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
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镉是一个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它只有两种价态,即 0 价和 + 2 价,而 0 价的
镉不可能在土壤中稳定存在,故土壤中的镉主要指的是两价的镉及其化合物。含镉的污染
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而且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的健康,
并导致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目前,世界
各国土壤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镉为 100 万吨。就中国而
言,北方大城市的蔬菜基地和部分商品粮基地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镉污染, 如北京、天津、
西安、沈阳、济南、长春、郑州等地,南方相对较轻。从中国土壤资源状况看,2000年底,中国
人均耕地仅为 0.1hm2,而且随着今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如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及自
然灾害损毁等,土地资源将进一步减少。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治理土壤中镉的污染,改
良土壤质量,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土壤镉污染是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重要因素。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镉污染治
理方法的研究。目前的治理措施,都有很大局限性,难以大范围推广。
工程治理是指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治理土壤镉污染。土壤中镉元素的形态
是可逆的。随着酸性污水的侵袭,被固定的镉又被活化为交换态。因此对镉污染土壤最彻底
的改良方法是铲除其表土。如沈阳张士灌区对土壤镉污染的改良方法,根据镉元素在土壤
中的分布状况,铲除表土5~10cm,即可使米镉下降 25%~30%,铲土15~30cm,米镉下降
50%,但需要一定量投资,其效果更佳。此外还可以在污染的土壤上加上未污染的新土或将
污染的土壤移走换上新土等。以上措施具有效果彻底、稳定等优点,但实施起来较复杂,治
理费用高,易引起土壤肥力降低。
生物治理方法是指利用生物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良镉污染。主要有:①动
物治理:利用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蚯蚓、鼠类等吸收土壤中的镉。②微生物治理:利用土
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对镉产生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使镉形成难溶磷酸盐,以降低
土壤中镉含量;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比真核生物(真菌)对镉更敏感,格兰氏阳性菌可吸
收镉。③植物治理:利用某些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重金属的特性来清除土壤中的镉;
超积累植物目前已发现 400 多种,可吸收积累大量的镉,超积累植物积累镉的含量一般在
0.1%以上;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吸收镉为 200mg/kg 时出现黄化现象,并对镉富集
为 52 倍;英国的高山莹属类等,可吸收高浓度的镉。生物治理措施的优点是实施较简便、
投资较少和对环境破坏小,缺点是治理效果不显著。
化学治理方法是向污染土壤投入改良剂、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粘
粒的含量,改变 pH、Eh和电导等理化性质,使土壤镉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
抗等作用,以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例如沉淀法就是指土壤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在介质发生
改变(pH、OH-、SO42- 等)时,形成金属的沉淀物而降低土壤镉的污染,如向土壤中投放钢渣
等易被氧化成铁的氧化物,对镉的离子有吸附和共沉淀作用,从而使镉固定。电动修复镉污
染土壤也是一个比较良好的方法,Marceau 等研究了小规模的镉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用
硫酸控制阴极区的酸度,提高镉溶出率,经过 3 000 多小时的电动修复,镉的起始浓度为
882mg/kg 污染土壤,最终 98.5%的镉清除,效果较好。化学治理措施优点是治理效果和费
用都适中,缺点是容易再度活化。
农业治理方法是因地制宜的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减轻镉的危害,在污染土壤种
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主要途径有:①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调节其氧化还原电位(Eh),达
到降低镉污染的目的;②在不影响土壤供肥的情况下,选择最能降低土壤镉污染的化肥;③
增施有机肥固定土壤中镉的化合物以降低土壤镉的污染;④选择抗污染的植物和不在镉污
