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四边磨边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式四边磨边机.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73377.7 (22)申请日 2013.08.23 B24B 9/10(2006.01) B24B 47/20(2006.01) B24B 49/00(2012.01) (71)申请人 北京永星鼎盛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工业开发区云杉 南路 139 号 (72)发明人 金哲 沈攀 孙中臣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44314 代理人 张约宗 (54) 发明名称 卧式四边磨边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四边磨边机, 包括电主 轴以及安装于电主轴。
2、上的磨轮, 该卧式四边磨边 机还包括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以及磨轮进给装置 ; 所述电主轴安装于该磨轮进给装置上, 该磨轮进 给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电主轴在水平方向做直线运 动, 以为所述磨轮提供水平磨削进给量 ; 所述磨 轮进给装置安装于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该 磨轮垂直调整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在 垂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以为所述磨轮提供垂直 磨削进给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卧式四边磨边 机具有结构紧凑简单、 磨削精度高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0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164。
3、3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 CN 104416433 A 1/2 页 2 1. 一种卧式四边磨边机, 包括电主轴以及安装于电主轴上的磨轮, 其特征在于, 该卧 式四边磨边机还包括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以及磨轮进给装置 ; 所述电主轴安装于该磨轮进给 装置上, 该磨轮进给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电主轴在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 以为所述磨轮提供 水平磨削进给量 ; 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安装于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该磨轮垂直调整装 置能够驱动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在垂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以为所述磨轮提供垂直磨削进给 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该卧式四边磨。
4、边机还包括磨 轮进给旋转装置, 该磨轮进给旋转装置安装于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所述磨轮进给装 置安装于该磨轮进给旋转装置上 ; 该磨轮进给旋转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磨轮进给装置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包括 立板、 直线导轨、 滑块以及驱动装置 ; 所述直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立板的正面上, 且沿着竖直 方向延伸 ; 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直线导轨上,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安装于该滑块上 ; 所 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立板上, 并与所述磨轮进给旋转装置相连, 以驱动所述磨轮进给旋 转装置沿着所述直线导轨上下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
5、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 伺 服电机以及丝杠, 所述减速机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 所述丝杠与所述减速机相连 ; 所述磨轮 进给旋转装置包括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丝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该卧式四边磨边机 还包括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该磨轮进给检测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电主轴上, 实时检测磨轮 的水平和垂直磨削进给量。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轮进给检测装置包括 座体、 弹片安装座、 弹片、 导轮组件、 垂直位移感测单元、 水平位移感测单元以及水平复位组 件 ; 所述座体固定安装在磨边。
