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0711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33177.7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号:

CN105256930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5/00申请日:201510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B5/00; E04B1/98; E04B1/82; E04B1/86

主分类号:

E04B5/00

申请人:

深圳市亚泰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旭光; 林铮; 李森; 涂飞; 朱绪亮

地址: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区益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卓越时代广场4B01、4B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代理人:

李悦; 张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包括龙骨架、岩棉层、竹夹板、钢筋混凝土层和多个防震垫块,各防震垫块间隔均布,龙骨架卡接固定于各防震垫块侧部,岩棉层铺设于相邻防震垫块之间且铺设于龙骨架的间隙内,各防震垫块的顶面、龙骨架的顶面和岩棉层的顶面齐平并组合形成平铺表面,竹夹板平铺于平铺表面,钢筋混凝土层固设于竹夹板顶面。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对声波形成阻尼作用,实现良好的隔音、防震效果。

权利要求书

1.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骨架、岩棉
层、竹夹板、钢筋混凝土层和多个防震垫块,各防震垫块间隔均布,
龙骨架卡接固定于各防震垫块侧部,岩棉层铺设于相邻防震垫块之间
且铺设于龙骨架的间隙内,各防震垫块的顶面、龙骨架的顶面和岩棉
层的顶面齐平并组合形成平铺表面,竹夹板平铺于平铺表面,钢筋混
凝土层固设于竹夹板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
于,岩棉层包括岩棉条和岩棉板,岩棉条填充于相邻防震垫块之间,
且岩棉条的宽度与防震块的宽度相等,岩棉板填充于龙骨架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包括防潮薄膜,该防潮薄膜夹设于
平铺表面和竹夹板之间;竹夹板通过螺钉固定于防震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包括防水薄膜,竹夹板的顶面涂覆
有防腐防水油层,防水薄膜粘贴于防腐防水油层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
于,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配有聚酯纤维隔音棉板,该聚酯纤
维隔音棉板设于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靠近墙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其特征在
于,钢筋混凝土层包括钢筋网格和填充于钢筋网格内的混凝土层,钢
筋网格捆扎于竹夹板。
7.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防震隔
音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在基层测量布置防震垫块的间隔和位置,并在基
层上画出防震垫块的布置点;
S2、将防震垫块粘接固定于所述布置点;
S3、在相邻防震垫块间填充岩棉层;
S4、将龙骨架卡接在防震垫块两侧并用环氧树脂胶粘接;
S5、在龙骨架的间隙间填充岩棉层;
S6、在防震垫块、岩棉层和龙骨架的顶面铺设竹夹板,并通过螺
钉将竹夹板锁紧固定于防震垫块;
S7、在竹夹板顶面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铺设竹夹板之前,先在防震垫块、岩棉层和龙骨架的顶面铺设防潮
薄膜,然后再将竹夹板铺设于防潮薄膜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之前,先在竹夹板顶面涂覆防腐防水油层,
然后在该防腐防水油层顶面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

说明书

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板隔音防震技术,尤其涉及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
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都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和人口居住密度递增,噪声污染也随
之越来越严重,建设在商业、居民住宅区建筑的中、低层的KTV、
酒吧及家庭中音响系统以冲击波、固体振动的方式传播,导致住在本
栋楼层以及周边的居民被噪声严重污染(特别是儿童、孕妇、中老年
人和相关病史的人群)。因此,适应需求的当今建筑必须能够提供合
格的防噪、降噪、防震的功能。然而,目前的建筑楼板普遍为普通楼
板结合隔音棉进行隔音,但其隔音效果一般,且不具备防震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悬浮防震
隔音隔离层结构,能对声波形成阻尼作用,实现良好的隔音、防震效
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采用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
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包括龙骨架、岩棉层、竹夹板、钢筋
混凝土层和多个防震垫块,各防震垫块间隔均布,龙骨架卡接固定于
各防震垫块侧部,岩棉层铺设于相邻防震垫块之间且铺设于龙骨架的
间隙内,各防震垫块的顶面、龙骨架的顶面和岩棉层的顶面齐平并组
合形成平铺表面,竹夹板平铺于平铺表面,钢筋混凝土层固设于竹夹
板顶面。

