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砂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英砂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4771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23 CN 102247718 A *CN102247718A* (21)申请号 201110105262.0 (22)申请日 2011.04.26 B01D 24/12(2006.01) B01D 24/46(2006.01) (71)申请人 南京奥特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 发区清水亭西路 (72)发明人 蒋建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102 代理人 任立 姚姣阳 (54) 发明名称 一种石英砂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 (57) 摘。
2、要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 是一种石英砂 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 其内部依次为过滤层、 第一承托层、 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 ; 在石英 砂过滤器内部过滤层与第一承托层的分界面处设 有一层进气管, 进气管由主进气管和连接在主进 气管上的辅助气管组成, 主进气管连接有在设在 石英砂过滤器外壁上的进气口, 辅助气管上开有 出气孔 ; 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反洗方法为 : 通过进气管以小于 1.5KG/CM2 的压力和 10-15L/ S.M2 的进气量让气进入过滤层, 对污染结块的过 滤层进行搅动 ; 同时从底部进入 10-15M/H 流速的 水, 以达到汽水混合清洗的目的 ; 停止进气, 从。
3、 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层内的出水管进水对石 英砂层进行有效彻底的反冲洗。本发明反洗水量 少, 时间短, 避免了整个排列砂层乱层、 细砂泄漏 的可能性, 能有效彻底的清洗过滤器石英砂层。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CN 102247718 A1/1 页 2 1. 一种石英砂过滤器, 其内部设有石英砂层 , 所述石英砂层从上至下依次为过滤层、 第一承托层、 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 所述过滤器筒体直高顶部过滤层上方设有进水管, 所述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层内设有出水管 ; 其特征在于 : 。
4、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内部过 滤层与第一承托层的分界面处设有一层进气管, 所述进气管由主进气管和连接在主进气管 上的辅助气管组成, 所述主进气管连接有在设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外壁上的进气口, 所述 辅助气管上开有出气孔 ; 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进气管为一根与所述石英 砂过滤器轴线垂直的水平管, 所述各辅助气管与所述主进气管垂直水平连接, 均匀分布在 所述主进气管的两侧。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主进气管的非进气端通过一 个主管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石英砂过滤器内壁上, 所述辅助气管固定在与主进气。
5、管平行布置 且两端固定在石英砂过滤器内壁上的两个支管固定架上。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辅助气管上的出气 孔设置在辅助气管的上半部分, 出气方向朝上。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辅助气管的上半部分两侧对 称设有两个出气孔, 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斜向上。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气孔的出气方向与所述辅 助气管的水平直径成 45 度角斜向上。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水管设在所述第二承托层 和第三承托层的分界面上。 8. 。
6、如权利要求 1 或 7 所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水管由一根进水主管 和多个连接在进水主管上的漏斗状进水分管组成, 所述进水分管垂直连接在所述进水主管 上方, 其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方向朝下与所述进水主管连通 ; 所述出水管由一根出水主 管和多个连接在出水主管上的漏斗状出水分管组成, 所述出水分管垂直连接在所述出水主 管下方, 其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方向朝上与所述出水主管连通。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石英砂过滤器的汽水反洗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以下步骤进行 : 打开进气管上的进气阀, 通过进气管以小于 1.5KG/CM2 的压力和 10-15L/S.M2 的进 气量让。
