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017363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91681.7

申请日:

2007.03.27

公开号:

CN101057637A

公开日:

2007.10.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A23L 1/00放弃生效日:2007102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00(2006.01); A23P1/08(2006.01); A47G19/02(2006.01); A47G19/03(2006.01)

主分类号:

A23L1/00

申请人:

味之素株式会社;

发明人:

渡边博树; 安藤敏文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中央区京桥一丁目15-1

优先权:

2006.04.05 JP 2006-103867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申民;董红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合格率高、适于大量生产、可适用于各种食品的食用容器。食用容器(12)的制造经过了:对具备凹状部(21)的模具(20)进行预热的预热工序(A);将坯料原料液(10)填充至凹状部(20)的填充工序(B);令坯料原料液(10)从与凹状部(20)的接触部分开始凝固的第1加热工序(C);吸出凹状部中央的未凝固坯料原料液的吸出工序(D);令容器状坯料(11)凝固的第2加热工序(E);用风镐(30)将容器状坯料(11)从模具(20)上取出的坯料取出工序(F)。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具备以下工序:对具备凹状部的模具进行预热的预热工序;预热工序结束后,将加热后可凝固的坯料原料液填充至上述凹状部的填充工序;对结束填充工序后的模具进行加热,令上述坯料原料液从与凹状部的接触部分开始凝固的第1加热工序;吸出上述凹状部中央的未凝固坯料原料液的吸出工序;对吸出工序结束后的模具进行加热,令沿着上述凹状部残留的坯料原料液凝固的第2加热工序;第2加热工序结束后,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从模具上取出的坯料取出工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坯料取出工序中使用风镐,将该风镐的膨胀部插入上述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的内侧,令上述膨胀部膨胀,令上述坯料原料成形后,将其从上述凹状部取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坯料取出工序使用具有弹性的海绵状部件,将该海绵状部件压缩后装入筒状容器,将该筒状容器插入上述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的内侧,令上述海绵状部件从筒状容器向上述凹状部侧伸出,将海绵状部件从压缩状态释放并使其膨胀,在上述坯料原料成形后,可将上述海绵状部件与上述坯料原料一起从上述凹状部取出。

