了有效组分的损失。制成便于患者携带和服用的现代药物剂型。经过加速6个
月、长期12个月的稳定性考察,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发生变化,含量均一稳定,水分、微生物
限度等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来源及其产地如下:
人参: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产地为吉林;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膜英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
产地为甘肃;
白花蛇舌草: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的干燥全草;产
地为江西;
穿山龙:本品为薯蓣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 Makino的干燥根茎;产地为辽
宁;
薏苡仁: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
燥成熟种仁;产地为湖南;
甘草: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产地为新
疆;
制何首乌: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的干燥块根的炮制加
工品;产地为湖北;
女贞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产地为湖北;
醋三棱: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stoloniferumBuch.-Ham.的干燥块茎
的炮制加工品;产地为湖北;
莪术:本品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 et C.F.Liang的干燥
根茎;产地为广西。
实施例1:颗粒剂
处方:
制何首乌10g、女贞子20g、薏苡仁15g、黄芪20g、莪术15g、醋三棱15g、甘草5g、白花蛇舌
草15g、穿山龙18g、人参20g;
工艺:
将制何首乌、女贞子、薏苡仁、黄芪、莪术、醋三棱、甘草、白花蛇舌草、穿山龙9种按比例
称取原料,加10倍水浸润2小时,煎煮3次,每次1小时,煎煮温度控制在95~100℃,合并煎
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5;所得浸膏用常压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100℃;所得
干浸膏用粉碎机粉碎并过200目筛;剩余人参用粉碎机粉碎并过200目筛;加入适量乳糖制
成颗粒。
实施例2:颗粒剂
处方:
制何首乌12g、女贞子17g、薏苡仁13g、黄芪23g、莪术10g、醋三棱12g、甘草6g、白花蛇舌
草17g、穿山龙20g、人参25g;
工艺:
将制何首乌、女贞子、莪术、醋三棱、白花蛇舌草5种按比例称取原料,放入挥发油提取
设备中,提取挥发油;药渣和薏苡仁、黄芪、甘草、穿山龙加10倍60%乙醇溶液浸润10小时,煎
煮1次,用时4小时,煎煮温度控制在80~85℃,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所得浸
膏用减压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60℃;所得干浸膏用粉碎机粉碎并过60目筛;剩余
人参用粉碎机粉碎并过60目筛;将浸膏粉和人参粉混匀,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并加入适量蔗
糖制成颗粒。
实施例3:硬胶囊剂
处方:
制何首乌20g、女贞子10g、薏苡仁12g、黄芪30g、莪术20g、醋三棱13g、甘草3g、白花蛇舌
草10g、穿山龙10g、人参30g;
工艺:
将莪术、醋三棱、白花蛇舌草、按比例称取原料,放入挥发油提取设备中,提取挥发油;
药渣和制何首乌、女贞子、黄芪、甘草、穿山龙加10倍80%乙醇溶液浸润24小时,煎煮3次,每
次2小时,煎煮温度控制在75~85℃,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所得浸膏用冷冻
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40℃;所得干浸膏用粉碎机粉碎并过100目筛;剩余薏苡
仁、人参用粉碎机粉碎并过100目筛;将浸膏粉和人参粉混匀,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并加入适
量蔗糖、制成颗粒。再加入适当润滑剂装入囊壳,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4:片剂
处方:
制何首乌15g、女贞子12g、薏苡仁10g、黄芪25g、莪术17g、醋三棱10g、甘草4g、白花蛇舌
草20g、穿山龙12g、人参15g;
工艺:
将莪术按比例称取原料,放入挥发油提取设备中,提取挥发油;药渣和女贞子、薏苡仁、
黄芪、甘草、穿山龙、醋三棱、白花蛇舌草加10倍水浸润12小时,煎煮3次,每次3小时,煎煮温
度控制在95~100℃,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30;所得浸膏用喷雾干燥方式进行
干燥,干燥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80℃;所得干浸膏用粉碎机粉碎并过80目筛;剩余制何
首乌、人参用粉碎机粉碎并过80目筛;将浸膏粉和药材原粉混匀,加入提取的挥发油并加入
适量淀粉、制成颗粒。再加入适当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乳糖、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
制成片,即得片剂成品。
实施例5 稳定性考察
选取实施例3中制得的五岳抗甲胶囊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如下:
表1:五岳抗甲胶囊的加速、长期稳定性研究结果
按照国家药典标准要求,水分不得超过9%,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4cfu/g;霉菌
和酵母菌数102 cfu/g;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g);不得检出沙门菌(10g);耐胆盐革兰式阴
性菌小于102 cfu(g);薄层鉴别要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要求本品每粒含黄芪以黄芪甲苷(C41H68O14)计,不得少于
1.00mg。
从上述稳定性考察结果可以看出,在加速试验条件(40±2℃,RH75%±5%)下进行
考察,于0、1、2、3、6个月取样;在长期试验条件(25℃±2℃,RH60%±10%)下进行考察,于0、
3、6、9、12个月取样检验。对相关项目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五岳抗甲胶囊经加速试验6
个月、长期12个月稳定性考察。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未发生变化,含量均一稳定。其他检测项
目均无明显变化,在试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说明该胶囊剂质量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