6、机电主轴上, 所述弹片安装座可水平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体 与所述电主轴相背的表面上 ; 所述弹片安装于所述弹片安装座上, 并由所述弹片安装座沿 着平行于磨轮的进给方向水平伸出 ; 所述导轮组件安装于所述弹片的末端上, 以与待磨边 物品的边缘相抵接 ; 所述垂直位移感测单元与所述弹片对应, 以感测所述磨轮的垂直进给 位移 ; 所述水平位移感测单元与所述弹片安装座对应, 以感测出所述磨轮的水平进给位移 ; 所述水平复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弹片安装座在外力移除时复位。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轮的磨削面呈 U 形或 V 形, 以同时磨削被磨边物品的上下边缘。 8。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该卧式四边磨边机还包括控 制器, 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磨轮进给检测装置反馈的水平和垂直磨削进给量与预设的磨削进 给量比较, 进行实时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轮进给旋转 装置包括支撑座、 轴承、 轴承座、 第一同步带轮、 同步带、 第二同步带轮以及驱动装置 ; 所述 支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其包括一个通孔 ; 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通孔 中, 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通过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轴承的内圈, 以供电主轴穿置于其中 ; 所 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并通过所述。
8、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相连。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包括磨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16433 A 2 2/2 页 3 进给安装板、 至少一个直线导轨、 至少一个滑块、 电主轴安装板以及驱动装置 ; 所述磨轮进 给安装板呈水平布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上, 所述直线导轨固定于所述磨轮进给安装板的上 表面 ; 所述至少一个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导轨上, 并可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直 线导轨来回移动 ; 所述电主轴安装板安装于所述至少一个滑块上, 并能够随着所述至少一 个滑块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导轨上移动 ; 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主。
9、轴安装板相连接, 以驱 动所述电主轴安装板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导轨来回移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16433 A 3 1/8 页 4 卧式四边磨边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磨边机,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卧式四边磨边机。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加工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玻璃切割, 因玻璃的刚性, 切割后玻璃的四边和角尖 锐锋利, 不仅影响美观, 直接影响安全, 为满足安全、 防破裂、 美观等工艺要求, 几乎所有的 玻璃二次加工或成为产品前都需要进行人工或机械方法进行磨边处理。 0003 钢化玻璃在钢化生产过程中, 玻璃未磨边或磨边质量不高 , 将导致玻璃边缘应力 集中造成玻璃。
10、破裂, 所以钢化玻璃对磨边质量和精度要求很高。而现有技术的玻璃磨边机 多采用气缸进行磨轮进给量的调节, 结构复杂, 进给量不准, 加工精度低。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改进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卧式四边磨边机, 包括电 主轴以及安装于电主轴上的磨轮, 该卧式四边磨边机还包括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以及磨轮进 给装置 ; 所述电主轴安装于该磨轮进给装置上, 该磨轮进给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电主轴在水 平方向做直线运动, 以为所述磨轮提供水平磨削进给量 ; 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安装于所述磨 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该磨轮垂直调。
11、整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在垂直方向上做直线 运动, 以为所述磨轮提供垂直磨削进给量。 0006 优选地, 该卧式四边磨边机还包括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该磨轮进给旋转装置安装 于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安装于该磨轮进给旋转装置上 ; 该磨轮进 给旋转装置能够带动所述磨轮进给装置旋转。 0007 优选地, 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包括立板、 直线导轨、 滑块以及驱动装置 ; 所述直 线导轨安装于所述立板的正面上, 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 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直线导 轨上,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安装于该滑块上 ;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立板上, 并与所述磨轮 进给旋转装置相连, 以驱。
