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脚轮的皮箱.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508793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85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3921.9

申请日:

1998.01.05

公开号:

CN1187327A

公开日:

1998.07.1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7.3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1.5|||公开

IPC分类号:

A45C5/14; A45C13/26; A45C13/38

主分类号:

A45C5/14; A45C13/26; A45C13/38

申请人:

株式会社斯瓦尼;

发明人:

三好锐郎

地址:

日本香川

优先权:

1997.01.07 JP 13126/9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马江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带脚轮的皮箱,其箱本体底面装有可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轮。为连结手把,在皮箱本体一边侧面的两侧、沿上下方向伸长地固定着两个或一个横宽的导向筒。手把上有提手固定于竖直棒的上端。由止动器将提手止动于竖直拔出的位置。提手具有连结部与握手部,连结部连结两根竖直棒;而握手部与连结部成直角方向,大致位于皮箱本体的中央,并沿皮箱本体长度方向伸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以竖直姿势直立、带有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的脚轮的皮箱,其特 征在于,它包括有皮箱本体、脚轮、手把、提手、竖直棒、止动器以及两 导向筒。其中: 皮箱本体:可自由开关; 脚轮:安装于皮箱本体(4)的底面(4A)上,可使皮箱本体(4) 以直立姿势移动;至少是安装于离开手把(3)的一侧的脚轮(1)为可 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脚轮; 手把:安装于皮箱本体(4)上,可向上自由拔出;其上端具有提手 (7),同时在提手(7)上连结着竖直棒(6);有两根竖直棒(6), 提手(7)连结固定于两根竖直棒(6)的上端; 提手:具有连结两根竖直棒(6)的连结部(7A);与连结部(7A) 成直角、沿皮箱本体(4)的长度方向伸长的握手部(7B);握手部(7B) 位于皮箱本体(4)的上面(4C)的中央或大致中央的位置,沿皮箱本体 (4)的上面(4C)的长度方向伸长; 竖直棒:可自由出入地插入固定在皮箱本体(4)上的导向筒(5) 中,同时通过导向筒(5)安装于皮箱本体(4)上;它具有止动器(8), 可将竖直棒止动于竖直拔上来的位置,并保持其垂直姿势; 止动器:它可使竖直棒(6)止动于从脚轮(1)的下端到提手(7) 的握手部(7B)的高度为60~100cm的位置; 两导向筒:沿上下方向伸长地固定于皮箱本体(4)一侧面(4B)的 两侧。
2: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的四 角安装着脚轮,这四个脚轮是可自由改变移动方向的万向脚轮。
3: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的四 角安装着脚轮,且在离开把手(3)的一侧安装的两个脚轮(1)为可自 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轮。
4: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两面 有开口部,有盖可自由开关地关闭着该开口部。
5: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的底 面固定着车轮板,而在该车轮板上连结着脚轮。
6: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皮箱本体的厚度 为10~25cm。
7: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提手的整体形状 成T字形,它具有连结部与握手部,连结部是将提手两端连结于竖直棒上。
8: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提手的握手部的 断面形状,其上部弯曲成半圆形,其下部两侧设有切口。
9: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上面 的大致中央设有持箱的手把。
10: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止动器将提手 止动于从皮箱本体拔上来的位置,与降下的位置。
11: 按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导向筒通过固 定侧板固定在皮箱本体的侧面。
12: 按权利要求11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板的宽 度比皮箱本体的宽度窄一些。
13: 一种以竖直姿势直立、带有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的脚轮的皮箱,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皮箱本体、脚轮、手把、提手、竖直棒、止动器、以 及横宽导向筒。其中: 皮箱本体:可自由开关; 脚轮:安装于皮箱本体(4)的底面(4A)上,且可使皮箱本体(4) 直立移动;至少在离开手把一侧安装的脚轮(1)为可自由变更移动方向 的万向脚轮; 手把:安装于皮箱本体(4)上,并可自由向上拉出;其上端具有提 手(17),同时具有连于提手(7)的竖直棒(6); 提手:它包括有连结部(7A)与握手部(7B),连结部(7A)连 结于横向宽度较宽的竖直棒(6)上,而握手部(7B)在与连结部(7A) 成直角方向,沿皮箱本体(4)的长度方向伸长;握手部(7B)位于皮箱 本体(4)的上面(4C)的中央或大致中央的位置,并沿皮箱本体(4) 的上面(4C)的长度方向伸长; 竖直棒:成横向较宽的棒状,可自由出入地插入横向宽度较宽的导向 筒(5)中,上端固定着提手(7);通过导向筒(5)安装到皮箱本体 (14)上;具有止动器,可使竖直棒止动于竖直拔出的位置,并保持竖直 姿势; 止动器:它可以使竖直棒(6)止动于从脚轮(1)的下端到提手(7) 的的握手部(7B)的高度为60~100cm的位置; 横宽导向筒:它被固定在皮箱本体(4)的一边的侧面(4B)上,且 与皮箱本体(4)的侧面(4B)平行地沿上下方向伸长。
14: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四个脚轮是可 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脚轮。
15: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离开手把 (3)的一侧安装的两个脚轮是可以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脚轮;
16: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皮箱本体两面 有开口部,有盖可开关地关闭该开口部。
17: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的 底面固定有车轮板,在该车轮板上连结着脚轮。
18: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皮箱本体的厚 度为10~25cm。
19: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提手整体上成 T字形,具有连结部与握手部,其中连结部的两端连于竖直棒上。
20: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提手握手部的 断面形状是,上面弯曲成半圆形;下面两侧设有切口。
21: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在皮箱本体上 面的大致中央位置装有提起的手把。
22: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止动器将提手 止动于从皮箱本体拔出来的位置和降下的位置。
23: 按权利要求1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通过固定侧板 将导向筒固定于皮箱本体的侧面。
24: 按权利要求23所记述的带脚轮的皮箱,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板的宽 度比皮箱本体的宽度窄一些。

