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0601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8287.X

申请日:

2014.08.08

公开号:

CN104174796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J 5/00申请日:20140808|||公开

IPC分类号:

B21J5/00; B21J5/06; B21J5/08; B21J1/06

主分类号:

B21J5/00

申请人:

东北大学;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承志; 姜周华; 李花兵; 尹嵬; 李筱; 张剑桥

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代理人:

江淑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一)钢锭预处理;(二)钢锭加热工艺;(三)钢锭锻造工艺;(四)二镦二拔工艺;(五)成品整形;(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最终得到不锈钢大锻件的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长度为500-2200mm。该方法实现了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锻件表面裂纹深度<1mm,满足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一)钢锭预处理
钢锭要求:钢锭是圆锭、方锭、八边形、六边形锭中的一种,钢锭需要锯切掉头尾部分,且切掉头尾后的高度与断面外接圆直径之比在1.0 -2.0之间;
(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
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进行锻造;
(三)钢锭锻造工艺
采用自由锻造工艺,在液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
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1.8,先沿径向方向锻造,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转动钢锭,多个道次锻造,把钢锭锻造成圆柱体;径向锻造后,控制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直径在1.5-2.5;
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在1.8-2.5之间,直接进行以下锻造操作;
第一次镦粗锻造:把圆柱体钢锭竖立进行锻造,锻造高度方向总变形率控制在钢锭高度的35%-48%;测量钢锭表面温度;
第一次拔长锻造:镦粗之后,再次从钢锭原始径向进行锻造,转动坯料,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均匀变形,锻造成圆柱体,使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测量钢锭表面温度;
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锻造;
(四)二镦二拔工艺:
第一次拔长后,根据上面镦粗锻造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镦粗锻造:控制变形率为:变形后钢锭高度为初始高度的35%-45%;
二次镦粗之后,再按照上述拔长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拔长锻造,控制变形率为: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
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下步成品整形工序;
(五)成品整形:
两镦两拔后,沿着径向高度方向锻造,并使锻件断面呈矩形或正方形,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2%-15%,反复锻造直到达到成品锻件形状及公差范围之内;
(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
锻造后的成品,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具体操作为: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在500℃以下的加热速度≤80℃/h,500℃-1100℃范围内的加热速度≤150℃/h,在1100℃±20℃时保温3小时-3.5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快速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其中保温2小时-2.5小时后,钢锭翻转一次,保证钢锭每个面加热温度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钢锭锻造工艺中,钢锭二次加热时:钢锭第二次加热温度为1160-122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二镦二拔工艺中,钢锭三次加热时:钢锭第三次加热温度为1140-120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锭坯料返回加热炉的次数控制在1-2次,即钢锭在锻造过程中仅进行二次加热或三次加热。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大锻件的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长度为500-2200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中,热处理具体过程为:在30分钟内,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中,热处理具体过程为:锻后锻件直接入水池冷却后,再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