说明书

说明书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容器本身可食用、该容器内适于盛放米饭、家常菜、点心等食物,详细地,本发明涉及:可将加热后凝固的坯料原料液烧成容器状的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有发明提供:将加热后可以凝固的食品材料作为坯料原料液烧成食用容器、在其内部装入其他的食品材料,从而制成可方便地连容器一起食用的食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也有发明提出,对于诸如煎蛋卷、蛋包饭等将配料包在蛋皮内的食物,可将含有蛋液的坯料原料液注入到模具内,在该模具内的坯料原料液凝固之前,将坯料原料液中央部分的未凝固的坯料原料液吸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3130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084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适用于以糊状的鱼肉为坯料的原料,但不能将液态的坯料原料液制成容器状食品,此外,要将容器状食品成形至厚度均匀也很费工夫,不适于大量生产。
专利文献2适用于煎蛋卷、蛋包饭等将配料和米饭包在含有蛋液的坯料原料内进行加热的食品,但不适用于坯料原料中加入不加热食品材料的食品,例如裱花的小蛋糕、小薄烤饼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方法简单、合格率高、适于大量生产、适用于各种食品的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标,本发明的特征是具备以下工序:对具备凹状部的模具进行预热的预热工序;预热工序结束后,将加热后可凝固的坯料原料液填充至上述凹状部的填充工序;对结束填充工序后的模具进行加热,令上述坯料原料液从与凹状部的接触部分开始凝固的第1加热工序;吸出上述凹状部中央的未凝固坯料原料液的吸出工序;对结束吸出工序后的模具进行加热,令残留在上述凹状部的坯料原料液凝固的第2加热工序;第2加热工序结束后,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从模具上取出的坯料取出工序。
上述坯料取出工序中可使用风镐(日文:エアピツカ一;英文:air picker),将该风镐的膨胀部插入上述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的内侧,令上述膨胀部膨胀,上述坯料原料成形后,可以将其从上述凹状部上取出。此外,上述坯料取出工序中可使用具有弹性的海绵状部件,将该海绵状部件压缩后装入筒状容器,将该筒状容器插入上述的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的内侧,令上述海绵状部件从筒状容器向上述凹状部侧突出,将海绵状部件从压缩状态释放并使其膨胀,在上述坯料原料成形后,可将上述海绵状部件与上述坯料原料一起从上述凹状部内取出。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将坯料原料装入已预热的模具的凹状部后,通过设置用来吸出凹状部中心未凝固的坯料原料液的吸出工序,可令坯料原料液沿着凹状部凝固,从而简单地制造出杯状的食用容器。
此外,通过在坯料取出工序中使用风镐,可以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压在膨胀部上,令风镐上升的话,即可方便地使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脱离模具。接着,除去膨胀部的空气,从而可简单地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从膨胀部上取下。另外,将膨胀部插入坯料原料的内侧,令膨胀部膨胀,可以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夹在模具和膨胀部之间,从而可简单地令坯料原料成形,同时令其厚度均匀。
此外,通过在坯料取出工序中使用海绵状部件,可以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压在膨胀的海绵状部件上,令该海绵状部件与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一起上升的话,即可方便地使该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脱离模具。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夹在模具和膨胀的海绵状部件之间,即可简单地令坯料原料成形,同时令其厚度均匀。由于使用了海绵状部件的简单装置即可进行坯料取出工序,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序图。
图2:使用具有弹性的海绵状部件进行坯料取出工序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0……坯料原料液、11……容器状坯料、12……食用容器、20……模具、
21……凹状部、22……燃烧器、30……风镐、31……膨胀部、32……进气管、
33……排气管、40……吸嘴、50……海绵状部件、51……筒状容器、52……支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食用容器是通过对呈液体状且加热后能凝固的食品材料进行加热凝固而形成的,该食品材料含有加热后会凝固的成分,例如蛋中的蛋白、小麦粉和山慈菇粉中的淀粉等成分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有,蛋液中加入淀粉、水、调料等添加物的混合物;小麦粉中加入水和调料的混合物;小薄烤饼、日式杂菜煎饼(お好み焼き)、煎章鱼丸子(たこ焼き)、薄煎饼、烤薄饼等的混合粉中加水的混合物等。此外,本发明的加热凝固状态可硬可软,只要能保持容器形状即可。
对食用容器进行加热的装置有,既可制造对模具从下部进行燃烧器加热的专用装置,也可以仅对诸如市售的人形焼(做成人脸的细沙馅儿蛋糕)的机器和煎章鱼丸子(たこ焼き)的机器稍做改良,能够进行连续加工的装置。
