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01556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27386.0

申请日:

2015.10.30

公开号:

CN105350444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8/00申请日:20151030|||公开

IPC分类号:

E01D18/00; E02B3/00

主分类号:

E01D18/00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海钊; 陈子海; 张清琼

地址:

610072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北路一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代理人:

许泽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领域,尤其涉及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泥石流高发区的跨河管桥防护结构,包括跨河管桥,还包括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所述排导槽一端与上游拦挡坝搭接,另一端与下游拦挡坝搭接;所述跨河管桥设置在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组成的空间内部,其中所述排导槽位于管桥的上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跨河管桥使用寿命的泥石流高发区的跨河管桥防护结构。

权利要求书

1.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包括管桥(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游拦挡坝
(2)、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所述排导槽(4)一端与上游拦挡坝(2)搭接,
另一端与下游拦挡坝(3)搭接;所述管桥(1)设置在所述上游拦挡坝(2)、下游拦挡
坝(3)和排导槽(4)组成的空间内部,其中所述排导槽(4)位于管桥(1)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拦挡
坝(2)、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均为混凝土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拦挡
坝(2)、下游拦挡坝(3)设置在河流的基岩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管桥(1)悬空设置在上游拦挡坝(2)、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组成的空间内
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导槽(4)
从上游拦挡坝(2)往下游拦挡坝(3)向下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拦挡
坝(2)和下游拦挡坝(3)与排导槽(4)搭接部位均设置翼墙结构(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拦挡
坝(2)设置有第一排水管(6),所述下游拦挡坝(3)设置有第二排水管(7),所述第
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7)排水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说明书

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领域,尤其涉及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河流从上到下依次是表层、河水层、泥土层、基岩层,河流两边为阶地。管桥也可称为
跨河管桥,是由压力管道组成。管桥都设置在河流表层以上,架空设置横跨过河流。目前,
由于没有对管桥防护的结构,特别对于泥石流高发区的河流的管桥,发生泥石流以后,泥石
流对管桥有较强的冲击破坏,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同时,管道掩埋在泥石流中,泥石流后
对泥石流掩埋区域需要进行挖除清理,增加管桥的维护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管桥使用寿命的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
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包括管桥,
还包括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所述排导槽一端与上游拦挡坝搭接,另一端与下
游拦挡坝搭接;所述管桥设置在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组成的空间内部,其中所
述排导槽位于管桥的上方。

进一步的是,述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均为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设置在河流的基岩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桥悬空设置在所述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组成的空间内
部。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导槽从上游拦挡坝往游拦挡坝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游拦挡坝和下游拦挡坝与排导槽搭接部位均设置翼墙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游拦挡坝设置有第一排水管,所述下游拦挡坝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排水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管桥设置本发明的防护结构,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排导
槽起保护管桥作用,使管桥免受泥石流冲击破坏,提高管桥的使用寿命;管桥不会被泥石流
掩埋,从而降低管桥的维护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管桥1、上游拦挡坝2、下游拦挡坝3、排导槽4、翼墙结构5、第一排水管6、
第二排水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包括管桥1,还包括上游拦挡坝2、
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所述排导槽4一端与上游拦挡坝2搭接,另一端与下游拦挡坝3
搭接,排导槽4用于水和泥石流的通过,从上游拦挡坝2往下游拦挡坝3向下倾斜,利于河
水流动,发生泥石流后,也更利于泥石流向下流流动;所述管桥1设置在所述上游拦挡坝2、
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组成的空间内部,其中上游拦挡坝2和下游拦挡坝3位于管桥1的
左、右两侧,上游拦挡坝2设置在管桥1处的河流上游,下游拦挡坝3设置在管桥1处的河
流下游,所述排导槽4位于管桥1的上方。在管桥1设置本发明的防护结构,上游拦挡坝2、
下游拦挡坝3、排导槽4起保护的作用,提高管桥1的使用寿命;管桥1不会被泥石流掩埋,
从而降低管桥1的维护运营成本。

具体的,由于河流压力较大,泥石流冲击力强大,上游拦挡坝2、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
槽4均设置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坚固,强度高,抗腐蚀强。并将上游拦挡坝2和下游
拦挡坝3设置在河流的基岩层,基岩层强度高,上游拦挡坝2和下游拦挡坝3设置在上面稳
定性好,利于施工。

具体的,管桥1悬空设置在所述上游拦挡坝2、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组成的空间内
部,既是管桥1与上游拦挡坝2、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之间存在脱空区,当上游拦挡坝2、
下游拦挡坝3和排导槽4在水流和泥石流的冲击力之下出现局部变形,也不会对管桥1造成
损坏。

具体的,所述上游拦挡坝2和下游拦挡坝3与排导槽4搭接部位均设置翼墙结构5。翼
墙结构5强度高,增加搭接部位的混凝土局部厚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上游拦挡坝2设置有第一排水管6,所述下游拦挡坝3设置有第二排水管7,
所述第一排水管6和第二排水管7排水方向与河流流向一致。河水可通过第一排水管6与第
二排水管7通过本发明的防护结构,让上游拦挡坝2和下游拦挡坝3与河流连通,保持压力
平衡,减小水流对上游拦挡坝2和下游拦挡坝3的冲击力。

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领域,尤其涉及泥石流高发区的管桥防护结构。泥石流高发区的跨河管桥防护结构,包括跨河管桥,还包括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所述排导槽一端与上游拦挡坝搭接,另一端与下游拦挡坝搭接;所述跨河管桥设置在上游拦挡坝、下游拦挡坝和排导槽组成的空间内部,其中所述排导槽位于管桥的上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跨河管桥使用寿命的泥石流高发区的跨河管桥防护结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