优选地,岩棉层包括岩棉条和岩棉板,岩棉条填充于相邻防震垫
块之间,且岩棉条的宽度与防震块的宽度相等,岩棉板填充于龙骨架
间隙内。

优选地,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包括防潮薄膜,该防潮薄
膜夹设于平铺表面和竹夹板之间;竹夹板通过螺钉固定于防震垫块。

优选地,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包括防水薄膜,竹夹板的
顶面涂覆有防腐防水油层,防水薄膜粘贴于防腐防水油层表面。

优选地,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配有聚酯纤维隔音棉板,
该聚酯纤维隔音棉板设于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靠近墙体的一
侧。

优选地,钢筋混凝土层包括钢筋网格和填充于钢筋网格内的混凝
土层,钢筋网格捆扎于竹夹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所述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在基层测量布置防震垫块的间隔和位置,并在基
层上画出防震垫块的布置点;

S2、将防震垫块粘接固定于所述布置点;

S3、在相邻防震垫块间填充岩棉层;

S4、将龙骨架卡接在防震垫块两侧并用环氧树脂胶粘接;

S5、在龙骨架的间隙间填充岩棉层;

S6、在防震垫块、岩棉层和龙骨架的顶面铺设竹夹板,并通过螺
钉将竹夹板锁紧固定于防震垫块;

S7、在竹夹板顶面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

优选地,在铺设竹夹板之前,先在防震垫块、岩棉层和龙骨架的
顶面铺设防潮薄膜,然后再将竹夹板铺设于防潮薄膜顶面。

优选地,在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之前,先在竹夹板顶面涂覆防
腐防水油层,然后在该防腐防水油层顶面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通过防震垫块,将竹夹板和钢
筋混凝土层与基层隔离,形成悬浮状态,从而可通过岩棉层和悬浮隔
离间的间隔来防震,且由于岩棉层填充了防震垫块间的间隙和龙骨架
间的间隙,对声波将形成阻尼作用,从而可有效降噪隔音;

本发明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采用点状布置的防震垫、龙骨架
和竹夹板来构成牢固的整体悬浮结构,不仅利于防震、隔音降噪,且
与传统的浮筑楼板施工在材料及人工成本上相比,降幅较大,且利于
在机电管线的预埋和装饰面层基层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一次性成型
完成,减少了二次材料的运输,基层制作的人工相应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震垫块、龙骨架、岩棉层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龙骨架;2、岩棉层;21、岩棉条;22、岩棉板;3、
竹夹板;4、钢筋混凝土层;41、钢筋网格;42、混凝土层;5、防震
垫块;6、防潮薄膜;7、防水薄膜;8、聚酯纤维隔音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包括龙骨架1、岩棉
层2、竹夹板3、钢筋混凝土层4和多个防震垫块5,各防震垫块5
间隔均布,龙骨架1卡接固定于各防震垫块5侧部,岩棉层2铺设于
相邻防震垫块5之间且铺设于龙骨架1的间隙内,各防震垫块5的顶
面、龙骨架1的顶面和岩棉层2的顶面齐平并组合形成平铺表面,竹
夹板3平铺于平铺表面,钢筋混凝土层4固设于竹夹板3顶面。

其中,龙骨架1可采用轻钢龙骨,岩棉层2可采用低频减震岩棉,
防震垫块可采用橡胶制成。本例的钢筋混凝土层4包括钢筋网格41
和填充于钢筋网格41内的混凝土层42,钢筋网格41捆扎于竹夹板3。
方形橡胶防震垫块5、轻钢龙骨架1、低频减振岩棉和竹夹板3层叠
平铺形成一体化的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作为阻尼层,可有效降
低振幅,提高室内隔声防震性能。

为形成更为稳定的一体化解耦股,本例的岩棉层2包括岩棉条
21和岩棉板22,岩棉条21填充于相邻防震垫块5之间,且岩棉条
21的宽度与防震块的宽度相等,岩棉板22填充于龙骨架1间隙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包括防潮薄
膜6,该防潮薄膜6夹设于平铺表面和竹夹板3之间;竹夹板3通过
螺钉固定于防震垫块5。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包括防水薄膜
7,竹夹板3的顶面涂覆有防腐防水油层,防水薄膜7粘贴于防腐防
水油层表面。

