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
背景技术
海洋调查工作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其中生物采样是海洋生物调查的基本
任务。对于我国的东、黄海和渤海而言,平均水深较浅,调查船一般采用单船或双船底层拖
网即可采集底栖海洋生物样品。但对于平均水深1000米以上的南海和更广阔的大洋来说,
目前我国的采样网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常用的底层拖网来说,采样作业所需要放出的曳纲长度为作业水深的
2.5-5.0倍,作业时间长,增加采样成本;现有调查船一般没有安装曳纲深水绞机,绞机的容
绳量不够深水拖网所需的长度,而安装深水绞机成本较高;作业时网具的网口形状不定,影
响资源量定量估算的精度。
(2)框式取样网虽然网口的形状固定,但其不能扫刮海底,因此不能用于采集贴底
的底栖生物。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990864的专利(ZL200910194501.7)公开的一种自下
潜框式取样网海洋幼鱼取样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网具为框式取样网,虽然可以一定程度
的缩短曳纲的长度,但是由于网具结构限制而不能扫刮海底,只能稳定在某一水层水平拖
曳进行采样。
随着我国对海洋深水区域的关注,海洋生物调查工作亟需开发一种适宜于采集深
海(水深1000米以上)海洋底栖生物的采样网作为采样工具。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采样网具不适用于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的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
本发明的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包括:
桁架,所述桁架包括上横梁和两滑橇,每一所述滑橇包括滑板、上面板、加重块和
连接柱,所述滑板前端弯曲上翘,所述加重块固定在所述滑板上,所述上面板通过连接柱连
接在所述滑板上面,所述上横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所述上面板上;
曳纲,所述曳纲尾端连接两根叉纲,两所述叉纲分别与两所述滑橇连接;
底纲,所述底纲包括钢丝绳和若干铁球,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滑橇
的底端,所述铁球间隔穿设在所述钢丝绳上;
网衣,所述网衣的网口连接于所述桁架和所述底纲上。
较佳的,所述连接柱包括前连接柱、中连接柱和后连接柱,所述前连接柱两端分别
与所述滑板和所述上面板的前端连接,所述中连接柱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板和所述上面板的
中间部位连接,所述后连接柱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板和所述上面板的后端连接。
较佳的,所述上横梁为长矩形结构,包括两根平行的H形钢条,两所述钢条之间焊
接有横向的连接件,两所述钢条之间位于所述连接件两侧焊接有八字形的加强件。
较佳的,所述上横梁分为左右两段,中间由绞链连接。以利于折叠存放,为保证在
作业时上横梁直线展开不折弯,绞链处设有销定装置。
较佳的,所述网衣从网头到网囊口径逐渐减小;所述网衣包括四片网片,分别为上
片、两片侧片和下片;所述上横梁后侧和所述后连接柱上设有连接扣,所述上片的网口连接
于所述上横梁后侧的连接扣,两所述侧片的网口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后连接柱上的连接扣,
所述下片的网口向内剪裁并与所述底纲连接。
较佳的,所述网衣材料为高强度聚乙烯,网线直径为0.7~1.0mm;所述上片和所述
下片分为四段,从网头到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40mm、30mm、25mm、20mm;两所述侧片分为三
段,从网头到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40mm、30mm、25mm。
较佳的,每一所述叉纲尾端连接两根支纲,其中一所述支纲与所述滑橇连接,另一
所述支纲与所述上横梁连接。
较佳的,相邻的所述铁球之间由若干穿设在所述钢丝绳上的橡胶片隔开。
较佳的,所述滑板为耐磨损的锰钢板,所述连接柱和所述上横梁材质均为耐海水
的不锈钢,所述加重快为铁块或铅块,所述加重块的数量可根据水深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中,所述网衣的网口连接在所述桁架和所述底纲
上,具有半固定的形状,其中所述桁架具有固定形状,而所述底纲形状不固定,一方面相比