说明书


带脚轮的皮箱

    本发明涉及带脚轮的皮箱,特别是关于带有可上下伸缩的手把的皮箱。本说明中所述皮箱,广义上也适用于小型旅行箱(ス-ツケ-ス)与手提皮包(アタッシュケ-ス)。

    具有脚轮与可自由拔出手把的皮箱,已经被开发并广为应用。这种构造的皮箱,多是可以携入飞机内的类型。如在美国专利第4995487号说明书中、以及日专利特公平4-76686号公报、实开平57-179824号公报、以及实开昭63-131634号公报中记述了这种构造的皮箱。这些公报中所记述的这种皮箱,如图1所示,底面一侧设有两个脚轮1。在脚轮1的相对一侧固定着短腿2。当将皮箱立起来时,脚轮1与腿2接触地面。这种状态下,由于不能转动的腿2接触地面,皮箱只能直立,不能移动。为了拉着皮箱移动,必须在皮箱上面装设可拉出的手把3。由于要使皮箱倾斜起来拉着移动,手把3与脚轮装设于同一侧。

    这种构造的皮箱,如图1所示,使皮箱倾斜,可以拉着手把3移动。若将皮箱倾斜,则脚轮1接触地面,而腿2离开地面;这种状态下,拉着手把3,脚轮转动,即可很容易地移动。但是,这样移动的皮箱,在飞机内那样狭窄的地方以及一些混杂的地方,往往不能使用脚轮。这是因为,当以脚轮行走时,皮箱的横向变宽,在机内坐位间的狭窄通道以及混杂的处所无法自由移动。

