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076430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83986.6

申请日:

2016.08.18

公开号:

CN106263252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3B 13/16申请日:20160818|||公开

IPC分类号:

A43B13/16; A43B13/28

主分类号:

A43B13/16

申请人:

王莹

发明人:

王莹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兴一路2号1栋3单元3楼3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王记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包括中底,在所述中底下表面轮廓边线的内侧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槽底部分向中底内部扩张后形成锁紧槽,面扣的局部穿过挤压槽后与锁紧槽契合。本发明改变了传统鞋底的制作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面扣与锁紧槽之间的配合,实现中底与大底之间的活动连接,大大简化了制鞋的成型工序,甚至无需专门的成型车间,使用者可自行进行组合;通过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在制造工序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胶粘剂等高污染化工产品的使用,彻底摒弃了有害物质的释放,实现了绿色生产、环保无污染的加工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包括中底(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底(1)下
表面轮廓边线的内侧设有挤压槽(2),所述挤压槽(2)槽底部分向中底(1)内部扩张后形成
锁紧槽(3),面扣(4)的局部穿过挤压槽(2)后与锁紧槽(3)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扣
(4)的纵向截面为“工”字型或是“T”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
锁紧槽(3)内的面扣(4)部分分为外侧段与内侧段,且外侧段的水平长度小于内侧段的水平
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面扣(4)为TPU橡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锁紧槽(3)的纵向截面为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或是梯形中的一种。

说明书

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鞋,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
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
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
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至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
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
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而现有技术中,复合类鞋底在外底、中底与鞋跟制备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最后的成
型工序,即在成型车间内将外底、中底与鞋跟通过化学药剂、粘接剂等高污染化工产品进行
组合。与最后的组合工序配套的成型车间内,需要购置大量的成型设备、化学药剂,并且对
成型车间内的用电以及防火要求等级较高,而成型车间的固定投资、人工成本等同样阻碍
生产规模的扩展,大大增加了制鞋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摒弃现有技术中的中
底与大底在复合时使用的化学试剂,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避免污染环境。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包括中底,在所述中底下表面轮廓边线的内侧
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槽底部分向中底内部扩张后形成锁紧槽,面扣的局部穿过挤压槽
后与锁紧槽契合。现有技术中,复合式鞋底的制作成型时,中底、大底以及鞋跟部分之间需
要通过大量的粘接剂进行合成,而大量化学试剂的存放,导致在成型车间内硬件与软件配
套设施要求的标准更高,即厂房内需要更高级别的防火、用电等级,大大增加了成型车间内
的生产成本;而针对该问题,发明人通过改变传统合成工序中的实施方式,摒弃现有技术中
大底与中底粘接复合的操作方式,在大底上沿其轮廓在其上表面设置面扣,而在中底的下
表面上开有挤压槽,而挤压槽的槽底部分向中底的中部扩张形成锁紧槽,面扣的上端部分
则通过挤压槽后进入到锁紧槽内,并且与锁紧槽契合,即完成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复合。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鞋底的制作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面扣与锁紧槽之间的
配合,实现中底与大底之间的活动连接,大大简化了制鞋的成型工序,甚至无需专门的成型
车间,使用者可自行进行组合;通过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在制造工序中使用
大量的化学试剂、胶粘剂等高污染化工产品的使用,彻底摒弃了有害物质的释放,实现了绿
色生产、环保无污染的加工目的。并且,在中底与大底的使用过程中,此时面扣与锁紧槽契
合,当中底上表面的局部受到多个方向的应力时,对应的面扣部分与锁紧槽发生一定的相
对位移,剩余的未受力部分对应的面扣部分始终与锁紧槽契合,且保证相对静止,保证使用
者在行走出现打滑、侧移用力过猛时中底与大底之间的始终保持其连接稳定性。

所述面扣的纵向截面为“工”字型或是“T”字型。面扣作为连接件,在维持中底与大
底之间的稳定性连接的前提下,选用纵向截面为“T”字型的面扣,即面扣包括分别与锁紧
槽、挤压槽相配合的水平段与竖直段,能实现在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无缝隙,防止大底与
中底之间残留空气而滋生细菌。其中,优先选用纵向截面为“工”字型的面扣,使得面扣分为
上水平段、中竖直段以及下水平段三部分,其中上水平段与锁紧槽契合,中竖直段置于挤压
槽内,而下水平段与大底上表面连接且位于中底下表面与大底上表面之间,利用中竖直段
与上水平段来增加中底与大底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实现中底与大底之间的稳定连接;进一
步地,下水平段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水平段的水平长度,进而增加大底对上水平段、中竖直段
的支撑力度,避免中竖直段上局部应力集中而出现撕裂损坏现象。

