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球拍框架.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0874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0587.X

申请日:

1998.03.02

公开号:

CN1227763A

公开日:

1999.09.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9.9.8|||公开

IPC分类号:

A63B49/10

主分类号:

A63B49/10

申请人:

生力旺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光男

地址:

台湾省苗栗县苗栗市建功里府东路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汤保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改良球拍框架,有一椭圆形主体;该主体是为一由多数纤维补强塑胶制成的内、外积层管所构成的多管管状结构;各内管是并列于该球拍框架拍面方向,用以于该球拍框架形成一分隔该主体内部的横肋;该外管包覆于各该内管外侧,并使其内侧管壁与各该内管的外侧管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于该主体内部仅余各该内管的管腔(Cavities);多数的穿线孔,是在球拍框架的拍面方向上贯穿该主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纤维补强塑胶球拍框架,包含有: 一椭圆形球拍主体,其是形成该球拍框架的头部; 其特征在于: 该主体具有以多层纤维补强塑胶(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的织板 (Prepreg)叠置卷绕而成的一第一、第二内管,以及一外管; 各该内管是并列于该球拍框架的拍面方向,且使二者的相邻管壁贴合, 用以于该球拍框架成型后形成一分隔该主体内部的横肋; 该外管是完整地包覆于各该内管的外侧,且使该球拍框架成型后,该外 管的内侧管壁与各该内管的外侧管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该主体内部仅余 各该内管的管腔(Cavities);以及 多数的穿线孔,是在该球拍框架的拍面方向上贯穿该主体。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主体更包含有 一第三内管,是与该第一及第二内管并列,且使其管壁分别与相邻的该第一、 第二内管管壁贴合,用以于该球拍框架成型后,形成二分隔该主体内部的横 肋。
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内管的管 腔内容置有一发泡吸震体。
4: 依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拍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内管管 壁交换处的外缘与该外管的内壁对应处,具有一分别位于各该横肋二端,且 厚度较该主体其他部位为大的厚壁部。

说明书


改良球拍框架

    本发明是和纤维补强塑胶(Fiber Reinforced Plastic以下简称F.R.P)球拍框架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以承受较大侧压应力,且是由多数F.R.P积层管所构成的网球、羽毛球、或回力球等的球拍框架。

    按,传统的F.R.P球拍其构成头部的框架主体均为单一的中空管状结构,当该球拍以其头部的网面击球时,构成该网面的多数网线会对该头部产生侧向的拉力,而由于单一中空管状结构所能承受的侧向压力有限,因此,当使用者力击球时,网线所施加的侧向压即超过该中空管状结构的负荷,而发生断折的情形。

    为了解决该种缺失,遂有人以双F.R.P积层管并列制成球拍的框架主体,如美国第5,516,100号专利案所揭示,该种框架主体是以该二积层管的相邻管壁形成一补强肋,如此即可增加该主体所能承受的侧压应力。惟,事实上该种球拍框架并无法解决前述传统球拍的缺失,其主要原因在于该二积层管的管壁交换部位(即该补强肋两侧)会形成一应力集中处,更且该专利案的补强肋内又埋置一材质不同的穿线条(Strip),使得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因此,该补强肋对球拍框架主体强度的贡献,并不如预期。另外更须一提的是,该美国专利案是于球拍框架主体成型前,于其二积层管的交接处间预埋穿线条,其发明人认为如此即不必于球拍框架成型后再攒设穿线孔,惟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成型过程中灌注于该二积层管内的流体所产生的内压,会使该穿线条扭曲变形,如此更容易破坏该补强肋的结构。

    本发明地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良球拍框架,其可确实地增大球拍头部所能承受的侧向压力者。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则在提供一种改良球拍框架,其不会于二相邻F.R.P积层管的交接部位形成应力集中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改良球拍框架,其不必改变球拍的外观即可增加该球拍框架主体的物理强度者。

