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8399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8399A21申请号201410503332122申请日20140926G06F3/04120060171申请人深圳市志凌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大富工业区二路鹏龙蟠高科技园B栋4楼72发明人苏伟陈志军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44275代理人张明54发明名称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其中,触控实现模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制作一对齐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的对位夹具,并且在液晶显示屏的边框上预设点胶位置;S02、预热。
2、半液态胶至熔融状态后,并采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均匀地点在液晶显示屏边框的对应的预设点胶位置;S03、将点完半液体态胶的液晶显示屏放置于对位夹具中以及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对其后组装至对位夹具中,使触摸屏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S04、采用加热压头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压合处理。本发明采用半液态胶粘合固定,具有生产成本低、贴合效率高,触摸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好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8399ACN104298399A1/1页2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下步骤S01、制作一对齐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的对位夹具,并且在液晶显示屏的边框上预设点胶位置;S02、预热半液态胶至熔融状态后,并采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均匀地点在液晶显示屏边框的对应的预设点胶位置;S03、将点完半液体态胶的液晶显示屏放置于对位夹具中以及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对其后组装至对位夹具中,使触摸屏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S04、采用加热压头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压合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点胶位置为一连续的点胶区或排成环状的间断点胶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预热的温度范围为80100。4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中采用加热压头压合处理的压合时长为15S,压力的范围为02MPA03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压头的温度范围为80100。6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屏、触摸屏以及半液态胶层,所述半液态胶层位于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所述触摸屏通过半液态胶层粘合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液态胶层的厚度为01MM05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液态胶层呈连续或者间断的矩形环分布。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
5、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的面积大于液晶显示屏的面积,所述触摸屏上超出液晶显示屏的部分贴有双面胶层。权利要求书CN104298399A1/3页3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的智能产品。为了增加人机的互动性,这些智能产品通常使用触控显示模组结构作为其显示屏。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包括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液晶显示屏以及触摸屏采用泡棉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粘合固定。该结构中泡棉双面胶由模切机根据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外形尺寸冲切而得到,该方法的缺点是1泡棉双面胶在。
6、制作加工时会产生大量废料,物料利用率极低,造成物料成本难以控制;2泡棉双面胶在贴合方面因为材质软,手工贴合难度大,且贴合精度低;3泡棉双面胶在因为本身材质原因会随着时间老化产生粉尘,粉尘进入显示区域后会遮挡液晶屏显示。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显示效果好的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加工方法。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S01、制作一对齐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的对位夹具,并且在液晶显示屏的边框上预设点胶位置;0006S02、预热半液态胶至熔融状态后,并采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均匀地点在液晶显。
7、示屏边框的对应的预设点胶位置;0007S03、将点完半液体态胶的液晶显示屏放置于对位夹具中以及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对其后组装至对位夹具中,使触摸屏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0008S04、采用加热压头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压合处理。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触摸屏以及半液态胶层,所述半液态胶层位于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所述触摸屏通过半液态胶层粘合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模组采用泡棉双面胶由模切机根据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外形尺寸冲切而成,致使生产成本高以及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8、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采用半液态胶通过加热压头将触摸屏粘接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利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点在液晶显示器上,材料的利用率高;通过对位治具以及加热压头,对准精度及贴合效率高,另外,半液态胶性能稳定,密封效果好,不会掉粉尘,使整个触控模组的显示效果好。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298399A2/3页40011图1为本发明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流程图;0012图2为本发明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发明触控显示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14标号说明00151、液晶显示屏;2、半液态胶层;3、双面胶层;4、触摸屏。具体实施方式0016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
9、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0017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采用半液态胶通过加热压头将触摸屏粘接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利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点在液晶显示器上,材料的利用率高;通过对位治具以及加热压头,对准精度及贴合效率高,另外,半液态胶性能稳定,密封效果好,不会掉粉尘,使整个触控模组的显示效果好。0018请参照图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9S01、制作一对齐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的对位夹具,并且在液晶显示屏的边框上预设点胶位置;0020S02、预热半液态胶至熔融状态后,并采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均匀地点在液晶显示屏边框的对应的预设点胶位置;0021S03、将点完半液体态胶。
10、的液晶显示屏放置于对位夹具中以及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对其后组装至对位夹具中,使触摸屏位于液晶显示屏上方;0022S04、采用加热压头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压合处理。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采用半液态胶通过加热压头将触摸屏粘接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利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点在液晶显示器上,材料的利用率高;通过对位治具以及加热压头,对准精度及贴合效率高,另外,半液态胶性能稳定,密封效果好,不会掉粉尘,使整个触控模组的显示效果好。0024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点胶位置为一连续的点胶区或排成环状的间断点胶区。点胶位置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设计,连续的。
11、点胶区为快速点胶操作,操作方便,而间断点胶区为精确点胶操作,不会出现多余的胶量,节省材料。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2中预热的温度范围为80100。80100的温度范围为半液态胶处于熔融状态的最佳温度范围。00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4中采用加热压头压合处理的压合时长为15S,压力的范围为02MPA03MPA。经过上述的压合参数处理后,能够使触摸屏与液晶显示频的粘合更稳定。002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压头的温度范围为80100。加热压头的温度范围有利于液晶显示屏与触摸屏的粘合固定,高于100或者低于80的温度会影响熔融状态的半液态胶的性能。0028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加工方。
12、法,采用半液态胶通过加热压头将触摸屏粘接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利用点胶机将半液态胶点在液晶显示器上,材料的利说明书CN104298399A3/3页5用率高;通过对位治具以及加热压头,对准精度及贴合效率高,另外,半液态胶性能稳定,密封效果好,不会掉粉尘,使整个触控模组的显示效果好。0029请参照图2与图3,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1、触摸屏4以及半液态胶层2,所述半液态胶层2位于液晶显示屏1与触摸屏4之间,所述触摸屏4通过半液态胶层2粘合固定于液晶显示屏1上。0030进一步的,所述半液态胶层2的厚度为01MM05MM。厚度小,固定效果好,能够较小触屏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0031进一步的,所。
13、述半液态胶层2呈连续或者间断的矩形环分布。半液态胶层2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设计,连续的点胶区为快速点胶操作,操作方便,而间断点胶区为精确点胶操作,不会出现多余的胶量,节省材料。0032进一步的,所述触摸屏4的面积大于液晶显示屏1的面积,所述触摸屏4上超出液晶显示屏1的部分贴有双面胶层3。双面胶层3便于触摸屏4与其它部件的粘接固定。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触摸屏以及半液态胶层,触摸屏通过半液态胶层粘合固定于液晶显示屏上,具有如下优点00341、材料利用率高;采用点胶机点胶且宽度厚度可自行调整;00352、贴合效率高;采用加热压头压合,代替人工贴合;00363、材料稳定,密封效果好,本身不会掉粉尘,显示效果好。00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298399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98399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98399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9839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