7、气进入过滤层, 对污染结块的过滤层进行搅动 ; 同时通过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 层内的出水管从底部进入10-15M/H流速的水, 以达到汽水混合清洗的目的, 时间为3-10分 钟 ; 关闭进气阀, 停止进气, 从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层内的出水管进水, 流速为 10-15M/H, 对石英砂层进行有效彻底的反冲洗, 时间为 5-15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47718 A1/3 页 3 一种石英砂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 具体的说是一种石英砂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石英砂过滤器是水处理系统中的预处理设备,其内部。
8、设有石英砂层,从上至下依 次为 : 过滤层 - 石英砂 : 0.4-0.6mm(粒度) 600-800mm(高度) 承托层 - 石英砂 : 0.6-1.2mm(粒度) 200-400mm(高度) 承托层 - 石英砂 : 1.2-2.0mm(粒度) 200mm(高度) 承托层 - 石英砂 : 3.0-5.0mm (粒度) 200mm(高度) 石英砂过滤器的进水口设在过滤器筒体直高顶部, 位于过滤层上方, 出水口设在过 滤器筒体直高底部, 位于承托层内。石英砂作为过滤材料, 使水中的颗粒、 悬浮物、 污泥、 胶体等杂质被 0.4-0.6mm 的过滤层截留, 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但在运行过程中,。
9、 0.4-0.6mm 石英砂过滤层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 污泥、 胶体等杂质污染并结块, 需要用大 量的水对其进行反洗及正洗, 且清洗时间很长, 即使这样也很难使其恢复到最佳的过滤状 态。 0003 现有技术中, 也有采用汽水组合清洗的方法, 空气都是从石英砂过滤器筒体底部 进入, 但仍不能有效地对污染结块的石英砂过滤层 (0.4-0.6mm 滤料) 进行有效搅动 (松动) , 并且由于过滤砂层及承托层的排列是由上之下, 从细到粗来排列的, 从底部进气搅动砂层 很有可能将整个砂层搅动, 而导致 0.4-0.6mm 的石英砂过滤层砂粒下沉, 减低过滤效果, 甚 至细小的砂粒泄漏至后端系统中, 造。
10、成不可挽回之损失。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提出一种石英砂 过滤器及其汽水反洗方法, 能有效彻底的清洗过滤器石英砂层, 不会导致整个砂层的搅动, 不会破坏石英砂过滤层, 并可大大节约清洗用水量。 0005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石英砂过滤器, 其内部设有石英砂层 , 石英砂层从上至下依次为过滤层、 第一承 托层、 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 过滤器筒体直高顶部过滤层上方设有进水管, 过滤器筒体 直高底部承托层内设有出水管 ; 在石英砂过滤器内部过滤层与第一承托层的分界面处设有 一层进气管, 进气管由主进气管和连接在主进。
11、气管上的辅助气管组成, 主进气管连接有在 设在石英砂过滤器外壁上的进气口, 辅助气管上开有出气孔 ; 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 0006 石英砂过滤器的汽水反洗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打开进气管上的进气阀, 通过进气管以小于 1.5KG/CM2 的压力和 10-15L/S.M2 的进 气量让气进入过滤层, 对污染结块的过滤层进行搅动 ; 同时通过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 层内的出水管从底部进入10-15M/H流速的水, 以达到汽水混合清洗的目的, 时间为3-10分 说 明 书 CN 102247718 A2/3 页 4 钟 ; 关闭进气阀, 停止进气, 从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层内的出水管进水,。
12、 流速为 10-15M/H, 对石英砂层进行有效彻底的反冲洗, 时间为 5-15 分钟。 0007 这样, 通过本发明的进气管从过滤层底部进气, 而不是从石英砂过滤器的底部进 气, 在反洗前利用少量的水和压缩空气, 对 0.4-0.6mm 污染结块的过滤砂层进行局部搅动, 使得这部分砂层松动便于清洗, 而不影响到其他承托层的石英砂, 也不会搅动整个砂层。 0008 由此可见, 本发明科学的在过滤层与第一承托层的分界面处设有一层进气管, 从 而使得本进气转向从过滤层底部进气,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从石英砂过滤器的底部进气而造 成的搅动整个砂层的技术问题, 配合本发明的汽水反洗方法, 使清洗变得更为有。
13、效彻底。 0009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 前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主进气管为一根与石英砂过滤器轴线垂直的水平管, 各辅助气 管与所述主进气管垂直水平连接, 均匀分布在所述主进气管的两侧。 0010 前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主进气管的非进气端通过一个主管固定架固定在石英砂过 滤器内壁上, 辅助气管固定在与主进气管平行布置且两端固定在石英砂过滤器内壁上的两 个支管固定架上。 0011 前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辅助气管上的出气孔设置在辅助气管的上半部分, 出气方 向朝上。辅助气管的上半部分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出气孔, 出气孔的出气方向斜向上。出气 孔的出气方向与所述辅助气管的水平直径成 45 度角。