染的土壤种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例如在含镉100mg/kg的土壤上改种苎麻,五年后,土壤的
镉含量平均降低 27.6%;⑤因地制宜的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作物。水稻根系吸收镉
的含量占整个作物吸收量的 58%~99%,玉米茎叶吸收镉的含量占整个作物吸收量的 20%
~40%,玉米籽实吸收量最少,镉在作物体内分配规律是根>茎叶>籽实。农业治理措施的优
点是易操作、费用较低,缺点是周期长、效果不显著。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
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蛋白质
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其所
含甘露聚糖对抑制肿瘤(尤其是腹水癌)、医疗痔瘘、增强精力、防治心血管病等都有疗效。
姬松茸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具有健脑、消炎、益肾、降血糖、改善糖尿病、降胆固
醇、增强精力、改善动脉硬化、防治心血管病等功效。被视为强有力抵抗滤过性病毒的物质,
它能防止病毒和有害物体进入人体危害脆弱的组织,大幅度提高免疫功能,对致癌物质有
吸收、排泄作用;姬松茸可促进人骨髓的造血功能,能干扰白血病的细胞增殖。姬松茸菌丝
体粉中含能杀死癌细胞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可长期服用,老少皆宜。日本
东京大学医学部等单位的临床试验也证实;姬松茸提取物对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居各
药用抗癌真菌之首。用姬松茸的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进行抗癌物质的提取并做成各种剂
型的抗癌药物,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目前,美国已有姬松茸子实体制成的干粉胶囊面市,
售价非常高。在日本、墨西哥等地,已被医院用于癌症的治疗。日本国际健康科学研究所所
长冈本丈先生称姬松茸是“地球上肿瘤患者最后的食物。”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随着我国食用菌如杏鲍菇工厂化生产
规模的逐年扩大,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如不处理菌渣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还导致霉
菌有害孢子和害虫的滋生,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因此要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规模化生
产,就必须研发食用菌菌渣的综合利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食用菌菌渣栽
培姬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松茸净化
稻田土壤镉的方法,在稻田栽培姬松茸进行净化。
本发明之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包括以下流程:菌
渣---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多糖提取—镉分离收
集。
所述菌渣,是栽培食用菌以后剩下的固体废物。
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菌渣50-65%,稻草或麦草粉20%-30%,麸皮
10%-17%,石膏1-2%,石灰1-3%,各物料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菌渣以金针菇菌渣较好,还可利用杏鲍菇、木耳、平菇菌渣。但有霉菌污染的
菌渣不能使用。将菌渣打碎后使用。
首先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先干料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拌料,拌至含水量为
60-70wt%。
(2)装袋:
装袋用塑料袋规格为(18~20厘米)×(30~38厘米),或者(2l~22厘米)×(42厘米)。
利用直立埋菌筒出菇的,塑料袋长度以30~38厘米为宜;横卧埋菌筒出菇时,塑料袋长度可
用42厘米长的。
装袋方法是,将步骤(1)配制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入料边压紧,由于培养
料是以发酵料和菌渣为主,通透性差,故装料不要太紧。装料过紧时,培养料中通透性下降,
菌丝生长速度减慢,会延长菌丝长满袋的时间,还易出现杂菌感染。在袋中装入料后,用绳
扎好袋口;或者上颈圈,用塑料薄膜封口。装好料的料袋要及时进行后续(以下步骤3)灭菌
处理,不宜放置时间太长,避免料中出现厌氧发酵,造成培养料变质和大量杂菌长出。
(3)灭菌、接种姬松茸菌种进行培养:操作与管理方法同姬松茸栽培种制作(现有
技术)。
(4)脱袋埋土:
避免菌床内进水:田间栽培场地要求是不积水,地势较高,雨季排水畅通的场地。先翻
耕土地,并打碎土壤,整平地面,土壤水分下降到含水量为22-24wt%(即用手捏土不粘手,
并能捏扁)为宜。在田间开畦,畦优选宽120-140厘米,深15~20厘米(根据菌筒的高度来
定),长度因地势而异,畦与畦之间相距50厘米以上,用作人行道,在畦与畦之间开好排水
沟,排水沟要深于畦底部,才能避免菌床内进水。
埋土:脱袋埋土方法,可采用直立排放、横卧排放和分成小块后,加入菌渣混合进
行栽培。取田间土覆盖;覆盖用土,要先拌入1-1.5wt%的石灰粉后使用。
遮阳:田间栽培时,需制作遮阳棚,遮阳棚可用草帘,或遮光率为95%以上的遮阳
网制作,遮阳棚优选高1.6-1.8 米。在菌床上制作塑料小拱棚,小拱棚高50-60厘米;或者在
苗床上,搭建“人”字形草帘棚,来防止雨水淋在菌床上。“人”字形草帘棚,菌床上通风透气
性好,有利于姬松茸菌子实体生长,不足之处是不易保湿。而塑料小拱棚内易保湿,但易造