说明书

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的不锈钢锻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ITER计划(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国际热核实验堆)是欧盟、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七个国家地区参加的新型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
该项目需求大量厚度超过300mm的316LN、316L(N)-IG不锈钢锻件产品,主要不锈钢材料成分如下:
钢号:316L(N)-IG,成分要求:C ≤0.03% ,Si ≤0.75% ,Mn≤ 2.00%,P≤0.03%,S≤0.01%,Cr 16.00%-18.00%,Ni 11.00%-14.00%, Mo 2.00%-2.50%,Co≤0.10%,N 0.06%-0.08%,Nb≤0.10%,Ta≤0.10%
钢号:316LN,成分要求:C ≤0.03% ,Si ≤0.75% ,Mn≤ 2.00%,P≤0.03%,S≤0.01%,Cr 16.00%-18.50%,Ni 10.00%-14.00%, Mo 2.00%-3.00%,Co≤0.10%,N 0.10%-0.22 %,Nb≤0.10%,Ta≤0.10%,(C+N)≥0.15%
钢号:316L,成分要求:C ≤0.03% ,Si ≤0.75% ,Mn≤ 2.00%,P≤0.03%,S≤0.01%,Cr 16.00%-18.50%,Ni 10.00%-14.00%, Mo 2.00%-3.00%,Co≤0.10%,N ≤0.10%%,Nb≤0.10%,Ta≤0.10%
采用通常锻造工艺进行锻件的生产,则锻件的晶粒度<2级,且表面裂纹较多,裂纹深度达到2mm以上;无法满足ITER对该锻件晶粒度≥2级的要求,以及锻件由于表面裂纹深需要车削量较大,造成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锻件的生产方法,可以实现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锻件表面裂纹深度<1mm,满足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质量要求。本发明涉及的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用的不锈钢锻件厚度300-1000mm;宽度:300-1800mm;长度500-2200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一)钢锭预处理
钢锭要求:钢锭是圆锭、方锭、八边形、六边形锭中的一种,钢锭需要锯切掉头尾部分,且切掉头尾后的高度与断面外接圆直径之比在1.0 -2.0之间;
(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
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进行锻造;
第一次加热工艺,具体操作为: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在500℃以下的加热速度≤80℃/h,500℃-1100℃范围内的加热速度≤150℃/h,在1100℃±20℃时保温3小时-3.5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快速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其中保温2小时-2.5小时后,钢锭翻转一次,保证钢锭每个面加热温度一致。
(三)钢锭锻造工艺
采用自由锻造工艺,在液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
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1.8,先沿径向方向锻造,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转动钢锭,多个道次锻造,把钢锭锻造成圆柱体;径向锻造后,控制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直径在1.5-2.5;
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在1.8-2.5之间,直接进行以下锻造操作;
第一次镦粗锻造:把圆柱体钢锭竖立进行锻造,锻造高度方向总变形率控制在钢锭高度的35%-48%;测量钢锭表面温度;
第一次拔长锻造:镦粗之后,再次从钢锭原始径向进行锻造,转动坯料,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均匀变形,锻造成圆柱体,使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测量钢锭表面温度;
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锻造;
(四)二镦二拔工艺:
第一次拔长后,根据上面镦粗锻造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镦粗锻造:控制变形率为:变形后钢锭高度为初始高度的35%-45%;
二次镦粗之后,再按照上述拔长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拔长锻造,控制变形率为: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
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下步成品整形工序;
(五)成品整形:
两镦两拔后,沿着径向高度方向锻造,并使锻件断面呈矩形或正方形,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2%-15%,反复锻造直到达到成品锻件形状及公差范围之内;
(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
锻造后的成品,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
    所述热处理工艺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在30分钟内,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2)锻后锻件直接入水池冷却后,再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三)钢锭锻造工艺中,钢锭二次加热时:钢锭第二次加热温度为1160-122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二镦二拔工艺中,钢锭三次加热时:钢锭第三次加热温度为1140-120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
上述锻造过程中,坯料返回加热炉的次数控制在1-2次;即钢锭在锻造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加热或第三次加热。最多只能加热三次,加热次数过多,会使锻件的组织粗化(即晶粒度粗大)。
上述方法所得不锈钢大锻件的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长度为500-220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生产的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可以达到2级或更细,且表面裂纹很少,即使有裂纹的部位,裂纹深度也小于2m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不锈钢钢种为316L(N)-IG。
成品规格:450-0+30×1100-0+50×21930+50mm。
成品锻件理论重量:8.608吨。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一)钢锭预处理
钢锭尺寸、类型:圆台体钢锭,下断面直径为1000mm,上断面直径为945mm,高度为1807mm(切头尾后高度),高度/直径比1.8。
钢锭重量(去掉头尾后):11.100吨。
钢锭化学成分:
C: 0.012%     Si:0.43%       Mn:1.77%     Cr:16.26%
Ni:13.77%     P:0.016%       S:0.002%     N:751ppm     
Mo:2.15%      Co:0.03%,     Nb:0.01%,    Ta:0.010%
(二)钢锭加热
第一火加热:钢锭以冷锭入炉,在500℃以下,按照每小时50℃-60℃升温速度进行加热。
500℃-1100℃时,加热速度按照每小时110℃-120℃加热,达到1100℃,在1108℃-1120℃时保温3小时7分钟。
保温后按照每小时180℃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210℃,在1205-1214℃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10分钟后,钢锭上下面翻钢一次,再次在1205-1214℃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4分钟出炉(总保温时间4小时14分钟)。
(三)锻造
在100MN液压锻机上进行锻造。
钢锭先在径向进行锻造,均匀转动钢锭,在直径方向均匀变形,变形率3.7%-9.0%(钢锭上下尺寸不一样,变形不同),锻后尺寸为φ910×2070mm,钢锭高径比为2.27。
第一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三次变形,使高度由2070mm变为1140mm(高度总变形率44.9%,钢锭变为φ1226×1140mm)。测量表面温度为1106℃。