    带脚轮的皮箱,是减轻大而重的皮箱负担,使其容易移动的方便构造。因为即使皮箱再重,也能靠脚轮容易地移动。本发明人,即是为了克服这样的缺点,开发了图2所示构造地皮箱。在图2所示的皮箱中,将脚轮21安装到皮箱本体24的底面24A上。脚轮21装于底面24A的四角,这样皮箱本体24可以垂直姿势直立着。手把23的提手27位于皮箱本体24上方的中央位置。这种构造的皮箱,不需要像图1所示的那样使皮箱倾斜才能移动;而在皮箱直立的姿势下,即可沿图2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如按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横向宽度变窄,所以可以移动。因此,它就具有在机内或混杂的场所可以方便移动的特点。另外,如果四个脚轮21都用了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动的万向脚轮,皮箱则可以直立姿势向任何方向移动。直立姿势的皮箱,皮箱的重量不会作用到手把23上,因此,即使皮箱很重,也可以很容易地推着移动。

    图2所示构造的皮箱,具有可借前述四个脚轮21轻快移动,使用便利的特点。但是,这种构造的皮箱,却有着由于将手把23连于皮箱本体24的导向筒使得皮箱本体4的内部放置容积变小的缺点。皮箱本体24越薄,这种缺点越突出。这是因为,它与皮箱本体24的厚度无关,导向筒在皮箱本体24中占有的容积几乎是一样的。特别是,为很平衡地推着皮箱移动,导向筒必须配置于皮箱本体24的中央,这就成了麻烦,就有了在皮箱本体24中不能放置厚东西的缺点。没有导向筒的皮箱,几乎可以放置与皮箱本体同厚度的东西;而中央有导向筒的皮箱,却只能放置比皮箱本体的一半还要薄些的东西。因为导向筒占据了中央容积。

    再就是,具有脚轮的皮箱,具有放置重物不管多重都能移动的特点。考虑这种特点,并可用作手仗而容易移动。在图2所示的皮箱中,以止动器止动拔出来的竖直棱26,使提手27的高度做成80~90cm,也可兼作手仗用。但是,为将这种构造的皮箱兼作手仗用,必须加强皮箱的底面。这是因为将提手配置在四个脚轮中央的缘故。一推提手,即有弯曲力作用于皮箱底面上;为了不因该作用力而变形,必须将皮箱底面加强。要加强皮箱,其本身变重,比如将其提上台阶而进行搬运时,移动就变得困难。

    本发明就是以克服这样的缺点而开发的。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的,即是使得由安装手把于皮箱本体上的导向筒所占用的放置容积减小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并兼作手仗使用,从而提供皮箱本体尽可能轻的皮箱。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即使在薄的皮箱本体上,可做成较长的握手部,做成方便手握的提手形状,以提供一种可推着向任何方向方便移动的皮箱。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所提供的皮箱,即使是在混杂的场所,也可以很容易而平稳地移动。

    另外,所提供的皮箱,皮箱本体即使再薄也不会翻倒而可以向任意方向自由移动。

    还有,将脚轮做得小些,使得所提供的皮箱可以推着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快速移动,而皮箱本体不会翻倒。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进一步的目的与特征,可从下述的带有附图的详细说明中充分显示出来。

    本发明带脚轮的皮箱包括有皮箱本体、脚轮与手把,皮箱本体可自由开关;脚轮安装于皮箱本体的底面,且可使皮箱本体直立移动;手把安装在皮箱本体上,并可向上自由拔出。手把上端具有提手,而在提手上连结着竖直棒。该竖直棒可自由出入地插进固定到皮箱本体上的导向筒中,通过导向筒装到皮箱本体上。

