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n.)K.Koch]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
木,是果、油、材、林兼用树种,极具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
目前薄壳山核桃主要采用裸苗定植,定植当年苗木生长缓慢或几乎不长(当年新
梢生长20-30cm,甚至只有5-6cm),本领域中一般将定植后年新梢生长≤35cm称为缓苗期,
此种定植方式缓苗一般需要1-2年。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的大背景下,安徽、江苏、
浙江、云南、山东、河南、江西、四川等地均掀起了种植薄壳山核桃的热潮,裸苗定植缓苗时
间长、缓苗困难、成活率低,严重制约了薄壳山核桃种植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薄壳山核桃定植后缓苗时间长、缓苗困难、成活率
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将薄壳山核桃定植,并将薄壳山核桃的地上部分
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然后于薄壳山核桃萌芽前,撕破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当薄
壳山核桃的新芽长到1-2cm时,去除包裹薄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的全部塑料薄膜,采用该定植
模式,可避免薄壳山核桃的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所述模
式包括:
(1)将薄壳山核桃定植,并将薄壳山核桃的地上部分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
(2)于薄壳山核桃萌芽前,撕破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
(3)当薄壳山核桃的新芽长到1-2cm时,去除包裹薄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的全部塑料
薄膜。
优选地,在薄壳山核桃定植前,将定植薄壳山核桃的地块覆地膜。
优选地,薄壳山核桃定植的株距为2-4m,行距为4-8m,定植深度为20-30cm。
优选地,所述塑料薄膜为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苯乙烯膜,所述塑
料薄膜的厚度为0.01-0.02mm。
本发明的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避免了薄壳山核桃的缓苗期,当年新梢生
长一般均可达到60cm以上,并且该模式可提高薄壳山核桃的成活率,促进壮苗的培育,更能
促进薄壳山核桃园早成林,早丰产,早受益。本发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是避免薄壳山核桃
缓苗期,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该模式包括:
(1)将薄壳山核桃定植,并将薄壳山核桃的地上部分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
(2)于薄壳山核桃萌芽前,撕破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
(3)当薄壳山核桃的新芽长到1-2cm时,去除包裹薄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的全部塑料
薄膜。
本发明步骤(1)中,将薄壳山核桃的地上部分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对于包裹方式
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各种方式,只要将地上部分全部包裹即
可。
本发明步骤(2)中,于薄壳山核桃萌芽前,撕破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对
于撕破的大小和方式无特殊要求,只要将芽眼露出塑料薄膜即可。
本发明步骤(3)中,所述新芽即为薄壳山核桃定植后新萌发的芽,即为步骤(2)中
芽眼处萌发出的芽。
本领域中,薄壳山核桃的定植一般在露地上进行,本发明的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
植模式亦是在露地上进行。
现有技术中薄壳山核桃的定植,为了保持水分,保证根部水分供应,一般在定植
前,会在定植地块上覆地膜,同理,本发明中,优选地,在薄壳山核桃定植前,将定植薄壳山
核桃的地块覆地膜。对于覆地膜的方式及所覆的地膜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
方式和常规的地膜,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薄壳山核桃定植的株距优选为2-4m,行距优选为4-8m,定植深度优选为
20-30cm。
本发明中,对于塑料薄膜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塑料薄膜,例如,本
发明中,塑料薄膜可以为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苯乙烯膜。
本发明中,塑料薄膜的厚度优选为0.01-0.02mm。
本发明中,对于薄壳山核桃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等日常管理均无特殊要求,可
以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进行。
本发明中,避免薄壳山核桃缓苗期,即为薄壳山核桃不经历缓苗期。
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株高80-120cm的小苗定植,也适用于株高120-150cm的大苗定
植。
实施例
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成活率的统计方法为:完全死亡株记为死亡株,其余为成活株,成活株占定植总株
数的比例为成活率。
茎粗为定植后距地面10cm处茎的粗度。
实施例1及对比例1:
在江苏南京东屏镇喜家边村进行了试验,方法如下:
(1)选取土质相同的临近的地块4块,每块1亩,2014年3月13日,在所选地块上覆盖
地膜,然后按照4m×6m定植薄壳山核桃(株高为110-120cm,茎粗为1.5-1.8cm),定植深度为
25cm,定植后,在其中3块地块上用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厚度为0.01mm)将薄壳山核桃的地上
部分全部包裹,作为三次重复,另外1块地块不包裹塑料薄膜作为对比例。
(2)萌芽前,将地上部分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的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撕
破,露出芽眼。
(3)当薄壳山核桃的新芽长到1cm时,去除包裹薄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的全部塑料薄
膜。
4块地块均采用相同的日常管理。
2015年3月13日,统计每块地块的成活率,三个重复地块的成活率取平均值;在每
块地块上分别随机选取10株薄壳山核桃,测量新梢生长量,测量茎粗。结果见表1。
实施例2及对比例2:
在江苏常州金坛指前镇进行了试验,方法如下:
(1)选取土质相同的临近的地块4块,每块1亩,2014年12月15日,在所选地块上覆
盖地膜,然后按照3.5m×8m定植薄壳山核桃(株高为100-110cm,茎粗为1.5-1.8cm),定植深
度为20cm,定植后,在其中3块地块上用聚乙烯塑料薄膜(厚度为0.02mm)将薄壳山核桃的地
上部分全部包裹,作为三次重复,另外1块地块不包裹塑料薄膜作为对比例。
(2)萌芽前,将地上部分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的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撕
破,露出芽眼。
(3)当薄壳山核桃的新芽长到2cm时,去除包裹薄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的全部塑料薄
膜。
4块地块均采用相同的日常管理。
2015年12月15日,统计每块地块的成活率,三个重复地块的成活率取平均值;在每
块地块上分别随机选取10株薄壳山核桃,测量新梢生长量,测量茎粗。结果见表1。
实施例3及对比例3:
在江苏南京六合竹镇进行了试验,方法如下:
(1)选取土质相同的临近的地块4块,每块1亩,2014年2月15日,在所选地块上覆盖
地膜,然后按照2m×4m定植薄壳山核桃(株高为125-135cm,茎粗为1.8-2.2cm),定植深度为
30cm,定植后,在其中3块地块上用聚丙烯塑料薄膜(厚度为0.01mm)将薄壳山核桃的地上部
分全部包裹,作为三次重复,另外1块地块不包裹塑料薄膜作为对比例。
(2)萌芽前,将地上部分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的薄壳山核桃芽眼处的塑料薄膜撕
破,露出芽眼。
(3)当薄壳山核桃的新芽长到1.5cm时,去除包裹薄壳山核桃地上部分的全部塑料
薄膜。
4块地块均采用相同的日常管理。
2015年2月15日,统计每块地块的成活率,三个重复地块的成活率取平均值;在每
块地块上分别随机选取10株薄壳山核桃,测量新梢生长量,测量茎粗。结果见表1。
表1
实施例1
对比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3
|
成活率(%)
98
90
98
91
99
92
新梢生长量(cm)
65-75
20-30
60-75
15-25
70-80
25-35
茎粗(cm)
2.4-2.6
1.5-1.8
2.4-2.7
1.7-1.9
2.6-2.8
2.1-2.3
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提高薄壳山核桃的定植成活率;极大地
提高新梢生长量,避免缓苗期;提高茎粗,促进壮苗的培育。
本发明的薄壳山核桃的全膜定植模式,能促进薄壳山核桃园早成林,早丰产,早受
益。本发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是避免薄壳山核桃缓苗期,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