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日照性皮炎即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
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水肿、水疱和色素沉着、脱屑。本病春末
夏初多见,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应的强度与光线强
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有关。主要表现症状为在皮肤遭受曝
光后,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鲜红色,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糜烂;随后红
斑颜色见变暗、脱屑,留有色素沉着或减退。自觉烧灼感或刺痛感,常影响睡
眠。轻者2~3天内痊愈,严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复。个别患者可伴发眼结膜充
血、眼睑水肿。日晒面积广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
恶心和全身不适等,甚或心悸、谵妄或休克。
临床上皮炎的治疗因为用药需要其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的原因,所以依赖
外用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等,在长期大面积应用的前提下,容易出现电解质平衡
的紊乱,全身出现不良的反应,例如多毛、依赖性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
对注重外表的病人,尤其是女性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近年
来,我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同治的原则,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程短、
无副作用的内服外敷中药制剂,用来治疗日光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在治疗日光性皮炎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疗
效显著、无副作用、可内外同治、标本兼治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
和外敷药,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20-30克、薄荷10-20克、荷叶5-10克、秦艽10-20克、大黄5-10
克、八角枫5-10克、铁马鞭5-10克、蚕沙5-10克、黄芩10-20克、猪苓8-15
克、陈皮8-12克、鬼箭羽8-12克、莪术8-12克、白僵蚕8-12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8-12克、米壳8-15克、冰片3-5克、红曲8-12克、贯众8-12克、
儿茶8-12克、草红花8-12克、芦荟10-20克、黄蜡8-12克、白鲜皮8-12克、
香油200-30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20克、薄荷10克、荷叶5克、秦艽10克、大黄5克、八角枫5克、
铁马鞭5克、蚕沙5克、黄芩10克、猪苓8克、陈皮8克、鬼箭羽8克、莪术
8克、白僵蚕8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8克、米壳8克、冰片3克、红曲8克、贯众8克、儿茶8克、草红
花8克、芦荟10克、黄蜡8克、白鲜皮8克、香油20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22克、薄荷12克、荷叶6克、秦艽12克、大黄6克、八角枫6克、
铁马鞭6克、蚕沙6克、黄芩12克、猪苓9克、陈皮8克、鬼箭羽9克、莪术
9克、白僵蚕8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8克、米壳9克、冰片3克、红曲9克、贯众8克、儿茶9克、草红
花8克、芦荟12克、黄蜡9克、白鲜皮8克、香油22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24克、薄荷14克、荷叶7克、秦艽14克、大黄7克、八角枫7克、
铁马鞭7克、蚕沙7克、黄芩14克、猪苓10克、陈皮9克、鬼箭羽9克、莪
术9克、白僵蚕9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9克、米壳10克、冰片4克、红曲9克、贯众9克、儿茶9克、草红
花9克、芦荟14克、黄蜡9克、白鲜皮9克、香油24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26克、薄荷16克、荷叶8克、秦艽16克、大黄8克、八角枫8克、
铁马鞭8克、蚕沙8克、黄芩16克、猪苓11克、陈皮10克、鬼箭羽10克、
莪术10克、白僵蚕10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10克、米壳12克、冰片4克、红曲10克、贯众10克、儿茶10克、
草红花10克、芦荟16克、黄蜡10克、白鲜皮10克、香油26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28克、薄荷18克、荷叶9克、秦艽18克、大黄9克、八角枫9克、
铁马鞭9克、蚕沙9克、黄芩18克、猪苓14克、陈皮11克、鬼箭羽11克、
莪术11克、白僵蚕11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11克、米壳14克、冰片5克、红曲11克、贯众11克、儿茶11克、