12、动所述磨轮进给旋转装置沿着所述直线导轨上下移动。 0008 优选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机、 伺服电机以及丝杠, 所述减速机与所述伺服电 机相连, 所述丝杠与所述减速机相连 ; 所述磨轮进给旋转装置包括与所述丝杠相配合的丝 母。 0009 优选地, 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包括横板, 该横板安装于所述立板的上端面而整 体呈 L 形板状 ; 所述减速机及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横板的顶面 ; 所述丝杠由下往上贯 穿所述横板与减速机相配合。 0010 优选地, 该卧式四边磨边机还包括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该磨轮进给检测装置固定 安装于所述电主轴上, 以实时检测磨轮的水平和垂直磨削进给量。 0011 优选。
13、地, 所述磨轮进给检测装置包括座体、 弹片安装座、 弹片、 导轮组件、 垂直位移 感测单元、 水平位移感测单元以及水平复位组件 ; 所述座体固定安装在磨边机电主轴上, 所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4 2/8 页 5 述弹片安装座可水平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电主轴相背的表面上 ; 所述弹片安装于 所述弹片安装座上, 并由所述弹片安装座沿着平行于磨轮的进给方向水平伸出 ; 所述导轮 组件安装于所述弹片的末端上, 以与待磨边物品的边缘相抵接 ; 所述垂直位移感测单元与 所述弹片对应, 以感测所述磨轮的垂直进给位移 ; 所述水平位移感测单元与所述弹片安装 座对应, 以感测出所述磨。
14、轮的水平进给位移 ; 所述水平复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弹片安装座 在外力移除时复位。 0012 优选地, 所述磨轮的磨削面呈 U 形或 V 形, 以同时磨削被磨边物品的上下边缘。 0013 优选地, 该卧式四边磨边机还包括控制器, 该控制器根据所述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反馈回来的水平和垂直磨削进给量与预设的磨削进给量比较, 进行实时调整。 0014 优选地, 所述磨轮进给旋转装置包括支撑座、 轴承、 轴承座、 第一同步带轮、 同步 带、 第二同步带轮以及驱动装置 ; 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上, 其包括 一个通孔 ; 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通孔中, 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通过所述轴承座安装于所述。
15、轴 承的内圈, 以供电主轴穿置于其中 ; 所述第二同步带轮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并通过所述同 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相连。 0015 优选地, 所述磨轮进给装置包括磨轮进给安装板、 至少一个直线导轨、 至少一个滑 块、 电主轴安装板以及驱动装置 ; 所述磨轮进给安装板呈水平布置于所述第一同步轮上, 所 述直线导轨固定于所述磨轮进给安装板的上表面 ; 所述至少一个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至少 一个直线导轨上, 并可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导轨来回移动 ; 所述电主轴安装板安装于所 述至少一个滑块上, 并能够随着所述至少一个滑块在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导轨上移动 ; 所述 驱动装置与所述电主轴安装板相连接, 以驱。
16、动所述电主轴安装板沿着所述至少一个直线导 轨来回移动。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与相关技术相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磨卧式四边磨边机 具有结构紧凑简单、 磨削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中 : 图 1 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卧式四边磨边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所示卧式四边磨边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 图 3 是图 1 所示卧式四边磨边机的磨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图 3 所示磨边机构的磨轮垂直调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5 是图 3 所示磨边机构的磨轮进给旋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6。
17、 是图 5 所示磨轮进给旋转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 图 7 是图 3 所示磨边机构的磨轮进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8 是图 7 所示磨轮进给装置的磨轮进给安装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9 是图 3 所示磨边机构的磨轮进给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 图 10 是图 9 所示磨轮进给检测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 图 11 是图 9 所示磨轮进给检测装置的立体使用状态参考图 ; 图 12 是图 9 所示磨轮进给检测装置的平面使用状态参考图 ; 图 13 是图 3 所示磨边机构的磨轮的平面使用状态参考图 ;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5 3/8 页 6 图 14 是本发明一些实施。