第一次拔长锻造:用机械操作手把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0mm,锻造后的尺寸为φ986×1763mm,高径比为1.79。测量表面温度为993℃。
(四)二镦二拔工艺
第二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两次变形,使高度由1763mm变为1120mm(高度总变形率36.5%,钢锭变为φ1237×1120mm)。测量表面温度977℃。
第二次拔长锻造: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5-25mm(成品尺寸的3.3%-5.6%),锻造后断面尺寸为620×1200mm。测量表面温度942℃。
钢锭回加热炉加热(二火),快速升温到1193℃,保温130分钟出炉锻造。 
(五)锻件整形:
减小断面尺寸方向锻造,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5%-15%,反复锻造使620×1200mm断面变形为450-0+30×1100-0+50mm。
(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
锻件锻后23分钟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炉加热温度1060-107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273分钟(0.6分钟/毫米厚度),出炉入水池水冷到室温。
(七)锻件检测
锻件按照ASTM A484/484M检验晶粒度在3.5-4.5级,满足热核聚变实验堆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波动在±1级的要求。
锻件表面无裂纹缺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不锈钢钢种为316LN。
成品规格:600-0+30×1500-0+50×19000+50mm。
成品锻件理论重量:13.56吨。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一)钢锭
钢锭尺寸、类型:圆台体钢锭,下断面直径1200mm,上断面直径1135mm高度1850mm(切头尾后高度),高度/直径比1.58。
钢锭重量(去掉头尾后):15.70吨。
钢锭化学成分:
C:0.017%      Si:0.50%        Mn:1.51%     Cr:16.15 %
Ni:12.43 %     P:0.018%       S:0.0012%     N:1312ppm     
Mo:2.08%      Co:0.03%,      Nb:0.01%,    Ta:0.010%
(二)钢锭加热
第一火加热:钢锭以冷锭入炉,在500℃以下,按照每小时50℃-60℃升温速度进行加热。
500℃-1100℃时,加热速度按照每小时110℃-120℃加热,达到1100℃,在1108℃-1120℃时之间保温3小时18分钟。
    保温后按照每小时180℃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210℃,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21分钟后,钢锭上下面翻钢一次,再次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11分钟出炉(总加热时间4小时32分)。
(三)锻造
在100MN液压锻机上进行锻造。
钢锭先在径向进行锻造,均匀转动钢锭,在直径方向均匀变形,变形率3.08%-8.33%(钢锭上下尺寸不一样,变形不同),锻后尺寸为φ1100×2084mm,钢锭高径比为1.89。
第一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三次变形,使高度由2084mm变为1250mm(高度总变形率40%,钢锭变为φ1420×1250mm)。测量表面温度968℃。
第一次拔长锻造:用机械操作手把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0mm,锻造后的尺寸为φ1060×2244mm,高径比2.12。测量表面温度944℃。
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二火),快速升温到1198℃,保温125分钟出炉锻造。
(四)二镦二拔工艺
第二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两次变形,使高度由2244mm变为1450mm(高度总变形率35.4%,钢锭变为φ1318.7×1450mm)。测量表面温度971℃。
第二次拔长锻造:钢锭倾倒90度放倒进行锻造,沿着径向,控制每道次压下15-25mm(成品尺寸的2.5%-4.2%),按照矩形断面形状锻造,断面尺寸为850×1520mm。测量表面温度948℃。
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三火),快速升温到1155℃,保温128分钟出炉锻造。 
(五)锻件整形:
减小断面尺寸方向锻造,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5%-15%,反复锻造使断面850×1520锻造到600-0+30×1500-0+50mm。
(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
锻件锻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两天后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炉加热温度1060-107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1230分钟(2.05分钟/毫米厚度),处理后出炉入水池水冷到室温。
(七)锻件检测
锻件按照ASTM A484/484M检验晶粒度在3.0-3.5级,满足热核聚变实验堆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波动在±1级的要求。
锻件表面角部存在裂纹,裂纹深度小于0.3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不锈钢钢种为316L。
成品规格:450-0+30×1150-0+50×2100-0+50mm。
成品锻件理论重量:8.62吨。
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
(一)钢锭
钢锭尺寸、类型:八角钢锭,下断面直径1150mm,上断面直径1175mm,高度2230mm(切头尾后高度),高度/直径比2.0。
钢锭重量(去掉头尾后):18.65吨。
钢锭化学成分:
C:0.015%      Si:0.48%        Mn:1.62%     Cr:16.32 %
Ni:12.50 %     P:0.018%       S:0.001%     N:880ppm     
Mo:2.11%      Co:0.03%,      Nb:0.01%,    Ta:0.010%
(二)钢锭加热
第一火加热:钢锭以冷锭入炉,在500℃以下,按照每小时50℃-60℃升温速度进行加热。
500℃-1100℃时,加热速度按照每小时110℃-120℃加热,达到1100℃,在1108℃-1120℃时之间保温3小时01分钟。
    保温后按照每小时180℃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210℃,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21分钟后,钢锭上下面翻钢一次,再次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13分钟出炉。
(三)锻造
在100MN液压锻机上进行锻造。
钢锭高径比为2.0,不进行径向锻造,直接镦粗。
第一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三次变形,使高度由2230mm变为1230mm(高度总变形率44.8%,钢锭变为φ1560×1230mm)。测量表面温度968℃。
第一次拔长锻造:用机械操作手把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0mm-25mm,锻造后的尺寸为φ1180×2150mm,高径比1.82。测量表面温度935℃。
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二火),快速升温到1195℃,保温125分钟出炉锻造。
(四)二镦二拔工艺
第二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两次变形,使高度由2150mm变为1290mm(高度总变形率40%,钢锭变为φ1525×1290mm)。测量表面温度991℃。
第二次拔长锻造:钢锭倾倒90度放倒进行锻造,沿着径向,控制每道次压下15-20mm,按照矩形断面形状锻造,断面尺寸为620×1520mm。测量表面温度948℃。
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三火),快速升温到1155℃,保温128分钟出炉锻造。 
(五)锻件整形:
减小断面尺寸方向锻造,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5%-15%,反复锻造使断面620×1520mm锻造到450-0+30×1150-0+50mm。
(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
锻件锻后27分钟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炉加热温度1060-107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315分钟,出炉入水池水冷到室温。
(七)锻件检测
锻件按照ASTM A484/484M检验晶粒度在3.5-4.0级,满足热核聚变实验堆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波动在±1级的要求。
锻件表面无裂纹。

