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粉的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105237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254406.8

申请日:

2016.12.30

公开号:

CN106722722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27/00申请日:20161230|||公开

IPC分类号:

A23L27/00(2016.01)I; A23L27/24(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27/00

申请人:

重庆汤嫂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元东

地址:

401527 重庆市合川区铜溪镇渭电路15号附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取葡萄籽,干燥、粉碎后得葡萄籽粉;二、取菠菜,20℃以下低温干燥24~30h,粉碎后得菠菜粉;三、取黄油、乳酸菌粉,将黄油搅拌至糊状,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乳酸菌粉,继续搅拌2min后,再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葡萄籽粉和菠菜粉,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发酵酱;四、在35~38℃静置发酵酱,并密封发酵45~48h;五、在20℃以下温度,干燥发酵后的发酵酱,干燥30~38h后再粉碎,得发酵后粉料;六、取辅料,与发酵后粉料混合均匀后,得成品。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代替亚硝酸盐,且腌制的食品色香味较佳的腌制粉加工工艺。

权利要求书

1.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葡萄籽,干燥、粉碎后得葡萄籽粉;
二、取菠菜,20℃以下低温干燥24~30h,粉碎后得菠菜粉;
三、取黄油、乳酸菌粉,将黄油搅拌至糊状,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乳酸菌粉,继续搅
拌2min后,再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葡萄籽粉和菠菜粉,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发酵酱;
四、在35~38℃静置发酵酱,并密封发酵45~48h;
五、在20℃以下温度,干燥发酵后的发酵酱,干燥30~38h后再粉碎,得发酵后粉料;
六、取辅料,与发酵后粉料混合均匀后,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葡萄籽粉、菠
菜籽粉的粒径均为1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中,辅料包括
盐、花椒、味精、辣椒粉、葱粉、蒜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中,将发酵后
粉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再取菜油与其混合搅拌均匀,真空包装后得成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葡萄籽粉、菠菜粉、黄
油、乳酸菌粉的质量份数比例为,5:3:8:0.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黄油搅拌
至糊状的过程中,加入香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在加入葡
萄籽粉和菠菜粉时,先将葡萄籽粉和菠菜粉混合均匀,得混合粉,然后再加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在加入混
合粉时,分为四次加入,且四次的质量份数比例为:4:3: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中,在加入混
合粉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同时加入混合粉,直至搅拌结束时,混合粉加入完成。

说明书

腌制粉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腌制粉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腌制,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开始已经相当常见的食物烹调和保存方法,指利用糖、
盐、醋或其他调味料来保存肉类或蔬菜等食物,以延长他们的保用期。这些食物在浸泡一段
时间后,会有一种与原来食物不同的风味。一般在煮食前加入调味料,然后等一段时间才以
烹调,使调味料的味道更能渗入食物中,有提升食物的味道的功能。

腌料的诞生将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大家只要用选择自己喜欢的风味腌料,然后
把自己想要做的肉类蔬菜腌制一下,然后以烤、炸、煎、炖等方式烹调,至熟即可使用,腌制
后的产品适合油炸、烧烤、串烧、煎、炖等多种加工方法。

现代随着腌料的发展,腌料的配料也样式多种,为了提升食品的色香味,腌料中加
入了各种食品添加剂,其中,亚硝酸盐就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他不仅能提升食品的色、
香,而且还可起到抑菌作用、抗氧化作用等多种功能,因此,也是腌料中必不可少的原料之
一。但是亚硝酸盐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其具有其他副作用,例如,具有致癌作用,因此,大家
看到食品添加剂也是谈添加剂色变。如果能有其他调味料可代替亚硝酸盐或者其他食品添
加剂,同样可给予食品色香味的体验,那将是人类的福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代替亚硝酸盐,且腌制的食品色香味较佳
的腌制粉加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
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葡萄籽,干燥、粉碎后得葡萄籽粉;

二、取菠菜,20℃以下低温干燥24~30h,粉碎后得菠菜粉;

三、取黄油、乳酸菌粉,将黄油搅拌至糊状,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乳酸菌粉,继续搅
拌2min后,再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葡萄籽粉和菠菜粉,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发酵酱;

四、在35~38℃静置发酵酱,并密封发酵45~48h;

五、在20℃以下温度,干燥发酵后的发酵酱,干燥30~38h后再粉碎,得发酵后粉料;

