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0979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4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6717.0

申请日:

1995.09.16

公开号:

CN1145821A

公开日:

1997.03.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01D11/02; A61J3/00

主分类号:

B01D11/02; A61J3/00

申请人:

黄成钢; 张喜均

发明人:

黄成钢; 张喜均

地址:

310023浙江省杭州市西溪路1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袁木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主要由罐体、内胆、夹层、接管、多孔板搁脚、多孔板、多孔圈、快开式加料盖、放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温度计接口、气缸控制式出渣门所组成,提取时溶媒自下而上通过药材,强制循环,结构简单合理,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包含有罐体1、内胆
2: 夹层
3: 接 管
4: 多孔板搁脚
5: 接管
6: 多孔板
7: 多孔圈
8: 快开式加料盖
9: 放 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
10: 温度计接口
11: 接管
12: 气缸控制式 出渣门14,罐体1由内胆2和夹层3所组成,其特征是多孔板搁脚5装在 内胆2的上部,多孔板7放置在多孔板搁脚5上,多孔圈8放置在多孔板7 上,多孔板7和多孔圈8均为可卸式,接管6和接管12装在多孔板7上方 内胆2的壁上,放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10和温度计接口11装在快开式加 料盖9上。

说明书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

    本发明属于提取罐,尤其是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适用于植物药提取的场合。

    现有的植物药工业化提取罐主要由罐体、内胆、夹层、接管、快开式加料盖及气缸控制式出渣门组成,主要适用于(1)煎煮、(2)浸渍、(3)渗漉、(4)热回流、(5)强制下行循环等提取工艺。其中(1)-(4)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方法,但由于不能同时运用液固相对运动、加热、加压等提取强化因素,故存在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提取液浓度小、体积大,蒸发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5)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提取工艺,即溶媒由循环泵送至提取罐顶部,自上而下通过药材后回到循环泵,再送至罐顶部,如此强制下行循环,这样虽比前四种方法具有更多的优点,但只能用于药材较粗的情况,一旦药材较细,就容易产生堵塞现象而使循环不畅,导致提取率下降,提取时间延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提取时间短,能耗小,提取率高,适用范围广的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主要由罐体1、内胆2、夹层3、接管4、多孔板搁脚5、接管6、多孔板7、多孔圈8、快开式加料盖9、放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10、温度计接口11、接管12、13、气缸控制式出渣门14构成,罐体1由内胆2和夹层3所组成,多孔板搁脚5装在内胆2的上部,多孔板7放置在多孔板搁脚5上,多孔圈8放在多孔板7上,多孔板7和多孔圈8均为可卸式,接管6和接管12装在多孔板7上方内胆2的壁上,快开式加料盖9设置在罐体1的顶部,放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10和温度计接口11装在快开式加料盖9上,接管4装在夹层3上方,接管13装在罐体1下方,气缸控制式出渣门14装在罐体1底部。

    本发明的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的使用及工作原理是:将预处理后的药材加到罐内,盖上多孔板7,在多孔板7上放置多孔圈8,多孔板7的作用是只允许液体通过而阻挡药材上行,多孔圈8的作用是阻止多孔板7上移,关紧快开式加料盖9,用循环泵将溶媒(或套用液)经接管13送入提取罐内,这时液体先进入提取罐底部,继而上行通过药材,从接管12流出,进入过滤器及缓冲罐,回到循环泵,循环泵再将液体经接管13送入提取罐内,如此强制上行循环,循环的次数、每次循环的时间、使用新溶媒还是套用液,随药材的性质、成品的质量要求等而定,整个循环提取结束并抽出提取液后,可将水蒸汽通入提取罐夹层3及底部,加热回收罐内药渣中的溶媒。本发明由于强制性地使溶媒自下而上通过药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药材细粉容易块结而使溶媒流动不畅、提取率下降、提取时间延长的弊端,因而可将药材处理得更细,使传质面积增大,加快提取速度,同时由于无块结现象,固—液相对运动速度加快,有利于边界的更新,对加速提取有利。本发明安装时在接管12处装一阀门,根据需要调节循环液流出量,即可调节提取罐内的压力,还可将蒸汽通入提取罐夹层3内加温,这样,整个提取过程可同时利用循环、加热、加压三种强化因素,也可单独使用其中的某种强化因素,使提取速度明显加快,提取率和提取液浓度提高,配合溶媒套用,连续生产时所需浓缩的提取液体积减小,能耗随之明显降低。

    图1为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结构示意图。其中1-罐体,2-内胆,3-夹层,4-接管,5-多孔板搁脚,6-接管,7-多孔板,8-多孔圈,9-快开式加料盖,10-放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11-温度计接口,12-接管,13-接管,14-气缸控制式出渣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合理,将本发明用于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耗小,适用范围广,还可适用于现有技术地五种提取工艺,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本发明将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颠茄草处理成一定细度,投进提取罐,盖上多孔板7,放上多孔圈8,关紧快开式加料盖9,用循环泵将套用液A通过接管13送入提取罐至浸过该药材,停泵,浸渍约12小时,将浸渍液抽出另器保存,用循环泵将套用液B送入提取罐,这时液体从接管13进入提取罐底部,继而上行通过该药材,液体从接管12流出,进入过滤器,滤除少量夹带的药渣后,液体进入缓冲罐,回到循环泵,循环泵再将液体经接管13送入提取罐,如此强制上行循环。用套用液B作第一次循环,约2小时后抽出与浸渍液合并进入下道工序(回收溶媒及浓缩)。用套用液C作第二次循环约2小时后抽出至贮罐,作下批投料浸渍用(即套用液A)。用新配溶媒85%(V/V)乙醇作第三次循环约4小时后抽出至贮罐,作下批投料第一次循环用(即套用液B)。用新配溶媒85%(V/V)乙醇作第四次循环约4小时后抽至贮罐,作下批投料第二次循环用(即套用液C)。四次循环结束后,将水蒸汽从接管4通入夹层3并从接管13通入提取罐底部,加热罐中的药渣,溶媒乙醇蒸汽从接管6流出,经冷凝器和冷却器,液化后回收。待药渣冷却后打开气缸控制式出渣门14出渣即可。最后成品为颠茄流浸膏,经测定,提取率为91%,提取时间(含循环前的浸渍时间)约24小时,各项指标符合药典标准,而传统生产工艺设备采用的浸渍法时间约144小时,提取率为88%,此外,用本发明得到的提取液浓度更高,体积更小,回收溶媒及浓缩时蒸发负荷减小,能耗降低。实施例2

    取经预处理的姜半夏和生姜,同例1操作,但浸渍时间约6小时,只循环两次,每次2小时,新配乙醇浓度为70%(V/V)。经测定,在得膏量相近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得略高),用本发明只需10小时(含循环前的浸渍时间),而传统生产工艺的渗漉法需约48小时,且本发明得到的提取液浓度更高,体积更小,蒸发负荷减小,能耗降低。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强制上行循环植物药提取罐,主要由罐体、内胆、夹层、接管、多孔板搁脚、多孔板、多孔圈、快开式加料盖、放气及真空压力表接口、温度计接口、气缸控制式出渣门所组成,提取时溶媒自下而上通过药材,强制循环,结构简单合理,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能耗低,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