将凝固为容器状的坯料原料液从模具上脱离的方法有,既可以将模具倒转,令其脱离,也可以使用风镐。风镐的前端具备有充气后膨胀的膨胀部,膨胀部的材质适用于食品材料,可根据模具的形状进行膨胀较好。此外,也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海绵状部件。
以下根据图1所示的工序图,对使用小薄烤饼的坯料原料液制造食用容器的方法进行说明。将规定量的小麦粉、砂糖、盐、鸡蛋、牛奶、融化黄油按一般的方法混合,过滤器过滤后稍作放置,制成小薄烤饼用的坯料原料液10。所使用的模具20具备有呈球面状底部的凹状部21,模具20的下方设置有燃烧器22。所使用的风镐30的前端具备有膨胀为吊钟状的膨胀部31,该膨胀部31的基部具有进气管32和排气管33。
首先,图1的(A)所示为预热工序,对模具20进行预热,令凹状部21的温度升至大约180℃~200℃。当凹状部21达到规定温度后,向凹状部21喷上薄薄的一层色拉油等油,在(B)所示的填充工序中,将上述的小薄烤饼用的坯料原料液10装入凹状部21,直至其上部的开口附近。填充工序结束后,在(C)所示的第1加热工序中,对模具20进行加热,令凹状部21的温度保持在180℃~200℃,使坯料原料液10从与凹状部21的接触部分起凝固。当坯料原料液10凝固到规定量,在(D)所示的吸出工序中,使用柱塞泵等,用吸嘴40吸出凹状部21中央的未凝固坯料原料液10。此外,将吸出的未凝固坯料原料液10冷却至15℃的话,还可以再次使用。接着,在(E)所示的第2加热工序中,对模具20进行加热,令凹状部21的温度保持在180℃~200℃,令沿着凹状部21残留的容器状坯料11加热后凝固。
当容器状坯料11凝固至内侧后,可以将模具20倒转,取出容器状坯料11,但在本形态例中,如(F)所示的坯料取出工序所示,使用风镐30取出坯料。将风镐30的膨胀部31插入凹状部21内,由进气管32向膨胀部31送气,令膨胀部31膨胀。将容器状坯料11夹在膨胀部31和凹状部21之间而成形,与此同时,将容器状坯料11压在膨胀部31上,升起风镐,将容器状坯料11从模具上取出。接着,在坯料取出工序中,除去膨胀部31的空气,将容器状坯料11从膨胀部31上取出,从而得到(G)所示的食用容器12。
将上述方法制得的食用容器12根据需要做成平底,同时冷却至5℃左右,在内部加入搅拌(ホイツプ)奶油、水果、果酱等,从而可以制成杯状的小薄烤饼。
通过上述方法制造食用容器,可以简单且可靠地制造出容器状坯料11,从而令制造食用容器12的制造合格率较高。此外,通过在坯料取出工序(F)中使用风镐30,可以在令容器状坯料11成形的同时使坯料厚度均匀,因此可以提供口感良好、外观漂亮的食用容器12。同时,坯料原料液10只要是液态下加热后可凝固的食品材料即可广泛运用,因此适用于各种食品。
例如,用混合有淀粉、水、调料等添加物的蛋液制作食用容器,中间加入寿司饭,上面盖上虾和盐渍鲑鱼子,可制造出杯状的散拌寿司饭(散らし寿司);中间加入煮好的饭或糯米饭,上面盖上野菜、栗子、烤鳗鱼,即可制造出杯状的野菜饭、栗子饭、鳗鱼饭。中间加入鸡肉饭,即可制造出蛋包饭。
此外,用上述的小薄烤饼的坯料原料液制成食用容器,中间可加入白薯、奶汁烤虾仁、番茄酱奶汁烤菜、豆渣、羊栖菜。另外,用几种混合粉加水混合的坯料原料液制成食用容器,中间加入免治咖喱(Keema Curry);也可用磨碎的墨鱼制成食用容器,中间加入小豆糯米饭。此外,也可以在食用容器中已加入食物的状态下再次加热,也适用于乳蛋饼和奶油果酱面包片的制造。
此种杯状食品也可用作冷冻食品。由于也可用作小包装食品,因此可适时适量地解冻烹调,成人自不用说,幼儿、老人、病人也能享用,还可适用于晚会食品。
图2所示为使用弹性海绵状部件进行坯料取出工序的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图,在图1的(E)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第2加热工序结束后进行,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使用相同的编号,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坯料取出工序使用了具有根据模具20的形状相应膨胀的弹性海绵状部件50来取出坯料,海绵状部件50以压缩状态被收入在内径小于容器状坯料11的筒状容器51内,并被安装在支轴52上,支轴52上可以从该筒状容器51的前端开口伸出伸入。收纳有海绵状部件50的筒状容器51如图2的(A)所示,被插入容器状坯料11的内侧,接着,令支轴52从筒状容器51中伸出的同时,使筒状容器51上升,这样,海绵状部件50会从筒状容器51的前端开口处向模具20的凹状部21侧突起,如图(B)所示,海绵状部件50从压缩状态被释放。通过海绵状部件50从压缩状态被释放并膨胀,容器状坯料11被夹在海绵状部件50和凹状部21之间成形,之后,如图(C)所示,令筒状容器51上升,将容器状坯料11从凹状部21上取出。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使用海绵状部件50的简单装置来进行坯料取出工序,因此可以降低成本。
此外,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模具并不限于上述样式,凹状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任意,较好的是可以调节模具与燃烧器之间的距离。通过对风镐的膨胀部进行粗面加工等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容器状坯料的取出率。

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容器的制造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合格率高、适于大量生产、可适用于各种食品的食用容器。食用容器(12)的制造经过了:对具备凹状部(21)的模具(20)进行预热的预热工序(A);将坯料原料液(10)填充至凹状部(20)的填充工序(B);令坯料原料液(10)从与凹状部(20)的接触部分开始凝固的第1加热工序(C);吸出凹状部中央的未凝固坯料原料液的吸出工序(D);令容器状坯料(11)凝固的第2加热工序(E);用风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