18、例中的卧式四边磨边机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度” 、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顺时 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
19、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
20、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2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 或之 “下”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 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 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之上” 、“上方” 和 “上面” 包括第一 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 。
21、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 在第二特征 “之下” 、“下方” 和 “下面” 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 或仅仅表 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 图 1 及图 2 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卧式四边磨边机 1, 可用于玻璃 40 的磨 边, 其包括用于输送玻璃 40 的输送机构 10、 设置于输送机构 10 上的框架 20 以及设置于框 架 20 上的磨边机构 30。 0024 如图 3 所示, 磨边机构 3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安装于框架 20 上的磨轮垂直调 整装置31、 安装于磨轮垂直调整装置31上的磨轮进给旋转装置32、 安装于磨轮进给旋。
22、转装 置 32 上的磨轮进给装置 33、 安装于磨轮进给装置 33 上的电主轴 34 以及安装于电主轴 34 上的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和磨轮 36。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用于驱动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 以提供精确的垂直磨削进给量。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32用于 驱动磨轮进给装置33旋转, 以提供精确的旋转定位, 磨轮进给装置33和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旋转可以在任意方向可以进行磨轮 36 的进给磨削与磨削进给量的检测。磨轮进给装置 33 用于驱动电主轴 34 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以提供精确的水平磨削进给量。 0025 如图 4 所示, 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立板 311、 横板 312、 两 条第一直线导轨 313、 两组第一滑块 314、 减速机 315、 伺服电机 316 以及丝杠 317。该立板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6 4/8 页 7 311 安装于该框架 20 上, 该横板 312 安装于该立板 311 的上端面而整体呈 L 形板状。该两 条第一直线导轨 313 平行间隔地布置于立板 311 的正面上, 且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该两组 第一滑块 314 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该两条第一直线导轨 313 上, 用以安装磨轮进给旋转装 置 32。减速机 315 及伺服电机 316 均可设置在横板 312 的。
24、顶面, 并相互配合。丝杠 317 由 下往上贯穿横板 312 与减速机 315 相配合, 以便在伺服电机 316 的驱动下旋转 ; 丝杠 317 与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相配合, 以驱动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 0026 如图5及图6所示,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支撑座321、 轴承 322、 轴承压盖323、 轴承座324、 第一同步带轮325、 同步带326、 第二同步带轮327、 驱动装置 328 以及驱动装置支撑件 329。支撑座 321 可通过螺钉安装于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的第一 滑块 314 上, 以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到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25、 31 上。轴承 322 安装于支撑座 321 中, 并通过轴承压盖 323 固定。第一同步带轮 325 通过轴承座 324 安装于轴承 322 的内圈, 用于供磨轮进给装置 33 安装于其上。驱动装置支撑件 329 安装于支撑座 321 上, 以供驱动 装置 328 安装于其上。第二同步带轮 327 安装于驱动装置支撑件 329 中, 并与驱动装置 328 相连接, 以便可以在驱动装置 328 的驱动下旋转。同步带 326 套接于第一同步带轮 325 以 及第二同步带轮 327 上, 以将第二同步带轮 327 的动能传递给第一同步带轮 325。优选地, 驱动装置支撑件 329 是位置可调地安。