草红花11克、芦荟18克、黄蜡11克、白鲜皮11克、香油280克。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内服药和外敷药:
其中,所述内服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石菖蒲30克、薄荷20克、荷叶10克、秦艽20克、大黄10克、八角枫10
克、铁马鞭10克、蚕沙10克、黄芩20克、猪苓15克、陈皮12克、鬼箭羽12
克、莪术12克、白僵蚕12克;
所述外敷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紫草12克、米壳15克、冰片5克、红曲12克、贯众12克、儿茶12克、
草红花12克、芦荟20克、黄蜡12克、白鲜皮12克、香油300克。
上述药物的服用方法为:将石菖蒲、薄荷、荷叶、秦艽、大黄、八角枫、
铁马鞭、蚕沙、黄芩、猪苓、陈皮、鬼箭羽、莪术、白僵蚕,按照一定重量配
比(随症加减)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水煎制,每日一剂,分2次
温服。同时将紫草、米壳、冰片、红曲、贯众、儿茶、草红花、芦荟、黄蜡、
白鲜皮按照一定重量配比(随症加减)烘干碾成粉末,再用香油调和均匀后涂
抹于患处,用医用纱布覆盖固定于皮肤上,每日敷药2次。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石菖蒲,味辛,性温;归心、胃经。具有祛痰开窍,化湿开胃,宁神益智
之功效。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疏肝解郁之功效。
荷叶,味苦、涩,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
血止血之功效。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有驱除风湿,舒筋活络,
清利虚热,利湿退黄之功效。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
八角枫,味辛,性微温;归肝、肾、心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
瘀止痛之功效。
铁马鞭,味苦、辛,性平;归脾、心经。具有益气安神,活血止痛,利尿
消肿之功效。
蚕沙,味辛、甘,性温;具有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之功效。主
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本品辛甘发散,可
以袪风,温燥而通,又善除湿舒筋,作用缓和,可用于各种痹证。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之功效。
猪苓,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消肿的功效。主治小
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且有增强免疫作用。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利
水通便之功效。
鬼箭羽,味苦、辛,性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之功
效。
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祛风除
湿之功效。
白僵蚕,味辛咸,性平;归肝、肺、胃经;体轻窜散,可升可降。具有熄
风止痉,散结解毒,社风止痒的功效。
紫草,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消毒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米壳,味酸、涩,性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固肾涩精,
止咳止痛之功效。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具有开窍豁痰,消肿止痛,
解暑醒神之功效。
红曲,甘、温,归肝、脾、胃、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效。
贯众,味苦,性微寒;归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
儿茶,味苦、涩,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内服清热、生津、化痰,外
用收涩、敛疮、止血之功效。
草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芦荟,味苦,性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肝泄热,泻下通便之功效。
芦荟内含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消炎杀菌、清热消肿、
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
黄蜡,味甘、淡,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解毒;生肌;止痢;止
血;定痛之功效。主治痈疽发背,溃疡为敛;急心痛;下痢脓血;久泻不止;
胎动下血;遗精;带下。
白鲜皮,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之功效。白
鲜皮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香油中富含有益健康,特别是有益心脏和血管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