    脚轮可使皮箱以直立姿势向任何方向移动,全部脚轮,或安装于离开手把一侧的脚轮,被做成可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轮。为将手把安装了皮箱本体一个侧面,有两个导向筒沿上下方向伸长地固定于皮箱本体一个侧面的两侧。手把具有两个竖直棒,有提手连结固定于两个竖直棒的上端。为可将手把兼作手仗使用,并可推着皮箱移动,插入导向筒的竖直棒具有止动器,止动器可使竖直棒止动于竖直拔出的位置,并保持直立姿势。提手具有连结部与握手部,连结部连于两根竖直棒;握手部与连结部成直角方向,并沿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伸长。为使皮箱可兼作手仗使用,止动器将竖直棒止动于从脚轮下端到握手部的高度60~100cm的位置。为沿皮箱本体纵向握着握手部移动皮箱,握手部位于皮箱本体上面中央或大致中央的位置,并沿皮箱本体上面的长度方向伸长。这样,皮箱就成为,在将手把的竖直棒从导向筒中拔出的状态下,皮箱本体成直立姿势,握着握手部推其向任意方向移动。

    本发明带脚轮的皮箱,也可以只有1个竖直棒。在这种皮箱中,将横宽导向筒固定于皮箱本体一边的侧面上,与皮箱本体的侧面平行,且沿上下方向伸长。手把的竖直棒成横宽棒状,可自由出入地插入横宽的导向筒中,其上端固定着提手。提手具有连结部与握手部,连结部连于横宽的竖直棒上;而握手部相对连结部成直角,且沿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伸长。

    这种构造的带脚轮的皮箱,具有下述极优良的特点:

    ①由于把因手把安装于皮箱本体上的导向筒引起的放置容积的减小减少到最小程度,故有着就整体而言增大放置容积的特点。特别是有着在薄的皮箱本体中可方便放置较厚东西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本发明的皮箱,将提手可自由拔出安装于皮箱本体上的导向筒设置于皮箱本体一边的侧面的缘故。由于皮箱本体侧面的宽度比较窄,在该侧面固定两个导向筒,或者哪怕是只固定一个横宽导向筒,也不会再在皮箱本体内部占有大的容积。特别是,本发明的皮箱,将导向筒、竖直棒、提手分别制成,使提手的握手部在皮箱本体的中央部沿其长度方向伸长。因此,不仅是可以握着提手使皮箱向任意方向移动,而且不必像图2所示的现有皮箱那样,在皮箱本体内部配置导向筒。因此它具有可使放置容积的减小减少到最小程度的特点。

    ②具有握着提手可兼作手仗用,并可使皮箱本体较轻的特点。这是由于本发明的皮箱,将提手可自由出入地插入导向筒,而将导向筒安装于皮箱本体一边的侧面的缘故。这种构造的皮箱,在将提手拔到并止动于最上位置的状态下可兼作手仗使用。当作为手仗使用而推压提手时,向下推压提手的力不会作用到全部四个脚轮上,而只会作用于固定导向筒那个侧面附近的脚轮上。换句话说,向下推压提手的力,大体上直接作用于一边的脚轮上,皮箱本体底面上不会作用弯曲力。因此,不仅可兼作手仗使用,而且不必加强皮箱本体的底面,故有可减轻皮箱本体重量的特点。

    ③即使皮箱本体做得很薄,也可将握手部做得较长,并可将握手部做成易握的形状。这是由于由连结导向筒的连结部与沿着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伸长的握手部构成提手的缘故。这种构造的提手,具有用手握着比较长的握手部,可以以提手推着皮箱本体,很容易地向任何方向移动的特点。特别是,由于离开手把一侧的两个脚轮,或四个脚轮是可以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脚轮,所以可握着较长的握把,调整皮箱本体的姿势与移动的方向,使其向需要的方向移动。

    ④具有即使在混杂的场所,也能方便而平稳移动的特点。这是因为,本发明的皮箱,将导向筒固定于皮箱本体一边的侧面,在该导向筒上可拔出地连结着竖直棒,而在竖直棒的上端固定着提手的缘故。这种构造的皮箱,握着提手,即可推着皮箱本体平稳地移动。也就是,不需要像图1所示的皮箱那样,将皮箱本体向后方拉着移动。以这种状态移动的皮箱,当达到混杂的人群时,它可不为人群所阻挡而移动。特别是在握着皮箱本体后方的提手时,由于是以推着姿势移动,故可以调整皮箱本体的取向与移动方向,有着在混杂场所可平稳移动皮箱的特点。

