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028794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2402.9

申请日:

2010.03.23

公开号:

CN102200597A

公开日:

2011.09.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2B 5/04申请日:20100323授权公告日:20121114终止日期:2014032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2B 5/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宋连科变更后权利人:曲阜师范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3165 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变更后权利人:273165 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登记生效日:201306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5/04申请日:20100323|||公开

IPC分类号:

G02B5/04; G02B1/04

主分类号:

G02B5/04

申请人:

宋连科

发明人:

宋连科

地址: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激光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棱镜设计,它包括直角棱镜设计和薄膜间隔层选择,所述直角棱镜的晶体光轴方向与斜面法线平面平行,且与端面法线垂直,楔角取值范围38°10′~39°30′;所述的薄膜间隔层为有机薄膜,厚度为50um~100um,中间开椭圆孔,椭圆长短轴比为1.3。将BBO晶体按上述光轴方向要求切割制作成两个直角棱镜,棱镜的入射端面和斜面均需抛光和镀防潮膜处理。将有机薄膜间隔层夹持在两直角棱镜斜面之间,使其中间形成一个空气隙。本发明的器件可以适用的光波长范围为250nm~35000nm;消光比优于1×10-5;抗光损伤阈值1.2GW/cm2;在250nm~35000nm波长范围内使用,允许光入射角范围为±0.6°。透射比和抗光损伤性能优于方解石偏光棱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它包括直角棱镜(1)和薄膜间隔层(2),其特征在于:整个器件由两个直角棱镜(1)和一个薄膜间隔层(2)组成;直角棱镜(1)中晶体光轴方向与斜面法线平面平行,且与端面法线垂直,楔角取值范围38°10′~39°30′;薄膜间隔层(2)为有机薄膜,厚度为50um~100um,中间开椭圆孔,椭圆长短轴比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其特征在于:将薄膜间隔层(2)夹持到两直角棱镜(1)斜面之间,使薄膜间隔层(2)的椭圆孔长轴方向沿直角棱镜(1)斜面长边方向,两直角棱镜(1)夹紧并固定,内部形成一个空气隙。

说明书

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棱镜,尤其涉及一种适合高功率激光使用的空气隙型设计的晶体偏光棱镜。

背景技术:

目前,偏光棱镜主要采用方解石双折射晶体设计,采用空气隙和胶合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前者比后者的抗光损伤阈值明显提高,但大于400MW/cm2以上使用,方解石材料将难以承受。α-BBO单晶材料有GW量级的抗光损伤阈值、较好的理化性能,能耐受高功率激光的冲击,并且,α-BBO材料比方解石等材料的透过波长范围宽,尤其在短波处透过性更强,适合于制作高功率激光下使用的偏光棱镜。

针对高功率激光特点,利用α-BBO单晶材料设计偏光棱镜,应尽量不使用有机胶合剂来胶合棱镜,因胶合剂的抗光损伤阈值远远低于晶体材料。采用什么方式胶合、选用何种棱镜结构、结构角度如何确定,是提高此类器件性能的关键问题,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较系统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高功率光使用要求,本发明解决了高功率激光偏光棱镜结构设计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空气隙起偏的晶体偏光棱镜设计方法,能够满足1GW/cm2以下光功率密度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采用有机薄膜和α-BBO晶体材料,其特征是:整个器件由两个相同楔角的直角棱镜和一个有机薄膜间隔层组成,有机薄膜间隔层位于两个直角棱镜中间;两直角棱镜中晶体光轴方向与斜面法线平面平行,且与端面法线垂直,棱镜斜面和端面均需光学抛光和镀防潮膜处理,斜面和端面夹角(楔角)取38°10′~39°30′之间角度;有机薄膜间隔层厚度为50um~100um,中间开与直角棱镜尺寸相匹配的椭圆孔,它与两个直角棱镜组合压紧后形成空气隙,椭圆孔为光束通过间隙。器件利用空气隙界面,使前直角棱镜中的两种相互垂直振动的光束分离,符合全反射条件的一束光被界面全部反射掉,而另一束没有达到全反射条件的光束则透过,成为有用的线偏振光。