成通风不良。在气温较高季节应以草帘棚为宜;气温偏低时,采用塑料小拱棚覆盖菌床,才
有利于保温保湿。
覆土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水分的管理,防止雨水进入菌床内,造成土壤含水
量增加。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每天揭开两端塑料薄膜,
通风换气一次。避免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菌丝大量在土表面生长,形成菌膜,影响出菇。
(5)出菇管理:当子实体形成后,主要做好调温、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
①温度 姬松茸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6℃~33℃,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
高,子实体生长越快。以温度在22℃~25℃之间为最好,长出的子实体粗壮,不易开伞。在夏
季高温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菌床内温度。在冬季气温低,不出菇时,要做好保湿保温
工作,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出菇。出菇季节安排在 4~10月进行,其中以4~6月和9~l0月
为最好。
②湿度 出菇期间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覆土层,因此,在水分管理上,主
要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为主。空气相对湿度以70%~75%为宜。当土壤表面出现干燥变白时,
则要喷水使土壤湿润。喷水以湿润土壤为宜,不要一次喷水过多,造成土壤含水量增高,子
实体上出现病害。喷水时,主要向空中和地面上喷水,在土层上喷水要少。在田间栽培的,要
定时揭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子实体生长不良。
③空气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加强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用塑料棚覆盖,每天定时揭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影
响出菇和子实体生长。
④光线 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需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但光线也不
宜太强,光照过强后,覆土层和子实体易失水干燥,不易保湿,建议光照强度一般在50~380
lx之间。
(6)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在夏季气温高时,子实体
生长快,故采收要及时,并且每天采收2次,早、晚各采收1次,才能避免菌盖展开,造成质量
下降。采收后,修补好覆土层,喷水补充水分,为下一潮菇长出作好准备。
采收下来的姬松茸,削去泥脚,及时出售,或加工处理。不要放置时间过久,避免菇
体变褐和开伞,质量下降。
所采收的姬松茸的加工:姬松茸子实体含有大量的姬松茸β-葡聚糖、姬松茸低聚
肽、姬松茸醛赖氨酸等物质,其多糖类对人体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降三高、抗炎、预防
动脉硬化等诸多药用价值。通过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姬松茸多糖可以有效去除镉的污染,从
而产生经济效应,其具体流程如下:原料→粗加工(清洗、干燥及粉碎)→超临界萃取脱脂→
微波萃取→精加工(过滤、浓缩、醇沉)→层析分离脱蛋白→检测→成品。(提取方法具体参
见“姬松茸多糖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单玉玲,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6月
1日。)
本发明在室外含镉的土壤中栽种姬松茸,栽培一次后,土壤里的有效镉去除率为70%以
上(姬松茸对镉的富集系数在45-75之间,土壤中镉含量和姬松茸的富集能力正相关)。土壤
被利用2次之后,土壤里的有效镉去除率为85%以上,极大的减少土壤中有效镉的含量。对收
获的姬松茸进行深加工,提取多糖等物质,在提取多糖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一步浓缩和深
加工,还可以把镉回收起来再利用。
本发明熟料脱袋埋土栽培,由于培养料是经灭菌处理了的,并且是在良好的条件
下发菌,菌丝生长良好,菌丝浓密,积累养分多,能有效地控制杂菌和害虫,故产量高。特别
适宜在夏季埋土栽培。栽培场地可在室内,也可在田间进行。
本发明利用姬松茸对受到镉轻度污染的农田和水池等进行净化,用菌渣和其他农
业生产废弃物如禽粪、秸秆等,经过处理制成姬松茸培养料进行再生利用来延长产业链,既
可节约资源又不污染环境,从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循环利用。
本发明在稻田栽培姬松茸对受到污染的农田和水池等进行净化,降低成本。在受
到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栽种姬松茸,能够减少土壤中镉的含量。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大
范围受到镉轻度污染的土壤得到净化,这一发现使得低成本、大范围净化被镉污染的土壤
成为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之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在稻田栽培姬松茸进
行净化。本实施例时间为夏季。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菌渣60%,稻草粉25%,麸皮12%,石膏1%,石
灰2%。
所述菌渣为金针菇菌渣。将菌渣打碎后使用。