    ⑤具有皮箱本体虽薄,但不易翻倒,且可向任意方向自由移动的特点。这是由于通过导向筒与竖直棒将提手固定于皮箱本体一边的侧面,并可将该提手的握手部沿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加长的缘故。握着沿皮箱本体长度方向加长的握手部,确实可以防止皮箱本体横向翻倒,因为提手位于离开皮箱本体的上方。握手部也可以不设于沿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而伸长设置于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横向。但是,设在这个方向的握手部,手沿握手部一有滑动,皮箱本体即会倾倒,所以必须非常用力地握着它移动。然而,本发明的皮箱,即使手沿握手部滑动,也不会引起皮箱本体的倾倒。只不过是前后移动位置有些摇动。因此,确实能够防止皮箱本体翻倒,具有方便移动的特点。另外,由于沿横向伸长的握手部不能比皮箱本体的横向宽度长,当皮箱本体较薄时,则有握手部全长变短。因而难以握着的缺点。而本发明的皮箱,由于握手部与连结部成直角,并可沿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伸长,即使皮箱本体较薄,两个导向筒的宽度较窄,也可以加长握手部,得到容易握牢它的长度。

    ⑥另外,本发明的皮箱,具有可将脚轮做小,推着它即使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也能快速移动的特点。因为,可将前述的握手部沿皮箱本体的长度方向伸长,另外,由于将握手部固定于皮箱本体一边的侧面,当握着握手部推着皮箱本体移动时,不是握着皮箱本体的前部,而是握着其后部移动。如果抓着皮箱本体的前部移动,当脚轮碰到小石子等不能平稳移动时,皮箱本体易向前方倾倒。但,本发明的皮箱,握手部位于皮箱本体的后部,而且可以做得相当长,握着这样的握手部移动时,即使迂到小石子等,前边的脚轮可浮动起来移动,故具有可有效防止皮箱本体向前翻倒的特点。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现有带脚轮皮箱斜视图;图2是本发明人先前开发的皮箱的斜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皮箱斜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皮箱的垂直断面图;图5是图3所示皮箱的水平断面图;图6是皮箱本体中内置加强框的断面图;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皮箱的提手部分的侧视图与握手部的断面图;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皮箱的手把部分的部分断面平面图;图9是从手把部分来看图3所示皮箱的侧面图;图10是图3所示皮箱手把部分正视图;图11是表示将竖直棒止动于定位置的止动器一例的断面图;图12是表示将竖直棒止动于导向筒的定位置的止动器的一侧的断面图;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皮箱的斜视图;图1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皮箱的斜视图。

    实施例

    图3所示的皮箱,在箱本体34的底面34A上固定着车轮板,在车轮板的四角固定着脚轮31。在皮箱本体34上还安装着可垂直拉出的手把33。

    皮箱本体34由底面34A、和底面34A两端相连的两侧面34B、连结侧面34B上端的上面34C、可开关两面的开口部的盖310所构成。皮箱本体34由底面34A、侧面34B、以及上面34C形成横向较长的长方形,而在两面开口,由盖310可开关地封闭该开口部。

    盖310设于皮箱本体34两面的开口部,该盖310的下端可弯曲下来的连结于皮箱本体34,可将皮箱本体34全面打开。用拉锁313将盖的两侧与上缘连于皮箱本体34的侧面34B与上面34C的开口缘。图示的盖310,在其表面设有袋315,袋的开口部设有拉锁314。也可将袋设在盖的里面。

    皮箱本体的大小,比如可设计成下述小中大三种类型:    尺寸    类型    长    (cm)    高    (cm)    宽    (cm)    小    38    30    15    中    41    32    16    大    44    34    17