本发明的偏光棱镜端面形状没有规定;可以适用的波长范围为250nm~35000nm,自然透射比在250nm处>35%,可见至近红外区透射比变化不大,均透射比在80%左右;消光比优于1×10-5;800nm激光下抗光损伤阈值1.2GW/cm2。透射比和抗光损伤性能优于方解石偏光棱镜。

光入射角度大小会影响到偏振光的输出,本发明设计器件在250nm~35000nm波长范围内使用,允许光入射角范围为±0.6°。

附图说明:

图是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有机薄膜间隔层、2直角棱镜、3空气隙位置、4晶体光轴方向、S楔角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所示,本发明器件由直角棱镜2和有机薄膜间隔层1组合而成。选择光学优质BBO单晶,确定好晶体光轴方向4后,制作成通光端面为方形或正多边形的长条毛坯,将毛坯沿侧面切割开来,分成两个直角棱镜,两个直角棱镜的大小可以不同,但两个直角棱镜的楔角S在研磨抛光过程中应保持一致;直角棱镜抛光后应进行防潮处理,抛光面真空镀制150nm左右厚的防潮薄膜。有机薄膜间隔层1的中心开出一个椭圆孔,椭圆长短轴比为1.3,椭圆与薄膜间隔层周边距离为1mm。按图所示,将薄膜间隔层1夹持到两个直角棱镜2之间,并使椭圆孔长轴方向沿斜面长边方向,压紧并固定,中间自然形成一个空气隙3。

本产品主要用途:主要应用于高功率激光起偏或检偏,也可以作为宽带起偏检偏器使用,更可以替代方解石偏光棱镜在低功率密度情况下使用。器件小型化工艺技术难度比方解石偏光棱镜小;也可以制作成大孔径偏光棱镜,缓解方解石晶体的取材难度。

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0059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8 CN 102200597 A *CN102200597A* (21)申请号 201010132402.9 (22)申请日 2010.03.23 G02B 5/04(2006.01) G02B 1/04(2006.01) (71)申请人 宋连科 地址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激 光研究所 (72)发明人 宋连科 (54) 发明名称 空气隙式 BBO 激光偏光棱镜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棱镜设计, 它包括直角 棱镜设计和薄膜间隔层选择, 所述直角棱镜的晶 体光轴方向与斜面法线平面平。

2、行, 且与端面法线 垂直, 楔角取值范围 38 10 39 30 ; 所述 的薄膜间隔层为有机薄膜, 厚度为50um100um, 中间开椭圆孔, 椭圆长短轴比为 1.3。将 BBO 晶体 按上述光轴方向要求切割制作成两个直角棱镜, 棱镜的入射端面和斜面均需抛光和镀防潮膜处 理。将有机薄膜间隔层夹持在两直角棱镜斜面之 间, 使其中间形成一个空气隙。 本发明的器件可以 适用的光波长范围为250nm35000nm ; 消光比优 于 110-5; 抗光损伤阈值 1.2GW/cm 2; 在 250nm 35000nm 波长范围内使用, 允许光入射角范围为 0.6。 透射比和抗光损伤性能优于方解石偏光 棱。

3、镜。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200603 A1/1 页 2 1. 一种空气隙式 BBO 激光偏光棱镜, 它包括直角棱镜 (1) 和薄膜间隔层 (2), 其特征在 于 : 整个器件由两个直角棱镜(1)和一个薄膜间隔层(2)组成 ; 直角棱镜(1)中晶体光轴方 向与斜面法线平面平行, 且与端面法线垂直, 楔角取值范围 38 10 39 30 ; 薄膜间 隔层 (2) 为有机薄膜, 厚度为 50um 100um, 中间开椭圆孔, 椭圆长短轴比为 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4、的空气隙式BBO激光偏光棱镜, 其特征在于 : 将薄膜间隔层(2) 夹持到两直角棱镜 (1) 斜面之间, 使薄膜间隔层 (2) 的椭圆孔长轴方向沿直角棱镜 (1) 斜 面长边方向, 两直角棱镜 (1) 夹紧并固定, 内部形成一个空气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00597 A CN 102200603 A1/2 页 3 空气隙式 BBO 激光偏光棱镜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棱镜,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高功率激光使用的空气隙型设计的 晶体偏光棱镜。 背景技术 : 0002 目前, 偏光棱镜主要采用方解石双折射晶体设计, 采用空气隙和胶合两种不同的 组合方式, 前者比后者。