26、装于支撑座 321 上, 以便第一同步带轮 325 和第二同 步带轮 327 之间的间距可调, 从而实现预紧同步带 326 的目的。驱动装置 328 在一些实施 例中可以为伺服电机或带减速机的伺服电机。 0027 再如图 5 所示, 支撑座 3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大致呈 L 形, 其可包括立板 3211、 肋 板 3212 以及底板 3213。立板 3211 垂直连接于底板 3213 上, 肋板 3212 在侧面将立板 3211 和底板 3213 相连, 以起加强作用。底板 3213 包括一个供轴承 322 安装于其中的圆形通孔 (未标号) 。支撑座 321 还可包括丝母 3214, 丝母 。
27、3214 设置于立板 3211 的上侧缘上, 并朝后 突出, 以与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的丝杠 317 相配合 ; 当丝杠 317 正向或反向旋转时, 丝母 3214 在丝杠 317 上向上或向下移动, 进而带动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向上或向下移动。 0028 如图7所示, 磨轮进给装置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磨轮进给安装板331、 两个第 二直线导轨 332、 两个第二滑块 333、 电主轴安装板 334、 丝母 335、 丝杠 336、 同步带 337、 第 三同步带轮 338 以及伺服电机 339。 0029 磨轮进给安装板 331 水平安装于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的第一同步带轮 。
28、325 上, 并 可随着第一同步带轮 325 的转动而转动。该两个第二直线导轨 332 平行间隔地固定于磨轮 进给安装板 331 的上表面, 该两个第二滑块 333 分别滑动连接于该两个第二直线导轨 332 上, 并可沿着该两个第二直线导轨 332 来回滑动。该电主轴安装板 334 安装于该两个第二 滑块 333 上, 并能够随着该两个第二滑块 333 于该两个第二直线导轨 332 上移动。丝母 335 通过丝母安装座 3351 固定于磨轮进给安装板 331 上, 丝杠 336 通过丝杠安装座 3361 安装 于电主轴安装板 334 上。丝母 335 和丝杠 336 相互配合, 且丝杠 336。
29、 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直 线导轨 332 的延伸方向相平行, 以便丝杠 336 的转动能够带动电主轴安装板 334 沿着第二 直线导轨 332 移动。伺服电机 339 安装于电主轴安装板 334 上, 并与第三同步带轮 338 相 连, 丝杠 336 通过同步带 337 与第三同步带轮 338 相连, 以便伺服电机 339 输出的动能能够 传递给丝杠336。 如此,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339即可控制该电主轴安装板334相对于磨轮进 给安装板 331 在水平方向上移位。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7 5/8 页 8 0030 磨轮36在进给过程中, 磨轮进给安装板331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30、, 通过伺服电机339 驱动丝杠336旋转, 由于丝母335、 丝母安装座3351和磨轮进给安装板331都处于相对静止 状态, 所以丝杠 336 驱动电主轴安装板 331 沿第二直线导轨 332 直线运动, 带动安装于电主 轴安装板 334 上的电主轴 34 在水平方向上直线运动, 进而带动安装于电主轴 34 上的磨轮 36 直线运动, 实现磨轮 36 的水平进给。 0031 如图8所示, 磨轮进给安装板3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形板状, 其中部开设有一 个纵长的通孔 3310, 通孔 3310 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直线导轨 332 延伸方向相平行, 且介于该 两条第二直线导轨 332 之间, 与。
31、以供电主轴 34 穿过, 并可于其中在水平移动。 0032 如图 9 至图 12 所示, 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环状主体 351、 座体352、 弹片安装座353、 弹片354、 导轮组件355、 垂直位移感测单元356、 水平位移感测单 元 357 以及水平复位组件 358。环状主体 351 固定套接在电主轴 34 上, 座体 352 固定于环 状主体 351 的外侧壁面上。弹片安装座 353 可水平移动地安装于座体 352 与环状主体 351 相背的表面上, 弹片 354 安装于弹片安装座 353 上, 并由弹片安装座 353 沿着平行于磨轮进 给装置 33 的进给方。
32、向水平伸出。导轮组件 355 安装于弹片 354 的末端上, 以与待磨边玻璃 的边缘相抵接。垂直位移感测单元 356 与弹片 354 对应, 以感测弹片 354 的垂直位移, 进而 感测磨轮 36 的垂直进给位移。水平位移感测单元 357 与弹片安装座 353 对应, 以感测与弹 片安装座 353 的水平位移, 进而感测出磨轮 36 的水平进给位移。水平复位组件 358 用于在 弹片安装座 353 受到外力作用下水平向后移动后, 外力移除时复位用。 0033 导轮组件 3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两个导轮 3551、 3552 和导轮安装座 3553, 该 两个导轮 3551、 3552 呈 。
33、V 形安装于导轮安装座 3553 上, 以分别与待磨边玻璃的侧边的上下 边缘相配合。该两个导轮 3551、 3552 可以为陶瓷轮。 0034 垂直位移感测单元 356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垂直测量感应元件 3561 和垂直进 给检测传感器 3562。垂直测量感应元件 3561 设置于弹片 354 上, 并可随着弹片 354 上下移 动。 垂直进给检测传感器3562通过安装座3563安装于座体352上, 并位于垂直测量感应元 件 3561 的上方, 且两者之间有间隔。工作过程中, 导轮组件 355 可以在弹片 354 垂直方向 的弹性变形下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 垂直测量感应元件 3561 也随。
