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陕北风味羊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陕北风味羊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
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
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特别是在冬
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热量,还能增加消化酶,帮
助胃消化。
羊肉的传统吃法很多,常见的有爆、烤、涮、炖等,每种做法都各有其
独特的风味与特点。陕北的炖羊肉最大的特点在于肉烂汤纯,清香四溢,闻
之令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因此,陕北炖羊肉声誉远播,交口称颂。
但是,对于陕北以外的其它地区的人群而言,想要品尝到地道的陕北风
味炖羊肉并不容易。因此,如果能够将羊肉制成食用方便快捷的陕北风味羊
肉罐头则可以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地道的陕北风味羊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陕北风味羊肉制品及
其制备方法,该产品食用方便,肉质鲜美,没有羊肉的膻味,具有独特、地
道的陕北风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陕北风味羊肉制品,由以下原料制得:羊肉、葱、姜、
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叶、香菜和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
地椒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400~600):(15~25):(7~9):(4~6):(10~20):
(14~18):(14~18):(5~15):(6~12):(10~20):(800~120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
地椒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450~550):(18~22):(7~9):(4~6):(13~17):
(15~17):(15~17):(8~12):(8~10):(13~17):(900~1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500:20:8:5:15:16:16:10:9:15:1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400:15:7:4:10:14:14:5:6:10:8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400:25:7:6:10:18:14:15:6:20:8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600:15:9:4:20:14:18:5:12:10:1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600:25:9:6:20:18:18:15:12:20:1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450:18:7:4:13:15:15:8:8:13:9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450:22:7:6:13:17:15:12:8:17:1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550:18:9:4:17:15:17:8:10:13:9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羊肉、葱、姜、料酒、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
叶、香菜和水的质量比为550:22:9:6:17:17:17:12:10:17:1100。
本发明在炖羊肉的过程中添加了葱、姜、料酒、花椒、地椒叶以去除羊
肉的膻味,而辣椒、地椒叶、香菜的加入赋予了本发明提供羊肉制品地道的
陕北风味。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羊肉制品肉质鲜美、没有羊肉的膻味且具有
独特、地道的陕北风味。
本发明提供的陕北风味羊肉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羊肉块以水浸泡、预煮后静置,弃除杂质,获得汤和第一中间产
品;
步骤2:第一中间产品与汤混合煮沸,加入葱、姜、料酒、花椒、辣椒、
鸡精、地椒叶和香菜,炖煮,制得第二中间产品;
步骤3:第二中间产品加盐炖煮,浸泡后制得陕北风味羊肉制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羊肉块的长、宽、高为2cm~3cm。
本发明采用的羊后大腿的纯瘦肉,要求不能带皮,不能带骨,不能有淤
血,并去净表面油污、毛及其他杂质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羊肉块与水的质量比为1:2~4,浸泡的时
间为2小时~3小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羊肉块与水的质量比为1:3,浸泡的时间为2.5
小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1浸泡用水为凉水,温度为16℃~25℃。
浸泡的目的在于使羊肉中的残留血液浸出,羊肉中的水溶性蛋白质溶于
水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1中预煮的温度为95℃~105℃,时间为
8min~12min;静置的时间为20min~40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预煮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0min;静置的
时间为30min。
预煮的目的在于去除羊肉内有膻味的残血,保持口感的鲜美且烹饪后的
色泽更好。在预煮的过程中需去除水上面产生的沫,预煮至不产生沫为止。
静置的过程不再加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2中第一中间产品与汤的质量比为1:2。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2中炖煮的时间为25min~35min,温度为95℃
~105℃。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2炖煮的时间为30min,温度为10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3加盐炖煮的温度为95℃~105℃,时间为
20min~30min,浸泡的时间为1小时~3小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加盐炖煮的温度为100℃,时间为20min~30min,
浸泡的时间为2小时。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羊肉制品为羊肉罐头,步骤3加盐炖煮
后,还包括灌装、灭菌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灌装入玻璃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罐中灌入500g羊肉制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菌为蒸汽灭菌。
在一些实施例中,灭菌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5min。
本发明提供的陕北风味羊肉制品由以下原料制得:羊肉、葱、姜、料酒、
盐、花椒、辣椒、鸡精、地椒叶、香菜和水。本发明提供的羊肉制品肉质鲜
美、没有羊肉的膻味且具有独特、地道的陕北风味。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羊
肉制品食用方便,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陕北风味羊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
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
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
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
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仪器皆为普通市售品,皆可于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9
配料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9羊肉制备的配料
按照表1配料,将切好的羊肉浸泡在清洁的凉水里面,水的用量是羊肉
的三倍,浸泡2~3小时,
将浸泡好的羊肉和水一块95℃~105℃预煮8min~12min,预煮过程中去除
水上面产生的沫,直至不产生沫为止,停火静置30分钟;
将静置好的羊肉捞出,去除汤中的杂质后,在羊肉中加入羊肉2倍质量
的汤加热煮沸,煮沸后按照表1放入上述各种调料(除精盐),95℃~105℃炖
25min~35min,加入食用精盐,继续炖煮20min~30min后挺火浸泡1~3小时,
制得羊肉制品。
将羊肉制品灌装入玻璃罐中,每罐中放入500g熟羊肉,汤要淹过羊肉后
封盖;将灌装好的羊肉放入100℃的蒸汽炉加热15分钟,高温杀菌后冷却至
室温制得陕北风味羊肉罐头。
实施例10
参照GB/T22210-2008评价方法,国标GB/T23815-2009评价标准对本发
明实施例提供的羊肉制品进行感官评价。
随机抽选符合GB/T22210-2008要求的感官评定人员,人数为10人,评
价采用盲评方式进行,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表2羊肉制品品质特征与各品质因子评分表
对10位评定人员的评价分数取均值,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羊肉制品的感官评价结果
色泽
形态、组织
气味、滋味
总分
|
实施例1
99
98
99
98.7
实施例2
98
97
92
95.3
实施例3
95
95
93
94.2
实施例4
97
94
95
95.3
实施例5
96
95
96
95.7
实施例6
98
93
98
96.5
实施例7
99
97
98
98
实施例8
94
92
97
94.6
实施例9
98
98
97
97.6
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羊肉制品肉质鲜美、没有羊肉的膻味且具有独
特、地道的陕北风味。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