5、的抗光损伤阈值明显提高, 但大于 400MW/cm2以上使用, 方解石材料 将难以承受。-BBO 单晶材料有 GW 量级的抗光损伤阈值、 较好的理化性能, 能耐受高功率 激光的冲击, 并且, -BBO 材料比方解石等材料的透过波长范围宽, 尤其在短波处透过性更 强, 适合于制作高功率激光下使用的偏光棱镜。 0003 针对高功率激光特点, 利用 -BBO 单晶材料设计偏光棱镜, 应尽量不使用有机胶 合剂来胶合棱镜, 因胶合剂的抗光损伤阈值远远低于晶体材料。 采用什么方式胶合、 选用何 种棱镜结构、 结构角度如何确定, 是提高此类器件性能的关键问题, 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较系 统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6、 : 0004 为了满足高功率光使用要求, 本发明解决了高功率激光偏光棱镜结构设计问题, 提供了一种使用空气隙起偏的晶体偏光棱镜设计方法, 能够满足 1GW/cm2以下光功率密度 使用要求。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本发明采用有机薄膜和 -BBO 晶体材料, 其特征是 : 整 个器件由两个相同楔角的直角棱镜和一个有机薄膜间隔层组成, 有机薄膜间隔层位于两 个直角棱镜中间 ; 两直角棱镜中晶体光轴方向与斜面法线平面平行, 且与端面法线垂直, 棱镜斜面和端面均需光学抛光和镀防潮膜处理, 斜面和端面夹角 ( 楔角 ) 取 38 10 39 30之间角度 ; 有机薄膜间隔层厚度为 50um。

7、 100um, 中间开与直角棱镜尺寸相匹配 的椭圆孔, 它与两个直角棱镜组合压紧后形成空气隙, 椭圆孔为光束通过间隙。 器件利用空 气隙界面, 使前直角棱镜中的两种相互垂直振动的光束分离, 符合全反射条件的一束光被 界面全部反射掉, 而另一束没有达到全反射条件的光束则透过, 成为有用的线偏振光。 0006 本发明的偏光棱镜端面形状没有规定 ; 可以适用的波长范围为 250nm 35000nm, 自然透射比在250nm处35, 可见至近红外区透射比变化不大, 均透射比在80左右 ; 消 光比优于110-5; 800nm激光下抗光损伤阈值1.2GW/cm2。 透射比和抗光损伤性能优于方解 石偏光棱。

8、镜。 0007 光入射角度大小会影响到偏振光的输出, 本发明设计器件在 250nm 35000nm 波 长范围内使用, 允许光入射角范围为 0.6。 附图说明 : 0008 图是本发明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200597 A CN 102200603 A2/2 页 4 0009 标号说明 : 1 有机薄膜间隔层、 2 直角棱镜、 3 空气隙位置、 4 晶体光轴方向、 S 楔角 具体实施方式 : 0010 由图所示, 本发明器件由直角棱镜 2 和有机薄膜间隔层 1 组合而成。选择光学优 质 BBO 单晶, 确定好晶体光轴方向 4 后, 制作成通光端面为方形或正多边形的长条毛坯。

9、, 将 毛坯沿侧面切割开来, 分成两个直角棱镜, 两个直角棱镜的大小可以不同, 但两个直角棱镜 的楔角 S 在研磨抛光过程中应保持一致 ; 直角棱镜抛光后应进行防潮处理, 抛光面真空镀 制 150nm 左右厚的防潮薄膜。有机薄膜间隔层 1 的中心开出一个椭圆孔, 椭圆长短轴比为 1.3, 椭圆与薄膜间隔层周边距离为 1mm。按图所示, 将薄膜间隔层 1 夹持到两个直角棱镜 2 之间, 并使椭圆孔长轴方向沿斜面长边方向, 压紧并固定, 中间自然形成一个空气隙 3。 0011 本产品主要用途 : 主要应用于高功率激光起偏或检偏, 也可以作为宽带起偏检偏 器使用, 更可以替代方解石偏光棱镜在低功率密度情况下使用。器件小型化工艺技术难度 比方解石偏光棱镜小 ; 也可以制作成大孔径偏光棱镜, 缓解方解石晶体的取材难度。 说 明 书 CN 102200597 A CN 102200603 A1/1 页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0059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