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酥脆片食品 本发明是一种以蚕豆为基料的食品及其生产技术。
蚕豆是一种富含淀粉和蛋白质的粮食作物。通常用来加工成淀粉,再制作成粉丝或其它淀粉制品,人们用其作为蔬菜食用。进一步的用途是加工成多种小食品,如绍兴茴香豆、五香辣味豆、脆香椒盐豆、兰花豆、怪味豆、糖衣豆等。这些产品的加工技术特点是在不改变蚕豆原形态的前提下,经过浸泡、煮、炒、汆、炸制,再配以香、辣、麻、成、甜等调味料,制作成不同风味的小吃食品,多数以香脆为主要特点,个别虽有香酥特性,但仍然有硬脆感;因而一般均适应儿童和年轻人食用。虽然它们为蚕豆的利用,开拓了重要途径,也大大提高了蚕豆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它们的加工没有改变蚕豆原有的组织结构及形态;不论其香脆性还是酥松程度,都受蚕豆原形态限制,调味料很难渗入其内部,难于做到调味料与基料均匀混合,致使加工出的蚕豆食品的调味效果不理想,酥松性不够。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变蚕豆形体结构、调味效果比较均匀,酥松性能好,食用方便卫生,有更广泛的适应性的香酥食品。
实现上述目的的具体方案如下:
把晒干的蚕豆精选后,经脱皮去壳处理,再经膨化和油炸工艺而成,关键是精选出的蚕豆,经脱皮去壳再粉碎过筛成粉状物,按原料重的18-21%加水,让它们充分混合润湿,送入膨化机中挤压膨化,切成片形,下锅油炸,再喷洒调味料而成香酥脆片食品。
经润湿后地物料进入膨化机膨化;在膨化工序中,膨化机预热温度分别控制为:一区50-70℃,二区150-180℃;进料工作电压控制在10-50V间,加料后逐次增大,不超过上限值。以保证膨化产品的膨化度。为下步工序提供合格原料。
膨化产品的油炸温度控制在180±5℃,油炸过程为40-50秒内。使成品在油炸过程中不发生焦化现象,保证色泽为浅黄或淡黄。
将天然调整味料花椒、辣椒、葱以及味精、葡萄糖、食盐等,按各种口味的调料比例混合成粉状调味料,经喷料装置喷晒在油炸后的片形产品上。
喷洒调味料的产品冷却后即可经充氮包装机充气包装,检验合格后装箱成件入库。
按照上述方法制作的蚕豆食品,由于把精选后的蚕豆去皮壳并粉碎过筛,润湿后再经膨化和油炸工艺,淀粉的α化效果好,在膨化过程中部分末α化的淀粉,在油炸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处理,淀粉全部α化;产品结构呈蜂窝状,酥松性好,适于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食用,更有利消化吸收。蜂窝状结构,有利于调味料渗入内部,使成品味觉更显特色。而本发明提供的蚕豆食品,保质期长,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把蚕豆去除杂质,晒干或烘干,达到仓贮保管的含水量标准。用钢磨或爪式粉碎机先初磨粉碎,筛除蚕豆的硬质壳皮,再置入粉碎机中加工,过0.6-0.8mm孔径的筛子,制成粉状料。
根据加工成品的味觉要求,把选取的各种调味料制成粉状,具体作法是根据人们普遍喜爱的麻辣、椒盐、等味觉要求,把花椒、辣椒,以及精盐、葡萄糖、味精等制成粉状,再根据要生产的成品是麻辣味或椒盐味,分别配好调味料。
在蚕豆粉状料中,按原料重量的20%加入水,在搅拌状态下,使蚕豆粉充分润湿。
把上述混合物料置入膨化机中膨化。膨化工艺中的进料电压控制在10-50V间,即由10V逐次升压到50V,不能超过其上限50V的数值;一区温度为70±5℃,二区温度为170±5℃;压力控制在3.92-4.90MPa的范围内。膨化出的带状产品不完全α化;经成型机切成块状待油炸。
将棕榈油80%,色拉油为20%的重量比配制成混合油,将块状膨化产品放入温度可控制的油锅中,在180℃油温下,炸制45秒出锅;滤去油滴,调味料置入带小型鼓风机和搅拌器的料箱中,油炸后的蚕豆脆片进入搅拌桶时,调味料呈雾状喷洒在油炸后的产品上,由于搅拌桶的滚动,使喷上的调味料分布均匀,增加味感,即为成品。成品用铝铂袋或尼龙袋包装,经充氮气后封口成袋,装箱成件保管。成品中水分含量少于6%,蛋白质含量为12-14%,脂肪含量不大于25%。色泽呈浅黄色或淡黄色。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7100-86要求。
按照上述方法加工制作的蚕豆食品,内部结构呈蜂窝状;有很好的香脆性和酥松性,较传统蚕豆小食品,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高的营养价值。更有利身体消化吸收。在生产中可加入不同调味料,生产出不同味感的成品,如麻辣味、椒盐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