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479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4796A21申请号201410388287X22申请日20140808B21J5/00200601B21J5/06200601B21J5/08200601B21J1/0620060171申请人东北大学地址110819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承志姜周华李花兵尹嵬李筱张剑桥74专利代理机构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代理人江淑兰54发明名称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一)钢锭。

2、预处理;(二)钢锭加热工艺;(三)钢锭锻造工艺;(四)二镦二拔工艺;(五)成品整形;(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最终得到不锈钢大锻件的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长度为5002200MM。该方法实现了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锻件表面裂纹深度1MM,满足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质量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4796ACN104174796A1/2页21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一)钢锭预处理钢锭要求钢锭是圆锭、方锭。

3、、八边形、六边形锭中的一种,钢锭需要锯切掉头尾部分,且切掉头尾后的高度与断面外接圆直径之比在1020之间;(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进行锻造;(三)钢锭锻造工艺采用自由锻造工艺,在液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18,先沿径向方向锻造,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转动钢锭,多个道次锻造,把钢锭锻造成圆柱体;径向锻造后,控制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直径在1525;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在1825之间,直接进行以下锻造操作;第一次镦粗锻造把圆柱体。

4、钢锭竖立进行锻造,锻造高度方向总变形率控制在钢锭高度的3548;测量钢锭表面温度;第一次拔长锻造镦粗之后,再次从钢锭原始径向进行锻造,转动坯料,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均匀变形,锻造成圆柱体,使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测量钢锭表面温度;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锻造;(四)二镦二拔工艺第一次拔长后,根据上面镦粗锻造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镦粗锻造控制变形率为变形后钢锭高度为初始高度的3545;二次镦粗之后,再按照上述拔长工艺要求,进行第二。

5、次拔长锻造,控制变形率为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下步成品整形工序;(五)成品整形两镦两拔后,沿着径向高度方向锻造,并使锻件断面呈矩形或正方形,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215,反复锻造直到达到成品锻件形状及公差范围之内;(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锻造后的成品,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具体操作为钢锭以。

