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平台的建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洋平台的建造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900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1 CN 102190065 A *CN102190065A* (21)申请号 201010122201.0 (22)申请日 2010.03.10 B63B 9/06(2006.01) B63C 3/00(2006.01) (71)申请人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芝罘东路 70 号 (72)发明人 章立人 滕瑶 兰公英 刘仁昌 王凤梅 吴龙军 李天侠 曲祖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 祁建国 (54) 发明名。
2、称 一种海洋平台的建造方法 (57) 摘要 一种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包括建造上、 下船体 步骤, 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 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 以及外部舾装步骤, 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包 括 : 牵引下水后的上、 下船体至船坞指定位置步 骤 ; 起吊上船体于一高度位置步骤 ; 定位下船体 于上船体下方步骤 ; 对接合拢上、 下船体成一整 体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缩短海洋平台建造周 期、 节省劳动力成本, 且不受浪涌的限制, 合拢时 间短, 合拢精度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18 页 。
3、CN 102190067 A1/2 页 2 1. 一种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包括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 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 上、 下船体 合拢步骤, 以及外部舾装步骤,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包括 : 牵引下水后的上船体至船坞指定位置步骤 ; 起吊上船体于一高度位置步骤 ; 定位下船体于上船体下方步骤 ; 对接合拢上、 下船体成一整体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还 包括准备吊装设备的步骤。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中 包括导向定位装置及主甲板焊接。
4、步骤。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合拢上、 下船体成 一整体步骤又包括 : 采用所述导向定位装置进行上、 下船体定位步骤 ; 依序焊接上、 下船体步骤。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 中, 采用液压顶推方式将所述建造好的上、 下船体分别牵引至一驳船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采用液压顶推方式将所 述上、 下船体分别牵引至驳船步骤之前, 还包括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包。
5、 括滑道铺设步骤和液压顶推装置设置步骤。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设置于 所述滑道上且沿所述滑道滑行,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包括顶推部、 油管和箱体部, 所述顶推部 用于与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的挡板接触, 所述箱体部通过所述油管向所述顶推部提供液压 油以驱使所述顶推部顶推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沿所述滑道滑行。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为两组, 所述两组液压顶推装置关于被推船体的重心线对称布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道从停靠于岸边的 所。
6、述驳船上延伸至陆地上一指定位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道分为普通滑道 和设置所述液压顶推装置的推顶滑道, 所述普通滑道和推顶滑道由下至上皆包括水泥滑道 层、 钢板滑道层、 下水小车层、 支船架层和楔木层, 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在所述滑道上滑行 时, 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的底部与所述楔木层接触,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设置在所述推顶滑 道的钢板滑道层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顶滑道的钢板滑 道层上端高于其下水小车层的上端。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
