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876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N 102487639 A *CN102487639A* (21)申请号 201110416977.8 (22)申请日 2011.12.14 A01C 11/02(2006.01) (71)申请人 张长清 地址 158400 黑龙江省虎林市虎林镇东山加 油站路北卫生队后 (72)发明人 张长清 吕明杰 宋永奎 (54) 发明名称 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 (57) 摘要 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属于农业 机械 ; 在螺旋轴表面上对称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 秧箱右移螺旋沟槽和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
2、所述的 秧箱右移螺旋沟槽两端分别与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两端连通, 秧箱右、 左移螺旋沟槽在螺旋轴圆周 360 度范围内依次分成第一取秧段、 第一插秧段、 第二取秧段和第二插秧段, 且每段均为 90, 第 一、 二取秧段的沟槽与螺旋轴轴心线垂直, 第一、 二插秧段的沟槽与螺旋轴轴心线呈倾斜夹角状 ; 本轴设计新颖, 结构简单合理, 驱动运行可靠, 适 用机型广, 通用性强, 促进了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 应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1 。
3、页 2 1. 一种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 包括螺旋轴 (1), 其特征在于在螺旋轴 (1) 表面上对称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秧箱右移螺旋沟槽 (2) 和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3), 所述的 秧箱右移螺旋沟槽(2)两端分别与秧箱左移螺旋沟槽(3)两端连通 ; 所述的秧箱右、 左移螺 旋沟槽(2、 3)在螺旋轴(1)360圆周范围内依次分成第一取秧段(1)、 第一插秧段(2)、 第二取秧段 (3) 和第二插秧段 (4), 且 (1、 2、 3、 4) 均为 90 ; 所述的第一、 二取 秧段 (1、 3) 的沟槽与螺旋轴 (1) 轴心线垂直, 第一、 二插秧段 (2、 4) 沟槽与螺旋轴 (1。
4、) 轴心线呈倾斜夹角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87639 A 2 1/2 页 3 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 主要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上驱动秧箱左右横向移动的 螺旋轴。 背景技术 0002 相邻秧苗间采用前后交叉错位插秧是近年来提出的水稻插秧先进的农艺技术, 由 于改变了相邻秧苗间的配置方式, 增大了秧苗间的距离, 提高了秧苗的通风、 透光、 升温能 力, 对秧苗的生长发育和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十分有效。 目前, 实现和完成交叉错位插秧 均以人力手工插秧方式, 不仅劳动强度大, 劳动效率低, 生产成本高, 而且作业质量不高。 现 用。
5、的各种结构和型号的水稻插秧机, 包括传统的等行距水稻插秧机和近年来开始研发的宽 窄行水稻插秧机, 由于其驱动秧箱左右横向移动的螺旋轴结构设计上的问题, 也只能完成 相邻行间秧苗的平行等行距插秧或平行宽窄行距插秧作业, 不能满足相邻行间水稻秧苗的 前后交错插秧 ( 农民俗称拐子苗插秧 ), 制约了该项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结合水稻相邻秧苗间前后 交叉错位插秧农艺方法的实际需要, 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 旋轴, 达到既能适应传统等行距插秧机完成交叉错位插秧作业使用、 又能适应宽窄行水稻 插秧机完成交叉。
6、错位插秧作业使用、 促进新农艺技术机械化作业推广应用、 提高水稻作物 产量的目的。 0004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包括螺旋 轴, 在螺旋轴表面上对称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秧箱右移螺旋沟槽和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所 述的秧箱右移螺旋沟槽两端分别与秧箱左移螺旋沟槽两端连通 ; 所述的秧箱右、 左移螺旋 沟槽在螺旋轴 360圆周范围内依次分成第一取秧段、 第一插秧段、 第二取秧段和第二插秧 段, 且均为 90; 所述的第一、 二取秧段的沟槽与螺旋轴轴心线垂直, 第一、 二插秧段沟槽与 螺旋轴轴心线呈倾斜夹角状。 0005 发明创造设计新颖, 结构简单合理, 驱动。
7、运行可靠, 适用机型广, 通用性强, 满足了 等行距水稻插秧机和宽窄行水稻插秧机完成相邻行间水稻秧苗的前后交叉错位插秧作业 需要, 促进了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总体结构示意图 ; 0007 图 2 是图 1 的俯向视图 ; 0008 图 3 是图 2 的展开示意图, 即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螺旋轴局部展开示意 图 ; 0009 图 4 是相邻行间秧苗平行插秧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2487639 A 3 2/2 页 4 0010 图 5 是相邻行间秧苗前后交叉错位插秧示意图。 0011 图中件号说明 : 0012 1、。
8、 螺旋轴、 2、 秧箱右移螺旋沟槽、 3、 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1、 第一取秧段、 2、 第一 插秧段、 3、 第二取秧段、 4、 第二插秧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水稻插秧机秧箱左右横移用 螺旋轴包括螺旋轴 1, 在螺旋轴 1 表面上对称设置螺旋方向相反的秧箱右移螺旋沟槽 2 和 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3, 所述的秧箱右移螺旋沟槽 2 两端分别与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3 两端连 通 ; 所述的秧箱右、 左移螺旋沟槽 2、 3 在螺旋轴 1 的 360圆周范围内依次分成第一取秧段 1、 第一插秧段 2、 第二取秧段 3和第二插秧段 4, 且 1、 2。
9、、 3、 4均为 90; 所述 的第一、 二取秧段 1、 3的沟槽与螺旋轴 1 轴心线垂直, 第一、 二插秧段 2、 4沟槽与螺 旋轴 1 轴心线呈倾斜夹角状。 0014 作业时, 将插秧机栽植臂的两个取秧爪相差 180位置配装。旋转的螺旋轴 1 通 过滑套上的指销与秧箱右移螺旋沟槽 2 的配合驱动秧箱向右方横向移动, 指销在第一取秧 段1位置内, 栽植臂的一个取秧爪完成取秧作业, 此时秧箱不横移 ; 在第一插秧段2位置 内, 完成取秧作业的一个取秧爪进行插秧作业, 此时秧箱同时横向移动 ; 在第二取秧段 3 位置内, 栽植臂的另一个取秧爪完成取秧作业, 此时秧箱不横移 ; 在第二插秧段4位置内, 完成取秧作业的另一个取秧爪进行插秧作业, 此时秧箱同时横向移动, 至此先后完成相邻 两行秧苗插秧作业, 形成前后交叉错位秧苗。当滑套上的指销运行至秧箱右移螺旋沟槽 2 的端头时, 滑套上的指销进入秧箱左移螺旋沟槽 3 内, 秧箱反向移动, 插秧作业循环进行。 说 明 书 CN 102487639 A 4 1/3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87639 A 5 2/3 页 6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87639 A 6 3/3 页 7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87639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