首先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先干料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拌料,拌至含水量为
60wt%。
(2)装袋:
装袋用塑料袋规格为(2l~22厘米)×(42厘米)。采用横卧埋菌筒出菇。
装袋方法是,将步骤(1)配制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入料边压紧,由于培养
料是以发酵料和菌渣为主,通透性差,故装料不要太紧。装料过紧时,培养料中通透性下降,
菌丝生长速度减慢,会延长菌丝长满袋的时间,还易出现杂菌感染。在袋中装入料后,用绳
扎好袋口;或者上颈圈,用塑料薄膜封口。装好料的料袋要及时进行后续(以下步骤3)灭菌
处理,不宜放置时间太长,避免料中出现厌氧发酵,造成培养料变质和大量杂菌长出。
(3)灭菌、接种姬松茸菌种进行培养:操作与管理方法同姬松茸栽培种制作(现有
技术)。
(4)脱袋埋土:
避免菌床内进水:田间栽培场地要求是不积水,地势较高,雨季排水畅通的场地。先翻
耕土地,并打碎土壤,整平地面,土壤水分下降到含水量为22-24wt%(即用手捏土不粘手,
并能捏扁)为宜。在田间开畦,畦宽120-140厘米,深20厘米,长度因地势而异,畦与畦之间相
距50厘米,用作人行道,在畦与畦之间开好排水沟,排水沟要深于畦底部,才能避免菌床内
进水。
埋土:脱袋埋土方法,采用横卧排放,加入菌渣混合进行栽培。取田间土覆盖;覆盖
用土,要先拌入1wt%的石灰粉后使用。
遮阳:田间栽培时,需制作遮阳棚,遮阳棚用草帘,遮阳棚高1.6 米。在菌床上,搭
建“人”字形草帘棚,来防止雨水淋在菌床上。
覆土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水分的管理,防止雨水进入菌床内,造成土壤含水
量增加。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每天揭开两端塑料薄膜,
通风换气一次。避免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菌丝大量在土表面生长,形成菌膜,影响出菇。
(5)出菇管理:当子实体形成后,主要做好调温、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
①温度 控制姬松茸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25℃,本实施例在夏季高温
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菌床内温度。出菇季节安排在4~6月。
②湿度 出菇期间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覆土层,因此,在水分管理上,主
要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为主。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当土壤表面出现干燥变白时,则要喷
水使土壤湿润。喷水以湿润土壤为准,不要一次喷水过多,造成土壤含水量增高,子实体上
出现病害。喷水时,主要向空中和地面上喷水,在土层上喷水要少。在田间栽培的,要定时揭
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子实体生长不良。
③空气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加强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用塑料棚覆盖,每天定时揭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影
响出菇和子实体生长。
④光线 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需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但光线也不
宜太强,光照过强后,覆土层和子实体易失水干燥,不易保湿,光照强度控制在100~180 lx
之间。
(6)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在夏季气温高时,子实体
生长快,故采收要及时,并且每天采收2次,早、晚各采收1次,才能避免菌盖展开,造成质量
下降。采收后,修补好覆土层,喷水补充水分,为下一潮菇长出作好准备。
采收下来的姬松茸,削去泥脚,加工处理。不要放置时间过久,避免菇体变褐和开
伞,质量下降。
所采收的姬松茸的加工:姬松茸子实体含有大量的姬松茸β-葡聚糖、姬松茸低聚
肽、姬松茸醛赖氨酸等物质,其多糖类对人体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降三高、抗炎、预防
动脉硬化等诸多药用价值。通过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姬松茸多糖可以有效去除镉的污染,从
而产生经济效应,其具体流程如下:原料→粗加工(清洗、干燥及粉碎)→超临界萃取脱脂→
微波萃取→精加工(过滤、浓缩、醇沉)→层析分离脱蛋白→检测→成品。(提取方法具体参
见“姬松茸多糖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单玉玲,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6月
1日。)
本实施例在室外利用厚度为15厘米、每千克土壤含有效镉47毫克的土壤来栽种姬松
茸,栽培一次后,土壤里的有效含镉量减少到每千克土壤13.536毫克,有效镉去除率为
71.2%。土壤被利用2次之后,土壤中的有效镉含量为每千克土壤6.091毫克,极大的减少土
壤中有效镉的含量。对收获的姬松茸进行深加工,提取多糖等物质,在提取多糖过程中产生
的废液进一步浓缩和深加工,还可以把镉回收起来再利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之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在稻田栽培姬松茸进