饱和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分解吸收和利用,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清除动脉血管壁
上的沉积物,从而起到软化血管、防治动肪硬化的作用。用来配制中药外敷,
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的功效。
日光性皮炎是主要是由于皮肤“腠理不密”、“外受暑毒”引起的。中医认
为本病是由于禀赋不足,皮毛腠理空疏,内因暴食过量苋菜之类,使之蕴湿化
热;外受阳光毒热的照射,内外相合而致。其治疗原则主要以“清热解毒”、“凉
血祛暑”为主。
本发明内服药方中,石菖蒲、陈皮能理气和胃、健脾助运;薄荷、荷叶、
秦艽、白僵蚕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清除体内湿热邪毒;大黄、八角枫清热
凉血、解毒化瘀,配以铁马鞭、蚕沙、鬼箭羽、莪术的活血通经、活络止痛之
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血流量的增加,使皮肤代谢旺盛;黄芩、猪
苓能泻中焦实火,燥肠胃湿热,清少阳邪热,并引水下行,加快体内毒素的排
出;外敷药方中,紫草、红曲、草红花能活血化瘀;米壳、冰片能醒神、镇痛;
贯众、儿茶能清热、活血、敛疮、止血,促进患处血液循环;黄蜡、白鲜皮、
芦荟能清热消肿、解毒生肌,既能抗菌消炎,又可促进细胞生长活性,加快皮
肤患处愈合;香油外敷能润肤、凉血、止痛,防止创口起疱,加快皮肤组织的
愈合。诸药配伍精良,组方合理,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止痒
消斑、益气养脾、滋阴润肤的功效,内服外敷,既清解体内热毒,又使药液直
达病所,内外合治,疗效显著。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我们选择了76例日光性皮炎门诊患
者进行临床试验,其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最大的61岁,最小的15
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小时-4天,平均1.8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皮肤性病学》,日晒后均出现皮肤局部红斑、水
肿或者水疱,愈合后留有色素沉着斑,有灼烧、疼痛感。
临床表现:再曝光处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颜色鲜红,严重者可出现水疱、
破裂、糜烂,随后红斑颜色逐渐变暗、脱屑,并留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有
灼烧感或刺痛感,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排除标准:接受其它治疗或服用过或外用过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药物过敏
者。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石菖蒲26克、薄荷16克、荷叶8克、秦艽16克、大黄8克、
八角枫8克、铁马鞭8克、蚕沙8克、黄芩16克、猪苓11克、陈皮10克、鬼
箭羽10克、莪术10克、白僵蚕10克,(随症加减),水煎后服用,每日一剂,
分2次温服。同时将紫草10克、米壳12克、冰片4克、红曲10克、贯众10
克、儿茶10克、草红花10克、芦荟16克、黄蜡10克、白鲜皮10克(随症加
减)烘干碾成粉末后,用香油260克调和均匀外敷于伤处,每日敷药2次。
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浙江众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
药准字H20100059)。口服,一次10mg,每日1次。
疗效标准:
治愈:用药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用药后局部症状缓解并好转,烧伤溃烂处基本愈合;
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
疗效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分别观察并统计治疗3天后、5天后、7天后的临床疗效结
果表,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有效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表
2.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嗜睡、疲乏、口干
视觉模糊、血压降低或升高、心悸、晕厥等症状,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治
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内服可调理五脏六腑,提高机体免疫力及细胞
活力,外敷可直接作用于局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修复皮肤组织,达到内外
同治,标本兼治的目的。经临床试验证明,具有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副作
用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内服药及外敷药,其中,
内服药包括:石菖蒲20克、薄荷10克、荷叶5克、秦艽10克、大黄5克、八
角枫5克、铁马鞭5克、蚕沙5克、黄芩10克、猪苓8克、陈皮8克、鬼箭羽
8克、莪术8克、白僵蚕8克;外敷药包括:紫草8克、米壳8克、冰片3克、
红曲8克、贯众8克、儿茶8克、草红花8克、芦荟10克、黄蜡8克、白鲜皮