    但本发明的皮箱的本体的尺寸不限于上述尺寸。

    为了立着靠脚轮31推着走,而且不易翻倒,皮箱本体34最好做成厚10~25cm,长20~50cm。而皮箱底面34A的大小最好做成10cm(宽)×20cm(长)以上,以便能直立着稳定移动。提到飞机内的皮箱为宽15~20cm,长35~45cm;提到飞机内的皮箱,长度不能超过50cm。

    如图4与图5的断面图所示,皮箱本体34里面设有方形加强框311;在加强框311的表面张设有硬板内衬与软质面材。如图6的断面图所示,加强框311是将多根金属丝311A插入硬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的硬质塑料板311B中,形成加强结构,再将其沿皮箱本体34的内面弯曲成框形。在该加强框311的硬质塑料板311B上设有纵向延伸的角孔311C。在角孔311C中插入金属丝311A,由该金属丝311A来加强硬质塑料板311B。金属丝311A比如可以是2~4mm粗细。这种构造的加强框具有轻而强韧的特点。另外,在加强框上也可以使用铝板或薄铁板。

    硬板内衬,是厚纸或薄而硬的塑料板。也可以是将多层相同材质或不同材质做成的层压件。图中所示皮箱,是分别做成加强框311与硬板内衬两构件;也可以将两者做成一体构件。软质面材是布或塑料布。图示皮箱34,在其软质面材外侧中央部分缝制有由天然或合成皮革制成的带状装饰材料。

    在皮箱本体34的底面34A的四角固定有脚轮31。脚轮31是固定在车轮板39上;而车轮板39固定在皮箱本体34的底面34A上。车轮板39具有与皮箱本体34的宽度大致相等的长度,且分成2块,以减轻其重量。车轮板39通过螺钉或铆钉固定在皮箱本体34的底面34A上。车轮板39也可做成与皮箱本体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大小。为使车轮板有足够的强度,它由铝等金属板制成。铝制车轮板,希望厚2~5mm,最好是3~4mm。为减轻重量,也可以在车轮板上开部分通孔。

    在车轮板39上固定着脚轮31。脚轮31位于皮箱本体34的底面34A的四角,固定在车轮板39上。脚轮31可以自由变向,通常叫“万向车”。并不是将四个脚轮全都做成变向式的,在离开皮箱本体手把的一侧配置的两个脚轮做成变向式,而在手把一侧的两个脚轮则不是变向式的。通过螺钉或铆钉将脚轮31固定在车轮板39的下面。

    本发明的皮箱本体并不限于前述的构造。皮箱本体也可以做成带盖构造,可以通过合页将该盖开关。这种皮箱的皮箱本体与盖可以由具有足够强度的硬质材料做成,这些材料比如是将纤维质材料以粘结剂结合硬化形成的板状材料;在耐水性硬纸表面上涂复涂料形成的材料;硬质塑料、铝等金属材料。这种皮箱本体与盖设计有足够强度的厚度,即使装有相当重的东西也不会变形。

    手把33是在两根竖直棒36的上端连结着提手37。提手37整体上成T字形,由两端连结于竖直直棒36的连结部37A与握手部37B构成。提手37由塑料成形制作,连结部37A的下面开设有孔,插入竖直棒36并连结起来。握手部37B,如图7的断面图所示,其上面弯曲成半圆形,而在下面两侧设有切口。这种形状的握手部37B,拎着两侧的切口,即可很简便地提上来。T字形的提手37,其拔出竖直棒36的状态示于图3。提手37位于皮箱本体34的上面中央或大致中央位置,其长度方向也顺着皮箱本体34的上面34C的长度方向。为确保握着握手部37B,希望握手部长度做成8cm以上,最好是8~12cm。