14、斜向上。由于水中的颗粒、 悬浮物、 污 泥、 胶体等杂质被 0.4-0.6mm 的过滤层截留, 这样的出气孔设置可以达到出气均匀, 不易搅 动整个砂层, 不会打乱砂层分布, 方便搅动过滤层, 配合进水达到反洗的目的, 使得清洗更 为稳定有效。 0012 前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出水管设在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的分界面上。 0013 前述的石英砂过滤器, 进水管由一根进水主管和多个连接在进水主管上的漏斗状 进水分管组成, 进水分管垂直连接在进水主管上方, 其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方向朝下与 进水主管连通 ; 出水管由一根出水主管和多个连接在出水主管上的漏斗状出水分管组成, 出水分管垂直连接在出水主管。
15、下方, 其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方向朝上与出水主管连通。 由于在反冲洗时, 底部出水管变为进水管, 上部进水管变为出水管, 底部倒置的漏斗状出水 分管在反冲洗时有利于反冲洗水的快速进入, 达到冲进去的效果, 使得清洗更为彻底 ; 而上 部漏斗状进水分管在反冲洗时有利地反冲洗水的缓慢流出, 不会搅动整个砂层, 从而使得 反冲洗更为流畅。 0014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发明能有效搅松污染结块的过滤砂层, 反洗水量少, 时间短, 大大节约了反洗用水量, 同时避免了整个排列砂层乱层、 细砂泄漏的可能性, 能有效彻底的 清洗过滤器石英砂层。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6 。
16、图 2 是进气管的构示意图。 0017 图 3 是辅助气管上的出气孔的位置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247718 A3/3 页 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是一种石英砂过滤器, 结构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过滤器其内部设有石英砂层 , 石英砂层从上至下依次为过滤层1、 第一承托层2A、 第二承托层2B和第三承托层2C, 过滤器 筒体直高顶部过滤层 1 上方设有进水管, 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层内设有出水管。在石 英砂过滤器内部过滤层1与第一承托层2A的分界面处设有一层进气管, 进气管由主进气管 3 和连接在主进气管 3 上的辅助气管 4 组成, 主进气管 3 在。
17、石英砂过滤器外壁上设有进气 口 5, 辅助气管 4 上开有出气孔 6。主进气管 3 为一根与石英砂过滤器轴线垂直的水平管, 各辅助气管 4 与主进气管垂直水平连接, 均匀分布在主进气管 3 的两侧。主进气管 3 的非 进气端通过一个主管固定架 7 固定在石英砂过滤器内壁上, 辅助气管 4 固定在与主进气管 3 平行布置且两端固定在石英砂过滤器内壁上的两个支管固定架 8 上。 0019 辅助气管上的出气孔设置如图 3 所示, 出气孔 6 设置在辅助气管 4 的上半部分, 出 气方向朝上。辅助气管 4 的上半部分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出气孔 6, 出气孔 6 的出气方向与 辅助气管 4 的水平直径成 4。
18、5 度角斜向上。由于水中的颗粒、 悬浮物、 污泥、 胶体等杂质被 0.4-0.6mm 的过滤层截留, 这样的出气孔设置可以达到出气均匀, 不易搅动整个砂层, 不会 打乱砂层分布, 方便搅动过滤层, 配合进水达到反洗的目的。 0020 出水管设在第二承托层和第三承托层的分界面上。进水管由一根进水主管 9 和多 个连接在进水主管 9 上的漏斗状进水分管 10 组成, 进水分管垂直连接在进水主管上方, 其 咀部较细小的管状部份方向朝下与进水主管 9 连通 ; 出水管由一根出水主管 11 和多个连 接在出水主管上的漏斗状出水分管 12 组成, 出水分管 12 垂直连接在出水主管 11 下方, 其 咀部。
19、较细小的管状部份方向朝上与出水主管连通。由于在反冲洗时, 底部出水管变为进水 管, 上部进水管变为出水管, 底部倒置的漏斗状出水分管 12 在反冲洗时有利于反冲洗水的 快速进入, 达到冲进去的效果, 使得清洗更为彻底 ; 而上部漏斗状进水分管 10 在反冲洗时 有利地反冲洗水的缓慢流出, 不会搅动整个砂层, 从而使得反冲洗更为流畅。 0021 石英砂过滤器的汽水反洗方法, 按以下步骤进行 : 打开进气管上的进气阀, 通过进气管以小于 1.5KG/CM2 的压力和 10-15L/S.M2 的进 气量让气进入过滤层, 对污染结块的过滤层进行搅动 ; 同时通过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 层内的出水管从底。
20、部进入10-15M/H流速的水, 以达到汽水混合清洗的目的, 时间为3-10分 钟 ; 关闭进气阀, 停止进气, 从过滤器筒体直高底部承托层内的出水管进水, 流速为 : 10-15M/H, 对石英砂层进行有效彻底的反冲洗, 时间为 5-15 分钟。 0022 本发明能有效搅松污染结块的过滤砂层, 反洗水量少, 时间为 10 分钟左右短, 大 大节约了反洗用水量, 同时避免了整个排列砂层乱层、 细砂泄漏的可能性, 能有效彻底的清 洗过滤器石英砂层。 0023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247718 A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47718 A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47718 A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