于网口没有固定形状的网具,所述桁架材质为钢,形状固定且重量较重,作业拖曳时不需要
太大的倾斜角度,可有效缩短曳纲的长度(为作业水深的1.5倍左右),大大低于底层拖网
2.5-5.0倍的曳纲长度,可有效节约采样时间,提高采样效率。另一方面,相比于网口固定的
网具,所述滑橇可沿着海底滑行,同时所述底纲位于下面可贴着海底扫刮,可高效地采集贴
底的底栖生物。
2、所述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作业时,固定的网口形状和水平扩张有利于提高依据
采样计算资源量的准确性。
3、所述桁架分为左右两段,中间铰接,可折叠起来便于搬运和存放。
4、曳纲长度可有效缩短,加之所述加重块数量可调整以适用于不同水深的情况,
使得所述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可作业的水深范围可从水深几十米到1000米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的上横梁右半段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的滑橇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的网片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
桁架1,上横梁11,H型钢材111,连接加强件112,连接扣113;滑橇12,滑板121、上面
板122、前连接柱123、中连接柱124、后连接柱125和加重块126;
底纲2;
网衣3,上片31、两片侧片32和下片33;
曳纲4,铁链41,叉纲42,支纲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
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可根据调查船的大小,制作成不同的规格大小,下
面以适合主机功率2500kW左右调查船使用的网口的长为8000mm,网口高为1500mm的采样网
为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深海底栖生物采样网包括桁架1、底纲2、网衣3和曳纲4。
桁架1包括上横梁11和两个滑橇12,其中,上横梁11总长8800mm,宽500mm,空气中
重量约450kg。上横梁11分为左右对称的两段,中间通过绞链13连接,以利于折叠存放,为保
证在作业时上横梁11直线展开不折弯,绞链13处设有销定装置。图2所示为桁架1的右半段,
上横梁11由两根规格为HW 100×100的H型不锈钢材111焊接成长矩形结构,中间间隔500mm
用同样材料作横向和八字连接加强件112,H型钢材11后侧设有供连接网衣3的连接扣113。
滑橇12通过螺栓连接于上横梁11两端,如图3所示,滑橇12包括滑板121、上面板
122、前连接柱123、中连接柱124、后连接柱125和加重块126。其中滑板121由前端弯成圆弧
上翘的Mn16厚度20mm锰钢板制作,长宽规格为长2000mm,宽400mm。上面板122为500mm×
400mm,厚度为30mm的钢板。连接柱材料同上横梁11,前连接柱123两端分别与滑板121和上
面板122的前端连接;中连接柱124两端分别与滑板121和上面板122的中间部位连接,从中
连接柱124至滑板121后端的长度为500mm;后连接柱125两端分别与滑板121和上面板122的
后端连接,后连接柱125也设有用于连接网衣3的连接扣(图中未显示)。不计加重块126单侧
滑橇空气中重量约300kg。加重块126通过螺栓固定在滑板121上正中位置,加重块126可用
铁制或铅制,每块约10kg,可备多块用以调节重量。
底纲2采用传统的铁球和橡胶片用钢丝绳穿制,铁球和橡胶片的直径为120mm,橡
胶片厚度约20mm,钢丝绳直径为20mm,每隔500mm长度橡胶片(约25片)穿一个铁球,底纲2总
长度10.3m。
网衣3材料为高强度聚乙烯(迪尼玛),网线直径为0.8mm,同强度下减小网具的阻
力,利于缩短曳纲长度。网衣3从网头到网囊口径逐渐减小;网衣3包括四片网片,分别为上
片31、两片侧片32和下片33;上片31的网口连接于H型钢材111后侧的连接扣113上,两片侧
片32的网口分别连接于两后连接柱125上的连接扣,下片的网口向内剪裁并与底纲2连接。
如图4所示,上片31和下片33分为四段,从网头到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40mm、30mm、25mm、
20mm;两侧片32分为三段,从网头到网囊网目尺寸分别为40mm、30mm、25mm。
如图1所示,曳纲4尾端通过铁链41(直径20mm,长度2m)连接两根叉纲42(钢丝绳
制,直径16mm)。每根叉纲42尾端又连接两根支纲43(钢丝绳制,直径15mm),两根支纲43分别
与焊接在上横梁11和滑橇12的连接环连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