位于所述锁紧槽内的面扣部分分为外侧段与内侧段,且外侧段的水平长度小于内
侧段的水平长度。鞋底无论是在车间成型加工还是使用者自我组装时,面扣与锁紧槽的配
合密切度直接影响鞋底的使用性能,就此将位于锁紧槽内的面扣部分分为外侧段与内侧
段,且外侧段的水平长度小于内侧段的水平长度,使得在将面扣上端压入挤压槽内时,可先
将内侧段倾斜压入挤压槽内,而外侧段的长度相对较短,即在挤压槽内受到的阻力相应减
小,当内侧段完全压入锁紧槽内时,外侧段通过其形变和惯性自动进入到锁紧槽内,即无论
是车间内的鞋底成型复合还是使用者的自主安装,均能快速实现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
一般地,人体脚部在打滑、侧移、急停或是加速时,中底以及大底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
用力,并且中底与大底之间还会产生相对位移,此时,中底的移动随脚部的移动而移动,面
扣的内侧段与外侧段受力不同,以人体脚部发生侧移为例,中底随脚掌一并发生侧向移动,
此时,面扣的内侧段以及外侧段均受力向外移动,而具有较长水平长度的内侧段始终与锁
紧槽的槽壁接触,以防止内侧段上翻而导致面扣与锁紧槽之间发生局部脱离。

所述面扣为TPU橡胶体。作为优选,选用TPU橡胶体作为面扣,在保证面扣具备一定
弹性的前提下,使得面扣富有韧性,即在人体脚部不断在侧移、减速、加速、急停等运动状态
下,面扣能够适应在不断形变、回复状态下频繁变化的使用环境,延长面扣的使用寿命。

所述锁紧槽的纵向截面为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或是梯形中的一种。锁紧槽在与
面扣的局部契合时,能够保证在一定的标准力度值以下,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稳固,即锁
紧槽的类型选择较多,纵向截面为一般的几何图形,诸如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或是梯形
均能满足面扣的外侧段与内侧段分别被卡持在锁紧槽两端,以提高中底的实用性,即中底
可根据在不同的鞋底类型中选用不同形状的锁紧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改变了传统鞋底的制作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面扣与锁紧槽之间的配
合,实现中底与大底之间的活动连接,大大简化了制鞋的成型工序,甚至无需专门的成型车
间,使用者可自行进行组合;通过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在制造工序中使用大
量的化学试剂、胶粘剂等高污染化工产品的使用,彻底摒弃了有害物质的释放,实现了绿色
生产、环保无污染的加工目的;

2、本发明中的面扣作为连接件,在维持中底与大底之间的稳定性连接的前提下,选用
纵向截面为“T”字型的面扣,即面扣包括分别与锁紧槽、挤压槽相配合的水平段与竖直段,
能实现在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无缝隙,防止大底与中底之间残留空气而滋生细菌;

3、本发明在人体脚部在打滑、侧移、急停或是加速时,中底以及大底之间会产生一定的
相互作用力,并且中底与大底之间还会产生相对位移,此时,中底的移动随脚部的移动而移
动,面扣的内侧段与外侧段受力不同,以人体脚部发生侧移为例,中底随脚掌一并发生侧向
移动,此时,面扣的内侧段以及外侧段均受力向外移动,而具有较长水平长度的内侧段始终
与锁紧槽的槽壁接触,以防止内侧段上翻而导致面扣与锁紧槽之间发生局部脱离。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
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中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中底与大底的装配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中底、2-挤压槽、3-锁紧槽、4-面扣、5-大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
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中底1,在所述中底1下表面轮廓边线的内侧设有挤压槽2,
所述挤压槽2槽底部分向中底1内部扩张后形成锁紧槽3,面扣4的局部穿过挤压槽2后与锁
紧槽3契合。现有技术中,复合式鞋底的制作成型时,中底1、大底5以及鞋跟部分之间需要通
过大量的粘接剂进行合成,而大量化学试剂的存放,导致在成型车间内硬件与软件配套设
施要求的标准更高,即厂房内需要更高级别的防火、用电等级,大大增加了成型车间内的生
产成本;而针对该问题,发明人通过改变传统合成工序中的实施方式,摒弃现有技术中大底
5与中底1粘接复合的操作方式,在大底5上沿其轮廓在其上表面设置面扣4,而在中底1的下
表面上开有挤压槽2,而挤压槽2的槽底部分向中底1的中部扩张形成锁紧槽3,面扣4的上端
部分则通过挤压槽2后进入到锁紧槽3内,并且与锁紧槽3契合,即完成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
连接复合。