34、之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 通过垂直进给检测传感器 3562 便可以测出垂直测量感应元件 3561 的位移变化及位移量, 便可以得知导轮组件 355 的垂直位移变化及位移量。 0035 水平位移感测单元 3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水平测量感应元件 3571 和水平进 给检测传感器 3572。水平测量感应元件 3571 设置于弹片安装座 353 上, 并可随着弹片安 装座 353 水平移动。水平进给检测传感器 3572 通过安装座 3573 安装于座体 352 上, 并位 于水平测量感应元件 3571 的后方, 且两者之间有间隔。工作过程中, 导轮组件 355 在待磨 边玻璃的反作用力下, 水平向。
35、后移动, 推动弹片安装座 353 水平向后移动, 水平测量感应元 件 3571 也随之水平向后移动, 通过水平进给检测传感器 3572 便可以测出水平测量感应元 件 3571 的位移变化及位移量, 进而便可以得知导轮组件 355 的水平位移变化及位移量。 0036 水平复位组件3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复位驱动件3581、 滑套3582、 导轴3583、 导轴安装座 3584 以及复位驱动件安装座 3585。复位驱动件 3581 可以为弹簧或气缸, 其通 过复位驱动件安装座 3585 安装于座体 352 上。滑套 3582 嵌置于弹片安装座 353 中, 并套 设于导轴 3583 上, 从而使。
36、得弹片安装座 353 可水平移动。复位驱动件 3581 用于外力移除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8 6/8 页 9 时, 使得弹片安装座 353 回复原位。 0037 再如图11及图12所示, 玻璃40在与磨轮36的接触的磨削过程中, 同时与磨轮36 和上下两个导轮 3551、 3552 接触, 玻璃 40 位于该两个导轮 3551、 3552 之间, 而且磨轮 36 的 中点平面与该两个导轮 3551、 3552 夹角中间等分面重合。因此, 在加工过程中, 磨轮 36 在 磨削玻璃40时, 如果玻璃40的中点平面与磨轮36的中点平面不重合时, 该两个导轮3551、 3552的。
37、中间等分面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垂直位移感测单元356可以测出玻璃40的中点平面 与磨轮36的中点平面相差了多少 ; 磨轮36在水平进给时, 通过水平位移感测单元357可以 测出磨轮 36 磨削玻璃 40 的水平进给量。 0038 为此, 可以通过磨轮进给装置 33 和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分别对磨轮 36 水平和垂 直磨削进给量进行控制,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32控制磨轮36磨削的进给方向, 以适应异形玻 璃的磨边需求。磨轮 36 在磨削玻璃 40 的过程中, 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对磨轮 109 水平和 垂直磨削进给量进行实时检测, 并反馈给磨轮进给装置 33 和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对。
38、水平 和垂直磨削进给量进行实时精确的调整, 保证磨削过程中的进给量一致, 从而保证磨削质 量。 0039 如图 13 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 由于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磨轮进给装置 33 以及 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的存在, 磨边机构 30 可采用磨削面 360 呈 U 形或 V 形的磨轮 36, 如 此, 可以同时对玻璃 40 的上下边缘进行精确磨削。 0040 图 14 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卧式四边磨边机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该控制 系统用于控制磨轮进给装置 33、 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中的一个或 多个进行工作, 其包括控制器 371、 伺服驱动器。
39、、 伺服电机和编码器、 以及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等。 0041 该控制器与伺服驱动器、 编码器和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连接, 用于根据预设位移 量生成运动指令, 输出至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工作, 并根据编码器和磨轮进给检测装 置 35 反馈的当前运动位移量和实时磨削进给量以调整控制伺服电机的位移控制量, 以实 现磨削的高精度控制。 0042 在本实施例中, 伺服驱动器包括水平运动驱动器 373、 垂直运动驱动器 372 ; 对应 的, 该伺服电机包括水平伺服电机 339、 垂直伺服电机 316, 编码器包括水平编码器 375、 垂 直编码器 374 ; 磨轮进给检测装置包括水平检测传感。
40、器和垂直检测传感器。 0043 该水平运动驱动器 373 与控制器 371、 水平伺服电机 339 和水平编码器 375 连接, 接收控制器 371 的水平运动指令, 驱动水平伺服电机 339 转动, 并由水平编码器 375 检测该 水平伺服电机 339 的当前水平运动位移量, 并反馈至水平运动驱动器 373 和控制器 371。 0044 该垂直运动驱动器 372 与控制器 371、 垂直伺服电机 316 和垂直编码器 374 连接, 接收控制器 371 的垂直运动指令, 驱动垂直伺服电机 316 转动, 并由垂直编码器 374 检测该 垂直伺服电机 316 的当前垂直运动位移量, 并反馈至垂。
