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导尿管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隐形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等材料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
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亦可称为水
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且引流管连接尿袋收集尿液。传统导尿管,基本上
是在直径较大的管内设置注药管、注水管,管内的空腔作为尿液流出的通道,插入导尿管的
患者活动受限,导尿不可控,尿袋也会因为自身重量或者被牵拉而引起对膀胱内冲气囊的
向外牵拉,而对尿道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的健康。由于现有的导尿管管体较长,一般在病人
要求排尿时才插入病人膀胱,并且在病人排尿完毕后拔出,但每次插拔操作麻烦,同时会给
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传统导尿管使用时经常导致患者产生尿道感染,对患者生理、精神上
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长期隐藏在尿道中不用连接尿袋的导尿管,
可与正常人一样根据自己意愿控制排尿时间的隐形导尿管。
一种隐形导尿管,包括第一导管、导尿球体、环形球囊、压力传感器、第一阀门、第
二阀门、第二导管、第一注水管以及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一导管内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
述第一导管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有所述导尿球体且该端的周缘还连
接有所述环形球囊,所述导尿球体的外壁连接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与
外部显示仪器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设在所述第一导管内且紧贴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壁,所
述第一注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环形球囊,所述第一注水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导管的
另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一注水管内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注水管的所述第二阀
门;
所述第二导管内设有所述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二注水管紧贴所述第二导管的内
壁,所述第二注水管的两端部均突出于所述第二导管的两端部;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用于
与所述第一导管的端部衔接连通且所述第二注水管能够与所述第一注水管衔接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注水管贯穿于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壁使得所述第一
注水管与所述第一导管呈一体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远离所述环形球囊的一端的端面具有卡槽,
所述第二导管一端的端面具有凸台,所述第二导管能够通过所述凸台嵌设在所述卡槽内以
与所述第一导管衔接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注水管较所述第二导管的端面突出,所述第二注
水管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注水管的内径匹配,当所述第二导管与所述第一导管衔接连通时,
所述第二注水管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一注水管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具有多个呈扇形的阀门扇叶,多个所述阀门
扇叶的弧形边缘与所述第一导管的内壁连接,多个所述阀门扇叶的半径所在的边缘配合,
多个所述阀门扇叶配合呈圆形以闭合所述第一导管,当所述第一导管内有液体通过时,多
个所述阀门扇叶之间受液体的压力而形成缝隙以打开所述第一导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门扇叶的厚度为0.5-3mm,所述阀门扇叶的材质为硅
胶;所述阀门扇叶承受液体压力的范围为60-90cm HO。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远离所述环形球囊的一端部嵌设有电磁线
圈,所述第二导管的与所述第一导管配合的一端部嵌设有电磁铁,所述第二导管的内壁嵌
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当所述第二导
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导管的端部衔接连通时,所述第一导管内的所述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管
内的导线能够衔接连通,当所述导线与外部电源连通时,所述第一导管通过所述电磁铁与
所述电磁线圈磁性连接以与所述第二导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的外壁具有纳米银离子涂层或者壳聚糖涂
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管为硅胶导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管为硅胶导管。
上述的隐形导尿管,包括第一导管、第一注水管、导尿球体、环形球囊、压力传感
器、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二导管、第一注水管以及第二注水管。上述的隐形导尿管是一种
内置隐形的导尿管,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解决了前列腺病人插管后,携带尿袋活动不便的
问题,也解决了频繁拔插导尿管而带来的尿道感染问题,同时可与正常人一样可根据自己
意愿控制排尿时间。
上述的隐形导尿管性能良好,可长期隐藏在尿道中不用连接尿袋,由于它内置在
尿道中,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尿道内括约肌至尿道球部之间梗阻患者不用佩带尿袋,医生植
入方便,患者日常使用方便,具有隐形功能不妨碍社交活动。
上述的隐形导尿管外壁涂有纳米银离子涂层或壳聚糖涂层,所以可以很好的防止