行净化。本实施例为秋冬气温较低(15-22℃)时期。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菌渣50%,麦草粉30%,麸皮17%,石膏2%,石
灰1%。
所述菌渣为杏鲍菇菌渣。将菌渣打碎后使用。
首先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先干料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拌料,拌至含水量为
70wt%。
(2)装袋:
装袋用塑料袋规格为(18~20厘米)×(30厘米),利用直立埋菌筒出菇。
装袋方法是,将步骤(1)配制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入料边压紧,由于培养
料是以发酵料和菌渣为主,通透性差,故装料不要太紧。装料过紧时,培养料中通透性下降,
菌丝生长速度减慢,会延长菌丝长满袋的时间,还易出现杂菌感染。在袋中装入料后,用绳
扎好袋口;或者上颈圈,用塑料薄膜封口。装好料的料袋要及时进行后续(以下步骤3)灭菌
处理,不宜放置时间太长,避免料中出现厌氧发酵,造成培养料变质和大量杂菌长出。
(3)灭菌、接种姬松茸菌种进行培养:操作与管理方法同姬松茸栽培种制作(现有
技术)。
(4)脱袋埋土:
避免菌床内进水:田间栽培场地要求是不积水,地势较高,雨季排水畅通的场地。先翻
耕土地,并打碎土壤,整平地面,土壤水分下降到含水量为22-24wt%(即用手捏土不粘手,
并能捏扁)。在田间开畦,畦宽120-140厘米,深15厘米,长度因地势而异,畦与畦之间相距50
厘米,用作人行道,在畦与畦之间开好排水沟,排水沟要深于畦底部,才能避免菌床内进水。
埋土:脱袋埋土方法,采用横卧排放,加入菌渣混合进行栽培。取田间土覆盖;覆盖
用土,要先拌入1wt%的石灰粉后使用。
遮阳:田间栽培时,需制作遮阳棚,遮阳棚用遮光率为95%以上的遮阳网制作,遮
阳棚高1.8 米。在菌床上制作塑料小拱棚,小拱棚高50厘米;来防止雨水淋在菌床上。也有
利于保温保湿。
覆土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水分的管理,防止雨水进入菌床内,造成土壤含水
量增加。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每天揭开两端塑料薄膜,
通风换气一次。避免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菌丝大量在土表面生长,形成菌膜,影响出菇。
(5)出菇管理:当子实体形成后,主要做好调温、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
①温度 姬松茸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25℃,在冬季气温低,不出菇时,
要做好保湿保温工作,待气温回升后,再进行出菇。出菇季节安排在 4月。
②湿度 出菇期间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覆土层,因此,在水分管理上,主
要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为主。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当土壤表面出现干燥变白时,则要
喷水使土壤湿润。喷水以湿润土壤为宜,不要一次喷水过多,造成土壤含水量增高,子实体
上出现病害。喷水时,主要向空中和地面上喷水,在土层上喷水要少。在田间栽培的,要定时
揭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子实体生长不良。
③空气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加强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用塑料棚覆盖,每天定时揭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影
响出菇和子实体生长。
④光线 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需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但光线也不
宜太强,光照过强后,覆土层和子实体易失水干燥,不易保湿,控制光照强度为150~200 lx
之间。
(6)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气温较低时,每天采收一
次。采收后,修补好覆土层,喷水补充水分,为下一潮菇长出作好准备。
采收下来的姬松茸,削去泥脚,及时出售,或加工处理。不要放置时间过久,避免菇
体变褐和开伞,质量下降。
所采收的姬松茸的加工:姬松茸子实体含有大量的姬松茸β-葡聚糖、姬松茸低聚
肽、姬松茸醛赖氨酸等物质,其多糖类对人体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降三高、抗炎、预防
动脉硬化等诸多药用价值。通过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姬松茸多糖可以有效去除镉的污染,从
而产生经济效应,其具体流程如下:原料→粗加工(清洗、干燥及粉碎)→超临界萃取脱脂→
微波萃取→精加工(过滤、浓缩、醇沉)→层析分离脱蛋白→检测→成品。(提取方法具体参
见“姬松茸多糖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单玉玲,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6月
1日。)
本实施例在室外利用厚度为15厘米、每千克土壤含有效镉47毫克的土壤来栽种姬松
茸,栽培一次后,土壤里的有效含镉量减少到每千克土壤12.536毫克,有效镉去除率为
73.3%。土壤被利用2次之后,土壤中的有效镉含量为每千克土壤6.285毫克,极大的减少土
壤中有效镉的含量。对收获的姬松茸进行深加工,提取多糖等物质,在提取多糖过程中产生
的废液进一步浓缩和深加工,还可以把镉回收起来再利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之采用食用菌菌渣栽培姬松茸净化稻田土壤镉的方法,在稻田栽培姬松茸进
行净化。本实施例时间为夏季。