六、取辅料,与发酵后粉料混合均匀后,得成品。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腌制粉的加工工艺,葡萄籽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主要
有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原花青素类化合物;还含有丰富的油脂和其他维生素、蛋白质类营养
成分。菠菜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草酸。黄油又叫乳脂、白脱油,是将牛奶
中的稀奶油和脱脂乳分离后,使稀奶油成熟并经搅拌而成的,黄油与奶油的最大区别在于
成分,黄油的脂肪含量更高,优质黄油色泽浅黄,质地均匀、细腻,切面无水分渗出,气味芬
芳。黄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将其作为基体与乳酸菌发酵,可产生乳酸。乳酸菌粉在黄油
搅拌至糊状后加入,使得乳酸菌粉与黄油充分接触,然后加入葡萄籽粉和菠菜粉。在发酵的
过程中,葡萄籽粉、菠菜粉会逐渐生成亚硝酸盐,再随着乳酸菌的发酵生成乳酸改变了发酵
酱的Ph值,而亚硝酸盐再Ph降低的情况下会分解,发酵完成后,即产生了亚硝酸盐的形成和
分解过程,当然,发酵酱中还有亚硝酸盐的存在。发酵酱干燥粉碎后与辅料混合,即制成腌
制粉,腌制粉在腌制食品的过程中,不仅可利用产生的亚硝酸盐起到提升食品色香味的作
用,而且,乳酸菌生成的乳酸也可辅助改善食品的口味。

经实验腌制腊肉来看,本发明的腌制粉,制作的腊肉色香味俱全,但含有淡淡的乳
酸味;与普通市场上购买的腌制粉腌制的腊肉相差不大,经过熏制后,本发明的腌制料腌制
的腊肉的口感更加细嫩。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一,葡萄籽粉、菠菜籽粉的粒径均为100目。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六中,辅料包括盐、花椒、味精、辣椒粉、葱粉、蒜粉。辅料可根
据个人口味需要添加。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六中,将发酵后粉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再取菜油与其混合搅
拌均匀,真空包装后得成品。与菜油相伴后香味更加浓郁。由于有液体菜油的加入,因此,需
要真空包装,避免空气进入,缩短腌制料的存放时间。

进一步,所述的葡萄籽粉、菠菜粉、黄油、乳酸菌粉的质量份数比例为,5:3:8:
0.02。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三中,黄油搅拌至糊状的过程中,加入香油。香油可作为乳化
剂,搅拌的过程中,将黄油逐步乳化,搅拌至糊状。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三中,在加入葡萄籽粉和菠菜粉时,先将葡萄籽粉和菠菜粉混
合均匀,得混合粉,然后再加入。混合后加入,加入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三中,在加入混合粉时,分为四次加入,且四次的质量份数比
例为:4:3:2:1。分四次加入,加入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三中,在加入混合粉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同时加入混合粉,直
至搅拌结束时,混合粉加入完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一、取葡萄籽,干燥、粉碎后得粒径为100目的葡萄籽粉;

二、取新鲜菠菜,20℃以下低温干燥24h,粉碎后得粒径为100目的菠菜粉;

三、取葡萄籽粉5kg、菠菜粉3kg,将其混合均匀,得混合粉,再取黄油8kg、乳酸菌粉
0.02kg,将黄油搅拌至糊状,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香油和乳酸菌粉,然后继续搅拌2min
后,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混合粉,混合粉分为四次加入,且四次分别加入的质量为:
3.2kg、2.4kg、1.6kg、0.8kg,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发酵酱;

四、在35~38℃的温度下,静置发酵酱,密封发酵45h;

五、在20℃以下温度,干燥发酵后的发酵酱,干燥30h后再粉碎,得发酵后粉料;

六、取辅料盐、花椒、味精、辣椒粉、葱粉、蒜粉,与发酵后粉料混合均匀后,得成品。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六,将发酵后粉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后,再取菜油与其混合
搅拌均匀,真空包装后得成品。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三,加入混合粉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同时加入混合粉,直
至搅拌结束时,混合粉加入完成。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二,干燥时间为30h,步骤四,发酵时间为48h。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步骤二,干燥时间为28h,步骤四,发酵时间为46h。

实验:

以实施例一~实施例五,来腌制腊肉,腊肉腌制时间为两周后熏制,观察腌制后、熏制前
腊肉的颜色和熏制后的腊肉颜色,并将熏制后的腊肉,煮制、切片爆炒后尝其味道,尝试人
员每组各10人,其中,腌制放置的辅料、爆炒放置的辅料均一致,且煮制、爆炒的工艺均一
致。

对比例一:

直接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质量的辅料腌制腊肉,其余操作均与实验的操作一致。

对比例二:

市场上购买的袋装腌肉粉。

实验的结果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五腌制后的腊肉颜色比对比例一腌制后的腊肉
颜色鲜艳,但含有乳酸味,但爆炒之后的腊肉,实施例一~实施例五较对比例一味道香,口感
糯,且腌制过程中并未出现霉变等变质现象。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
专利的实用性。

腌制粉的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腌制粉的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腌制粉的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腌制粉的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腌制粉的加工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腌制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取葡萄籽,干燥、粉碎后得葡萄籽粉;二、取菠菜,20以下低温干燥2430h,粉碎后得菠菜粉;三、取黄油、乳酸菌粉,将黄油搅拌至糊状,然后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乳酸菌粉,继续搅拌2min后,再在继续搅拌的过程中加入葡萄籽粉和菠菜粉,继续搅拌,均匀后,得发酵酱;四、在3538静置发酵酱,并密封发酵4548h;五、在20以下温度,干燥发酵后的发酵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