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0741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29422.4

申请日:

2015.11.24

公开号:

CN105421575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F 5/10登记生效日:2016101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金鼎路108号201-204室变更后权利人:200333 上海市普陀区金鼎路108号201-204室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变更后权利人: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江苏香叶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F 5/10申请日:20151124|||公开

IPC分类号:

E03F5/10

主分类号:

E03F5/10

申请人:

上海市普陀区社区绿化管理所; 上海江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发明人:

崔恒香; 崔鹏; 周玲琴; 史集蘅; 殷英; 史亚儒; 李彬辉; 安磊; 龚琴; 龚新来; 严巍; 李向茂; 陈嫣嫣; 杨瑞卿; 徐佩贤

地址:

200333上海市普陀区金鼎路108号201-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0

代理人:

郑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包括围护部件和由围护部件围成的封闭的空腔;围护部件由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制得;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木片、木屑、秸秆、稻壳或硬果壳。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该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方法,包括将之设置在地表面以下,地下水的水位以上。本发明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通体采用透水材料,能够在暴风雨天通过蓄水体的顶部渗透到空腔内,通过蓄水体的底部再慢慢地将水渗透到外部空间,有利于缓解内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护部件和由所述围护部件围
成的封闭的空腔;所述围护部件由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制得;所述海绵体透水混凝土
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所述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木片、
木屑、秸秆、稻壳或硬果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体透水混
凝土还包括再生石和光亮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部件包括
顶部、底部和立壁部,所述顶部、所述底部和所述立壁部连接围合成所述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包括其内
设置有竹片或者不锈钢网片的实心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包括其内
设置有竹片或者不锈钢网片的实心板;所述立壁部包括由砖砌成的墙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设置有可
开合的检查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体地下
蓄水体为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棱锥体、梯形体或球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地表面以下,地下水的水位以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透水路面的地表面以下。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绿地的地表面以下。

说明书

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地球逐渐改变了它原来的面貌。城市建设日
新月异,迅猛发展,公共建筑、住宅、道路建设使得地表环境硬化,几乎完全改变
了兴建地的生态环境,大气蒸发循环受到影响,导致城市区域内空气湿度降低,气
温升高,形成“热岛效应”。这种“热岛效应”使得夏季里城市更加闷热,大气中
粉尘增多,人们生活越来越感到不舒适,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地面硬化使得雨水几
乎无法对地下水进行补充,水资源流失将会导致逐年干旱,沙尘暴愈加频繁。我国
许多北方城市,包括首都北京,近年来频繁发生沙尘暴现象就是环境生态遭受破坏
的实例。城市水资源遭到破坏和流失成为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的
原因:

1、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流、湖泊,致使大量干净地表水变污水,失去利用价
值;

2、城市地表水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湿地面积减少,河道硬化等,使得水生
态发生改变,水失去自净功能;

3、垃圾填埋,药物喷洒,降雪撒盐等;

4、工业、居住群体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下沉,使得城
市建筑受到威胁;

5、路面硬化使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而在地面积水,影响城市卫生和交通,或
暴雨之后,流入下水道的水量大增,给城市的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增加巨大的处
理负担。

如何解决水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护我们的地区,使得人们有一个完全生态、
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就成为人们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而绿色环保建材也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首选。

传统石材、水泥、普通陶瓷广场砖等铺砌道路后,由于他们不透水和不透气,
下雨时,这些硬化的路面不能及时吸收雨水,而是白白的让大量的雨水流到江河,
在高温蒸发下,这种硬化的路面由于没有保水功能,不可能有水分蒸发,从而破坏
了大地的水循环,使得路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降低,空气质量变差,一定程度
促进“城市热岛效应”,也不利于改善困扰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雾霾现象。

近些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传统硬化的路面,由于
大量的雨水不能及时渗入地下,成为城市内涝的主要推手之一。一方面,城市雨水
横流四溢会融入大量的城市污染物,如汽车排放物,生活垃圾,建筑工地上的粉尘
和有毒化合物质,城市草地喷洒的农药等等,所有这些直接流入江河,会造成很大
程度的河流污染。另一方面,大面积的城市积水,不仅影响市容,影响人们的正常
工作和生活,长时间的积水会滋生蚊蝇,极大的影响城市的卫生,容易造成传染病
的流行。城市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路面会不断出现重复施工情况,如果铺砌路面
使用普通材料(柏油、水泥、石材),这些材料一般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所以不
但增加市政工程费用,而且制造出大量垃圾和不可避免的产生其他的污染。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对外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这意味着今后
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把雨水从包袱变成解渴
财富,建设理念将发生彻底转变。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
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如灾
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
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
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
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
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
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
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
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
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目前主要采取兴建排水系统将雨水等排出,但是往往出现无法有效舒缓内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包括围护部件和由
围护部件围成的封闭的空腔;围护部件由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制得;海绵体透水混凝
土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木片、木
屑、秸秆、稻壳或硬果壳。