7、所述顶推滑道还包括设 置于所述驳船上的过渡滑道, 所述过渡滑道由下至上包括顶推滑道钢结构支架层、 钢板滑 道层、 下水小车层、 支船架层和楔木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2/2 页 3 括根据所述吊装设备的参数在所述上船体上选定吊装舱壁区步骤。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还包括对所述上船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步骤。 16. 根据权利要求 6、 7、 14 或 15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
8、特征在于, 所述下水前的 准备步骤与所述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同时进行。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有限元分析步骤 中, 若分析结果显示所述上船体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局部 加强处理 ; 若分析结果显示所述上船体所有区域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所述吊装舱壁区有开 孔处进行开孔周围应力集中分析步骤。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开孔周围应力集 中分析步骤中, 若分析结果显示所述开孔周围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不满足要求的 区域进行局部加强处理 ; 若分析结果显示所述开孔周围所有区。
9、域满足强度要求, 则进行所 述导向定位装置及主甲板焊接步骤。 19. 根据权利要求 2-1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 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级导向装置和第二级导向装置, 所述第一级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船体 上的轴套和设置在所述下船体上的导向销轴, 所述导向销轴在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时, 插入 所述轴套内 ; 所述第二级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上船体或 / 和下船体上, 其具有导向面, 所述 导向面在所述导向销轴部分插入所述轴套内后, 引导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到位。 20.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起吊上船体于一 高度位置步骤之前。
10、, 还包括一在船坞内试吊所述上船体的步骤。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试吊上船体之后、 起吊上船体于一高度位置步骤之前, 还包括一对所述吊装舱壁区进行焊缝检测的步骤, 若 所述吊装舱壁区焊缝具有裂纹, 则进行清理后焊接并继续焊缝检测, 直至所述吊装舱壁区 焊缝没有裂纹。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船坞内试吊所述上船 体的步骤中, 所述吊装设备作用于所述上船体上的拉力为所述上船体重量的 85 9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8 页 4 一种海洋平台。
11、的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及船舶建造领域, 具体地说, 是涉及一种可将海洋平台的上 船体和下船体分别独立制造, 再通过下水、 吊装进行整体合拢形成主船体的建造海洋平台 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传统的海洋平台建造工艺中存在历时时间长, 耗费人工多, 高空作业危险大 等问题, 传统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主要有两种 : 0003 一种是陆地建造, 主要遵循从下船体到上船体逐层建造的方法实现主船体的建 造, 然后通过一定的机械下水方式将主船体送入水中, 再通过拖轮将主船体拖至舾装码头 完成外部舾装工作, 最后完成系统调试实现交船 ; 0004 另外一种是船坞建造, 也。
12、是通过逐层建造的方式在船坞内完成主船体的建造, 然 后通过坞内下水方式使其自然漂浮, 再通过拖轮拖至舾装码头完成外部舾装工作, 最后系 统调试完成交船。 0005 上述传统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在主船体的建造过程无异于陆地楼房的建造, 对常 规起重设备要求很高, 建造平台所需时间长, 费用昂贵, 建造效率低, 并且合拢误差太大难 以保证建造质量和合拢精度。 0006 针对传统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的不足, 国外有一些厂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海洋平 台建造 : 将上下船体分别单独建造完成后, 先用驳船运送下船体下水, 通过压载将下船体的 大部分没入水中, 后将承载上船体的驳船驶入下船体立柱中间位置, 使上船。
13、体刚好位于下 船体上方, 排放压载水, 下船体上浮, 上下船体对接后将驳船驶出, 完成合拢, 再进行后续舾 装等工作。 该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驳船运送上船体模块, 无需对上船体进行加固 ; 仅运用驳 船和压载水就可实现合拢, 无需大型吊机 ; 其缺点是合拢区域对水深和海面平静度也有特 殊的要求, 平台尺寸受驳船的尺寸和载重限制。 0007 因此, 如何降低海洋平台建造成本, 增加建造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是海洋工 程行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该方法可使海洋平台的上船 体 (deck box) 和下船体 (lower hu。