本实施例改变了传统鞋底的制作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面扣4与锁紧槽3之
间的配合,实现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活动连接,大大简化了制鞋的成型工序,甚至无需专门
的成型车间,使用者可自行进行组合;通过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在制造工
序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胶粘剂等高污染化工产品的使用,彻底摒弃了有害物质的释放,
实现了绿色生产、环保无污染的加工目的。并且,在中底1与大底5的使用过程中,此时面扣4
与锁紧槽3契合,当中底1上表面的局部受到多个方向的应力时,对应的面扣4部分与锁紧槽
3发生一定的相对位移,剩余的未受力部分对应的面扣4部分始终与锁紧槽3契合,且保证相
对静止,保证使用者在行走出现打滑、侧移用力过猛时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始终保持其连
接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面扣4的纵向截面为“工”字型或是“T”字
型。面扣4作为连接件,在维持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稳定性连接的前提下,选用纵向截面为
“T”字型的面扣4,即面扣4包括分别与锁紧槽3、挤压槽2相配合的水平段与竖直段,能实现
在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连接无缝隙,防止大底5与中底1之间残留空气而滋生细菌。

其中,优先选用纵向截面为“工”字型的面扣4,使得面扣4分为上水平段、中竖直段
以及下水平段三部分,其中上水平段与锁紧槽3契合,中竖直段置于挤压槽2内,而下水平段
与大底5上表面连接且位于中底1下表面与大底5上表面之间,利用中竖直段与上水平段来
增加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实现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地,下水
平段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水平段的水平长度,进而增加大底5对上水平段、中竖直段的支撑力
度,避免中竖直段上局部应力集中而出现撕裂损坏现象。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位于所述锁紧槽3内的面扣4部分分为外侧段与内侧
段,且外侧段的水平长度小于内侧段的水平长度。鞋底无论是在车间成型加工还是使用者
自我组装时,面扣4与锁紧槽3的配合密切度直接影响鞋底的使用性能,就此将位于锁紧槽3
内的面扣4部分分为外侧段与内侧段,且外侧段的水平长度小于内侧段的水平长度,使得在
将面扣4上端压入挤压槽2内时,可先将内侧段倾斜压入挤压槽2内,而外侧段的长度相对较
短,即在挤压槽2内受到的阻力相应减小,当内侧段完全压入锁紧槽3内时,外侧段通过其形
变和惯性自动进入到锁紧槽3内,即无论是车间内的鞋底成型复合还是使用者的自主安装,
均能快速实现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连接。一般地,人体脚部在打滑、侧移、急停或是加速时,
中底1以及大底5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并且中底1与大底5之间还会产生相对位
移,此时,中底1的移动随脚部的移动而移动,面扣4的内侧段与外侧段受力不同,以人体脚
部发生侧移为例,中底1随脚掌一并发生侧向移动,此时,面扣4的内侧段以及外侧段均受力
向外移动,而具有较长水平长度的内侧段始终与锁紧槽3的槽壁接触,以防止内侧段上翻而
导致面扣4与锁紧槽3之间发生局部脱离。

所述锁紧槽3的纵向截面为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或是梯形中的一种。锁紧槽3在
与面扣4的局部契合时,能够保证在一定的标准力度值以下,中底1与大底5之间的连接稳
固,即锁紧槽3的类型选择较多,纵向截面为一般的几何图形,诸如矩形、圆角矩形、三角形
或是梯形均能满足面扣4的外侧段与内侧段分别被卡持在锁紧槽3两端,以提高中底1的实
用性,即中底1可根据在不同的鞋底类型中选用不同形状的锁紧槽3。

作为优选,选用TPU橡胶体作为面扣4,在保证面扣4具备一定弹性的前提下,使得
面扣4富有韧性,即在人体脚部不断在侧移、减速、加速、急停等运动状态下,面扣4能够适应
在不断形变、回复状态下频繁变化的使用环境,延长面扣4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鞋中底与大底的连接结构,包括中底,在所述中底下表面轮廓边线的内侧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槽底部分向中底内部扩张后形成锁紧槽,面扣的局部穿过挤压槽后与锁紧槽契合。本发明改变了传统鞋底的制作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面扣与锁紧槽之间的配合,实现中底与大底之间的活动连接,大大简化了制鞋的成型工序,甚至无需专门的成型车间,使用者可自行进行组合;通过中底与大底之间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在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鞋类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