进一步地,海绵体透水混凝土还包括再生石和光亮剂。

进一步地,围护部件包括顶部、底部和立壁部,顶部、底部和立壁部连接围合
成空腔。

进一步地,顶部包括其内设置有竹片或者不锈钢网片的实心板。

进一步地,底部包括其内设置有竹片或者不锈钢网片的实心板;立壁部包括由
砖砌成的墙体。

进一步地,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检查口。检查口用于对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检
查和维修。

进一步地,海绵体地下蓄水体为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棱锥
体、梯形体或球体。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应用方法,包括将海绵体地
下蓄水体设置在地表面以下,地下水的水位以上。

进一步地,包括将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透水路面的地表面以下。

进一步地,包括将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绿地的地表面以下。

其有益效果:

(1)海绵体地下蓄水体是一个全新的解决内涝的方法。采取透水材料制备
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能在暴风雨时通过顶部的透水作用渗透雨水或积水到空
腔内,然后通过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底部和立壁部的透水作用将空腔中的水慢
慢地向周边渗透,比如向涤层土中渗透。当空气干燥时,储存在空腔中的水可
以慢慢蒸发上升渗透到地表面,调节空气湿度。

(2)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园林废弃物。园林废弃物与混凝土能够形成孔隙
有利于材料的透水和蓄水,使得材料类似于海绵体一样。

(3)海绵体透水混凝土还包括再生石和光亮剂。再生石是指建筑废弃物回收
再加工形成的石子,因此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光亮剂的使用是为了将园林废弃
物包裹封闭起来,避免园林废弃物形成弱酸与混凝土中的弱碱反应,从而提高混凝
土的硬度。

(4)顶部和底部的内部设置有竹片或者不锈钢网片,有利于增加海绵体地下
蓄水体的抗拉强度。

(5)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可根据不同需求制作成不同形状和大小。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发明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带有检查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顶部和底部所用实心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壁部所用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包括围护部件1和由围护
部件1围成的封闭的空腔。本实施例中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呈长方体状。围护部
件1由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制得;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
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围护部件包括顶部、底部和立壁部。

如图3所示,围护部件的顶部13上设置了一个检查口23。当需要检修海绵体
地下蓄水体时,将检查口23打开,人体可探入或进入该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定期进
行检查和维修。

如图4所示,顶部和底部均为多块内设置有竹片21的实心板12拼砌而成。

如图5所示,立壁部为多块砖11砌成的墙体。

该实施例中砖11的材质是重量配比为100:120:220:20的水泥、砂子、石
子、园林废弃物的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实心板12的材质是重量配比为100:120:
220:25的水泥、砂子、石子、园林废弃物的海绵体透水混凝土。

该实施例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绿地的地表面以下,地下水的水位以
上。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包括围护部件1和由围护
部件1围成的封闭的空腔。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形状为梯形体。

该实施例中砖11的材质是重量配比为100:120:220:10:0.3的水泥、砂子、
再生石、园林废弃物、光亮剂的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实心板12的材质是重量配比
为100:120:220:10:0.3的水泥、砂子、再生石、园林废弃物、光亮剂的海绵体
透水混凝土。

该实施例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设置在透水路面的地表面以下,地下水的水
位以上。

其余同实施例一。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
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及其应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体地下蓄水体,包括围护部件和由围护部件围成的封闭的空腔;围护部件由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制得;海绵体透水混凝土包括园林废弃物、水泥、砂子;园林废弃物来自于树枝、树叶、树皮、木片、木屑、秸秆、稻壳或硬果壳。本发明还提供了应用该海绵体地下蓄水体的方法,包括将之设置在地表面以下,地下水的水位以上。本发明的海绵体地下蓄水体通体采用透水材料,能够在暴风雨天通过蓄水体的顶部渗透到空腔内,通过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