6、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在500以下的加热速度80/H,5001100范围内的加热速度150/H,在110020时保温3小时35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快速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其中保温2小时25小时后,钢锭翻权利要求书CN104174796A2/2页3转一次,保证钢锭每个面加热温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钢锭锻造工艺中,钢锭二次加热时钢锭第二次加热温度为1160122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7、四)二镦二拔工艺中,钢锭三次加热时钢锭第三次加热温度为1140120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锭坯料返回加热炉的次数控制在12次,即钢锭在锻造过程中仅进行二次加热或三次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大锻件的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长度为500220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中,热处理具体过程为在30分钟内,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

8、,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中,热处理具体过程为锻后锻件直接入水池冷却后,再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权利要求书CN104174796A1/6页4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热核聚变堆用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的不锈钢锻件生产方法。背景。

9、技术0002ITER计划(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ALREACTOR国际热核实验堆)是欧盟、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韩国七个国家地区参加的新型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0003该项目需求大量厚度超过300MM的316LN、316LNIG不锈钢锻件产品,主要不锈钢材料成分如下钢号316L(N)IG,成分要求C003,SI075,MN200,P003,S001,CR16001800,NI11001400,MO200250,CO010,N006008,NB010,TA010钢号316LN,成分要求C003,SI075,MN200,P003,S001,。

10、CR16001850,NI10001400,MO200300,CO010,N010022,NB010,TA010,(CN)015钢号316L,成分要求C003,SI075,MN200,P003,S001,CR16001850,NI10001400,MO200300,CO010,N010,NB010,TA010采用通常锻造工艺进行锻件的生产,则锻件的晶粒度2级,且表面裂纹较多,裂纹深度达到2MM以上;无法满足ITER对该锻件晶粒度2级的要求,以及锻件由于表面裂纹深需要车削量较大,造成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的问题。发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锻件的生产方法。

11、,可以实现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锻件表面裂纹深度1MM,满足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质量要求。本发明涉及的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用的不锈钢锻件厚度3001000MM;宽度3001800MM;长度5002200MM。00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核聚变堆用不锈钢大锻件的生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一)钢锭预处理钢锭要求钢锭是圆锭、方锭、八边形、六边形锭中的一种,钢锭需要锯切掉头尾部分,且切掉头尾后的高度与断面外接圆直径之比在1020之间;(二)钢锭第一次加热工艺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进。

12、行锻造;第一次加热工艺,具体操作为钢锭以冷锭或带温钢锭进入加热炉加热,在500以下说明书CN104174796A2/6页5的加热速度80/H,5001100范围内的加热速度150/H,在110020时保温3小时35小时,保证钢锭内部、外部温度烧透、均一,保温时间达到要求后,快速升温到121020,保温4小时8小时,其中保温2小时25小时后,钢锭翻转一次,保证钢锭每个面加热温度一致。0006(三)钢锭锻造工艺采用自由锻造工艺,在液压锻造机上进行锻造;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18,先沿径向方向锻造,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转动钢锭,多个道次锻造,把钢锭锻造成圆柱体;径向锻造后,。

13、控制圆柱体的高/圆柱体直径在1525;钢锭出炉后,测得钢锭高/径比在1825之间,直接进行以下锻造操作;第一次镦粗锻造把圆柱体钢锭竖立进行锻造,锻造高度方向总变形率控制在钢锭高度的3548;测量钢锭表面温度;第一次拔长锻造镦粗之后,再次从钢锭原始径向进行锻造,转动坯料,每道次锻造变形量控制在钢锭直径的210,均匀变形,锻造成圆柱体,使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测量钢锭表面温度;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锻造;(四)二镦二拔工艺第一次拔长后,根据上面镦粗。

14、锻造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镦粗锻造控制变形率为变形后钢锭高度为初始高度的3545;二次镦粗之后,再按照上述拔长工艺要求,进行第二次拔长锻造,控制变形率为锻造后的坯料高度/坯料直径在1525;以上锻造过程中,每次锻造完毕都需要测量钢锭表面温度,当终锻温度下降到900950,停止锻造,把坯料送到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钢锭表面温度为950以上时,继续进行下步成品整形工序;(五)成品整形两镦两拔后,沿着径向高度方向锻造,并使锻件断面呈矩形或正方形,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215,反复锻造直到达到成品锻件形状及公差范围之内;(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锻造后的成品,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

