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液残留检测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
毒液残留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外植体材料大部分取自田间,但因为在植物表面上附着大量的
微生物。因此在植物材料接种前必须要进行消毒处理,目的是既要求把材料表面上的各种
微生物杀灭且不影响其生长。
为了防止消毒液残留对外植体的伤害,在消毒完后需要用无菌水清洗外植体将消
毒液残留去除,但由于一般消毒液均无色,残留去除情况用肉眼不易观察,所以就会导致残
留去除不彻底而影响外植体的成活率或者过度冲洗外植体而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液残留检测方法,更准确
获取消毒液残留去除情况,在保证外植体成活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液残留检测方法,包括:
清洗步骤,清洗干净外植体表面,得到清洗后外植体;
消毒步骤,将所述清洗后外植体浸泡在70%的酒精,以及,5%-10%的NaClO溶液
中;
去除消毒液残留步骤,利用无菌水冲洗所述消毒步骤后的外植体;
检测步骤,向最后一次的无菌水冲洗废液中滴入甲酚红指示剂,并观察该废液的
颜色以判断残留。
优选地,清洗干净外植体表面实现为:将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5-7次,再将所述外
植体材料切成段或块或片状,自来水清洗外植体表面达到10-15min。
优选地,利用无菌水冲洗所述消毒步骤后的外植体实现为:利用无菌水冲洗所述
所述消毒步骤后的外植体4-5次。
优选地,所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液残留检测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废液的
弱溶液变为亮黄色,则表明外植体表面的消毒液去除完全,进行下一步的接种工作。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消毒方法合理使
用洗剂,并配合清洁、检测和观察的技术,对外植体进行一系列消毒操作以及检测步骤,该
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不会对外植体造成任何附加损伤的同时,能更准确的确定消毒液残留
去除的程度,在保证外植体成活率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液残留检测方法,更准确获取消毒液残留去除情况,
在保证外植体成活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该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表面消毒液残留检
测方法包括:
S11:清洗步骤,清洗干净外植体表面,得到清洗后外植体;
优选地,清洗干净外植体表面实现为:将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5-7次,再将所述外
植体材料切成段或块或片状,自来水清洗外植体表面达到10-15min。
消毒步骤,将所述清洗后外植体浸泡在70%的酒精,以及,5%-10%的NaClO溶液
中;
去除消毒液残留步骤,利用无菌水冲洗所述消毒步骤后的外植体;
该步骤具体实现为:利用无菌水冲洗所述所述消毒步骤后的外植体4-5次。
检测步骤,向最后一次的无菌水冲洗废液中滴入甲酚红指示剂,并观察该废液的
颜色以判断残留。
向最后一次的无菌水冲洗废液中滴入一滴甲酚红指示剂即可。所述甲酚红指示剂
本身为红棕色,其变色范围是pH值7.2-8.8,pH值小于7.2变为亮黄色,pH值大于8.8变为紫
红色。
所述无菌水(由蒸馏水灭菌获得)的理论pH值是7,但由于溶解有少量的CO2,无菌
水的pH值略小于7;而作为消毒液的NaClO为强碱弱酸盐呈弱碱性,其溶液的pH值大于7。当
外植体表面的消毒液残留去除完全时,无菌水冲洗的废液里就不会含有NaClO,此时滴入甲
酚红指示剂,溶液会变成亮黄色;假如外植体表面的消毒液残留去除不完全时,无菌水冲洗
的废液里会含有一定的NaClO,此时滴入甲酚红指示剂,溶液会是红棕色或紫红色。
因而,若为红棕色或紫红色,则表明仍有消毒液残留,需要进一步用无菌水进行冲
洗当所述废液的弱溶液变为亮黄色,则表明外植体表面的消毒液去除完全,进行下一步的
接种工作。
综上所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消毒方法合理使用洗剂,并配合清洁、检测和
观察的技术,对外植体进行一系列消毒操作以及检测步骤,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不会对外
植体造成任何附加损伤的同时,能更准确的确定消毒液残留去除的程度,在保证外植体成
活率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
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