上述防潮薄膜6和防水薄膜7可增强防潮功能,有效提高隔声效
果,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体是,防潮薄膜6和防水薄膜7可防
止混凝土保护层中水分向下渗透,损坏岩棉层2,同时能保证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

当然,可在钢筋混凝土层4中埋设导管,以将钢筋网格41、预
埋的机电管线和装饰面基层一次成型制作完成,避免了在装饰过程
中,形成空鼓等质量通病。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还配有聚
酯纤维隔音棉板8,该聚酯纤维隔音棉板8设于该悬浮防震隔音隔离
层结构靠近墙体的一侧。该聚酯纤维隔音棉板8可夹设在本悬浮防震
隔音隔离层结构四个边角,与墙之间形成隔离缓冲阻尼作用。

采用所述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S1、测量放线,在基层测量布置防震垫块5的间隔和位置,并在
基层上画出防震垫块5的布置点;

S2、将防震垫块5粘接固定于所述布置点;

S3、在相邻防震垫块5间填充岩棉层2;

S4、将龙骨架1卡接在防震垫块5两侧并用环氧树脂胶粘接;

S5、在龙骨架1的间隙间填充岩棉层2;

S6、在防震垫块5、岩棉层2和龙骨架1的顶面铺设竹夹板3,
并通过螺钉将竹夹板3锁紧固定于防震垫块5;

S7、在竹夹板3顶面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4。

其中,在测量放线之前,可进行基层清理,基层应平整、坚实、
洁净,不得有裂缝、明水、空鼓、起砂、麻面及油渍、污物等缺陷。
用2m靠尺检查,最大偏差不大于3mm,超差部分应剔凿或用聚合物
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局部空鼓区域,必须先将其铲除后再用聚合物水
泥砂浆重新找平,最后用扫帚将灰尘和垃圾清理干净。

测量放线可以具体为:根据深化设计绘制的地面大样图,用红外
线水准仪在墙面抄测出水平点,弹出水准线,水准线距地面为
+1000mm,从水准线量至地面完成用墨斗沿墙柱弹线,以控制地面的
完成高度;根据橡胶防震垫块5点位布置图在楼面弹出橡胶防震垫块
5的布置点,同时将线延长至墙面。

防震垫块5可通过建筑万能胶粘接于基层,即固定在混凝土结构
楼板上。

铺设竹夹板3时,要保证平整,接缝严密。利用两台红外线定位
仪在橡胶防震垫块5定位的中心位置应用30mm的防腐自攻螺丝将竹
夹板3、轻钢龙骨架1和橡胶防震垫块5固定在一起,防止松动。

优选地,在铺设竹夹板3之前,先在防震垫块5、岩棉层2和龙
骨架1的顶面铺设防潮薄膜6,然后再将竹夹板3铺设于防潮薄膜6
顶面。在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4之前,先在竹夹板3顶面涂覆防腐
防水油层,然后在该防腐防水油层顶面捆扎浇筑钢筋混凝土层4。

在铺设防水薄膜7和防潮薄膜6时,竹夹板3的拼缝处应在薄膜
的中间位置,同时应将两薄膜粘贴水平,防止皱褶。粘接时相邻两条
薄膜之间搭接不少于100mm。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
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
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及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包括龙骨架、岩棉层、竹夹板、钢筋混凝土层和多个防震垫块,各防震垫块间隔均布,龙骨架卡接固定于各防震垫块侧部,岩棉层铺设于相邻防震垫块之间且铺设于龙骨架的间隙内,各防震垫块的顶面、龙骨架的顶面和岩棉层的顶面齐平并组合形成平铺表面,竹夹板平铺于平铺表面,钢筋混凝土层固设于竹夹板顶面。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所述悬浮防震隔音隔离层结构的防震隔音楼板施工方法。本发明能对声波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