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器.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04401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4563.5

申请日:

1989.06.30

公开号:

CN1039536A

公开日:

1990.02.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14

申请人:

谢世庚

发明人:

谢世庚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公园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是一次性使用的一种安全输液器,其主要特点在于瓶塞穿孔器由金属等制做的内管和塑料等制做的外管组成;采用滴斗与输液管两者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工艺和结构。不但具有不损坏瓶塞,防止生产时异物、微粒、微生物污染输液器的优点,而且工艺简单便于用流水线进行自动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病人的安全输液器械,由瓶塞穿孔器(1)滴斗(4)输液管(5)流量控制器(6)注射针(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 A、瓶塞穿孔器(1)由金属等制做的内管(2)和塑料等制做的外管(3)组成;外管套于内管之外。 B、采用滴斗(4)与输液管(5)两者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工艺和结构。 C、输液管(5)是滴斗(4)的自然延续,从滴斗到输液管其管腔由大到小。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范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安全输液器。

    现有的一次性输液器在使用时都存在这些缺点:(1)由于瓶塞穿孔器的进气道和药液通道并列,全部用塑料制做。这种瓶塞穿孔器粗、钝、易损坏瓶塞造成碎屑脱落。(2)滴斗与输液管两者经修整后进行粘接成型,在这些工艺过程中常有灰尘、塑料碎屑等进入输液器。(3)滴斗与输液器间粘接处的管腔显著小于输液管的管腔,输液时易形成气泡而且难排除。上述不合理的结构和工艺流程所造成的碎屑、微粒、气泡一旦经输液管进入人体可造成严重的事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损坏瓶塞、管内无微粒和异物、排气方便的安全输液器。

    安全输液器的示意图中(1)为瓶塞穿孔器;(2)为内管;(3)为外管;(4)为滴斗;(5)为输液管;(6)为流量控制器;(7)为注射针。

    以图为例,瓶塞穿孔器(1)由内管(2)和外管(3)组成。内管作为进气道用金属等制做,外管作为输液通道用塑料等制做。外管套地内管之外,内管穿出外客成为瓶塞穿孔器的顶端。由于内外管套在一起体积缩小,顶端为金属所以这种瓶塞穿孔器纤细锋利不损坏瓶塞,避免产生碎屑脱落。滴斗(4)与输液管(5)采用两者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工艺。即在生产输液管时用改变温度和拉力的办法,在输液管的一定部位形成一段显著大于输液管的彭大部份作为滴斗。这种工艺不但避免了修整和粘接过程中各种异物和微粒进入输液器,而且无粘接造成的管腔夹窄部位,气泡不易在输液管内形成,即使形成了气泡也易排除。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瓶塞穿孔器纤细锋利,不损坏瓶塞;防止生产过程中各种异物、微粒、微生物进入输液器内。输液管内不易形成气泡也易排除。所以这种输液器不但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而且由于装配地工艺简单,便于利用流水线进行自动化生产。

安全输液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输液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输液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输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输液器.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是一次性使用的一种安全输液器,其主要特点在于瓶塞穿孔器由金属等制做的内管和塑料等制做的外管组成;采用滴斗与输液管两者为一体一次成型的工艺和结构。不但具有不损坏瓶塞,防止生产时异物、微粒、微生物污染输液器的优点,而且工艺简单便于用流水线进行自动化生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