41、直运动驱动器 372 和控制器 371。 0045 该控制器 371 可以包括水平位移控制模块、 垂直位移控制模块。该水平位移控制 模块与水平运动驱动器 373、 水平编码器 375 和水平检测传感器连接, 用于根据预设位移量 生成水平运动指令, 输出至水平运动驱动器373驱动水平伺服电机339工作, 并根据水平编 码器 375 和水平检测传感器反馈的当前水平运动位移量和实时水平磨削进给量以调整控 制水平伺服电机 339 的水平位移控制量。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9 7/8 页 10 0046 该垂直位移控制模块与垂直运动驱动器 372、 垂直编码器 374 和垂直检测传感。
42、器 连接, 用于根据预设位移量生成垂直运动指令, 输出至垂直运动驱动器 372 驱动垂直伺服 电机 316 工作, 并根据垂直编码器 374 和垂直检测传感器反馈的当前垂直运动位移量和实 时垂直磨削进给量以调整控制垂直伺服电机 316 的垂直位移控制量。 0047 可以理解的, 该控制器 371 还可以包括位移量预设模块, 用于根据不同的磨削工 件设定预设位移量 ; 预设位移量包括预设水平位移量、 预设垂直位移量以及预设旋转位移 量等。对应的, 该控制器 371 根据预设位移量生成的运动指令可以包括旋转运动指令, 以控 制磨轮进给旋转装置32的动作, 使得磨轮进给旋转装置32运动到合适的位置,。
43、 对工件进行 任意角度的加工。 0048 下面结合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对本发明卧式四边磨边机控制系统 做进一步说明 : 首先, 设定预设位移量, 例如根据不同的工件的需求, 设定水平、 垂直、 选择等位移量。 0049 然后, 利用预设的算法根据预设位移量, 计算生成运动指令, 并发送至伺服驱动 器。由伺服驱动器根据运动指令驱动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磨轮进给, 并由编码器检测伺服电 机的当前运动位移量 ; 同时, 由磨轮进给检测装置检测磨轮的实时磨削进给量。 根据当前运 动位移量和实时磨削进给量与预设位移量比较, 以调整伺服电机的位移控制量, 实现实时 调整, 从而对磨轮的进给实现精准控制。
44、。 0050 具体的 :(1) 水平移动部分 : 控制器 371 根据预设的水平进给量, 采用预设的算法 计算出水平运动指令, 水平伺服电机 339 根据水平运动指令转动, 从而带动磨轮进给装置 33 做水平方向运动。 0051 此时, 水平编码器 375 将当前水平伺服电机 339 的当前水平运动位移量实时的反 馈给水平运动驱动器 373 和控制器 371。由控制器 371 和水平运动驱动器 373 共同判断, 以 控制水平伺服电机 339 到达预设的水平进给量位置。 0052 由于水平编码器375检测的是水平伺服电机339的位移, 并不是磨轮的准确位移, 因此, 需要结合水平检测传感器感测。
45、的实时水平磨削进给量进行修正。 也就是说, 在玻璃40 磨削过程中, 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的水平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磨轮 36 水平方向的实时磨 削进给量, 并且将实时磨削进给量实时反馈给控制器 371, 由控制器 371 根据反馈回来的实 时水平磨削进给量、 当前水平运动位移量与预设的水平进给量比较来进行实时调整, 从而 达到高精度控制。 0053 (2) 垂直移动部分 : 控制器 371 根据预设的垂直进给量, 采用预设的算法计算出垂 直运动指令, 垂直伺服电机 316 根据垂直运动指令转动, 从而带动磨轮垂直调整装置 31 做 垂直方向运动。 0054 此时, 垂直编码器 374 将当。
46、前垂直伺服电机 316 的当前垂直运动位移量实时的反 馈给垂直运动驱动器 372 和控制器 371。由控制器 371 和垂直运动驱动器 372 共同判断, 以 控制垂直伺服电机 316 到达预设的垂直进给量位置。 0055 由于垂直编码器374检测的是垂直伺服电机316的位移, 并不是磨轮的准确位移, 因此, 需要结合垂直检测传感器感测的实时垂直磨削进给量进行修正。 也就是说, 在玻璃40 磨削过程中, 磨轮进给检测装置 35 的垂直检测传感器实时检测磨轮 36 垂直方向的实时磨 削进给量, 并且将实时磨削进给量实时反馈给控制器 371, 由控制器 371 根据反馈回来的实 说 明 书 CN 。
47、104416433 A 10 8/8 页 11 时垂直磨削进给量、 当前垂直运动位移量与预设的垂直进给量比较来进行实时调整, 从而 达到高精度控制。 0056 (3) 旋转移动部分 : 控制器 371 通过预设旋转位移量, 来生成旋转运动指令, 再输 出至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由磨轮进给旋转装置 32 动作, 带动磨轮调整设定角度, 从而可 以实现不同角度的磨削加工。 00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 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16433 A 11 1/10 页 12 图 1 说 。
48、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2 2/10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3 3/10 页 14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4 4/10 页 15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5 5/10 页 16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6 6/10 页 17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7 7/10 页 18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8 8/10 页 19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19 9/10 页 20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20 10/10 页 21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16433 A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