细菌通过导尿管造成患者尿道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隐形导尿管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第一导管内的第一阀门正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隐形导尿管;100、第一导管;110、卡槽;200、第一注水管;300、导尿球体;400、
环形球囊;500、压力传感器;600、第一阀门;610、阀门扇叶;700、第二阀门;800、第二导管;
810、凸台;900、第二注水管;1000、电磁线圈;110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
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
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
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
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隐形导尿管10。该隐形导尿管10包括第一导管
100、第一注水管200、导尿球体300、环形球囊400、压力传感器500、第一阀门600、第二阀门
700、第二导管800以及第二注水管900。
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管100为硅胶导管。第二导管800为硅胶导管。
参见图1所示,第一导管100内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第一导管100的第一阀门
600。参见图2所示,第一阀门600具有多个呈扇形的阀门扇叶610,多个阀门扇叶610的弧形
边缘与第一导管100的内壁连接,多个阀门扇叶610的半径所在的边缘配合,多个阀门扇叶
610配合呈圆形以闭合第一导管100,当第一导管100内有液体通过时,多个阀门扇叶610之
间受液体的压力而形成缝隙以打开第一导管100。在本实施例中,阀门扇叶610的厚度为
0.5-3mm,阀门扇叶610的材质为硅胶;阀门扇叶610的承受压力和厚度相符,阀门扇叶610采
用硅胶使得阀门扇叶610具有柔软度和韧性。阀门扇叶610承受液体压力的范围为60-90cm
HO。
参见图1所示,第一导管100的一端连通有导尿球体300且第一导管100的该端的周
缘还连接有环形球囊400,导尿球体300的外壁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00,压力传感器500用于
与外部显示仪器无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500通过信号传输,可以显示膀胱内压力值,显示
在外部手环式显示屏或者其他外部显示仪器上,通过观察显示屏数值,使用者可以通过尿
液量及压力值决定是否进行排尿。
参见图1所示,第一导管100的外壁具有纳米银离子涂层或者壳聚糖涂层(附图中
未示出)。上述的隐形导尿管10外壁涂有纳米银离子涂层或壳聚糖涂层,所以可以很好的防
止细菌通过导尿管造成患者尿道感染。
第一注水管200设在第一导管100内且紧贴第一导管100的内壁,第一注水管200贯
穿于第一导管100的内壁使得第一注水管200与第一导管100呈一体式。第一注水管200的一
端连通于环形球囊400,第一注水管200的另一端朝向第一导管100的另一端部延伸,第一注
水管200内设有能够打开或者关闭第一注水管200的第二阀门700。
参见图1所示,第二导管800内设有第二注水管900。第二注水管900紧贴第二导管
800的内壁,第二注水管900的两端部均突出于第二导管800的两端部;第二导管800的一端
用于与第一导管100的端部衔接连通且第二注水管900能够与第一注水管200衔接连通。
参见图1所示,第一导管100远离环形球囊400的一端的端面具有卡槽110,第二导
管800一端的端面具有凸台810,第二导管800通过凸台810嵌设在卡槽110内以与第一导管
100衔接连通。
参见图1所示,第二注水管900较第二导管800的端面突出,第二注水管900的外径
与第一注水管200的内径匹配,当第二导管800与第一导管100衔接连通时,第二注水管900
能够嵌设在第一注水管200内。
参见图1所示,第一导管100远离环形球囊400的一端部嵌设有电磁线圈1000,第二
导管800的与第一导管100配合的一端部嵌设有电磁铁或者第二导管800的凸台810可以是
电磁铁材料制成。第二导管800的内壁嵌设有导线1100,导线1100的一端与电磁铁连接,另
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当第二导管800的端部与第一导管100的端部衔接连通时,第一
导管100内的导线1100与第二导管800内的导线1100能够衔接连通,当导线1100与外部电源
连通时,第一导管100通过电磁铁与电磁线圈1000磁性连接以与所述第二导管800连接。
参见图1所示,上述的隐形导尿管10,第二导管800与第一导管100通过电磁铁与电
磁线圈1000配合,并且通过卡槽110与凸台810嵌设配合,第二导管800内设有的第二注水管
900与第一导管100内设有的第一注水通道相对应,当第二导管800的凸台810与第一导管
100的卡槽110配合对接时,第二导管800内设有的第二注水管900与第一导管100内设有的
第一注水通道相连通,将外部电池电源与连接电磁铁的导线1100连通,然后将第一导管100
置入男性的下尿道内,使第一导管100的管体上的环形球囊400的顶部对应在膀胱尿道开口
处,环形球囊400的下部对应在男性尿道球部,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通过第二注水管900以
及第一注水管200向环形球囊400内注射,受生理盐水的压力,第一注水管200内的第二阀门
700打开,生理盐水进入环形球囊400,环形球囊400膨胀,使环形球囊400留在男性下尿道内
不会脱落,停止注射,第二阀门700自动关闭,给电磁铁断电,第二导管800与第一导管100即
可分离,取出第二导管800,第一导管100即可留置在尿道中,从外部观看不到。第一阀门600
由多个个阀门扇叶610组成,当需要排尿时,患者可进行自主排尿,通过尿液本身的压力及
膀胱排尿时收缩产生的压力作用,使得多个阀门扇叶610被彼此分开,圆形的第一阀门600
的多个阀门扇叶610之前产生缝隙使尿液流出,当排尿完成压力减小阀门扇叶610自动恢复
原位,封住第一导管100。
上述的隐形导尿管10,包括第一导管100、第一注水管200、导尿球体300、环形球囊
400、压力传感器500、第一阀门600、第二阀门700、第二导管800、第一注水管200以及第二注
水管900。上述的隐形导尿管10是一种内置隐形的导尿管,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解决了前列
腺病人插管后,携带尿袋活动不便的问题,也解决了频繁拔插导尿管而带来的尿道感染问
题,同时可与正常人一样可根据自己意愿控制排尿时间。
上述的隐形导尿管10性能良好,可长期隐藏在尿道中不用连接尿袋,由于它内置
在尿道中,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尿道内括约肌至尿道球部之间梗阻患者不用佩带尿袋,医生
植入方便,患者日常使用方便,具有隐形功能不妨碍社交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