本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
所述培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菌渣62%,稻草粉23%,麸皮12%,石膏1%,石
灰2%。
所述菌渣为金针菇菌渣。将菌渣打碎后使用。
首先按配方比例称取各种原料,先干料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拌料,拌至含水量为
65wt%。
(2)装袋:
装袋用塑料袋规格为(2l~22厘米)×(42厘米)。采用横卧埋菌筒出菇。
装袋方法是,将步骤(1)配制的培养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入料边压紧,由于培养
料是以发酵料和菌渣为主,通透性差,故装料不要太紧。装料过紧时,培养料中通透性下降,
菌丝生长速度减慢,会延长菌丝长满袋的时间,还易出现杂菌感染。在袋中装入料后,用绳
扎好袋口;或者上颈圈,用塑料薄膜封口。装好料的料袋要及时进行后续(以下步骤3)灭菌
处理,不宜放置时间太长,避免料中出现厌氧发酵,造成培养料变质和大量杂菌长出。
(3)灭菌、接种姬松茸菌种进行培养:操作与管理方法同姬松茸栽培种制作(现有
技术)。
(4)脱袋埋土:
避免菌床内进水:田间栽培场地要求是不积水,地势较高,雨季排水畅通的场地。先翻
耕土地,并打碎土壤,整平地面,土壤水分下降到含水量为22-24wt%(即用手捏土不粘手,
并能捏扁)为宜。在田间开畦,畦宽120-140厘米,深20厘米,长度因地势而异,畦与畦之间相
距50厘米,用作人行道,在畦与畦之间开好排水沟,排水沟要深于畦底部,才能避免菌床内
进水。
埋土:脱袋埋土方法,采用横卧排放,加入菌渣混合进行栽培。取田间土覆盖;覆盖
用土,要先拌入1wt%的石灰粉后使用。
遮阳:田间栽培时,需制作遮阳棚,遮阳棚用草帘,遮阳棚高1.6 米。在菌床上,搭
建“人”字形草帘棚,来防止雨水淋在菌床上。
覆土后的管理:主要是保持土壤水分的管理,防止雨水进入菌床内,造成土壤含水
量增加。用塑料薄膜覆盖的,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每天揭开两端塑料薄膜,
通风换气一次。避免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菌丝大量在土表面生长,形成菌膜,影响出菇。
(5)出菇管理:当子实体形成后,主要做好调温、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
①温度 控制姬松茸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25℃,本实施例在夏季高温
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菌床内温度。出菇季节安排在4~6月。
②湿度 出菇期间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覆土层,因此,在水分管理上,主
要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为主。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当土壤表面出现干燥变白时,则要喷
水使土壤湿润。喷水以湿润土壤为准,不要一次喷水过多,造成土壤含水量增高,子实体上
出现病害。喷水时,主要向空中和地面上喷水,在土层上喷水要少。在田间栽培的,要定时揭
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子实体生长不良。
③空气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加强通
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用塑料棚覆盖,每天定时揭膜通风换气,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影
响出菇和子实体生长。
④光线 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需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才能生长良好。但光线也不
宜太强,光照过强后,覆土层和子实体易失水干燥,不易保湿,光照强度控制在120~150 lx
之间。
(6)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菌盖边缘未离开菌柄之前采收。在夏季气温高时,子实体
生长快,故采收要及时,并且每天采收2次,早、晚各采收1次,才能避免菌盖展开,造成质量
下降。采收后,修补好覆土层,喷水补充水分,为下一潮菇长出作好准备。
采收下来的姬松茸,削去泥脚,加工处理。不要放置时间过久,避免菇体变褐和开
伞,质量下降。
所采收的姬松茸的加工:姬松茸子实体含有大量的姬松茸β-葡聚糖、姬松茸低聚
肽、姬松茸醛赖氨酸等物质,其多糖类对人体有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降三高、抗炎、预防
动脉硬化等诸多药用价值。通过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姬松茸多糖可以有效去除镉的污染,从
而产生经济效应,其具体流程如下:原料→粗加工(清洗、干燥及粉碎)→超临界萃取脱脂→
微波萃取→精加工(过滤、浓缩、醇沉)→层析分离脱蛋白→检测→成品。(提取方法具体参
见“姬松茸多糖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单玉玲,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6月
1日。)
本实施例在室外利用厚度为15厘米、每千克土壤含有效镉47毫克的土壤来栽种姬松
茸,栽培一次后,土壤里的有效含镉量减少到每千克土壤12.425毫克,有效镉去除率为
73.6%。土壤被利用2次之后,土壤中的有效镉含量为每千克土壤6.012毫克,极大的减少土
壤中有效镉的含量。对收获的姬松茸进行深加工,提取多糖等物质,在提取多糖过程中产生
的废液进一步浓缩和深加工,还可以把镉回收起来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