    缘是,为达成前揭的各项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球拍框架,是包含有一椭圆形的主体,其是形成该球拍框架的头部。该主体是以多张纤维补强塑胶(Fiber Reinforced Plastic)的织板(Prepreg)叠置卷绕而成的一第一、第二积层内管,以及一积层外管,构成一至少为三积层管的管状结构。各该内管是并列于该球拍框架的拍面方向,且使二者的相邻管壁贴合,用以于该球拍框架成型后形成一分隔该主体内部的横肋。该外管是完整地包覆于各该内管的外侧,且使其内侧管壁与各该内管的外侧管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于该主体内部仅余各该内管的管腔(Cavities)。多数的穿线孔,是在该球拍框架的拍面方向上贯穿该主体;其中该主体更包含有一第三内管,是与该第一及第二内管并列,且使其管壁分别与相邻的该第一、第二内管管壁贴合,用以于该球拍框架成型后,形成二分隔该主体内部的横肋;其中该第三内管的管腔内容置有一发泡吸震体;其中各该内管管壁交换处的外缘与该外管的内壁对应处,具有一分别位于各该横肋二端,且厚度较该主体其他部位为大的厚壁部。藉此,该球拍框架一方面可以各积层内管交接部位所形成的横肋,来补强其侧向强度,另一方面则可藉由该积层外管与各该积层内管管壁紧密贴合的方式,来消除应力集中于各该积层内管交接部位的现象。

    以下兹以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羽毛球拍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羽毛球拍的头部部份剖视放大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于图1中3-3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与传统球拍的头部侧压应力应变比较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羽毛球拍与图3相同方向的剖视图。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号10所示的羽毛球拍框架,具有一头部12,一握柄14,以及一位于二者间的一喉部16。

    该头部12是由一椭圆形的主体20所构成。该主体20具有一第一积层内管22,一第二积层内管24,以及一积层外管26。各该积层管是以多张含浸有热固性树脂(如环氧树脂)的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织板(Prepreg)叠置卷绕而成。多数的穿线孔28,在该球拍的拍面方向上贯穿该主体20。

    该第一及第二内管22、24是上下并列在一起,用以于二者的管壁交接处形成一位在该球拍拍面方向上的横肋30。该外管26是完全地包覆该二内管22、24。当该球拍成型后,各该内管的外侧管壁是与该外管的内侧管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使该主体内部空间仅存该二内管的管腔22a、24a,如此,各该内管管壁贴合处的外缘与该外管的内壁对应处,将形成分别位于该横肋30二端且厚度较其他部位为大的厚壁部32、34。

    由前述可知,该羽毛球拍10由于其头部的主体20具有由二积层内管交接管壁所形成的横肋30,更且该二内管交接处的外侧管壁会与该外管的内侧管壁形成位于该横肋30两端的厚壁部32、34,因此,该球拍头部承受侧向压力的强度将较习用球拍为大。请配合参阅图4,由该图可以发现,在同样的侧向荷重下,该羽毛球拍的变形量(该图上方的直线)较习用同型球拍(该图下方的直线)约小了20%。

    另外,再请参阅图5,本发明的球拍框架在其另一实施例中亦可使该球拍框架的主体40由三条积层内管42、44、46并列而成,然后再于三者的外侧取用一积层外管48以与前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包覆起来。如此,该主体即具有二补强肋50、52,以及四处增厚部50a、50b、52a、52b。再者,位于中央位置的积层内管44的管腔内可容置一发泡物60,如此,该主体不但可承受较大的侧向压力而且具有吸震的功效。

改良球拍框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良球拍框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良球拍框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良球拍框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良球拍框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改良球拍框架,有一椭圆形主体;该主体是为一由多数纤维补强塑胶制成的内、外积层管所构成的多管管状结构;各内管是并列于该球拍框架拍面方向,用以于该球拍框架形成一分隔该主体内部的横肋;该外管包覆于各该内管外侧,并使其内侧管壁与各该内管的外侧管壁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于该主体内部仅余各该内管的管腔(Cavities);多数的穿线孔,是在球拍框架的拍面方向上贯穿该主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