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中药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降血压中药汤。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高血压病的原因与饮食关系密切。由于长时间饮食习惯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掺杂在血液中,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处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国内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以钙通道阻滞剂( 地平类)、ACE—I( 普利类) 和血管紧张素酶—II 抑制( 沙坦类) 三大类药物为主,西药类降血脂药是他汀类为主导产品,近些年来中药类心血管病治疗制剂已逐渐成为国内市场上的畅销品种。与西药制剂相比,中药制剂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因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故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削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疏通血管和加速血液循环等多种效果,故中医类心血管病制剂与作用单一的西药制剂相比更具优势。但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药物治疗有些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很多产品降压效果不明显,降压后效果不稳定,很容易反弹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降血压中药汤,能够降低血脂,疏通血管,达到降压稳压的目的。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降血压中药汤,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降压草15-25份、玉米须10-18份、藕节8-12份、绞股蓝10-20份、沙棘15-25份、桑葚10-20份、柚子皮10-20份、黑木耳10-20份、山楂10-20份、陈皮5-10份、天麻5-10份、枸杞子5-10份、五味子5-10份、柴胡5-10份、酸枣仁3-5份、柏子仁3-5份、百合3-5份、野菊花3-5份。
进一步的,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配比量的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纯净水,加入量以没过原料3-5cm为宜,浸泡20-30min;然后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熬30-40min;滤去药渣,取汤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降血压中药汤,能够活血化瘀,疏通血管,降血脂,降血压,不易反弹,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降血压中药汤,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降压草15份、玉米须10份、藕节8份、绞股蓝10份、沙棘15份、桑葚10份、柚子皮10份、黑木耳10份、山楂10份、陈皮5份、天麻5份、枸杞子5份、五味子5份、柴胡5份、酸枣仁3份、柏子仁3份、百合3份、野菊花3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配比量的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纯净水,加入量以没过原料3cm为宜,浸泡20min;然后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熬30min;滤去药渣,取汤即可。
实施例2
一种降血压中药汤,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降压草25份、玉米须18份、藕节12份、绞股蓝20份、沙棘25份、桑葚20份、柚子皮20份、黑木耳20份、山楂20份、陈皮10份、天麻10份、枸杞子10份、五味子10份、柴胡10份、酸枣仁5份、柏子仁5份、百合5份、野菊花5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配比量的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纯净水,加入量以没过原料5cm为宜,浸泡30min;然后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熬40min;滤去药渣,取汤即可。
实施例3
一种降血压中药汤,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降压草20份、玉米须14份、藕节10份、绞股蓝15份、沙棘20份、桑葚15份、柚子皮15份、黑木耳15份、山楂15份、陈皮8份、天麻8份、枸杞子8份、五味子8份、柴胡8份、酸枣仁4份、柏子仁4份、百合4份、野菊花4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配比量的原料放入煎药器具内,加入纯净水,加入量以没过原料4cm为宜,浸泡25min;然后大火烧开后转文火煎熬35min;滤去药渣,取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