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9011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1 CN 102190110 A *CN102190110A* (21)申请号 201010122689.7 (22)申请日 2010.03.03 B65D 25/28(2006.01) B65D 43/06(2006.01) (71)申请人 久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 (72)发明人 黄邦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54) 发明名称 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其于一盒体的。
2、开口盖设有一封盖, 该封盖的表面 的中央凹设一凹槽, 该凹槽内容置一可伸展及内 缩的提把, 其中该凹槽内设有一第一套孔及一第 二套孔, 该提把包含有一第一握体及一第二握体 ; 该第一握体其一侧设有一扣合孔, 其另一侧设有 一第一套合柱 ; 该第二握体其一侧设有一扣结 部, 其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套合柱 ; 藉由该第二握 体的扣结部扣入该扣合孔, 而于提携时可伸展凸 出于该凹槽上方, 以方便手指的握拿, 且于置放该 盒体时, 又可将提把内缩于该凹槽, 以便于盒体收 纳堆迭而不占空间。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
3、页 附图 6 页 CN 102190112 A1/1 页 2 1. 一种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其于一盒体上盖设有一封盖, 该封盖上设置一提把, 其 中 : 该盒体, 设有至少一容室以容置物件, 该盒体上方具有一开口, 在该开口的边缘具有一 外凸缘 ; 该封盖, 其边缘设有一扣槽, 该扣槽能够与该外凸缘扣合 ; 其特征在于 : 该封盖的表面的中央凹设一凹槽, 该凹槽内设有一第一套孔及一第二套 孔 ; 该凹槽内容置有该提把, 该提把包含有一第一握体及一第二握体 ; 该第一握体其一侧 设有一扣合孔, 其另一侧设有一第一套合柱 ; 该第二握体其一侧设有一扣结部, 其另一侧设 有一第二套合柱, 该扣结。
4、部与该第二套合柱之间为第二握体的本体 ; 该第一套合柱套入该第一套孔 ; 以及该第二套合柱套入该第二套孔, 该扣结部穿过该 扣合孔并使扣结部位于该扣合孔上方, 该第二握体的本体位于该扣合孔下方。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扣合孔为一长条形孔。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扣结部的宽度大于该 扣合孔的孔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1/3 页 3 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盒, 特别涉及一种可方便手指握拿及便于盒体收纳堆迭而不 。
5、占空间的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轻型密封盒 1 的结构 ( 如图 1、 图 2 所示 ), 其主要是由一盒体 11 及一封盖 12 所组成, 该盒体 11 的开口边缘具有一外凸缘 111, 而该封盖 12 的边缘设有一扣槽 121, 用以 供该外凸缘 111 与之扣合, 由于该盒体 11 及封盖 12 以塑胶材质所制造, 故而两者扣合时能 密封, 且若要将该其分离则须施以相当的力量, 这是轻型密封盒本身结构的特性 ; 此外, 在 该盒体 11 的外部设有一对凸出的提把座 113, 该提把座 113 具有一扣孔 114 可供一提把 13 的端部 131 的扣入, 凭借该提。
6、把 13 以供人们提拿该轻型密封盒 1 ; 上述结构固然有其实用 价值, 但美中不足的是, 因该提把 13 凸出于外部当盒体收纳相互堆迭时, 却会增加堆放的 空间, 也容易倾倒。 基于以上的不便性, 业界乃积极研发改良, 但至今仍然找不到较佳结构, 以解决前述所存缺失。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案发明人乃不断研究改良, 终于完成本发明的一种轻型密封盒的提 把结构, 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手指握拿及便于盒体收纳堆迭而不占空间的 提把结构 ; 以此提携时可方便手指的握拿, 且于置放该盒体时, 又可将提把内缩, 以便于盒 体收纳堆迭而不占空间。 0004 为达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
7、 本发明一种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 其于一盒体上盖 设有一封盖, 该封盖上设置一提把 ; 该盒体, 设有至少一容室以容置物件, 该盒体上方具有 一开口, 在该开口的边缘具有一外凸缘 ; 该封盖, 其边缘设有一扣槽, 该扣槽能够与该外凸 缘扣合 ; 其中, 该封盖的表面的中央凹设一凹槽, 该凹槽内设有一第一套孔及一第二套孔 ; 该凹槽内容置有该提把, 该提把包含有一第一握体及一第二握体 ; 该第一握体其一侧设有 一扣合孔, 其另一侧设有一第一套合柱 ; 该第二握体其一侧设有一扣结部, 其另一侧设有一 第二套合柱, 该扣结部与该第二套合柱之间为第二握体的本体。 0005 藉由以上元件的组成, 组装。
8、时先分别以该第一握体的第一套合柱套入该凹槽内的 一第一套孔 ; 以及以该第二握体的第二套合柱套入该凹槽内的第二套孔, 由于该封盖以塑 胶材质所制造, 故而具有适度弹性, 能使该第一套合柱、 第二套合柱穿过该第一套孔、 第二 套孔, 又能紧密扣合及固定 ; 然后以该第二握体其扣结部侧边纵向穿过该第一握体其扣合 孔, 再转九十度使其扣结部平贴于该扣合孔上方, 而该第二握体的本体则位于该该扣合孔 下方, 由于该扣合孔为一长条形孔, 故有足够距离可供该扣结部于其间滑移, 所以能在不使 用该提把时, 可以平贴内缩于该凹槽内缩, 以利置放堆迭该盒体。 0006 当需提拿该轻型密封盒时, 只要以手指将该提把。