14、ll) 分别独立建造, 以解决传统方法建造海洋平台所需 工期长, 占用船坞时间长, 费用昂贵等问题 ; 及解决国外利用驳船和压载水方法建造海洋平 台对水深和海面平静度要求高、 驳船的尺寸和载重限制平台尺寸的问题。 0009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包括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 上、 下 船体下水步骤, 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 以及外部舾装步骤, 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包括 : 0010 牵引下水后的上船体至船坞指定位置步骤 ; 0011 起吊上船体于一高度位置步骤 ;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2/8 页 5 0012 定位下。
15、船体于上船体下方步骤 ; 0013 对接合拢上、 下船体成一整体步骤。 0014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还包括准备吊装设备的 步骤。 0015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中包括导向定位装置及 主甲板焊接步骤。 0016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对接合拢上、 下船体成一整体步骤又包括 : 0017 采用所述导向定位装置进行上、 下船体定位步骤 ; 0018 依序焊接上、 下船体步骤。 0019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中, 采用液压顶推方式 将所述建造好的上、 下船体分别牵引至一驳。
16、船上。 0020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在采用液压顶推方式将所述上、 下船体分别牵引 至驳船步骤之前, 还包括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0021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包括滑道铺设步骤和液 压顶推装置设置步骤。 0022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设置于所述滑道上且沿所述 滑道滑行,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包括顶推部、 油管和箱体部, 所述顶推部用于与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的挡板接触, 所述箱体部通过所述油管向所述顶推部提供液压油以驱使所述顶推部 顶推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沿所述滑道滑行。 0023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
17、液压顶推装置为两组, 所述两组液压顶推装 置关于被推船体的重心线对称布置。 0024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滑道从停靠于岸边的所述驳船上延伸至陆 地上一指定位置。 0025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滑道分为普通滑道和设置所述液压顶推装 置的推顶滑道, 所述普通滑道和推顶滑道由下至上皆包括水泥滑道层、 钢板滑道层、 下水小 车层、 支船架层和楔木层, 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在所述滑道上滑行时, 所述上船体 / 下船体 的底部与所述楔木层接触, 所述液压顶推装置设置在所述推顶滑道的钢板滑道层上。 0026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推顶滑道的钢板滑道层上端。
18、高于其下水小 车层的上端。 0027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顶推滑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驳船上的过渡 滑道, 所述过渡滑道由下至上包括顶推滑道钢结构支架层、 钢板滑道层、 下水小车层、 支船 架层和楔木层。 0028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吊装设备 的参数在所述上船体上选定吊装舱壁区步骤。 0029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还包括对所述上船体进 行有限元分析步骤。 0030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下水前的准备步骤与所述建造上、 下船体步 骤同时进行。 0031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19、 在所述有限元分析步骤中, 若分析结果显示所述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3/8 页 6 上船体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局部加强处理 ; 若分析结果显 示所述上船体所有区域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所述吊装舱壁区有开孔处进行开孔周围应力集 中分析步骤。 0032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开孔周围应力集中分析步骤中, 若分析结 果显示所述开孔周围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局部加强处理 ; 若分析结果显示所述开孔周围所有区域满足强度要求, 则进行所述导向定位装置及主甲板 焊接步骤。 0033 上述的。