15、到室温;所述热处理工艺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在30分钟内,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2)锻后锻件直接入水池冷却后,再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加热温度1050115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053分钟/毫米厚度,锻件出炉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三)钢锭锻造工艺中,钢锭二次加热时钢锭第二次加热温度为1160122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四)二镦二拔工艺中,钢锭三次加热时钢锭第三次加热温说明书CN104174796A3/6页6度为。

16、11401200,保温时间为2小时3小时。0009上述锻造过程中,坯料返回加热炉的次数控制在12次;即钢锭在锻造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加热或第三次加热。最多只能加热三次,加热次数过多,会使锻件的组织粗化(即晶粒度粗大)。0010上述方法所得不锈钢大锻件的厚度为3001000MM;宽度为3001800MM;长度为5002200MM。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生产的热核聚变堆(包括ITER计划)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可以达到2级或更细,且表面裂纹很少,即使有裂纹的部位,裂纹深度也小于2MM。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0013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不锈钢钢种为。

17、316L(N)IG。0014成品规格45003011000502193050MM。0015成品锻件理论重量8608吨。0016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一)钢锭预处理钢锭尺寸、类型圆台体钢锭,下断面直径为1000MM,上断面直径为945MM,高度为1807MM(切头尾后高度),高度/直径比18。0017钢锭重量(去掉头尾后)11100吨。0018钢锭化学成分C0012SI043MN177CR1626NI1377P0016S0002N751PPMMO215CO003,NB001,TA0010(二)钢锭加热第一火加热钢锭以冷锭入炉,在500以下,按照每小时5060升温速度进行加热。001950011。

18、00时,加热速度按照每小时110120加热,达到1100,在11081120时保温3小时7分钟。0020保温后按照每小时180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210,在12051214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10分钟后,钢锭上下面翻钢一次,再次在12051214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4分钟出炉(总保温时间4小时14分钟)。0021(三)锻造在100MN液压锻机上进行锻造。0022钢锭先在径向进行锻造,均匀转动钢锭,在直径方向均匀变形,变形率3790钢锭上下尺寸不一样,变形不同,锻后尺寸为9102070MM,钢锭高径比为227。0023第一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三次变形,使高度由2070MM说明书。

19、CN104174796A4/6页7变为1140MM(高度总变形率449,钢锭变为12261140MM)。测量表面温度为1106。0024第一次拔长锻造用机械操作手把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0MM,锻造后的尺寸为9861763MM,高径比为179。测量表面温度为993。0025(四)二镦二拔工艺第二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两次变形,使高度由1763MM变为1120MM(高度总变形率365,钢锭变为12371120MM)。测量表面温度977。0026第二次拔长锻造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525MM(成品尺寸的3356。

20、),锻造后断面尺寸为6201200MM。测量表面温度942。0027钢锭回加热炉加热(二火),快速升温到1193,保温130分钟出炉锻造。0028(五)锻件整形减小断面尺寸方向锻造,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515,反复锻造使6201200MM断面变形为4500301100050MM。0029(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锻件锻后23分钟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炉加热温度1060107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273分钟(06分钟/毫米厚度),出炉入水池水冷到室温。0030(七)锻件检测锻件按照ASTMA484/484M检验晶粒度在3545级,满足热核聚变实验堆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波动在1级。

21、的要求。0031锻件表面无裂纹缺陷。0032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不锈钢钢种为316LN。0033成品规格60003015000501900050MM。0034成品锻件理论重量1356吨。0035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一)钢锭钢锭尺寸、类型圆台体钢锭,下断面直径1200MM,上断面直径1135MM高度1850MM(切头尾后高度),高度/直径比158。0036钢锭重量(去掉头尾后)1570吨。0037钢锭化学成分C0017SI050MN151CR1615NI1243P0018S00012N1312PPMMO208CO003,NB001,TA0010(二)钢锭加热第一火加热钢锭以冷锭入炉,在500以。

22、下,按照每小时5060升温速度进行加热。00385001100时,加热速度按照每小时110120加热,达到1100,在11081120时之间保温3小时18分钟。0039保温后按照每小时180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210,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说明书CN104174796A5/6页8温2小时21分钟后,钢锭上下面翻钢一次,再次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11分钟出炉(总加热时间4小时32分)。0040(三)锻造在100MN液压锻机上进行锻造。0041钢锭先在径向进行锻造,均匀转动钢锭,在直径方向均匀变形,变形率308833钢锭上下尺寸不一样,变形不同,锻后尺寸为11002084MM,。

