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1377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CN 102513779 A *CN102513779A* (21)申请号 201210002432.7 (22)申请日 2012.01.06 B23P 13/00(2006.01) (71)申请人 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地址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北 路 31 号 (72)发明人 周凉琴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钱成岑 詹永斌 (54) 发明名称 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解 。
2、决了在数控立车上铰削外径达 1.8m、 内锥 1 : 8、 大 径 89 公差高的大型薄壁件内锥孔的工艺难题。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 解决 了外径达 1.8m、 内锥 1 : 8、 大径 89 的大型薄壁 件内锥孔的加工工艺难题, 保证了该类内锥孔较 高的尺寸及形位公差精度等质量要求, 且一次性 铰削成形提高了生产效率约 5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如下步骤 : 第一步。
3、、 用粗车刀粗车各内圆, 用加长镗刀粗镗内锥孔 ; 第二步、 精车各内圆、 精镗内锥孔 : 用冷却液浇工件外圆, 充分冷却工件, 松卡盘释放应力后重新找正夹紧工件 ; 用精车刀 精车各内圆至设计要求尺寸 ; 用加长镗刀精镗内锥孔, 使内锥孔的锥度为 1:8 ; 第三步、 粗铰孔 : 用铰刀粗铰内锥孔, 锥度 1:8, 工艺要求 : 铰圆即可, 用塞规检查接触面, 达到 80% 以上 的接触面要求即可 ; 第四步、 精铰孔 : 用铰刀精铰内锥孔, 锥度 1:8, 工艺要求 : 用塞规检查接触面, 达到 80% 以上的接触面要 求即可 ; 同时用深度千分尺测量直径 D,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2. 。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第一步所述的用加长镗 刀粗镗内锥孔时, 单边留精加工量 1 1.5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第二步所述的精镗内锥 孔时, 单边留精加工铰削余量 0.2 0.5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第三步所述粗铰内锥孔 时, 转速设定在 4 15r/min、 进给量设定在 0.1 0.3mm/r。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13779 A 2 1/2 页 3 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
5、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要求较高的锥孔的加工都是采用磨削和铰削工艺, 其中磨削是在内圆磨床上 通过砂轮磨削, 其工艺流程大致为 : 粗车、 精车、 磨削 ; 而铰削则是在钻床或铣床 (包括数控 设备) 上进行, 其工艺流程大致为 : 钻孔、 扩孔、 铰削 ; 一般只保证孔加工的尺寸和表面精度 即可。但对于大型薄壁件, 外径达 1.8m, 内锥为 1 : 8, 大径为 89, 内锥孔有接触面要求, 是 基准, 它与上方大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 这种结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使用常用的工艺方 案, 因为磨床不能让开 1.8m 的外径, 而钻床或铣床上不能保证与上方大孔的同轴度要求。
6、。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解决了 在数控立车上铰削外径达 1.8m、 内锥 1 : 8、 大径 89 公差高的大型薄壁件内锥孔的工艺难 题。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包括如 下步骤 : 第一步、 用粗车刀粗车各内圆, 用加长镗刀粗镗内锥孔 ; 第二步、 精车各内圆、 精镗内锥孔 : 用冷却液浇工件外圆, 充分冷却工件, 松卡盘释放应力后重新找正夹紧工件 ; 用精车刀 精车各内圆至设计要求尺寸 ; 用加长镗刀精镗内锥孔, 使内锥孔的锥度为 1:8 ; 第三步、 粗铰孔 : 用。
7、铰刀粗铰内锥孔, 锥度 1:8, 工艺要求 : 铰圆即可, 用塞规检查接触面, 达到 80% 以上 的接触面要求即可 ; 第四步、 精铰孔 : 用铰刀精铰内锥孔, 锥度 1:8, 工艺要求 : 用塞规检查接触面, 达到 80% 以上的接触面要 求即可 ; 同时用深度千分尺测量直径 D,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 解决了外径达 1.8m、 内锥 1 : 8、 大径 89 的大型薄壁件内锥孔的加工工艺难题, 保证了该类内锥孔较高的尺寸 及形位公差精度等质量要求, 且一次性铰削成形提高了生产效率约 50%。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一。
8、种风扇内锥孔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注 : 以下步骤均在 2m 数控立车上加 工) : 第一步、 粗车各内圆、 粗镗内锥孔 : 用粗车刀粗车各内圆 ; 用加长镗刀粗镗内锥孔, 单边留精加工量 1 1.5mm, 由于该产 说 明 书 CN 102513779 A 3 2/2 页 4 品结构封闭的特点, 冷却液在后期无法彻底清除, 因此, 加工中不能开冷却液, 这样加工变 形较大, 需注意留量。 0007 第二步、 精车各内圆、 精镗内锥孔 : 用冷却液浇工件外圆, 充分冷却工件, 松卡盘释放应力后重新找正夹紧工件 ; 用精车刀 精车各内圆至设计要求尺寸 ; 用加长镗刀精镗内锥孔, 使内锥孔的。
9、锥度为 1:8, 单边留精加 工铰削余量在 0.2 0.5mm, 以保证一次铰削成形, 效率最高且铰刀磨损量最小。 0008 第三步、 粗铰孔 : 用铰刀粗铰内锥孔, 锥度 1:8, 其中转速设定在 4 15r/min (转每分钟) 、 进给量设定在 0.1 0.3mm/r(毫米每转) , 以保证在满足接触面要求的前提下延长铰刀寿命, 以保证铰刀 修磨周期约 1 次 /500 个。工艺要求 : 铰圆即可, 用塞规检查接触面, 达到 80% 以上的接触面 要求即可 ; 若检查接触面较差需检查铰刀的刀刃口前后角, 若有磨损需修磨。 0009 第四步、 精铰孔 : 用铰刀精铰内锥孔, 锥度 1:8,。
10、 其中转速设定在 4 15r/min、 进给量设定在 0.1 0.3mm/r, 以保证在满足接触面要求的前提下延长铰刀寿命, 以保证铰刀修磨周期约 1 次 /500 个。工艺要求 : 用塞规检查接触面, 达到 80% 以上的接触面要求即可 ; 同时用深度千分 尺测量直径 D,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0010 在工艺设计过程中, 镗削使用加长镗刀, 能保证内锥孔的镗削深度要求 ; 铰削使用 的铰刀需按内锥孔尺寸要求进行选择 ; 铰刀的连接刀柄需适应 2m 数控立车设备及铰刀的 结构特点, 用于将铰刀和设备有效连接起来 ; 塞规需按本内锥孔尺寸要求进行选择, 用于检 测内锥孔尺寸。 说 明 书 CN 102513779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