20、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所述导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级导向装置和第二 级导向装置, 所述第一级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上船体上的轴套和设置在所述下船体上的导 向销轴, 所述导向销轴在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时, 插入所述轴套内 ; 所述第二级导向装置设 置在所述上船体或 / 和下船体上, 其具有导向面, 所述导向面在所述导向销轴部分插入所 述轴套内后, 引导所述上、 下船体合拢到位。 0034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起吊上船体于一高度位置步骤之前, 还包 括一在船坞内试吊所述上船体的步骤。 0035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在所述试吊上船体之后、 起吊上船体于一高度位 置步骤。
21、之前, 还包括一对所述吊装舱壁区进行焊缝检测的步骤, 若所述吊装舱壁区焊缝具 有裂纹, 则进行清理后焊接并继续焊缝检测, 直至所述吊装舱壁区焊缝没有裂纹。 0036 上述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其中, 在船坞内试吊所述上船体的步骤中, 所述吊装设 备作用于所述上船体上的拉力为所述上船体重量的 85 95。 0037 本发明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的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 具有如下优点 : 0038 1. 缩短了平台建造周期, 上下船体可分别同时建造, 提高了合拢操作性, 减少了劳 动力费用, 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 0039 2. 在船坞内利用吊装设备对上船体进行吊装作业, 减少了高空吊装作业次数, 增 。
22、加了平台建造的安全性, 有效地降低了合拢风险 ; 0040 3. 采用整体吊装合拢方式进行上、 下船体合拢且整个合拢过程都是在船坞内进 行, 不受浪涌的限制, 合拢时间短, 合拢精度高, 完全满足国内外各船级社的建造要求。 0041 进一步地, 通过吊装前的有限元分析及应力集中分析, 保证了吊装过程中的结构 强度, 从而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 还有, 导向定位装置为两级导向装置, 在合拢时, 两级导向 装置同时作用, 从而使上、 下船体合拢操作简单, 对位精准,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0042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43 图 1 为。
23、本发明海洋平台的建造方法整体流程图 ; 0044 图 2 为本发明上、 下船体合拢前的详细流程图 ; 0045 图 3 为本发明上、 下船体合拢流程图 ; 0046 图 4 为本发明上、 下船体合拢详细流程图 ; 0047 图 5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下船体下水布置图 ; 0048 图 6 为图 5 中的下船体下水后与驳船对位图 ; 0049 图 7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上船体下水布置图 ;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4/8 页 7 0050 图 8 为图 7 中的上船体下水后与驳船对位图 ; 0051 图 9 为液压顶推装置设置于滑道上的示意图 ; 005。
24、2 图 10A 为普通滑道剖面图 ; 0053 图 10B 为顶推滑道剖面图 ; 0054 图 10C 为顶推滑道中的过渡滑道剖面图 ; 0055 图 11 为大吨位平台吊机吊装上船体于下船体上的示意图 ; 0056 图 12 为主甲板与大吨位平台吊机的吊钩连接示意图 ; 0057 图 13 为合拢后的上、 下船体结构示意图 ; 0058 图 14 为导向定位装置中的第一级导向装置的轴套的结构图 ; 0059 图 15 为导向定位装置中的第一级导向装置的导向销轴的结构图 ; 0060 图 16 为轴套安装在上船体侧面的示意图 ; 0061 图 17 为导向销轴安装在下船体侧面的示意图 ; 00。
25、62 图 18 为初步合拢时轴套与导向销轴的状态 ; 0063 图 19 为导向定位装置中的第二级导向装置的结构图 ; 0064 图 20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焊接顺序图。 0065 其中, 附图标记 0066 10- 上船体 11- 吊装舱壁板 0067 20- 下船体 0068 300- 导向定位装置 310- 第一级导向装置 0069 3110- 轴套 3111- 支座 0070 3112- 钢管 31121- 敞口 0071 3120- 导向销轴 3121- 支座 0072 3122- 钢管 31221- 敛口 0073 320- 第二级导向装置 321- 直钢板 0074 322- 折。
26、弯钢板 3221- 导向面 0075 323- 直钢板组 0076 40- 大吨位平台吊机 48- 最后一级吊钩 0077 49- 圆形抓钩 0078 50- 主甲板 0079 60- 滑道 0080 610- 普通滑道 620- 顶推滑道 0081 6210- 过渡滑道 0082 61- 水泥滑道层 61 - 顶推滑道钢结构支架层 0083 62- 钢板滑道层 63- 下水小车层 0084 64- 支船架层 0085 65- 楔木层 0086 70- 驳船 0087 80- 液压顶推装置 0088 81- 箱体部 82- 油管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