8克、香油200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内服药及外敷药,其中,
内服药包括:石菖蒲22克、薄荷12克、荷叶6克、秦艽12克、大黄6克、八
角枫6克、铁马鞭6克、蚕沙6克、黄芩12克、猪苓9克、陈皮8克、鬼箭羽
9克、莪术9克、白僵蚕8克;
外敷药包括:紫草8克、米壳9克、冰片3克、红曲9克、贯众8克、儿
茶9克、草红花8克、芦荟12克、黄蜡9克、白鲜皮8克、香油220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内服药及外敷药,其中,
内服药包括:石菖蒲24克、薄荷14克、荷叶7克、秦艽14克、大黄7克、八
角枫7克、铁马鞭7克、蚕沙7克、黄芩14克、猪苓10克、陈皮9克、鬼箭
羽9克、莪术9克、白僵蚕9克;
外敷药包括:紫草9克、米壳10克、冰片4克、红曲9克、贯众9克、儿
茶9克、草红花9克、芦荟14克、黄蜡9克、白鲜皮9克、香油240克。
实施例4: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内服药及外敷药,其中,
内服药包括:石菖蒲26克、薄荷16克、荷叶8克、秦艽16克、大黄8克、八
角枫8克、铁马鞭8克、蚕沙8克、黄芩16克、猪苓11克、陈皮10克、鬼箭
羽10克、莪术10克、白僵蚕10克;
外敷药包括:紫草10克、米壳12克、冰片4克、红曲10克、贯众10克、
儿茶10克、草红花10克、芦荟16克、黄蜡10克、白鲜皮10克、香油260克。
实施例5: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内服药及外敷药,其中,
内服药包括:石菖蒲28克、薄荷18克、荷叶9克、秦艽18克、大黄9克、八
角枫9克、铁马鞭9克、蚕沙9克、黄芩18克、猪苓14克、陈皮11克、鬼箭
羽11克、莪术11克、白僵蚕11克;
外敷药包括:紫草11克、米壳14克、冰片5克、红曲11克、贯众11克、
儿茶11克、草红花11克、芦荟18克、黄蜡11克、白鲜皮11克、香油280克。
实施例6:一种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中药制剂,选取内服药及外敷药,其中,
内服药包括:石菖蒲30克、薄荷20克、荷叶10克、秦艽20克、大黄10克、
八角枫10克、铁马鞭10克、蚕沙10克、黄芩20克、猪苓15克、陈皮12克、
鬼箭羽12克、莪术12克、白僵蚕12克;
外敷药包括:紫草12克、米壳15克、冰片5克、红曲12克、贯众12克、
儿茶12克、草红花12克、芦荟20克、黄蜡12克、白鲜皮12克、香油300克。
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药物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
病例1
周某,女,29岁。患者近几年来,每逢夏季,遭受日光照射后,手臂、脖
子、脸部均会出现红色小疙瘩状丘疹,尤以小臂处居多,有时伴有前胸红疹状
斑块,奇痒难忍,抓挠许久后才能感到痒感减轻,皮肤表面有的挠痕严重破损,
即使症状轻时也伴有分散数颗点状红疹,重时发展到似硬皮症状态。曾内服维
生素B2,外涂炉甘石洗剂等多种方法治疗,症状有时减轻,但不久后又如先前
症状出现,患者十分痛苦。经人介绍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取石菖蒲20克、薄荷
10克、荷叶5克、秦艽10克、大黄5克、八角枫5克、铁马鞭5克、蚕沙5克、
黄芩10克、猪苓8克、陈皮8克、鬼箭羽8克、莪术8克、白僵蚕8克,水煎
后服用,每日2次;取紫草8克、米壳8克、冰片3克、红曲8克、贯众8克、
儿茶8克、草红花8克、芦荟10克、黄蜡8克、白鲜皮8克,研磨成粉后用香
油200克调匀涂抹患处,每日2次,用药3天后,患者疼痛、刺痒症状明显改
善,红疹开始消失,用药1周后,诸症均消且后来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2
冯某,男,35岁。患者由于夏天长时间在工地上施工,遭受烈日暴晒,颈
部及颈部周围严重晒伤,开始出现明显红疹、红斑,局部有水疱,由于瘙痒,
患者抓痕明显,造成皮肤局部发炎,十分痛苦。于是在朋友推荐下,采用本发
明中药治疗,取石菖蒲24克、薄荷14克、荷叶7克、秦艽14克、大黄7克、
八角枫7克、铁马鞭7克、蚕沙7克、黄芩14克、猪苓10克、陈皮9克、鬼
箭羽9克、莪术9克、白僵蚕9克,水煎后服用,每日2次;取紫草9克、米
壳10克、冰片4克、红曲9克、贯众9克、儿茶9克、草红花9克、芦荟14
克、黄蜡9克、白鲜皮9克,研磨成粉后用香油240克调匀涂抹患处,每日2
次,用药3天后,患者疼痛、刺痒症状明显改善,红疹开始消失,用药1周后,
水疱结痂,皮肤炎症基本消退,红疹红斑消失,患者继续用药1周加以巩固治
疗后,彻底治愈。电话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病例3
王某,男,42岁。患者由于在南方经营水果生意,经常自己顶着烈日在地
里工作,由于气温的不适应,加上日光的暴晒,身体出现严重的色素缺失,身
上皮肤红肿,灼、热、痛,出现大面积的灼伤,患上了日光性皮肤炎。患者曾
口服西药、激素,外用溶液洗剂、及硬膏等药物治疗,用药后病情好转,但随
之又出现反复,病情难以根治。在朋友推荐下,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治疗,取
石菖蒲30克、薄荷20克、荷叶10克、秦艽20克、大黄10克、八角枫10克、
铁马鞭10克、蚕沙10克、黄芩20克、猪苓15克、陈皮12克、鬼箭羽12克、
莪术12克、白僵蚕12克,水煎后服用,每日2次;取紫草12克、米壳15克、
冰片5克、红曲12克、贯众12克、儿茶12克、草红花12克、芦荟20克、黄
蜡12克、白鲜皮12克,研磨成粉后用香油300克调匀涂抹患处,每日2次,
用药5天后,患者疼痛、灼烧、刺痒症状明显改善,红疹开始消失,用药1周
后,水疱结痂,刺痛、灼烧感减轻,红疹红斑开始大面积消退,患者继续用药1
周加以巩固治疗后,彻底治愈。电话随访半年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