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清水笋贮藏保鲜工艺.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506751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1326.9

申请日:

1988.03.05

公开号:

CN1037258A

公开日:

1989.11.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B7/00; A23B7/10

主分类号:

A23B7/00; A23B7/10

申请人:

福建省建瓯县保鲜技术服务站

发明人:

林立青

地址:

福建省建瓯县都御坪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丁秀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鲜清水笋的贮藏保鲜工艺,在不需罐头厂复杂设备和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利用保鲜液的作用,使鲜笋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嫩脆度达4~5个月之久。经本发明方法保鲜的笋既可直接食用,又可进一步加工成罐头。保鲜液的配方为:1~3%的精食盐,0.3~0.4%的柠檬酸、0.05~0.2%的异抗坏血酸、0.1~0.3%的食品聚磷酸盐,0.1~0.2%的山梨酸(盐),保鲜液的pH值为3.5~4.4。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鲜清水笋的贮芷保鲜工艺,经过洗笋工序、去粗头去壳整理工序、沸水烫煮工序、冷水浸漂工序、去笋衣整形选别工序、漂洗工序、灭菌工序、添加保鲜液工序及密封等工序,其特征在于:(1)笋的沸水烫煮时间为3-15分钟,使煮后的笋仍保存有鲜生笋的特性。 (2)灭菌工序所采用的灭菌溶液为0.3~0.5%(重量百分比)的焦亚硫酸纳或次氯酸钠溶液将笋投入灭菌溶液中浸泡3~10分钟。 (3)添加的保鲜液的配方为:(重量百分比) 1-3%精食盐,0.3~0.4%柠檬酸。 0.05~0.2%-异抗坏血酸纳, 0.1~0.3%食品聚磷酸盐。 0.1%~0.2%山梨酸(盐) 保鲜液的PH值为3.5~4.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清水笋的贮芷保鲜工艺,其特征在于: 食用聚磷酸盐可用六偏磷酸钠或三聚磷酸钠。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清水笋的贮芷保鲜工艺,其特征在于防腐剂可用山梨酸(盐),泥泊金或苯甲酸(盐)。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笋在食用前或工业化加工前的贮芷保鲜工艺。

    目前鲜笋在食用前或工业化加工前的保鲜技术是以二氧化硫作为保鲜剂。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使笋变成乳白色,加上保鲜后的笋中含硫量高达5000PPm,食用前必须花4~36小时的脱硫处理,经处理后的鲜笋,其笋味相对来说就差了,且二氧化硫是有害物质,从食品卫生方面来说不提倡使用。另外,在日本特许厅昭和58年7月28日的特许公报上公开了一种能保持原有笋的品质,香味、色泽及营养素,又能达到长时期保存目的的带皮笋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由生笋煮沸工序、冷却工序、洗净工序、带皮装罐工序、排气密封工序、高温杀菌等工序组成。采用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是离不开罐头厂复杂的设备和大量投资,不适用于山区、乡、镇、村及个人生产加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留鲜笋的色、香、味和鲜脆质地,又能使笋直接食用或再加工成罐头,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保鲜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罐头厂复杂设备和大量投资的鲜清水笋的贮芷保鲜工艺。

    本发明工艺经过选笋工序,去粗头去壳整理工序,沸水烫煮工序,冷水浸漂工序,去笋衣、粗头及整理工序,洗笋工序,灭菌工序,添加保鲜液工序和封口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生笋在沸水中烫煮3~15分钟,使笋仍保存了鲜生笋地特性;用0.3~0.5%的焦亚硫酸钠或次氯酸钠溶液对笋进行灭菌;保鲜液的配方为:1~3%精食盐、0.3~0.4%柠檬酸、0.05~0.2%D-异抗坏血酸钠、0.1~0.3%食品聚磷酸盐、0.1~0.2%山梨酸(盐),保鲜液的pH值为3.5~4.4;添液后迅速挤压出容器中的空气并密封。(上述均为重量百分比)

    保鲜液中的食品聚磷酸盐可用六偏磷酸纳或三聚磷酸纳。

    防腐剂可采用山梨酸、泥泊金或苯甲酸(盐)等。

    选取鲜竹笋时,应选取无病害的鲜竹笋,已染上土壤菌的笋不能贮芷保鲜;在冷水浸漂工序中,要求将烫煮过的笋迅速冷却,以防止土壤菌生长。一般采用甲流动的冷水浸漂1~3小时。去笋衣工序可采用弓线小心弹去笋衣。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不需罐头生产的复杂设备及场所,适于山区乡、镇、村及个人生产加工保鲜笋。由于本发明不用高温杀菌及锅炉设备,使能耗及成本大大降低,也省去了昂贵的马口铁包装物。且因本发明方法不需高温蒸煮,使竹笋保留了鲜竹笋自然的色、香、味。

    实施例:选取无病害的鲜竹笋,去头、剥壳,超过30公分的笋可对半剖开;将去壳笋放于沸水中烫煮3~15分钟,最好是笋头先煮5~10分钟后再煮笋尖;用流动冷水浸漂1~3小时,使烫煮过的笋迅速地冷却;用弓线小心弹去笋衣并对笋进行去粗存精处理,将处理好的笋用清洁水洗净后放入0.3~0.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浸泡3~10分钟,以达到灭菌的目的;接着就可将笋及保鲜液装入保鲜桶中,在装桶前,用1%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对桶进行消毒,按笋∶液=1∶1的体积比装桶,保鲜液的配方采用:1%的精食盐,0.3%的柠檬酸,0.05%的D-异抗坏血酸钠,0.1%食品聚磷酸盐,0.1%的山梨酸(盐),添液后迅速挤出桶内的空气并密封,最后将桶擦干。

鲜清水笋贮藏保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鲜清水笋贮藏保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鲜清水笋贮藏保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鲜清水笋贮藏保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清水笋贮藏保鲜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鲜清水笋的贮藏保鲜工艺,在不需罐头厂复杂设备和大量投资的情况下,利用保鲜液的作用,使鲜笋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嫩脆度达45个月之久。经本发明方法保鲜的笋既可直接食用,又可进一步加工成罐头。保鲜液的配方为:13的精食盐,0.30.4的柠檬酸、0.050.2的异抗坏血酸、0.10.3的食品聚磷酸盐,0.10.2的山梨酸(盐),保鲜液的pH值为3.5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