27、7 A5/8 页 8 0089 83- 顶推部 0090 A1、 A21、 A22、 A31、 A32、 A41、 A42、 A43、 A51、 A52、 A53- 舱壁 0091 S110 S30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发明的目的、 方案及功效, 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93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海洋平台建造方法, 包括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 S110, 下水前 的准备步骤 S120, 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 130, 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 S200, 以及外部舾装步骤 S30。
28、0。需要说明的是, 在实施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 S200 过程中, 需要采用后续介绍的导向定 位装置 300 和吊装设置 40( 见图 11 和图 13)。 0094 为了缩短建造周期, 此处的上、 下船体可分别同时建造。 并且, 为了保证后续的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顺利进行, 在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 S110 中还包括导向定位装置焊接及在吊 装舱壁区顶端焊接主甲板步骤 S116。 0095 参阅图 2, 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S120 包括有如下步骤 : 根据吊装设备的参数在上船 体上选定吊装舱壁区步骤 S121 ; 对上船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步骤 S122 ; 上船体是否有区域 不满足强度要求判断步。
29、骤 S123 ; 对吊装舱壁区有开孔处进行开孔周围应力集中分析步骤 S124 ; 开孔周围是否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进行判断步骤 S125。考虑到建造平台的安全性 及保证后续合拢步骤的进行, 在进行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S120 过程中, 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0096 (1) 在根据吊装设备 40 的参数在上船体 10 上选定吊装舱壁区步骤 S121 中, 主要 根据吊装设备 40 的两横梁的间距范围和上船体 10 的贯穿舱壁位置, 选定吊装舱壁区。 0097 (2) 在进行上船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步骤 S122 之前, 还需要确定上船体的重量 ; 在 进行上船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步骤 S122 中, 可。
30、以采用 CATIA 对整个上船体建有限元模型, 根 据上船体的重量, 施加完边界条件后对整个上船体进行强度分析, 然后进行上船体是否有 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判断 ( 步骤 S123), 若判断结果为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不满足 强度要求的区域进行局部加强处理 ( 步骤 S112), 若断结果为没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 对吊装舱壁区有开孔处进行开孔周围应力集中分析 ( 步骤 S124)。 0098 (3) 根据应力集中分析结果, 对开孔周围是否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进行判断 ( 步骤 S125), 若判断结果为开孔周围有区域不满足强度要求, 则对不满足要求的区域进行 局部加强处理 ( 步骤。
31、 S114), 若判断结果为开孔周围所有区域满足强度要求, 并在确保上、 下船体上焊接好导向定位装置 300 和在确保焊接好主甲板后则可进行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 130。 0099 (4) 开孔周围所有区域满足强度要求后, 才能进行导向定位装置焊接及在吊装舱 壁区顶端焊接主甲板步骤 S116, 其中, 导向定位装置为后续内容介绍的导向定位装置 300, 并且, 主甲板 50 焊接在上述选定好的吊装舱壁区的吊装舱壁板 11 上 ( 见图 12)。这样, 才 算最终完成上、 下船体的建造。 0100 在进行上述步骤的同时, 还可进行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S120 中的铺设滑道和布设 液压推顶装置的步骤。
32、 S126, 以节省整个建造海洋平台的周期。铺设滑道和布设液压推顶装 置的步骤 S125 将在后续内容中进行介绍。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6/8 页 9 0101 参阅图 5 至图 9, 本发明的上、 下船体下水步骤 130 包括 : 在滑道 60 上先利用液压 推顶装置 80 将下船体 20 顶推至驳船 70 上, 通过驳船 70 使下船体 20 漂浮下水 ( 即, 漂浮 在深海中某一位置 ) ; 然后, 再在滑道 60 上利用液压推顶装置 80 将上船体 10 顶推至驳船 70 上, 以便进行后续的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 S200。 0102 。