23、钢锭高径比为189。0042第一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三次变形,使高度由2084MM变为1250MM(高度总变形率40,钢锭变为14201250MM)。测量表面温度968。0043第一次拔长锻造用机械操作手把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0MM,锻造后的尺寸为10602244MM,高径比212。测量表面温度944。0044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二火),快速升温到1198,保温125分钟出炉锻造。0045(四)二镦二拔工艺第二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两次变形,使高度由2244MM变为1450MM(高度总变形率354,钢锭变为13。

24、1871450MM)。测量表面温度971。0046第二次拔长锻造钢锭倾倒90度放倒进行锻造,沿着径向,控制每道次压下1525MM(成品尺寸的2542),按照矩形断面形状锻造,断面尺寸为8501520MM。测量表面温度948。0047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三火),快速升温到1155,保温128分钟出炉锻造。0048(五)锻件整形减小断面尺寸方向锻造,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515,反复锻造使断面8501520锻造到6000301500050MM。0049(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锻件锻后入水池快速冷却到室温,两天后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炉加热温度1060107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

25、1230分钟(205分钟/毫米厚度),处理后出炉入水池水冷到室温。0050(七)锻件检测锻件按照ASTMA484/484M检验晶粒度在3035级,满足热核聚变实验堆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波动在1级的要求。0051锻件表面角部存在裂纹,裂纹深度小于03MM。0052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不锈钢钢种为316L。0053成品规格45003011500502100050MM。0054成品锻件理论重量862吨。0055本实施例的步骤依次如下(一)钢锭钢锭尺寸、类型八角钢锭,下断面直径1150MM,上断面直径1175MM,高度2230MM(切头尾后高度),高度/直径比20。0056钢锭重量(去掉头尾后)18。

26、65吨。说明书CN104174796A6/6页90057钢锭化学成分C0015SI048MN162CR1632NI1250P0018S0001N880PPMMO211CO003,NB001,TA0010(二)钢锭加热第一火加热钢锭以冷锭入炉,在500以下,按照每小时5060升温速度进行加热。00585001100时,加热速度按照每小时110120加热,达到1100,在11081120时之间保温3小时01分钟。0059保温后按照每小时180的加热速度,加热到1210,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21分钟后,钢锭上下面翻钢一次,再次在12031216温度范围保温2小时13分钟出炉。0060。

27、(三)锻造在100MN液压锻机上进行锻造。0061钢锭高径比为20,不进行径向锻造,直接镦粗。0062第一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分三次变形,使高度由2230MM变为1230MM(高度总变形率448,钢锭变为15601230MM)。测量表面温度968。0063第一次拔长锻造用机械操作手把钢锭旋转90度进行锻造,沿轴向旋转钢锭,控制每道次压下10MM25MM,锻造后的尺寸为11802150MM,高径比182。测量表面温度935。0064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二火),快速升温到1195,保温125分钟出炉锻造。0065(四)二镦二拔工艺第二次镦粗锻造钢锭竖立,沿高度方向进行锻造。

28、,分两次变形,使高度由2150MM变为1290MM(高度总变形率40,钢锭变为15251290MM)。测量表面温度991。0066第二次拔长锻造钢锭倾倒90度放倒进行锻造,沿着径向,控制每道次压下1520MM,按照矩形断面形状锻造,断面尺寸为6201520MM。测量表面温度948。0067钢坯回加热炉进行三次加热(三火),快速升温到1155,保温128分钟出炉锻造。0068(五)锻件整形减小断面尺寸方向锻造,控制每道次变形量在成品尺寸的515,反复锻造使断面6201520MM锻造到4500301150050MM。0069(六)成品锻件热处理工艺锻件锻后27分钟装入热处理炉进行处理,热处理炉加热温度10601070,锻件成品厚度保温时间315分钟,出炉入水池水冷到室温。0070(七)锻件检测锻件按照ASTMA484/484M检验晶粒度在3540级,满足热核聚变实验堆用不锈钢锻件晶粒度2级且波动在1级的要求。0071锻件表面无裂纹。说明书CN10417479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