9、往上提, 该第二握体其扣结部即 会沿着该扣合孔往其端缘抵靠形成卡结, 因该扣结部的宽度大于该扣合孔的孔宽, 并向上 说 明 书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2/3 页 4 伸展以方便手指提拿。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为常用密封盒的立体图 ; 0008 图 2 为常用密封盒的剖面图 ; 0009 图 3 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 0010 图 4 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 0011 图 5 为本发明提把的立体分解图 ; 0012 图 6 为本发明其操作示意图 ( 一 ) ; 0013 图 7 为本发明其操作示意图 ( 二 ) ; 0014 图 8 为本发明其操。
10、作示意图 ( 三 )。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 轻型密封盒 1 ; 盒体 11 ; 外凸缘 111 ; 提把座 113 ; 扣孔 114 ; 封盖 12 ; 扣槽 121 ; 提把 13 ; 端部 131 ; 盒体 2 ; 容室 21 ; 开口 22 ; 外凸缘 23 ; 封盖 3 ; 凹槽 31 ; 扣 槽310 ; 第一套孔311 ; 第二套孔312 ; 提把4 ; 第一握体41 ; 扣合孔411 ; 第一套合柱412 ; 第 二握体 42 ; 扣结部 421 ; 第二套合柱 4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请参阅图3、 图4、 图5所示, 分别为本发明的轻型密封盒的提把结构其立体图。
11、及立 体分解图, 其于一盒体 2 上盖设有一封盖 3, 该封盖 3 上设置一提把 4, 其中 : 0017 该盒体 2, 设有至少一容室 21 以容置物件, 该盒体 2 上方具有一开口 22, 在该开口 22 的边缘具有一外凸缘 23 ; 0018 该封盖 3, 其边缘设有一扣槽 310( 如图 7 所示 ), 用以供该外凸缘 23 与之扣合 ; 0019 其特征在于, 该封盖3的表面30的中央凹设一凹槽31, 该凹槽31内设有一第一套 孔 311 及一第二套孔 312 ; 该凹槽 31 内容置有该提把 4, 该提把 4 包含有一第一握体 41 及 一第二握体 42 ; 该第一握体 41 其一。
12、侧设有一扣合孔 411, 其另一侧设有一第一套合柱 412 ; 该第二握体 42 其一侧设有一扣结部 421, 其另一侧设有一第二套合柱 422, 该扣结部 421 与 该第二套合柱 422 之间为第二握体 42 的本体 420。 0020 藉由以上元件的组成, 组装时先分别以该第一握体41的第一套合柱412套入该凹 槽 31 内的一第一套孔 311 ; 以及以该第二握体 42 的第二套合柱 422 套入该凹槽 31 内的第 二套孔 312, 由于该封盖 3 以塑胶材质所制造, 故而具有适度弹性, 能使该第一套合柱 412、 第二套合柱422穿过该第一套孔311、 第二套孔312, 又能紧密扣。
13、合及固定 ; 然后以该第二握 体42其扣结部421侧边423纵向穿过该第一握体41其扣合孔411, 再转九十度使其扣结部 421平贴于该扣合孔411上方, 而该第二握体42的本体420则位于该该扣合孔411下方, 由 于该扣合孔411为一长条形孔, 故有足够距离可供该扣结部421于其间滑移, 所以能在不使 用该提把 4 时, 可以平贴内缩于该凹槽 31 内缩 ( 如图 3、 图 6、 图 7、 图 8 所示 ), 以利置放堆 迭该盒体 2。 0021 当需提拿该轻型密封盒时, 只要以手指将该提把 4 往上提, 该第二握体 42 其扣结 部 421 即会沿着该扣合孔 411 往其端缘 413 抵。
14、靠形成卡结, 因该扣结部 421 的宽度大于该 扣合孔 411 的孔宽, 并向上伸展以方便手指提拿 ( 如图 6 所示 )。 说 明 书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3/3 页 5 0022 唯上所述者,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 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 或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 都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畴。 说 明 书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1/6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2/6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3/6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4/6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5/6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10 A CN 102190112 A6/6 页 11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90110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