33、本发明的外部舾装与现有技术一样, 也在舾装码头完成, 在此就不多做赘述。 以下 对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做详细的介绍。 0103 参阅图 3 至图 4 并结合参阅图 11 至图 13, 上、 下船体合拢步骤 S200 包括两大步 骤 : 合拢前的准备步骤 S210、 S220 和现场吊装合拢步骤 S230。 0104 具体而言, 合拢前的准备中的步骤 S210 又包括 : 0105 (1) 吊装设备的准备步骤 S211, 如图 2 所示, 为了缩短海洋平台的建造周期, 该步 骤可以与前述的建造上、 下船体步骤 S110、 下水前的准备步骤 S120 同时进行。在本实施例 中, 准备的吊装设备 4。
34、0 为于 2009 年 9 月 9 日授权公告的、 专利号为 “ZL200710014919.6” 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大吨位平台吊机, 由于在该专利文件中已经详细介绍了大吨位平台吊机 的结构, 在此就不多做赘述。 0106 (2)将下水后的上船体牵引至一船坞指定位置步骤S212。 即, 通过拖轮将步骤130 中的承载上船体 10 的驳船 70 运送至船坞内一指定位置, 以便进行后续步骤。 0107 在正式进行合拢之前, 还包括一试吊步骤 S220。该试吊步骤 S220 为 : 使用驳船运 送上船体到大吨位平台吊机 40 正下方, 如图 12 所示, 把包括最后一级吊钩 48 和圆形抓钩 49(即。
35、、 专利号为ZL200710014919.6公开文件中的最后一级平衡梁28和圆形抓钩29)的第 三级吊钩挂到主甲板 50 上 ( 主甲板 50 设置在上船体 10 的吊装舱壁区 ), 上好卡套, 拧紧 螺栓, 进行起升试验, 起升试验时, 吊装设备作用于上船体上的拉力为上船体重量的 85 95 ( 最好为 90 ), 以使上船体 10 不脱离驳船, 并保持大约 1 个小时 ( 即, 试吊上船体 S221)。 试吊后, 还需对吊装舱壁区进行焊缝检测(步骤S222), 然后进行吊装舱壁区是否具 有裂纹判断 ( 步骤 S223), 若吊装舱壁区具有裂纹, 则对裂纹区进行清理后重新焊接 ( 步骤 S2。
36、24) 并继续焊缝检测, 直至吊装舱壁区没有裂纹,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 步骤 S223 中包括对 主甲板与吊装舱壁区焊接部位是否有裂纹的判断。 然后, 在计划时间段内天气允许时, 正式 进行上船体的吊装。 0108 参阅图 4、 图 11 及图 13, 现场吊装合拢步骤 S230 又包括 : 0109 步骤S231、 将上船体10在船坞内利用吊装设备40起吊上船体10定位于一高度位 置。 0110 步骤S232、 在船坞内将下船体20定位于上述定位好的上船体下方。 即, 驳船70驶 出船坞, 然后利用该驳船 70 并结合拖轮将步骤 130 中漂浮在深海中某一位置的下船体 20 运至定位好的上船。
37、体下方。 0111 步骤 S233、 下落上船体 10 于下船体 20 上, 利用导向定位装置 300 进行上、 下船体 定位。 0112 步骤 S234、 将定位好的上、 下船体依序焊接, 并根据焊接进程逐一卸载吊装设备 40 作用于上船体对应位置的拉力, 直至所有焊接部位满足承载要求。此处提供了一实施例 的焊接顺序图, 请参阅图 20, 焊接时, 先进行舱壁 A1 的焊接 ; 然后进行舱壁 A21、 A22 的焊 接 ; 然后进行舱壁 A31、 A32 的焊接 ; 再进行舱壁 A41、 A42、 A43 的焊接 ; 最后进行舱壁 A51、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
38、02190067 A7/8 页 10 A52、 A53 的焊接。当然, 该焊接顺序仅仅为多种焊接顺序中的一样, 在实际焊接时, 可以根 据上、 下船体的合拢情况及可操作性, 采用不同的焊接顺序。 0113 以下对滑道 60 和液压推顶装置 80 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0114 参阅图 5 至图 10C, 滑道 60 从停靠于岸边的驳船 70 上延伸至陆地上一指定位置 ( 该位置由上、 船体的大小及其所在的位置决定 ), 滑道 60 分为普通滑道 610 和用于设置液 压顶推装置 80 的推顶滑道 620, 如图 10A 和图 10B 所示, 普通滑道 610 和推顶滑道 620 由下 至上皆包。
39、括水泥滑道层 61(Concretestanding way)、 钢板滑道层 62(Steel skid way)、 下 水小车层 63(skid Roller)、 支船架层 64(Cradle) 和楔木层 65(Wedges), 上船体 / 下船体 在滑道 60 上滑行时, 上船体 / 下船体的底部与楔木层 65 接触, 液压顶推装置 80 设置在推 顶滑道 620 的钢板滑道层 62 上, 为了利于液压顶推装置 80 的布设, 推顶滑道 620 的钢板滑 道层 62 上端高于下水小车层 63 的上端, 进一步地, 推顶滑道 620 的钢板滑道层 62 的钢板 厚度也比普通滑道 610 中的。
40、钢板滑道层 62 的钢板厚。 0115 为了方便液压顶推装置 80 的使用, 顶推滑道 620 还包括设置于驳船 70 上的过渡 滑道 6210, 见图 5 及图 10C, 过渡滑道 6210 由下至上包括顶推滑道钢结构支架层 61 、 钢板 滑道层 62、 下水小车层 63、 支船架层 64 和楔木层 65, 该顶推滑道钢结构支架层 61 用于设 置在驳船 70 上。 0116 如图 9 所示, 液压顶推装置 80 包括顶推部 83、 油管 82 和箱体部 81, 顶推部 83 用 于与上船体 / 下船体的挡板接触, 箱体部 81 通过油管 82 向顶推部 83 提供液压油以驱使顶 推部顶推。
41、上船体 / 下船体沿滑道 60 滑行。 0117 本实施例中, 液压顶推装置 80 为两组, 该两组液压顶推装置关于被推船体的重心 线对称布置。液压顶推装置 80 的动作过程为 : 顶推部 83 伸出一段距离, 使上船体 / 下船体 在楔木层65滑行同样距离, 当顶推部83伸出的距离为其伸出的极限位置时, 推动箱体部81 前进至顶推部 83 相对箱体部 81 位于正常位置, 重复下一伸出动作, 直至推动上船体 / 下船 体与驳船 70 对位 ( 如图 6 及图 8)。 0118 此处需要说明如下几点 : 0119 1、 为了节省资源, 采用同一驳船 70 将上、 下船体下水, 并采用同一驳船运。