    当以脚轮31移动皮箱时,如图3所示,将提手37从皮箱上拔出来;而不以脚轮移动皮箱时,如图7、图9、图10所示,则将提手37推进去。

    由止动器将手把33止动于将提手37从皮箱本体34拔出的位置与降下的位置。当其止动于将提手37拔出的位置时,可以推着提手37使皮箱靠脚轮31移动;也可以扶着提手37,将提手当手仗那样,用来休息。在这样的使用状态,由止动器将手把33止动于推入箱中状态,当将提手37止动于推入皮箱中的状态时,即可手持固定在皮箱本体34上的其他提手,手持皮箱来搬运。

    竖直棒36的全长,在将提手37拉到最上端时,从脚轮31的下端到提手37的高度设计为90cm。从脚轮31的下端到提手37的高度也可以在60~100cm范围内变动。但如将提手37的高度确定为90cm,则可最舒适地推着皮箱移动,兼作手仗用也最舒适。

    通过两个导向筒35,将两个竖直棒36可上下出入的安装于皮箱本体34上。导向筒35固定于皮箱本体34一个侧面34B的两侧。导向筒35成筒状,竖直棒36在其中滑动出入。如图3所示,通过固定侧板312将导向筒35固定于皮箱本体34的侧面34B上。

    如图8所示,通过螺钉或铆钉等紧固件将固定侧板312固定于皮箱本体34的侧面34B上。也可以不用紧固件或用紧固件的同时将固定侧板312粘结固定于皮箱本体34上。固定侧板312是塑料成形件,在其两侧设有纵向孔,以便插入并垂直固定导向筒35。固定侧板具有比皮箱本体34的宽度多少要窄一些的宽度,具有能插入导向筒35的厚度;以及具有能将导向筒35牢固地固定于皮箱本体34上的长度。在将固定侧板312固定于皮箱本体34的侧面34B上以后,即将导向筒35插入其中加以固定。导向筒35靠粘结固定或从固定侧板312向导向筒35拧入螺钉(图中未示出)而固定于固定位置。像以上这样,通过固定侧板312将导向筒35固定于皮箱本体34上的这种皮箱,具有导向筒固定位置正确、简单易行、而且固定牢固的特点。

    竖直棒36,当其拔到最上边位置时,由止动器限制其落下。止动器可使用将竖直棒36止动在其拉上来位置的所有结构。图3中所示的皮箱,可将竖直棒拉开为两段,上下两根竖直棒36连结在一起。上面的竖直棒36比下边的竖直棒36要细,可插入拔出下边的竖直棒36,而且,插进去后可以不会拔出来。而下边的竖直棒36可以自由出入地插入导向筒35。

    将这种构造的竖直棒36拔到最上位置使其止动的止动器示于图11与图12。图11示出了上下两竖直棒的止动器38;图12示出了将下边竖直棒36止动于导向筒35中的止动器38。图11的止动器38,在其上边竖直棒36的内部具有:在半径方向弹性突出的弹性凸部316;推出该弹性凸部316的弹簧322;内置弹簧322与弹性凸部316的管317。受弹簧322推压,弹性凸部316从上边竖直棒36上的通孔中径向突出出来,并插入下边竖直棒36上设的止动孔318中。弹性凸部316配置于上边竖直棒36的下端,而止动孔318则开设于下边竖直棒36的上端。这种构造的止动器38,当上边竖直棒36从下边竖直棒36中拉出来时,弹性凸部即插入止动孔318中。到这种状态,上边竖直棒36就不再相对下边竖直棒36下降。要使上边竖直棒36下降时,就使劲推压上边竖直棒36,这时,弹性凸部316被从止动孔318中强行推出,成了可使上边竖直棒降下的状态。

