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鳅养殖水体营养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泥鳅养殖水体营养添加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泥鳅,属鳅科,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在中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北方不常见但也
分布各地,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泥鳅生活在湖池,且形
体小,只有三、四寸长,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
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
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
度等地,可食用、入药。
泥鳅在养殖时,对于养殖水体的洁净度要求较高,因此水体相对较为洁净,然而泥
鳅的生长习性需求时相同营养化水域,因此人工养殖水域中,并不能达到野生养殖的水域
需求,通常通过添加各种营养物质来实现,但是目前此类的营养物质都是相对较为传统的,
并不能满足养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营养含量高,提高泥鳅
产率的泥鳅养殖水体营养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泥鳅养殖水体营养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原料制成:
硝酸钙2-4份、硝酸钾2-4份、磷酸2-4份、二氢钾氨基酸3-5份、胆碱3-5份、β-胡萝卜
素6-8份、葡萄糖氧化酶2-4份、蛋白酶6-8份、植酸酶3-5份、蛋白粉剂2-4份、复合维生素3-5
份、复合矿物质3-5份。
各原料的优选分量为:硝酸钙3份、硝酸钾3份、磷酸3份、二氢钾氨基酸4份、胆碱4
份、β-胡萝卜素7份、葡萄糖氧化酶3份、蛋白酶7份、植酸酶4份、蛋白粉剂3份、复合维生素4
份、复合矿物质4份。
所述的蛋白粉剂包括:鱼粉3-5份、蚕蛹粉6-8份、蝇蛆粉2-4份、虾粉1-3份、贝壳粉
2-4份进行研磨粉碎后混合,得到。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1-2份,维生素D34-5份,维生素E0.3-1.2份,维
生素K3 0.5-1份,核黄素0.5-1.2份。
所述的复合矿物质包括:钙3-5份、铁2-4份、锌2-4份、镁3-5份、钴0.5-1.2份、碘
0.5-1.2份复配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制备本发明中泥鳅养殖水体营养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中的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和胆碱进行预先混合,然后投
入研磨机中研磨成混合粉,备用;
2)将原料中的β-胡萝卜素、葡萄糖氧化酶、蛋白酶、植酸酶进行混合后,研磨得到微
量制剂,备用;
3)将原料中的蛋白粉剂、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营养
粉;
4)将上述步骤1中的混合粉、步骤2中的微量制剂和步骤3中的营养粉进行混合后,
加水搅拌成糊状膏体,投入烘干机中,烘干后再次研磨成超微粉,后再加入总量10倍的清水
进行充分的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
用法用量:按照养殖水域的蓄水量,每吨水采用本体1kg配置500kg的清水搅拌均
匀后进行全池泼洒即可,每隔3各月喷洒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原材料丰富廉价,制作工艺简便,原料易得,
可以有效的将养殖水域营养元素合理的增加,保证了养殖用水的高营养,提高了泥鳅的产
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硝酸钙2kg、硝酸钾2kg、磷酸2kg、二氢钾氨基酸3kg、胆碱3kg、β-胡萝卜素6kg、
葡萄糖氧化酶2kg、蛋白酶6kg、植酸酶3kg、蛋白粉剂2kg、复合维生素3kg、复合矿物质3kg;
实施例2
称取硝酸钙3kg、硝酸钾3kg、磷酸3kg、二氢钾氨基酸4kg、胆碱4kg、β-胡萝卜素7kg、
葡萄糖氧化酶3kg、蛋白酶7kg、植酸酶4kg、蛋白粉剂3kg、复合维生素4kg、复合矿物质4kg;
制备实施例1或实施例2方法:
1)将原料中的硝酸钙、硝酸钾、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和胆碱进行预先混合,然后投
入研磨机中研磨成混合粉,备用;
2)将原料中的β-胡萝卜素、葡萄糖氧化酶、蛋白酶、植酸酶进行混合后,研磨得到微
量制剂,备用;
3)将原料中的蛋白粉剂、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质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营养
粉;
4)将上述步骤1中的混合粉、步骤2中的微量制剂和步骤3中的营养粉进行混合后,
加水搅拌成糊状膏体,投入烘干机中,烘干后再次研磨成超微粉,后再加入总量10倍的清水
进行充分的搅拌均匀后,即可得到。
用法用量:按照养殖水域的蓄水量,每吨水采用本体1kg配置500kg的清水搅拌均
匀后进行全池泼洒即可,每隔3各月喷洒一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