42、载上、 下 船体以进行上、 下船体合拢。考虑到驳船的承载能力, 本实施例优选德孚 2 号驳船。 0120 2、 滑道 60 为分段滑道, 且可拆卸。牵引上、 下船体时, 需要根据牵引对象的不同, 现场铺设滑道。现场铺设滑道时, 根据牵引对象的不同, 设置滑道间的距离和滑道的长度。 0121 3、 滑道铺设时, 通过吊车从下向上铺设, 铺设完成后要保证滑道直线度在 20mm 内, 而且高度要合适 ; 滑道顶面保持较高的润滑程度, 尽量减少摩擦系数, 同时滑道以及滑 道地基有足够的强度, 足以承受万吨级以上的重力。 0122 4、 滑道铺设好后需要结合有限元的强度分析来校核滑道强度, 同时还要分析。
43、结构 上、 下船体与顶推部接触位置 ( 即、 顶推点 ) 及周围结构的屈服强度及屈曲强度, 保证机械 下水工程的安全性。 0123 以下对本发明海洋平台建造方法中采用的导向定位装置 300 进行详细介绍 : 0124 参阅图 13, 本发明的导向定位装置 300, 主要用以导向定位海洋平台的上船体 10、 下船体 20, 该导向定位装置 300 包括第一级导向装置 310 和第二级导向装置 320。 0125 参阅图 14 至图 18, 第一级导向装置 310 包括轴套 3110 和导向销轴 3120, 其中, 轴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8/8 。
44、页 11 套 3110 由支座 3111 和带敞口 31121 的钢管 3112 组成, 支座 3111 安装在上船体 10 下部的 一侧, 以将轴套 3110 设置在上船体 10 上 ; 导向销轴 3120 由支座 3121 和带敛口 31221 的 钢管 3122 组成, 该敛口 31221 与敞口 31121 相对应, 支座 3121 安装在下船体 20 上部的一 侧, 以将导向销轴 3120 设置在下船体 20 上。在上、 下船体合拢时, 导向销轴 3120 插入轴套 3110 内, 以便进行初步对位。为了方便调节整体的基本位置, 让上、 下船体在有限的空间内 有小幅度的移动, 以缓冲。
45、装配时带来的巨大应力, 敞口钢管 3112 的内径大于敛口钢管 3122 的外径。这样, 该第一级导向装置 310 能限制上、 下船体之间的偏移及转动范围, 为第二级 导向的精确对位提供必要条件 0126 为了较好的定位上、 下船体, 第一级导向装置 310 为两套, 分别设置在船艏及船 艉, 为了方便对位观测, 两套第一级导向装置 310 设置在船体的同侧。 0127 参阅图19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级导向装置的结构图, 第二级导向装置320由 四个直钢板 321 和一个折弯钢板 322 组合而成, 四个直钢板并排间隔设置成直钢板组 323, 直钢板组 323 的上部具有与折弯钢板 322 。
46、弯曲形状对应的弯曲部, 折弯钢板 322 设置于弯 曲部, 此处折弯钢板 322 与钢板组 323 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常用的焊接。折弯钢板 322 上 具有导向面 3221, 较佳地, 导向面 3221 为扇形面。 0128 当然,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 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然, 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 在不 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 的改变和变形, 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
47、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18 页 12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2/18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3/18 页 14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4/18 页 15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5/18 页 16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
48、190065 A CN 102190067 A6/18 页 17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7/18 页 18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8/18 页 19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9/18 页 20 图 10A 图 10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0/18 页 21 图 10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1/18 页 22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2/18 页 23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3/18 页 24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4/18 页 25 图 14 图 15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065 A CN 102190067 A15/18 页 26 图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