    图12所示的止动器38是,在竖直棒36的外侧设有凹部319,将球320弹性推入该凹部319中。为弹性推压球320,在球320与弹簧室35A之间内置有螺旋弹簧321。由螺旋弹簧321将球320弹性推出。为了防止其从导向筒35中拔出来,在竖直棒36的下端固定有台肩323。在导向筒35的上端设有台阶35B,以限止台肩323。这种构造的止动器38,当拉起提手37,竖直棒36被拉到导向筒35的最上部位置时,球320嵌入凹部319中,竖直棒36止动于拉上来的位置。因此,提手37也被止动于拉到最上部位置。即使向下推提手37,由于球320弹性推入凹部319中,也可以阻止提手37的下降。但如强力推压提手37,由于球320被从凹部319中推出来,则可使竖直棒36下降。

    图11与图12所示的止动器38,只要把提手37拉到最上部位置,不需特别操作,即可将提手37止动于该位置。只有强力推压提手37,才可使提手37下降。因此,可以很简单地将提手37拉到并止动于最上部位置,也可简单使其降下,这是其特点。但用作止动器,比如图中未示出、但已为众所周知的在皮箱上所使用的那样,也可在提手上设有操作按钮。这种构造的止动器做成:在将提手拉到最上部位置使其止动后,只要不操作按钮,就不会推下提手。而且这种构造的止动器,即使强力推压提手,它也不会降下,因此具有作为手仗使用时十分牢靠的特点。

    这种止动器,也可以使竖直棒推到最下部位置止动下来。这种构造的止动器,在竖直棒上设有止动孔或凹部,当将竖直棒降到最下部位置时,将弹性凸部或球弹性推入止动孔或凹部中。

    上述的皮箱,做成了竖直棒可分两段拔出的构造。也可以将竖直棒做成只有1段可拉长地插入导向筒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做成竖直棒分3段拔出的构造(图中未示出)。

    图13示出了另外一种皮箱,它是将竖直棒136与导向筒135做成一组筒状的结构。在这种皮箱上,是将横向较宽的导向筒135,通过固定侧板1312,且与皮箱本体134的侧面134B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固定在皮箱本体134的一侧面134B上。竖直棒136,成横向较宽的棒状,可自由出入地插入也是横向较宽的导向筒135中,在其上端固定着提手137。提手137具有与图3的皮箱上大致相同的形状。插入导向筒135的竖直棒136具有止动器,当将其拉到最上部位置时使其止动,并保持垂直姿势。止动器可使用图11与图12上所示的构造。当拔到最上部位置由止动器将其止动的提手137,和图3中的皮箱一样,比如可将从脚轮131的下端到提手137的握手部137B的高度做成60~100cm,最好是做成约90cm。这种构造的皮箱,由于可将导向筒135与竖直棒136做成一根,整体构造可以简化。另外,由于竖直棒136与导向筒135的横向加宽了,加强了横向强度,因此这种皮箱具有确保防止其横向翻倒的特点。另外,横向较宽的竖直棒136还具有可有效防止产生扭曲的特点。在图13上还表示:133为手把,134A为皮箱本体的底面,134C为其上面,137A为提手连结部,1310为盖。

    在皮箱上,未必都把安装底面的脚轮安装到皮箱本体的四角。如图14所示,在皮箱本体144上,也可以将要装到手把143相对一侧的脚轮141从皮箱本体144的角上移到中间安装。

    只要不违背本发明主要特征的基本精神,该发明可以具体化为几种不同形式;所述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和不受限制的,因为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确定的,而不是其前边的描述部分来确定的。所有的在权利要求的集合和界限范围内的变化或相当于这个范围内的变化都被认为包括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带脚轮的皮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带脚轮的皮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带脚轮的皮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脚轮的皮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脚轮的皮箱.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带脚轮的皮箱,其箱本体底面装有可自由变更移动方向的万向轮。为连结手把,在皮箱本体一边侧面的两侧、沿上下方向伸长地固定着两个或一个横宽的导向筒。手把上有提手固定于竖直棒的上端。由止动器将提手止动于竖直拔出的位置。提手具有连结部与握手部,连结部连结两根竖直棒;而握手部与连结部成直角方向,大致位于皮箱本体的中央,并沿皮箱本体长度方向伸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